初中物理教师远程培训心得体会

点赞:5977 浏览:21091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

简阳阳安中学付点641400

资阳市教科所杨荣641300

一、是何

(一)探究的本质:我国1989年版的《辞海》将探究界定为"深入探讨,反复研究".探究的本质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深入探讨新知识,反复研究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二、为何

探究是个体围绕着问题或任务进行的一种探索活动.学生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可以更加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获得新知,增长能力.

三、何为

(一)凸显课堂探究的目标

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深度是一个目的性的要求,它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一样的.但这种要求并不意味着一开始所有学生都要达到这样的标准.我们的初中物理教学主要是为了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他们虽然将来并不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但却需要物理学科的素养.因此,我们在明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尊重学生在知识理解上的程度差异,采用适合学生认知需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凸显课堂教学中具体的探究目标.

如为了让每一个学生亲眼目睹"碘的升华与凝华"现象,我们从化学实验室借来三角架,小烧杯,盖玻片,从生物实验室借来固态的碘,与物理实验室原有的石棉网,酒精灯组合起来,创设出教材上没有的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加热烧杯中固态的碘.课堂上,他们面对袅袅升起的紫色烟雾,一探究竟的想法溢于言表.

(二)呈现多样化的探究形式.

1,突出重要的探究要素

我们在明确课堂探究目标的基础上,为帮助学生深入探讨新知识,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提升探究的有效性,有时只要求学生探究重要的要素.

如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重力的关系,是学生力学认知结构的明显缺陷.为此,我们突出了"探究浮力与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的关系"的要素,程序性方法如下:

(1)学生动手做实验(如图),初步发现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关系.

(2)在教师带领下,绘制四个受力图,借助二力平衡的知识,学生自己找出重力,拉力,浮力的平衡方程,从实验数据中发现F2-F3等于F4-F1,以而得出F浮等于G排.

初中物理教师远程培训心得体会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课堂教学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3)运用多媒体学件反复演练图中的模拟实验,再次体会F浮等于G排.

2,用物理思想引领探究全过程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形散而神不散"的教学形式."神"是将事实和科学方法有机联系起来的物理思想,它贯穿于整个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以"密度"教学为例,教师必须明确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现行的教材虽然安排学生在完成探究实验后,通过绘制图像得出"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但没有任何过渡就直接提出"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定相同吗".在学生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前提下突兀地出现这样的问题,学生凭什么信服"我们为什么要比值""怎么会想到要应用比值""为什么比值能够反映物质的属性"

为了让学生在比较思想方法的引导下,依据实验事实,有意识地运用控制变量法,自主建构"密度"概念,我们立足于学生大脑中已经存在的前概念"比值",引领学生从"一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出发,循序渐进地过渡到"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设计出教学三部曲:

(1)寻找事实依据——老师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苹果.两个学生分别描述自己的选择.老师启发学生想到用天平测量两个苹果的质量.让学生根据观察体积大小和测量结果说明:苹果体积大,质量大.

(2)运用科学方法——各个小组将苹果分成体积,质量各异的数块,提问:如何证明奇形怪状的东西仍然是苹果学生测量不同体积苹果的质量,体积后,启发他们绘制m-v图像,自主发现各个苹果块的质量与体积有正比关系且比值相同.换用酒精,水做相同的实验,酒精,水的质量与体积也有正比关系,但比值不同.

(3)彰显物理思想——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得出:"为了区别,比较不同的物质,我们需要m/v(比值)",其次,分析实验的因果关系,挖掘出:"物质种类决定m/v(比值)的大小,比值能够反映物质的属性".再次,根据"等分"的思想,思考得出m/v的物理意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接着出示1cm3,1dm3的实物模型,帮助学生形成对单位体积的感性认识.最后,运用多媒体展示,强化单位体积的数量及换算关系.

3,用知识的宽度铸就思想的深度

课程标准是一个基本要求,而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的物理思想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我们把各地竞赛,中考的好题进行筛选,分类,整理出典型的解题方法,将它们"嫁接"在知识网络上,进行专题复习,让学生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领悟,运用,深化物理思想.

如运用探究密度,阿基米德定律的思想方法解决"密度与浮力"的综合题,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受力分析的意识,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引进"密度"的意义.

(三)改变固有的评价理念,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

课程标准根据课程的理念和目标提出了评价建议.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是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正确,合理的评价,能够展示每个学生的成功,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真实反映教学的结果,保证探究式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

1,强调过程评价

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表情,都会对学生产生评价的作用.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参差不齐,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定要把评价的重心转移到他的学习过程中去,注重观察其学习过程,发现细微的闪光点.如在演示"短路"的实验中,示教板上串联的两个亮度不同的小灯泡其中一个被短路时,就特别提醒基础弱,反应慢的学生仔细观察两个灯泡亮度的变化,让"短路"的概念变成生动的视觉情景,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清晰的记忆表象,帮助这些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短路是什么现象短路怎样改变灯泡的亮度的"同时,我们有爱及时肯定学生为此付出的心智.

2,推敲成绩差异

许多学习努力的学生在完成探究过程时的行为基本无可挑剔,但成绩却往往不尽人意.问题的根源是学生仅仅按照教师预设的场景和探究路径循规蹈矩地完成学习任务,自己不会或不愿意动脑思考,提不出自己的问题,不会梳理,驾驭知识,没有形成鲜明的物理思想,遇到新的物理情景便束手无策,这就是学生普遍感到电学,力学难学的原因.


我们的对策:把隐性的物理思想显性化,程序化,用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特别在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理解二力平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意义上给出大量的练习,在这些练习中学生动手,动脑,凭借外部和内部反馈的信息,不断反思自己是否掌握根据力的条件,效果,特征直接判断某个力的存在,是否能够运用检测设法,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思想间接判断某个力的存在,能否按照受力分析的顺序正确表达力,能否简化电路,做出等效电路图.

四、效果

(一)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人格

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在观察同一个现象,但由于受不同的前概念,不同的诠释,不同的智力结构的影响,因而每个学生所"看"到的"内容"也不同.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方式,能够形成一个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合作,信任的氛围.师生之间的畅所欲言既满足了学生与他人平等交往的心理需要,使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又促进了学生的"探究----建构",培养起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种能力正是一个人成熟和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标志.

如初2016级4班的罗扬和罗云翰分别在课前运用电磁继电器设计了一个温控开关的电路图,上课时,大家还没有反应过来,他俩就在讲台上进行"PK",不仅在黑板上画图,还讲解自己的设计思想,全班同学津津有味地观看他们的"表演",七嘴八舌地争相评判电路图的对错与优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明白了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原理,作用.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有效地强化了两位学生的自信心,提升了他们在班级中的地位.

(二)促进学生的个体社会化

学生在师生互动中,不仅要学会倾听,交流等社会技能,从教师和同伴那里直接获得思想,观念,还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形成社会责任感,而所有这一切都有利于学生的个体社会化,为融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我们介绍201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高锟在1969年的论文中提出"光纤"的概念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得出:"光纤"能够承载更多,更准确的信息,帮助人类架设起了宽阔的信息之路,感同身受物理学的价值.

(三)迅速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体现了全新的物理教育观念:尽管学生存在多方面的差异,不同学生学习物理的方式可能不同,但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物理的潜能.为激发学生学习潜能,让学生得到物理科学素养的发展,教师需要开发出内容丰富的课程资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的方式,这个过程同时也提升了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而推动整个物理教育的发展.

2016年5月

3

本文是四川省物理学会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专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共3页

资阳市2016年初中物理学科教学及评价改革研讨会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