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提纲格式北京大兴年鉴

点赞:4907 浏览:1668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基本乐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基本乐理

英文名称:ElementalTheoryofMusic

课程编号:0412101B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56

学分:4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

开课系部:音乐系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基本乐理》是音乐表演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和掌握音乐基础理论的概念及原理,并能熟练地应用于艺术实践和教学活动之中,同时为学好其它相关专业理论课程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音及音律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音产生的原理,明确音的性质,音的分类,音名,音组体系和音律.对于名词概念,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切忌死记硬背.

第一讲音及音名

1,音的产生

2,音的性质(重点)

3,乐音与噪音

4,乐音体系(难点)

5,音名

6,音组(难点)

7,标准音和C

8,音域,音区

第二讲音律

1,复合音与分音列(难点)

2,十二平均律(重点)

3,五度相生律(了解)

4,纯律(了解)

5,自然半音与变化半音,自然全音与变化全音

习题:练习一,练习二.

第二章音高,音值,音强及记谱法

通过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记谱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记记谱法中的各种常用记号,深入理解节奏,节拍的相互关系及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及意义.尤其在第八讲中,要通过让学生反复唱读谱例来体会各种拍子的特征.在第九讲中,要通过让学生广泛做题练习来提高学生敏捷思维能力.

第三讲记谱法(一)

1,记谱法的概念

2,简谱,五线谱记录音的长短(重点)

3,简谱记录音的高低

第四讲记谱法(二)

1,五线谱记录音的高低

2,变音记号(重点)

3,休止符

第五讲记谱法中的常用记号

1,演奏法方面的记号

2,省略记号(重点)

3,其它记号

第六讲乐谱的正确写法

1,书写五线谱

2,书写简谱

3,音符排列的横列式与纵列式

4,五线谱,简谱的书写格式

第七讲节奏,节拍

节奏,节拍,拍子,小节

第八讲各种拍子

1,单拍子(重点)

2,复拍子

3,混合拍子(难点)

4,变换拍子

5,交错拍子(了解)

6,散拍子

7,一拍子

第九讲各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

1,单拍子的音值组合法(重点)

2,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

3,混合拍子的音值组合法(难点)

4,声乐曲中的音值组合法(了解)

第十讲节奏中的强弱关系

1,节拍中的强弱关系在节奏中的体现

2,切分音

3,音符均分的特殊形式(重点,难点)

第十一讲节奏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第十二讲音乐的速度,力度及其标记

1,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2,速度标记

3,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4,力度标记

习题:练习三至练习十

第三章音程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音程命名的原理和音程分类的方法,掌握音程转位,音程识别和构成的规律,从而达到熟练,准确识别和构成音程.教学中应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特别注重学生板演教学手段的运用.

第十三讲音程的名称及其标记

1,音程的概念

2,音程的写法与读法

3,音程的名称与标记(重点)

第十四讲音程的分类

1,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难点)

2,度数相同而音数不同的各种音程的相互关系(重点)

3,单音程与复音程

4,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5,音程转位(重点)

6,等音程

第十五讲怎样识别和构成音程

学生阅读总结

习题:练习十一,十二,十三

第四章和弦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和弦命名的原理,掌握和弦转位及各种和弦结构的规律,达到熟练,准确识别和构成各种和弦.同时提高灵活的记忆能力.教学中应坚持精讲多练,应以学生板演做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

第十六讲三和弦与七和弦

1,和弦的概念

2,三和弦(重点)

3,七和弦(重点)

第十七讲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

1,原位和弦

2,转位和弦(难点)

3,等和弦

第十八讲怎样识别和构成和弦(一)

第十九讲怎样识别和构成和弦(二)

以上两讲,以学生阅读,总结,练习为主要教学方法.

习题:练习十四,十五,十六,十七.

第五章调,调号,调式

通过教学,使学生弄清调,调式,调性,名词概念的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熟练掌握各种调式调号.要通过对大量谱例的分析,研究,让学生以所学理论知识为指导,结合读谱实践,具体体验和感悟各种调式,调性的特征及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教学中要避免先人之见和概念式的讲解,坚持师生互动原则,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十讲调及调的五度循环

1,调的概念

2,升号调与降号调(重点)

3,调的五度循环

4,等音调

第二十一讲大调式

1,调式的概念(难点)

2,大调式

3,调式音级的名称,标记与特性(重点)

4,调与调式

第二十二讲小调式(一)

1,什么是小调式

2,小调式各音级的名称,标记及特性(重点)

第二十三讲小调式(二)

1,关系大小调

2,同主大小调(难点)

第二十四讲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一)

1,五声调式

2,七声调式(重点)

第二十五讲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二)

1,五声,七声调式音级

2,各调的五声七声调式

3,同宫系统各调式(难点)

4,同主音调

第二十六讲如何确定调式

1,如何确定调

2,如何确定调式(难点)

第二十七讲调式的多样性及其表现作用

1,调式的多样性(重点)

2,各种调式的表现作用

习题:练习十八至练习二十四

第六章调式音程调式和弦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各种调式中的音程与和弦,并能熟练,准确地识别和构成各种调式音程及调式和弦.教学中,应坚持精讲多练和问答,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原则,培养提高学生记忆和快速思维反应能力.

