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学生家庭教育调查问卷

点赞:30692 浏览:14300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学校和社会对儿童,青少年的教育仍是宏观的,家庭教育才是微观的,具体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家庭的功能是学校与社会无法代替的.

我们将家庭的功能做一个总结,主要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为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石.创造健康环境,灌输有益知识是从教育的开始.

(二)家庭教育是塑造孩子健康个性的重要环节.父母的榜样,潜移默化的行为习惯训练将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塑造雏形.

(三)家庭教育也为孩子适应学校生活,走进集体,与人合作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坚强基础.父母应促进孩子的与人合作性,合群性,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正确的自我意识.学龄期内孩子在集体中的形象,将为其以后走上社会提供丰富,深厚的心理储备.学校也是小社会,是孩子未来适应社会的试验场和练兵场.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在学校学习生活中走向成功,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心和形成崇高理想.

(四)家庭教育还能帮助孩子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实现情感与人格的升华.父母能否成为子女的人生顾问与导师,取决于青春期的亲子关系,如果父母得到孩子崇敬和信任,就会使他们自觉接受父母的引导和教育,并依靠从父母那儿得到的正确观念来待人处事和追求自己的未来与人生.

社会学的观点认为,每一个人要经历"社会化"的过程,完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飞跃,而父母就是子女社会化的"主要代行者",如果父母不称职,或者家庭功能不良,孩子的社会化就容易产生障碍

做父母的很少有不爱孩子的,但是,怎样才是真爱孩子,却大可商榷.现在普遍方式是,物质上无微不至,功课上步步紧逼,精神上麻木不仁.在我看来.这样做不但不是爱孩子,而且是在害孩子.

不同类型的孩子不同的方法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家长们不要渴望有什么"放之四海皆准"的教育方法,别人的方法可以拿来学习和借鉴,切不能随意在自己孩子身上做实验.孩子是个性的,家长是个性的,问题是个性的,方法也是个性的.只有充分了解你自己和你的孩子,根据家长的类型和特点,根据孩子的类型和特点,有的放矢的寻找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教育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帮助孩子的目的.

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可见,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至关重要.为了在教育过程中少犯错误,家长要多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家长要学会与孩子交朋友,通过与其谈心聊天,玩耍游戏,来观察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进而掌握孩子心理,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教育,引导和培养孩子.一个人的思想毕竟是有限的,要多交流,集思广益,合格的家长应该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要勤于思考,顺势而为,从孩子的特点出发,寻找最适合自己孩子发展的教育方法,要善于从别人那里汲取经验教训,不断摸索总结教育培养孩子的方式方法,进而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

,要治孩子"病"父母先"吃药"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要想使这种教育富有成效,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首先我们有必要了解小学低年级学段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除开自我控制力较弱,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外,孩子们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经验性逻辑思维)发展,集体意识与个性正在发展,开始意识到自己与集体的关系,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任务,逐步形成对人对事对自己的基本态度,人际关系以垂直关系(成人与儿童)为主,逐步向横向关系(同伴之间)为主发展.最初受成人特别是教师影响很大,以教师为绝对权威,以后逐步接受同伴影响的比例越来越大.

其实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学段,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否认智力因素的差异以及遗传因素,但是,一般来说现在的孩子都比较聪明,为什么同是一个老师任教,有的成才了,有的没有成才,有的发展全面,有的发展不均衡,这就是家庭教育的差异所造成的.凡是家庭教育抓的好,科学,孩子成长和发展均好,反之,家庭教育抓的不好,父母只顾自己的安逸,或者忙于其他事务,顾不上管理教育自己的孩子,忽略了教育的季节,结果孩子的进步就慢,学习就差,甚至变坏了.那么是不是家庭教育只要抓了就能够发展均好呢其实不然,班级里有不少孩子家庭教育也抓得很紧,可是成效却并不大那么如何科学的抓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呢

首先,家长必须全面关心孩子,使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德育方面,要从小培养孩子具有远大理想立志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培养孩子从小就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智育方面,要时时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形成一种高度重视,平时光是问一问是不够的,必须深入了解情况,有时要参与孩子的学习,在和孩子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体育方面,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特点是爱动,家长必须适度的引导孩子运动.

其次,家长必须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并且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家长要特别关心孩子的在校生活,经常和他们亲切交谈学校中的事,耐心倾听他们叙述学校中的见闻,及时肯定孩子学习上的进步,使其获得成功的满足.这对于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是极为重要的,对学习后进的学生,更不能忽略他们的微小进步,发现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从而增强孩子的学习信心.

