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参考文献文题目

点赞:3945 浏览:1252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浅论农村初中学困生家庭教育

摘 要:影响学困生学习成长的因素除了学生自身因素外,家庭环境及教育方式已成为影响学困生学习成长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学困生学习兴趣,态度,意志和习惯养成与父母对教育认识,态度,家庭环境氛围,教育方式及教育评价方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关 键 词:学困生家庭教育农村

随着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结束,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开始,有一部分学生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多,开始显现出学习上的困难,如果学习上困难得不到及时解决和克服,就会逐步导致丧失学习兴趣,动力,信心,继而采取消极的学习态度抵制学习,对上课不感兴趣,不完成学习任务,更有甚者采取逃课,违反学校纪律等行为,最终形成学习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随着我国全面推进实施义务教育,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上有明显困难的学困生群体的比例有增加趋势.导致学困生群体形成的主要原因,既有学校的原因,也有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原因.其中家庭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着学困生学习兴趣,情绪,情感,态度,习惯,信心,意志和学习能力等各方面.

为了全面了解农村初中学困生家庭教育状况,我们选择了以农村生源为主的江苏省沭阳县汤涧初级中学作为研究对象.本次农村初中学困生家庭教育状况调查对象选择主要依据我们制定的学困生评价标准(第一,依据文化课综合排名,选择居于团体排名倒数的学生作为学困生初选对象,第二,依据班主任及主要任课老师评定和学生自述,综合评定的"学困生",第三,依据情商,智力,学习态度及方法,同学及师生关系与心理健康等测试结果,综合确定正式学困生),然后以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确定100名学困生家庭作为调查对象.共发出调查问卷200份,其中家长100份,学生100份.入户访谈从中随机抽样选取40户家庭.

学困生家长对学困生教育认知态度分析

学困生家长文化水平对家庭教育认知态度在100户学困生家长文化水平调查中,大部分具有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在对40户学困生家庭访谈中,有30户的家长认为:"我们没有文化,教不了孩子,孩子的学习只能靠他自己的努力和学校老师教育."在问卷调查中,近半数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是学校的事情,应该由学校负责.两成家长认为,随孩子意愿,不管不问,只有二成八的家长会亲自监督孩子的学习.

学困生家长对家庭教育内容的认识学困生家长普遍不够重视家庭教育环境和家庭教育内容,大多数家长不同程度地把家庭教育内容简单理解为对孩子学业上的指导和辅导,忽略了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是对孩子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只有一成四家长比较注重对孩子人格塑造,二成三的家长比较注重对孩子个人能力培养.

学困生家长对家庭教育态度七成学困生家长对孩子教育基本上采取放任的态度,只要孩子能按时从学校回到家和在家不发生打架等恶性事件,家长基本不管.在访谈中,发现大多数家长没有意识到要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学习上引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平时只是关心孩子是否上学,是否身体健康等表象的问题.至于在学校学习情况除了期末看学习成绩单或询问孩子期末考试情况外,基本上不关心孩子在学校平时的具体学习情况.

学困生家庭的对教育投入学困生家长对孩子教育投入重视不够.在入户家长访谈中,有接近八成以上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学习除了交学费,书本费和平时作业本费外,不再需要购写与学习有关的书籍.问卷调查,只有一成六的家长会给孩子或允许孩子写与学习有关的书籍,只有一成的家长会给孩子写价值138元(比较便宜)的电子词典,而半数学困生将家长所给的钱主要用于写零食.从中可以看出当前学困生的消费取向也反映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消费引导中的缺失.

家庭教育参考文献文题目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家庭教育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3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二、学困生家庭氛围对学困生学习成长的影响

家庭是家长与孩子的集合体.家庭氛围主要是指家庭中家长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及其成员间形成的气氛.家庭氛围是否融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家庭中每个人的身心和事业,学习的发展,"家和万事兴"指的就是家庭和谐的氛围.家庭氛围是否和谐,对于正处于青春期,内心对世界充满迷茫和憧憬的中学生来说影响是深刻而深远的,家庭氛围形成包括家庭婚姻质量,家庭的生活方式以及亲子之间关系等.