第二十八讲调式中的音程

1,调式中的音程

2,稳定音程与不稳定音程,不稳定音程的解决(重点)

第二十九讲不协和音程的解决

第三十讲音程的表现作用

第三十一讲调式中的和弦(一)

1,调式中的和弦

2,大小调式中的三和弦(重点)

3,大小调式中的七和弦(重点)

第三十二讲调式中的和弦(二)

1,调式中和弦的名称与标记

2,属七和弦与导七和弦的解决(重点)

第三十三讲和弦的实际应用

1,和弦实际应用

2,确定和弦所属调式(重点)

习题:练习二十五至练习二十九

第七章调式变音,调关系,转调,移调,装饰音

通过教学,使学生弄清调式变音的作用及意义,掌握调式中半音阶的构成方法.另外,通过对调关系,转调和移调的教学,结合听,读谱例的实际体验和分析,让学生感悟转调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从而培养增强学生对音乐艺术实践和教学实践的操作能力.

第三十四讲调式变音

1,调式变音

2,导音的形成,解决与消失(难点)

3,具有典型意义的调式变音(重点)

第三十五讲半音音阶

1,大调半音音阶

2,小调半音音阶

第三十六讲调关系

1,调关系

2,近关系调(重点)

第三十七讲转调

1,转调的概念

2,转调的意义

3,转调的类别(重点)

第三十八讲怎样识别转调和调式变音

第三十九讲移调

1,按照音程的移调

2,更改调号的移调(重点)

3,更改谱号的移调(难点)

第四十讲移调的实际应用(重点)

第四十一讲装饰音

1,倚音

2,波音

3,颤音

4,回音(难点)

习题:练习三十至练习三十七

四、有关教学环节的要求

《基本乐理》课在第一学年开设两个学期,共28周,每周两个学时,计56学时.

本课程采用集体授课,以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相结合为主要教学方式.教师讲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教学内容应选择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把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建立在直接感受音乐的基础上.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做到精讲多练,也是本课程要坚持的重要教学原则.每讲完一知识内容,要有计划地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板演,尔后教师进行讲评和总结.要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针对作业批改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下次课前应进行认真地集体评讲.

本课程考核实行平时考查和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查以上课考勤,作业完成情况等内容为主,所得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20%,期末卷面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80%.

五、学时分配(见下页)

章节主要内容各教学学时分配

量备

注讲

授习

题讨

论小

计第一章音及音律222-3第二章记谱法811108-10第三章音程40.568第四章和弦41.5810第五章调,调式9211215第六章调式音程

和弦611812第七章调关系转调9111215机动学时33合计45745668

六、使用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

《基本乐理通用教材》,李重光编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本教材体系结构科学合理,知识面全,习题丰富,为学生的实践和思维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参考书目:

《音乐基本理论》,N.斯波索宾着,江启章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5月第10版.

《乐理自学提要与习题》,曹理编着,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第2版.

《音乐基础理论题型解析100例》,姚德利,周宏斌编着,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

《音乐基本理论习题》,B.赫伐斯琴科编,江启章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8月第11版.

执笔教师:常宇杰教研室主任:杨永兵教学系主任:郭华

《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视唱练耳

英文名称:Solfeggio

课程编码:0412102B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120

总学分:8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

先修课程:基本乐理

开课系部:音乐系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视唱练耳》是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音乐理论基础必修课.本课程通过系统地训练学生的音乐感,节拍,节奏感,色彩感,结构感以及音乐记忆能力,听辨能力,读谱能力,内心听觉能力,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达到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准确表现音乐作品的内涵以及整体提高音乐素质的目的.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学期

教学目的: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自然音程及简单的旋律听写能力,学习2/4拍,3/4拍,并训练学生运用正确的指挥图示视唱,以常规节奏为基础,准备掌握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及各种时值的休止符等.

内容要点:

音程听辨以旋律音程为主: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调内旋律音程听写:以C自然大调的基础扩展上下八度.

旋律听写:在C大调和a小调内,节拍为2/4拍,节奏为基本节奏型.

视唱:学习C大调a小调,训练基本的音高感,节奏感和调式感.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讲授法,示范法以及个别抽查的方法训练.

教学手段:

教师通过课上实例训练和比较分析,主要运用钢琴弹奏,配合板书,提高学生听辩,视唱能力.

授课时数:24课时.

作业与思考:

1,将自然音程中的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在音响上进行比较.找出规律性的特征.

2,加强键盘模唱训练,提高对音高与音响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加强音响色彩感以及音乐记忆力的训练.

第二学期

教学目的: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具备听辩音程及旋律化音的能力,学习4/4拍,3/8拍,并训练学生运用正确的指挥图式视唱,在巩固常规节奏的基础上,加入非常规节奏的训练.

内容要点:

调内旋律音程听写:C自然大调,同时加入调式变音(一个升号,一个降号),和声音程(一个升号,一个降号):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和声音程连接:一个声部固定,横向听辩另一个声部,纵向听辩和声音程的性质及音高,两个声部都做级进或跳进,

旋律听写:在一个升号内,较复杂的节奏音型,

视唱:一个升号,一个降号调以内的大小调式及民族调式的视唱练习.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广泛采用构唱的教学方法.以增强调性变音的听辨及视唱能力.

教学手段:

教师通过课上实例训练和比较分析,主要运用钢琴弹奏,配合板书,提高学生听辨,视唱能力.

授课时数:32课时.

作业与思考:

1,加强变化音级的听辩能力.

2,加强运用参考音的方法来提高听辨固定音高的能力.

第三学期

教学目的: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听辨各种变化音程的方法,以调内旋律音程听写为主,调内和声音程听写为辅.听辨大小三和弦,增减三和弦及转位,原位及转位的三和弦连接,掌握复杂的节奏组合.

内容要点:

和弦听辨:大小三和弦及其转位,增减三和弦及转位,原位及转位的三和弦连接,调式,调性听辨.

旋律听写:在两个升号,两个降号调以内,较复杂的节奏组合.

视唱:两个升号,两个降号调以内的大小调式及民族调式的视唱练习.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听辨,听写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听觉训练.采用精唱与泛唱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两个升号,两个降号各调式的视唱能力.