最后,家长必须加强与学校的联系,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种种客观原因,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家长应及时与学校联系,了解孩子各方面的表现,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同时应充分信赖老师,因为教师向家长反映学生的情况,绝大多数是出于对学生的爱护,出于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心,因此家长应配合教师共同教育好孩子.除此之外,在家庭教育中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要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去分析孩子,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缺点.看到优点,就及时表扬,看到缺点就及时批评,不能一味表扬,也不能一味批评,应该表扬与批评相结合.表扬和批评都要恰如其分.另一个问题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一致,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时意见不统一,比如,孩子有了缺点,爸爸批评,妈妈袒护,而且常常为此争吵,这种情况对孩子没有一点好处.这样孩子就是非难辨了.同时也不利于孩子及时改正错误.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成长就是不断的对照镜子改进的过程.对于小学低年级学段的孩子来说,养成好的习惯是首要的.家长会上,我会委婉地提出这些建议:父母说话算话,说了就要做,父母要给孩子示范用心倾听各种声音,不去粗鲁地打断别人或随意插嘴,做事有计划,不能太宽容孩子的心血来潮和胡思乱想,要让孩子习惯于行动之前做计划,并使计划趋天可行,让孩子时刻记住自己的责任,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对一切来自他人的帮助都应心存感激,对于一切妨碍他人的行为都应心存愧疚等

对于低年级学段的孩子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据有关科学数据显示,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快,记得也很牢,但是对事物正确与否的判断力却极其底下,所以天性会使他们进行无意识的尝试,然后根据尝试的结果是否能够达到目的来判断做法的正确性.由此看来,在这时父母的引导方向就非常的重要.

3,鼓励家长多看书

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没有哪一位家长天生的就能把孩子教育好,关键取决于家长的不断学习.经验表明,那些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努力学习家庭教育基本知识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更得心应手.反之往往事倍功半.每个学期,我都会大张旗鼓地举行"读书汇报竞赛",孩子和家长角色互换,轮流当选手和评委.刚开始,一些家长打退堂鼓:有的借口说"忙",我连忙"恭维":"您家宝贝可棒了!她可在下面看着您呢!等"有的觉得自己上不了台面,我马上给他打气:"您不是要求孩子争上游吗您不争取怎么知道自己不会到上游呢"等哈哈,在我的"煽风点火"下,大部分家长自然不甘落后,积极地投身到"书海",久久不能自拔.现在啊,他们已经深深体会到读书"一石二鸟"的益处,感谢我都来不及呢!

坦白地说,作为一线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我的心情很复杂.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一个家庭的思维或成长方式,我们能做的只是不断地去引导和督促.就在我执笔期间,ZHU的妈妈打说她儿子不开心,因为老师批评他了.紧跟对我提出要求:尽量不要批评他,说这样会伤害他.我很难过:批评就是伤害吗毫不客气地讲,不是老师在伤害她的孩子,是她自己的做法最终会给孩子带来了伤害!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段家庭教育引导这个问题,我始终抱有"冷静的眼,温暖的心"的态度.这是一个反复,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确:我们老师有义不容辞的引导的责任!同时——尊敬的家长们,你们也必须明白:"每一个孩子刚生下来时都是天使,只是由于降生在不同的家庭,获得了不同的教育,才使得人生变得迥然不同.没有天生的不良少年,只有后天的不幸少年!"

家庭是小学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的有效性与否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要全面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对孩子要有正确评价,不能有脱离实际的过高要求和急躁情绪,言行举止应该成为孩子的表率,在孩子的心目中成为可敬,可信的人.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相互促进,为孩子打造一个更美的未来.

家长的品德影响孩子的品德

家长的思维影响孩子的思维

家长的观念决定孩子的未来

孩子们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有教育专家认为,这种转变的跨度,甚至比中考,高考都要巨大.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帮助孩子顺利地走好这一步,对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特别是当今都是独生子女,前边没有任何经验的积累,中间又不允许出现失误.这对每一位家长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一、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的八个变化:

1.生活节奏的变化,2.学习环境的变化,3.人际关系的变化,4.行为规范的变化,5.学习方式的变化,6.培养目标的变化,7.评价形式的变化,8.家长期望的变化.

家庭教育的五大冲突

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

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

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

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

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

孩子入学后家庭教育的20个误区

1,不重视家庭学习氛围的营造

2,当着孩子的面说老师的坏话

3,回家后训斥孩子

4,教育孩子的方法简单粗暴

5,父爱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

6,看不到孩子的努力和进步

7,只鼓励孩子学习课本知识

8,孩子教育没有性别化

9,一上学就与上中学,上大学挂钩

10,家庭内部教育观点不一致

11,隔辈人对孩子的过渡呵护

12,把孩子完全交给老师

13,一味用成人的思维教育孩子

14,忽视孩子的兴趣爱好

15,不重视孩子和同伴的交往

16,与学校老师缺乏沟通

17,家长不能正确对待老师对孩子的评价

18,忽视限时训练

19,剥夺孩子玩的时间

20,陪读,请家教走入误区

在批评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的是诅咒,

在仇恨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的是争斗,

在嘲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的是害羞,

在耻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的是内疚,

在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的是耐心,

在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的是自信,

在赞扬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的是欣赏,

在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的是正义,

在安全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了有信心,

在赞许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了爱自己,

在接纳与友谊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了在世间寻找爱

,孩子是不可选择的,但却是可以塑造的.