学困生家庭氛围对家庭氛围是否融洽的评价,学困生家长和学困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六成的家长认为家庭气氛是融洽的,二成八的学生认为家庭气氛是融洽的,相差三成八.相反在评价家庭氛围不融洽方面,一成的家长认为家庭气氛是平淡和矛盾较多,三成五学困生认为家庭气氛是平淡和紧张的,相差二成多.学困生比家长更关注和重视家庭氛围,说明了家庭氛围对孩子学习成长影响要比对家长的影响程度要大.

学困生家长婚姻质量家长婚姻质量是影响家庭氛围和谐的主要因素.调查显示:学困生家长和原配在一起的多于九成五,离异现独身家庭少于三成,丧偶现独身家长也少于三成.从一定程度上说,学困生家庭婚姻是比较稳定的,其主要原因主要是农村家庭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但在入户访谈中我们明显感受到,表面上家庭婚姻是稳定的,但实际上他们的婚姻质量是不太高的.主要表现在妻子无论是在家庭经济地位,还是生活地位,基本上是以丈夫为中心,妻子处在从属地位,夫妻关系地位不平等,就会经常产生一些争吵,从而导致家庭氛围经常性地出现紧张,这给正在接受教育的孩子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

学困生家庭亲子关系亲子关系主要表现在亲子之间相互沟通与了解等方面.(1)家长对学困生了解程度.对学困生了解程度.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了解程度不高.只有不足两成的家长认为自己对孩子非常了解,了解的略高于五成七,一般了解的略高于二成五,学困生认为父母非常了解自己略高于一成五,了解的略高于四成七,一般了解的有三成左右,两者评价相差不是太大,但是只有近六成学困生认为父母是通过直接与自己交流的方式来了解自己的,而略高于四成学困生认为是通过老师或同学等间接的方式了解自己的.(2)家长与学困生沟通方式.从交流的内容看,近七成学困生认为是谈学习,略低于四成六是谈生活有关的话题,谈交友,情感等其他方面略高于两成.高于六成二的父母认为是会谈学习,一成四是生活的话题,略高于二成五是情感等方面的,两者在这方面评价也是趋向一致的.从学困生是否主动向父母交流来看,只有不足四成二的学困生表示他们会主动向父母谈在学校发生的事情,近四成一的学困生则是父母问了才说,有近一成三的学困生一般是不让父母知道,不足一成的学困生在家根本不谈及学校发生的事情.另一方面,只有近一成学困生认为平时经常与父母交流有关青春期的话题,近四成五的学困生是很少谈及的,多于三成二的学困生从来不会与父母谈及的.(3)家长与子女沟通出现障碍时的解决方式.当家长与孩子沟通发生意见分歧时,多于三成是由父母做主解决,共商对策的略高于二成五,双方沉默不语的略高于二成三.从这一点看出,家长大部分还是以家长制作风解决沟通的分歧,缺乏沟通的氛围.(4)家长对待孩子错误的态度.学困生犯错误时,有高于三成六的学困生认为父母会打骂和严厉批评的,只有近四成会耐心教育指正.近三成二的家长认为会打骂和严厉批评孩子的,纠正孩子的错误方式过于简单,而非帮助寻找原因,耐心指正.


三、学困生家庭对学困生教育方式

学困生家长对学困生期望值在入户访谈中,40户学困生家庭中有32户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低,大多数家长说:孩子读得了书,我们大力支持,但读不了就由他(她)自己了,读中专也好.另外在家访中也了解到大部分学困生将自己的学习目标定位在不用考试的中专学校.选择读中专主要原因是认为读中专比读高中轻松,还有部分学困生学习完全是父母叫他她来学校学习的,自己根本没有学习的兴趣,反映了学困生学习目标意识不强,对自己的将来考虑得不多.这种现象在学困生中较为普遍存在,这与家长对学困生期望值过低和缺少有效地对孩子的学习督促和引导有关.