教学手段:

教师通过课上实例训练和比较分析,提高学生听辨,视唱和分析,判断能力.

授课时数:32课时.

作业与思考:

1,加强大跳音程的听辨能力.

2,将各种三和弦的结构,音响和性质进行分析比较,找出规律性的特征.

3,加强两个升号,两个降号以内的大小调式及民族调式的视唱练习.

第四学期

教学目的: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具备听辨大小七和弦,小七和弦,减七和弦,半减七和弦及简单四部和声功能序进的能力.能够正确地运用指挥图式完成较复杂节拍,节奏的实践活动,具备三个升号,三个降号调以内的视唱能力以及简单的二声部旋律听写能力.

内容要点:

和弦听辨:原位大小七和弦,小七和弦,减七和弦,半减七和弦,简单的四部和声功能序进.

旋律听写:三个升号,三个降号调以内的旋律听写及简单的二声部旋律听写.视唱:三个升号,三个降号调及多调号,多声部视唱练习.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分解及柱式和弦的弹奏方式,分析与比较的方法训练常用七和弦的听辨,采用移调和看谱唱词的方法拓展视唱能力.

教学手段:

教师通过课上实例训练和比较分析,强化调式,调性及结构的听辨能力.

授课时数:32课时.

作业与思考:

1,将常用七和弦的结构与音响进行分析比较,找出规律性的特征.

2,加强三个升号,三个降号调以内简单的二声部旋律听写.

3,加强多调号及多声部的视唱练习.

四、有关教学环节的要求

《视唱练耳》课在第一,二学年开设四个学期,共60周,每周2学时,共计120学时.

本课程采用集体讲授,布置课外作业的授课形式.练耳教学采用模唱,构唱,比较,选择,改错,听辩,听写等方法.视唱教学以精唱为主,泛唱为辅,兼顾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

本课程应选用既有师范特点,又符合专业教学需要的视唱练耳教材,教学中要与其它相近课程如:《音乐基础理论》,《和声》等加强横向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本课程考核实行平时考查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查以上课考勤,作业完成情况等内容为主,所得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20%,期末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80%.

五、学时分配(见下页)

章节主要内容各教学学时分配作业

题量备注讲授习题讨论小计第一讲第1—4课44第二讲第5—8课426第三讲第9—10课426第四讲第11—12课426第五讲第13—14课426第六讲第15—16课426第七讲第17—18课426第八讲第19—20课426第九讲第21—23课336第十讲第24—26课336第十一讲第27—29课336第十二讲第30—33课426第十三讲第34课224第十四讲第35—36课426第十五讲第37—38课426第十六讲第39—40课426第十七讲第41课224第十八讲第42—43课426第十九讲第44—45课426第二十讲第46—47课426第二十一讲第48—50课426合计7743170

六、使用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

《首调版视唱练耳教程》,孙虹,范建明编着,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参考书目:

《和声听觉训练》,尤家铮,蒋维民编着,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带伴奏视唱曲100首》,周温玉,蒋维民编着,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视唱练耳简明教程》,孙虹,范建明编着,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单声部视唱教程》,上海音乐学院教研组编,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单声部视唱》(上下册),姚蒲怀编着,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视唱练耳》(一,二,三,四册)许敬行,孙虹,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执笔教师:马氺珍教研室主任:杨永兵教学系主任:郭华

《基础和声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基础和声学

英文名称:BasicalHarmony

课程编码:0412103B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64

总学分:4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

先修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

开课系部:音乐系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基础和声学》是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通过以和声理论,和声写作,和声分析为主的讲授,使学生基本掌握和弦的构成与连接,和声序进的逻辑及其在作曲初步中应用的规律,具有一定的分析传统音乐作品的能力和多声部音乐的写作能力.同时,使学生了解本课程在音乐理论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及原位正三和弦

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和声,排列法等概念的定义,在各调中能迅速辨别T,S,D正三和弦并能熟练掌握其排列法.

1,大小调上的正三和弦及其进行的基本规律

2,四部和声的记谱法,声部进行,原位和弦的六种排列法

3,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

重点:大小调的正三和弦,并掌握其排列法

难点:正三和弦的连接方法

第二章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按照一定要求为所给旋律配置和声.

内容: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

重点:和声配置的步骤

难点:为特定旋律配和声

第三章和弦的转换

理解和弦转换的定义与目的,并能牢固掌握其转换及应用方法.

内容:和弦的转换

重点:和弦转换的方法

难点:利用此方法为旋律配和声

第四章为低音配和声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为低音配置和声的目的与意义,牢固掌握其配置方法.

内容:为低音配和声

重点:为低音配和声的方法

难点:旋律声部的创作

第五章三音跳进

通过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高音与次中音声部的三音跳进.

内容:为跳进的旋律配置和声

重点:跳进声部的特点

难点:注意排列法

第六章终止,乐段,乐句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终止乐句,乐段的定义并掌握各类型终止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

内容:不同类型终止的用法

重点:终止与乐句乐段的联系

难点:完满终止和不完满终止的应用

第七章终止四六和弦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终止四六和弦的定义及其功能特点并掌握其标记与应用方法.

内容:终止四六和弦

重点:终止四六和弦的结构及功能特点

难点:熟练的用其为旋律配和声

第八章正三和弦的转位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正三和弦的转位方法及特点,牢固掌握其在旋律配置中的应用.

1,正三和弦的六和弦

2,三和弦与六和弦的连接法

3,两个六和弦的连接法

4,经过的与辅助的四六和弦

重点:掌握正三和弦转位后的结构

难点:掌握转位正三和弦在四部中的连接

第九章属七和弦的原位与转位

通过教学,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原位和转位属七和弦的应用.