2,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有问题的孩子后面一般跟着一个有问题的家长.

3,转变孩子的成绩,家长应从自己开始.

4,再忙也要管孩子,要尽到自己作为父母的责任.

5,摆正自己的心态,保持一颗平常心.

6,理解孩子,天下的学生没有不想做好学生的,只是他有实实在在的困难.

7,理性地看待孩子当前的成绩.

8,要坚信孩子的成绩是可以转化的.

9,要教会孩子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如何与人和谐相处.

10,每天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抓基础知识.

11,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心做作业的环境.

12,花大力气解决孩子的偏科问题.

13,做好孩子的后勤工作,保证身体健康.

14,鼓励孩子遇到困难及时向老师寻求帮助.

15,指导孩子制定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16,与老师多交流,多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17,了解孩子,尊重孩子,与孩子交朋友.肯定和相信孩子:孩子,只要你努力,你一定行!

18,掌握正确的家教方法,远离家教误区.不要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不说或少说"你真不给我争气!",不要随意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比,不要替孩子检查作业.

19,尽量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增强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信.指导孩子掌握解题的方法.

20,戒除孩子做作业马虎拖沓,分心等坏习惯.当孩子遭遇失败时,不要急于谴责,批评他,让他想一想为什么会如此自己找出失败的原因.

好习惯影响孩子的一生

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一位在中国工作的外籍教师,根据多年的观察发现,中国的很多父母省吃俭用,把所有的钱都存起来,甚至拿出自己的养老金,看病的钱来替儿女交学费,找工作,写房结婚,照顾孙子.这种爱的方式让不少"老外"感到不可思议. 高尔基说:"爱孩子,这是连母鸡都会的."但是,怎样爱孩子,却不是每个家长都有清醒的认识.有的家长忙于事业,忙着赚钱,放弃了对子女的养育,小的时候扔给爷爷奶奶,长大以后交给学校,推到社会.在他们看来,人的成长和成才是用钱堆出来的.有的家长"一不怕苦,二不怕累",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和追求,甘于当孩子的"陪读"和"陪练". 实际上,放任和包办这两个极端,都不是真正爱孩子.在乡村中,有多少个"留守孩子"可怜巴巴地期盼着父母的疼爱,在城市里,有多少"生活不能自理"的大学生抱怨父母的溺爱,还有多少个顽皮少年,在父母粗暴的"棒喝"下,走向违法犯罪的危险边缘.舐犊之情是为人父母的天性,但天然的父母却不一定天然合格,天然称职.爱,需要理性,养育,是一门科学. 电视台曾经报道过"神童"魏永康的独特经历.从小到大,母亲对魏永康的惟一要求是专心学习.魏永康13岁考上大学,17岁到中科院硕博连读.然而,由于生活中的事情完全由母亲包办,魏永康不懂得如何跟周围的人交往,读研后,因为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被学校劝退.在这位含辛茹苦,对孩子倾注了全部心血的母亲身上,人们看到了母爱的伟大,也看到了溺爱的害处. 对孩子期望值高是家长的普遍心态.在我们身边,"逼子成龙","逼女成凤"的事屡见不鲜.然而,这种忽视孩子天分的"填鸭式教育",强迫式教育,常常会遏制孩子的成长空间,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当然应该重视孩子的学业.然而,孩子成绩突出,但未必快乐,孩子学历很高,却未必成才.(励志电影lz13.)家长当然要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但不能无视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更不能粗暴干涉孩子正确选择的权利.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家庭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人格和日后的生活.因此,对家长来说,养和育同等重要.从一般意义上说,要使孩子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家长首先要言传身教,要提高孩子的全面素质,家长也要提高自己的素质.为孩子营造一个文明健康向上的家庭生活环境,这是家长的责任. 爱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而是要履行一种教育的责任,爱不是为孩子包办一切,而是教会他们懂得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爱不是粗暴的命令,而是充分地尊重孩子的爱好,兴趣,发掘他们的潜在能力和优势,爱不是把孩子变成温室里的花朵,而是让他们像海燕一样自由地飞翔,面对困难勇敢拼搏. 我们应该懂得,爱是一种最纯正,最美好的感情,但也要讲爱的艺术,爱的科学.愿天下父母无私,真诚,崇高的爱,成为孩子成长成才的沃土,而不是一种羁绊和负担.