家长对学困生教育管理方式

近二成一的家长认为自己是严厉的,近五成五认为是宽严合适的,略高于二成二认为是较宽松的.略高于二成学困生则认为父母对自己的管教是严厉的,近五成三认为是宽严合适的,近二成六认为是较宽松.两者评价认识上基本是相一致.但是入户访谈中发现,家长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主要体现在对孩子平时的作息时间上,至于周末或节检测日的作息及活动内容则不太在意.访谈中发现,在非上课时间里,有些学困生有晚归(凌晨1,2点钟)或不归的现象,家长却不知道孩子的去处和做为.孩子在家时间分配使用上,只有近一成的学困生用于学习,高于六成八的学困生是在看电视的,玩游戏不足一成,主动做家务的不足二成.在访谈过程中了解到男学困生基本上是不拿书回家的,甚至有的男学困生在学校找别人怎样写作业,更不用说在家学习了,女学困生只有部分会在家里自觉学习.

学困生家长对学困生评价在学困生家长眼中,只有不足一成的孩子是优秀的,良好的略高于三成二,一般的占五成,而欠佳和差的却略高于一成三,学困生对自己的评价中,也只有不足一成的认为自己是优秀的,略高于三成二认为自己是良好,一般的略高于四成六,欠佳和差的略高于一成五.同时,有略高于二成的学困生认为家长从来不表扬.从学困生和家长评价状态来看,两者评价认识上基本上趋于一致,说明了父母对子女的评价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困生对自己的评价的形成.实际上,据我们在研究中观察到:家长眼中的孩子是怎样,孩子的表现果真如此,这就是心理学上所称的"标签效应".

学困生家长对学困生评价方式父母对学困生评价方式通常有两种主要方式,其一是通常口头评价,就是针对学困生某一行为和事件结果进行评价.在访谈中,大多数学困生认为来自家长这种口头表扬缺乏针对性,语言过于简单,有时只是"好","较好"等简单的表扬词汇,缺乏与孩子一起分析好的地方及原因的过程.其二是横向评价方式.大多数家长采取横向评价的方式,喜欢用周围孩子作为参照系来评价自己孩子,而这种评价标准通常以学习成绩为标准.

四、农村初中学困生家庭教育问题

问题一:对于农村初中学困生家庭教育来说,家长文化素质较低,家庭教育意识比较谈薄,对子女教育实践中显示出"心有余而力不足".表现在行为上采取一些放任的行为,存在着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情.

问题二:农村初中学困生家长对学困生的期望值不高,在实际生活中对学困生行为规范不严.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上得了学就继续读书,上不了就外出打工,缺乏对学困生成长方向性的引导.

问题三:农村初中学困生家长对孩子平时管教较为宽松甚至放任,多数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学习.但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家长又采取简单粗暴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有时会出现对孩子暴力行为.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家长的不断矫正和引导.

问题四:农村学困生家长普遍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缺少对孩子进行人格,心理,品性等方面的教育,特别缺乏对孩子成长过程中个性养成,意志力的培养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训练等.许多家长认为学习好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这容易导致孩子行为上的偏差.

问题五:有部分学困生家长常年外出打工,孩子有祖父母等照看,而祖父母往往溺爱孩子,不利于教育学困生.

家庭氛围直接影响着子女的教育.所以,父母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对孩子学习成长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学困生更需要家庭鼓励和支持.家长在平时应注重与学困生多交流,在学习,特别对留守儿童中的学困生生活中应给孩子更多的肯定和鼓励,培养孩子积极,乐观,进取的思想意识,促进孩子在学习上建立自信,在生活中充满希望.对于农村初中学困生来说,在家庭不仅得不到家长的肯定,有时甚至是遭到父母的打骂,成为家庭的一个弱者,在某种程度上还表现出对其一种歧视.农村初中学困生学习兴趣,态度,意志和习惯养成与父母对教育认识,态度,家庭环境氛围,教育方式,教育手段以及教育评价方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