1,原位属七和弦

2,属七和弦转位

3,属七和弦解决到主和弦时的跳进

重点:属七和弦的结构,预备及解决

难点:属七和弦的实际应用

第十章副三和弦,副七和弦及其他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各副音级上构成的和弦结构,和声大调特点,弗里几亚进行,模进定义及阻碍终止的定义,并掌握各节内容的用法.

1,二级六和弦与三和弦

2,和声大调

3,六级三和弦与阻碍终止

4,二级七和弦

5,导七和弦

7,和弦

8,弗里几亚进行中的自然小调

9,自然模进

重点:各副三和弦的结构,和声大调的调式变音,自然模进的特征

难点:二级七和弦与导七和弦的应用,弗里几亚进行的用法

四、有关教学环节的要求

《基础和声学》课在第二学年开设两个学期,共32周,每周2学时,共64学时.

本课程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堂教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精讲多练的原则,其主要教学环节应包括和声理论的讲述,习题示范,作业讲评,实例分析及和声效果弹听等.要注意课堂提问,学生上讲台板演,键盘练习等方法的适当运用.要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辅导与批改.

本课程考核实行平时考查和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查以上课考勤,作业完成情况等内容为主,所得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20%,期末卷面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80%.

五、学时分配

章节主要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作业

题量备

注讲

授习

题讨

论课

外小

计第一章绪论及原位正三和弦3363第二章用正三和弦为

旋律配和声1122第三章和弦的转换2242第四章为低音配和声1122第五章三音跳进1122第六章终止,乐段,乐句1122第七章终止四六和弦1122第八章正三和弦的转位55108第九章属七和弦的原位与转位3366第十章副三和弦,副七和弦及其他10102014机动448合计32326443

六、使用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

《和声学教程》,伊.斯波索宾等合着,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参考书目:

《和声学教程》,桑桐着,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

《和声学教程》,谢功成等合着,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

《和声学》,柏西.该丘斯着,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7月第2版.

《和声学》,辟斯顿着,人民音乐出版社1951年7月第1版.

执笔教师:张星高教研室主任:杨永兵教学系主任:郭华

《曲式与作品分析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曲式与作品分析0412104B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64

学分:4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

先修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合唱与指挥《曲式与作品分析》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通过本章节教学,使学生基本理解曲式的定义,掌握有关曲式的基本知识,了解曲式结构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

1,音乐表现现中的多种要素的特点及其关系

2,曲式的定义及概念

3,主题的概念

4,曲式的结构原则

5,曲式中的结构功能及调性布局

6,音乐的陈述类型

重点:音乐中的各种要素及主题概念

难点:曲式结构中的结构功能及调性布局

第二章乐段和一部曲式

通过本章节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乐段和乐段以下各次级结构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的划分方法.能准确地标明乐段以下各结构的基本图式.能用不同的手法进行乐段分类.了解乐段和一部曲式在实际音乐作品用的应用.

1,定义和基本特征

2,乐段的内部结构

3,一部曲式

4,乐段的基本类型

5,方正性乐段

6,非方正性乐段

7,一句体乐段

8,复乐段

9,乐段及乐段各部分的反复

重点:乐段及一部曲式的定义,乐段的类别

难点:灵活应用本章知识对实际音乐作品的分析

第三章二部曲式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能准确地区分出再现性单二部曲式,非再现性单二部曲式,和复二部曲式,并掌握它们的分析要领,从而领略曲式结构中音乐内容上的对比与统一的辨证关系.

1,定义和基本特征

2,单二部曲式的分类

3,单二部曲式的第一部分

4,单二部曲式的第二部分

5,单二部曲式的对比及重属部分

6,复二部曲式

重点:二部曲式定义及其类别的联系与区别.

难点:在实际音乐作品中准确的辨别所学曲式类型.

第四章单三部曲式

通过本章节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单三部曲式的主要概念,能把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和单三部曲式区分开来.了解中段的不同类型.能独立完成单三部曲式的结构图式和文字分析报告.能区别结构图式中的基本与从属部分.

1,定义和基本特征

2,单三部曲式的呈式段

3,单三部曲式的中部和三段式分类

4,单三部曲式的再现部

5,单三部曲式与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的区别

6,单三部曲式的反复

7,单三部曲式的从属部分

重点:单三部曲式的定义,别及其关系

难点:三部曲式在音乐作品中的实际应用与分析

第五章复三部曲式

通过本章节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复三部曲式每个结构内部的组成部分,了解中部的不同类型,严格区分曲式结构的基本与从属部分,写出完整,详细的曲式结构图式和严谨的文字分析报告.

1,定义与基本特征

2,复三部曲式的基本类型

3,复三部曲式的两端部分

4,复三部曲式的从属部分

5,复三部曲式的应用

重点:复三部曲式的定义及其与单三部曲式的联系

难点:复三部曲式的应用及作品分析

第六章回旋曲式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回旋曲式的基本类型和它的变体,了解回旋曲式的来源和特征.准确界定出回旋曲式和变体的复三部曲式,并独立完成曲式结构图式和文字分析报告.

1,定义与基本特征

2,回旋曲式的基本类型

3,小型回旋曲

4,典型的回旋曲

5,回旋曲的变体

6,回旋曲的应用

重点:回旋曲式的概念,回旋曲式的特点

难点:各种回旋曲式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及其分析

第七章变奏曲式

通过本章节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变奏曲式常见的变奏手法以及它们的区别,准确领略对变奏主题分析的内涵.要求学生能写出曲式结构图式和文字分析报告.

1,定义与基本特征

2,固定低音和固定旋律变奏

3,装饰(严格)变奏

4,自由(性格)变奏

5,变奏曲式的从属部分及应用

重点:变奏曲式的定义及常见类型

难点:变奏曲在实际音乐作品中的应用与分析

第八章奏鸣曲式

通过本章节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典型的奏鸣曲式的分析方法,了解该曲式的形成与发展衍变过程.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充分地理解音乐结构和音乐内容在形式上的辨证统一关系.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作曲技法,曲式结构,体裁风格等诸多内容.帮助学生完成详尽的文字分析报告和结构的基本图式.

1,概述

2,奏鸣曲式的呈示部

3,奏鸣曲式的展开部

4,奏鸣曲式的再现部

5,奏鸣曲式的尾声和引子

6,奏鸣曲式的应用

重点:奏鸣曲式的定义及其结构

难点:奏鸣曲的应用及作品分析

四、有关教学环节的要求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在第三学年开设两个学期,共32周,每周2学时,计64学时.

本课程采用集体授课教学方式.通过教师课堂讲解,范例分析,以启发式,讨论式等方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实际分析判断能力,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提高艺术修养.要重视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本课程考核实行平时考查和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查以上课考勤,作业完成情况等内容为主,所得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20%,期末卷面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80%

五、学时分配

章节主要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作

量备

注讲

授习

题讨

论课

外小

计第一章绪论441第二章乐段和一部曲式10105第三章二部曲式884第四章单三部曲式663第五章复三部曲式884第六章回旋曲式884第七章变奏曲式884第八章奏鸣曲式884机动44合计646429六,使用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

《曲式分析基础教程》,高为杰,陈丹布编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参考书目:

《曲式与作品分析》,吴祖强编着,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11月第1版.

《曲式学》,[苏]斯波索宾着,张洪模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6月版.

《音乐的分析与创作》,杨儒怀着,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9月第2版.

《曲式与作品分析》,李吉提着,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执笔教师:张星高教研室主任:杨永兵教学系主任:郭华

《复调音乐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复调音乐基础

英文名称:InitialPolyphony

课程编码:0412105B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28

学分:2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

先修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学,歌曲写作与改编,

曲式与作品分析

开设系部:音乐系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复调音乐基础》是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是和声学的进一步发展.具备复调音乐的分析及写作能力通常是音乐修养达到某种高度的标志,而愈是优秀的音乐作品就愈是存在着大量的复调因素.通过系统讲授复调音乐理论原则及其写作手法,使学生具备初步分析复调音乐作品的能力,增强专业基础修养.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本章通过对复调音乐的概念,类型及历史沿革的讲授,使学生理解学习复调音乐的目的并掌握其类型与特点.

1,复调概念,织体概念

2,复调音乐产生的历史沿革

3,复调音乐的特点及表现意义

4,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联系与区别

重点及难点:复调音乐的定义及其表现意义.

第二章单声部写作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并练习复调音乐的旋律及写作规范.

1,旋律的一般特点及其节奏.

2,旋律的调式,调性,变化音及旋律的结构

重点:复调音乐的旋律特征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难点:调式调性,节奏,调式变音的把握

第三章二声部单对位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声部进行方向及基础对位的写作,并牢固掌握声部对比的手法.

1,一般特性及和声基础

2,声部进行与调式调性

3,声部对比,织体类型和开头,结尾的处理

重点:同向进行,反向进行,斜向进行,写作对比复调的整体构思

难点:一对二,一对三,一对四及个性化的织体选择与运用

第四章二声部复对位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复对位定义,并牢固掌握常用复对位的技法及在作品中的应用.

1,一般特性及八度复对位

2,十二度复对位及其他度数的复对位

重点:复对位定义及特性

难点:八度复对位,十二度复对位

第五章复对位的变体形式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复对位变体的类型,牢固掌握复对位变体的形式与方法.

1,蟹型对位

2,倒影对位

重点:复对位变体的类型.

难点:对其在写作中的应用.

第六章二声部模仿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模仿的定义与原则,并牢固掌握其在作品中的应用.

1,模仿的特性及写作步骤

2,定格模仿,变格模仿及卡农

重点:模仿的一般特性

难点:对模仿类型的织体处理处理

四、有关教学环节的要求

《复调音乐基础》课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开设,共14周,每周2学时,计28学时.

本课程应采用以集体课理论讲授为主,以课下布置分析作业为辅的教学形式.鉴于该课程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实际举例演示的方法.如有条件可组织学生在课堂演奏作品,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共同分析作品.

本课程考核实行平时考查和期末开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查以上课考勤,作业完成情况等内容为主,所得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20%,期末卷面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80%.

五、学时分配

章节主要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作

量备

注讲

授习

题讨

论课

外小

计第一章绪论221第二章单声部写作442第三章二声部单对位443第四章二声部复对位663第五章复对位的变体形式442第六章二声部模仿664合计282815六,使用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

《复调音乐写作基础教程》,陈铭志编着,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

参考书目:

《复调音乐》,段平泰编着,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10月第1版.

《复调音乐》,斯克列勃科夫(前苏联)编着,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7月第2版.

执笔教师:李春俊教研室主任:杨永兵教学系主任:郭华

《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

英文名称:HistoryofChineseMusicandAnalysisofMasterpiece

课程编码:0412106B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64

总学分:4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

先修课程:视唱练耳,基本乐理

开课系部:音乐系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是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通过对中国远古至新中国成立前期的音乐形态历史演进的讲述,使学生基本了解我国古代与近代音乐文化知识及其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并热爱我国音乐文化传统,增强发展中国民族新音乐的信心.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远古夏商时期

1,远古时期的音乐

2,夏商时期的音乐

3,欣赏内容

《原始狩猎图》

第二单元周秦时期

1,西周时期的音乐

2,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

3,欣赏内容

《楚商》(曾侯乙编钟与乐队),《哀鄞》(埙与古琴),《流水》(古琴独奏)《屈原问渡》(曾侯乙编钟与乐队)

第三单元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1,鼓吹乐

2,相和歌

3,清商乐

4,琴的发展与琴曲

5,音乐理论

6,欣赏内容

《楚歌》(埙与乐队),《胡笳十八拍》(一,二,十二拍)(琴歌)《幽兰》(古琴与编钟),《梅花三弄》(古琴独奏),《酒狂》(古琴独奏),《广陵散》(古琴独奏)

第四单元隋唐五代时期

1,民歌与曲子

2,燕乐与唐代大曲

3,俗乐与散乐

4,音乐机构与音乐家

5,中外音乐交流

6,音乐理论

7,欣赏内容

《春莺啭》(登越调)合奏,《倾杯乐》(弹拨乐),《撒金沙》合奏,《霓裳中序第一》合奏,《阳关三叠》(古琴独奏),《菩萨蛮》合奏,《离骚》(古琴独奏),《玉树后庭花》(歌曲《王昭君》(大食调),《春杨柳》(平调),《泛龙舟》(水调),《剑器浑脱》(般涉调)筝独奏,《泗胡子》(登越调)丝弦合奏,《大漠抒怀》(筚篥与乐队),《秦王破阵乐》(编钟乐队与歌队)

第五单元宋辽金元时期

1,说唱音乐

2,杂剧与南戏

3,器乐的发展

4,音乐理论与论着

5,欣赏内容

《水云》古筝独奏,《鬲溪梅令》合奏,《杏花天影》词调歌曲,《五梅令》合奏,《惜红妆》合奏,《醉吟商小品》词调歌曲,《暗香》合奏,《扬州慢》词调歌曲,《凄凉犯》合奏,《海青拿天鹅》琵琶独奏,《黄莺吟》古琴箫琵琶,《窦娥冤》古琴箫琵琶,《诸宫调董解元西厢凭栏入缠令》唱段,《九宫大成风雨像生货郎旦九转货郎》唱段,《潼关怀古》[山坡羊]元散曲,《秋思离亭宴》元散曲

演讲提纲格式北京大兴年鉴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民族音乐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2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第六单元明清时期

1,民歌,小曲

2,说唱音乐

3,歌舞音乐

4,戏曲音乐

5,器乐

6,音乐理论与着作

7,欣赏内容

《洞庭秋思》古琴二胡箫,《阳春》古琴独奏,《渔歌调》琴歌,《佩兰》古琴独奏,《乌夜啼》古琴独奏,《良宵引》古琴独奏,《浣纱记打围》[醉太平]昆曲唱段,《乌夏克木卡姆第一大斯坦间奏曲》歌舞乐,《沧海龙吟》合奏,《平沙落雁》古琴独奏,《凤凰台上忆吹箫》琴歌,《秋风辞》双管独奏,《行街四》丝竹合奏,《霸王卸甲》琵琶独奏,《夜深沉》京胡与乐队,《十面埋伏》琵琶独奏,《弦索备考十六板》合奏

第七单元"五四"前后至新中国成立前

(一)旧主义革命时期的音乐文化

1,传统音乐的新发展

2,学堂乐歌

3,欣赏内容

《祖国歌》古曲,《男儿第一志气高》,《黄河》,《竹马》,《春游》,《送别》,《早秋》《中国男儿》,《勉女权》,《满江红》,《苏武牧羊》

(二)新主义革命时期的音乐文化

1,传统音乐

2,刘天华,黄自,王光祈,萧友梅,聂耳,冼星海及其音乐创作

3,欣赏内容

《五一进行曲》,《农友歌》,《国民革命歌》,《八月桂花遍地开》,《盼红军》,《闹江州》,《松月绕》,《绣荷包》,《秋江》,《三娘教子》,《打金枝》,《平湖秋月》(广东音乐),《步步高》(广东音乐),《月圆曲》(广东音乐),《空山忆故人》(琴曲),《苦中乐》(二胡独奏),《二泉映月》(二胡独奏),《听松》(二胡独奏),《病中吟》(二胡独奏),《良霄》(二胡独奏),《空山鸟语》(二胡独奏),《光明行》(二胡独奏)

(三)解放区的音乐

1,歌剧《白毛女》

2,解放区与国统区的音乐创作

3,欣赏的内容

《采槟榔》(独唱),《夜来香》(独唱),《夜上海》(独唱),《何是君再来》(独唱),《香格里拉》(独唱),《没有就没有新中国》(曹星火曲),《咱们工人有力量》(马可词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方冰词),《茶馆小调》(长工词,费克曲),《拥军花鼓》(陕北民歌),《南泥湾》(贺敬之词,马可曲),《古怪歌》(宋扬词曲),《红豆词》(独唱),《牧羊姑娘》(独唱)

四、有关教学环节的要求

《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在第二学年开设两个学期,共32周,每周2学时,计64学时.

本课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历史现象,人物和音乐作品,以讲述为主,并配合音响资料,图片等进行直观电化教学,有条件时,可以组织参观考察.采用启发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本课程考核实行平时考查和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查以上课考勤,作业完成情况等内容为主,所得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20%,期末卷面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80%.

五、学时分配

章节主要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作

量备注讲授习

题讨

论课

外小

计第一单元远古夏商时期33第二单元周秦时期55第三单元汉魏晋南北朝时期44第四单元隋唐五代时期1212第五单元宋辽金元时期1010第六单元元明清时期1010第七单元"五四"前后至新中国

成立前1616机动22合计6464

六、使用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

《中国古代音乐史》,金文达着,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汪毓和着,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

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杨荫浏着,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2月第1版.

《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10月第1版.

《中国音乐词典.续篇》,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

《中国古代音乐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

执笔教师:卫凌教研室主任:杨永兵教学系主任:郭华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

英文名称:HistoryofWesternMusicandAnalysisofMasterpiece

课程编码:0412107B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64

学分:4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

先修课程: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

开课系部:音乐系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将以风格为主线索,通过对西方文化背景的介绍,对音乐本体的解析和西方经典音乐作品的听赏,使学生清楚地了解西方音乐历史的整体发展脉络以及音乐风格的传承和演化,以达到逐步完善知识结构,获得良好的审美经验和"价值判断"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绪论对意义的追问

通过对"西方文化","历史","音乐史","西方音乐史"等概念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西方音乐史的目的,内容及意义的所在.

第一章古希腊音乐

了解古希腊时期的音乐文化发展背景,掌握其音乐发展状况.

1,魅力永恒的古希腊文化

追溯古希腊的文明史,借助多媒体课件中的建筑,雕塑等图片使学生多方位的感受古希腊文化的辉煌.

2,古希腊的音乐生活状况

讲授古希腊音乐与神的崇拜以及古希腊乐器种类,戏剧的发展.

3,古希腊的音乐理论

讲授古希腊的音程和音阶理论,重点学习古希腊的音乐社会功能学说.

第二章中世纪音乐

1,格里高利圣咏

掌握格里高利圣咏其产生,基本特征,在礼拜仪式中的运用,使学生明确圣咏在西方音乐史中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掌握奥尔加农,经文歌等不同复调形式的特征.

2,中世纪的世俗音乐

讲授中世纪的世俗音乐,中世纪的乐器,掌握法国的游吟诗人,德国的恋诗歌手的突出特征及所唱歌曲的体裁特征.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1,从文艺复兴早期到若斯坎

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尼德兰乐派及代表性音乐家,熟悉14世纪意大利音乐的重要体裁,掌握不同国家兴起的不同声乐形式及其特点.

2,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的音乐

讲授16世纪的宗教音乐,重点,难点集中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后的新教音乐的特点.

第四章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1,歌剧以及其它戏剧性的声乐体裁

讲授巴罗克时期的歌剧的来源及其它戏剧性的声乐体裁形成.重点掌握歌剧在意大利,法国的发展以及清唱剧的特点.

2,器乐音乐的发展

了解巴罗克时期产生的乐器和器乐体裁,重点掌握托卡塔,组曲,大协奏曲的特点.

3,音乐大师——亨德尔

通过对巴洛克晚期大师亨德尔的生平,创作经历等各方面的了解,重点掌握他在清唱剧领域的成就及代表作.

4,音乐大师——巴赫

讲授音乐大师巴赫的生平以及创作经历,借助对其作品的大量欣赏掌握巴赫创作的风格特点以及历史贡献,不同体裁的代表作.

第五章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

1,歌剧改革和喜歌剧的发展

了解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化概况,格鲁克的歌剧改革的背景,喜歌剧的兴起,重点掌握格鲁克歌剧改革的特点,喜歌剧的风格.

2,器乐音乐的发展

讲授古典主义时期的器乐音乐,重点掌握奏鸣曲,奏鸣曲式的形式特点,以及交响曲的形成,曼海姆乐派的风格.

3,海顿

通过对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基者海顿的生平,创作经历的了解,使学生对其音乐风格有所认识,并重点掌握他在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领域的突出成就.

4,莫扎特

讲授作曲家莫扎特,重点掌握他在歌剧,交响曲领域的创作特征,代表作,明确其音乐风格.

5,贝多芬

讲授作曲家贝多芬,重点掌握他在奏鸣曲,交响曲领域的贡献和成就,熟悉他的四部代表性的交响曲作品.

第六章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

1,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

了解浪漫主义音乐产生的背景和总体风格,浪漫主义时期诞生的音乐体裁以及与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比较.

2,浪漫主义时期最典型的作曲家

认识德奥早期的浪漫主义作曲家舒伯特和门德尔松的音乐风格及代表作,并重点掌握舒伯特在艺术歌曲,门德尔松在钢琴音乐创作领域的特点.

3,浪漫主义时期最典型的作曲家学习和认识舒曼夫妇和柏辽兹创作经历,了解他们不同的音乐风格,并重点掌握舒曼在钢琴套曲,柏辽兹在标题音乐不同领域的贡献.

4,浪漫主义时期最典型的作曲家

集中学习和认识生活在十九世纪中期的两位浪漫主义作曲家——肖邦和李斯特,重点掌握他们在钢琴音乐领域的贡献,创作风格,代表作品以及深层的精神内涵.

5,浪漫主义时期最典型的作曲家

了解十九世纪一位"反潮流"作曲家勃拉姆斯的音乐道路,重点掌握他在交响曲,钢琴音乐,宗教音乐等领域的贡献,理解他的音乐创作风格和精神内涵.

第七章十九世纪的歌剧

1,法国歌剧

讲授十九世纪法国作曲家古诺和比才的歌剧创作经历,通过听赏歌剧中的经典唱段,熟记他们的创作风格及代表作品.

2,意大利歌剧

了解十九世纪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贝里尼,多尼采第,威尔第和普契尼等人的歌剧创作特点,重点掌握他们经典作品的剧情及音乐片段.

3,德国歌剧

学习和认识十九世纪德国作曲家韦伯和瓦格纳的不同音乐道路,重点掌握瓦格纳对歌剧所进行的改革,创作的理以及音乐风格.

第八章十九世纪的民族主义音乐

1,俄罗斯民族主义音乐

讲授19世纪俄罗斯的民族主义作曲家的代表人物,掌握五人强力集团创作的总体风格特点,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创作个性及其代表作.

2,捷克民族主义音乐

讲授捷克的民族主义作曲家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掌握其创作的民族个性,代表作.

3,挪威,芬兰民族主义音乐

讲授挪威,芬兰的民族主义作曲家格里格,西贝柳斯,掌握其风格特征以及代表作.

第九章晚期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音乐

1,晚期浪漫主义音乐

了解后期浪漫主义音乐总体上的发展趋势,把握所呈现的特征.讲授作曲家马勒,理夏德·施特劳斯,重点掌握其风格特征和典范之作.

2,印象主义音乐

通过讲授作曲家德彪西,拉威尔,使学生了解印象派音乐创作的整体风格和特征,重点掌握德彪西与拉威尔的音乐风格方面的区别以及代表作.

四、有关教学环节的要求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在第三学年开设两个学期,共32周,每周2学时,计64学时.

由于音乐史课程本身的特殊性,教师教学时要特别注重音乐与史实的结合,即音响与文本的结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还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补充声,像,图等相关内容,力图达到教学内容的全面性与生动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强调两种能力的培养:一是"写作"实践,增强学生的写作思考能力,二是鼓励课堂演讲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

本课程考核实行平时考查和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查以上课考勤,作业完成情况等内容为主,所得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20%,期末卷面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80%.

五、学时分配

章节主要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作业

题量备注讲授习题讨论课外小计绪论对意义的追问112第一章古希腊音乐44第二章中世纪音乐661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66第四章巴洛克时期的音乐882第五章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91101第六章浪漫主义时期典型作曲家们9110第七章十九世纪的歌剧662第八章十九世纪民族主义音乐44第九章晚期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音乐661机动22合计613647六,使用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

《西方音乐史简编》,沈旋,谷文娴,陶辛着,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参考书目:

《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欧洲音乐史》,张洪岛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1月第1版.

《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保罗·亨利·朗着,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西方音乐史》,格劳特,帕里斯卡着,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欧洲音乐简史》,钱仁康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

《西方音乐简史》,余志刚编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西方音乐一千年》,廖叔同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执笔教师:李晶教研室主任:杨永兵教学系主任:郭华

《中国民族音乐》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中国民族音乐

英文名称:ChineseFolkMusic

课程编码:0412108B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56

总学分:4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

开课系部:音乐系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中国民族音乐》是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获得必要的感性知识和基本理论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艺术修养,在今后从事表演,创作等工作中能够积极继承优秀民族音乐传统.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绪论

1,了解本国本民族的音乐及主要少数民族音乐.

2,理解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意义.

3,掌握民族音乐对人民生活的作用.

4,掌握中国民间音乐使用的三种音乐体系——华夏音乐体系,欧洲音乐体系和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

重点:中国音乐,民族音乐,民间音乐,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定义,分类

难点:民族音乐的实际应用

第一章民歌与歌舞

1,了解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的艺术特点.

2,理解各种类劳动号子的特点.

3,掌握简单谱例的分析.

重点:如何分析归纳各种类民歌特点.

难点:学唱地道的劳动号子.

第一节概述

1,民歌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2,民歌的体裁民歌的色彩区民歌与其他民族音乐类别的关系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奉调大鼓单弦牌子曲北京琴书,山东琴书2007年6月版.

参考书目:

《中国传音统乐概论》,袁静芳编着,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民族音乐概述》,肖常纬编着,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版.

《民族音乐概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版.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周青青编着,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汉族民歌概述》,江明惇编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戏曲音乐概论》,武俊达编着,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

《曲艺音乐概论》,于林青编着,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

《民族器乐》,袁静芳编着,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论》,杜亚雄编着,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乐种学》,袁静芳编着,华乐出版社1999年版.

执笔教师:杨永兵教研室主任:杨永兵教学系主任:郭华

《外国民族音乐》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外国民族音乐概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offoreignfolk

课程编码:0412109B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64

学分:4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

先修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

开课系部:音乐系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外国民族音乐》是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扩大视野,学习人类音乐的多样性,了解人类音乐文化,音乐行为的普遍性,初步掌握看待各民族音乐时应具备的局内人和局外人双重视角的基本方法,在与世界各民族音乐的比较中,进一步明确中国音乐在世界音乐中的特点和位置.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绪论

1,掌握外国民族音乐多元化的特征并树立客观正确的多元音乐文化观.

2,了解各民族文化对民族音乐的影响.

3,掌握外国民族音乐的分区.

重点:文化脉络中的音乐,外国民族音乐的文化区划.

难点:外国民族音乐区划的依据及多元文化的文化相对论.

第一节外国民族概况

第二节多种多样的外国民族音乐形态

第三节外国各民族的乐器

第四节外国民族音乐的文化区划

第一章东亚音乐

1,了解东亚文化区的文化特征

2,掌握中国,日本,朝鲜,蒙古各国音乐的体裁,形式,乐器,乐种和音乐形态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3,了解东亚各地区,各民族的音乐传统,音乐文化观念,以及音乐的发展与变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4,欣赏各国的代表性音乐作品

重点:东亚各国音乐的体裁,形式,乐器,乐种和音乐形态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难点:了解中国与东亚各国文化交流对各国音乐特征的影响.

第一节亚洲及其音乐文化概况

第二节中国音乐

第三节日本音乐

第四节朝鲜半岛音乐

第五节东亚传统音乐的特征

第二章东南亚音乐

1,掌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各国音乐的体裁,代表乐种的特征.

2,了解东南亚地理特征对音乐文化分区的影响.

3,分析印尼的甘美兰音乐.

重点:印度尼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