必须认识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有一个现代学者也说:"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改变.这种改变包括改变自己,也改变学生,改变孩子." 我觉得作为家长首先应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身上不好的东西,改变旧的传统的教育观念.不要总是说:"我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我的,我就怎么对待孩子."因为时代变了,我们的观念就需要改变,需要学习.我的博客中,有博友写的两篇文章:"家长只有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和"我和孩子一起成长!"我认为值得家长读一读. 我曾经也是一个脾气及其暴躁的人,打过自己的孩子,导致了家庭教育上的不如意.后来我变了,是脱胎换骨式的改变,改掉了自己的臭脾气,采用了新的教育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 我真诚的告诉各位朋友"不改不行啊!" 三,怎样把家庭教育做到更好 着名教育家卢梭说:"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这段论述很有哲理,也很适用于家庭教育.凡是好的家庭教育,都是因为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听不到父母的叫喊声.家长可能没有指责孩子,也没有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却用自己行为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孩子,起到了身教重于言教的作用. 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家长说:"只要你好好学习,啥都可以满足你."殊不知,我们在孩子自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在他们头上挂了许多愿望的果子,而没有给予种植美好的种子.你想让孩子努力学习,你学习吗你责怪孩子,那么简单的课文都背不过,你背几篇给他看看 有一个妈妈讲了这样一件事:"她一直忙于三次重要的业务考试,给孩子的时间太少了.但是,孩子看到妈妈每天要埋头看书,他也很乖,自己也认真地看自己的书了.老师发现这个孩子课堂表达有提高,思维开始有条理,做事也比较踏实了." 好孩子不是我们训诫出来的,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带出来的呀! 有的时候,孩子做作业累了,抬起头来看到我们在玩牌,在喝酒,在闲聊,他学习意志也会减弱,如果他看到的是父母仍在忙于工作的事情,忙于学习提高,忙于劳作,孩子也会珍惜自己的学习时间. 如果孩子有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终生奋斗的爷爷,他也一定会受到感染! 有个妈妈辞去了工作,想更好的督促孩子学习.结果,孩子反而更加消极,懒惰,抛开其他因素不谈,家长丢掉了自己的工作,就是给孩子树立了一个不积极地生活的榜样. 除了身教以外,无所作为的教育还要求认真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积极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事物,对大自然产生兴趣,获取有益的知识,智力得到发展. 这一切都在悄悄进行中,似乎爸爸妈妈没有做什么,孩子却一天天变得聪明了,懂事了. 四,孩子的教育必须从小抓起. 古希腊着名教育家,哲学家柏拉图说:"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 有一位爸爸非常喜欢玩一种叫"飘三页"活动,孩子"毛毛"自小就懂什么叫"青青""拖拉机"的新名词儿!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大清早就给同学讲"飘三页"是怎么回事爸爸昨晚赢了多少多少块钱!你能说这孩子不聪明吗偏偏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小学没念完就辍学了. 有一位老人也带一个和"毛毛"一般大的孙子,爷爷喜欢读书学习,三十多岁的妈妈还考上大学.孩子小时见爷爷,爸爸,妈妈都爱读书,他就非常爱读书,成绩一直很优秀,小学跳过级.十六岁的他参加了今年的高考,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这位老人除教孩子学习文化课外,在做人上也对孩子很严格,从不让孩子拿别人家的东西.一次三个孩子在路上看到一把斧子,别的两个孩子为是谁先看到的争论不休,而且连两家大人也牵扯其中.唯独这个孩子说:"别人丢失的东西,我们不能要."说得另外两家大人也有点脸红了! 大家可能听到过这样的故事:从前有一个3岁的孩子,到邻居家去拿一双筷子回来,妈妈见了很高兴,称赞他说:"宝宝多乖啊,多么能干,会拿筷子了."经母亲这样一称赞,小孩子就以为拿别人的东西是一件可称赞的事.过几天,又拿了邻居家的几个铜钱.妈妈又夸奖说:"宝宝真能干,现在会拿钱了."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强盗被判处死刑.(励志电影lz13.)临刑时,对妈妈眼泪汪汪地说:"娘啊,您辛辛苦苦养了我,我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现在要离开您了,能不能再让我吃一口您的奶汁做个纪念吧."等 这个"咬奶头"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其最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 当孩子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可能只用了饭后茶余的零星时间,将孩子的教育培养贯穿于生活和玩耍之中,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给孩子的发展坚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孩子的教育培养有时重在一个人的努力. 着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更是爸爸妈妈的亲身小棉袄,也是爸爸妈妈的精神寄托和延续.只要我们其中的某一人,能很好地钻研孩子的教育,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给予正确的引导,其他人只要稍做配合就行了. 父母任何一方都不需将孩子的教育责任推给对方,或者推给学校.我可以肯定地说:"父母任何一方努力就可以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并非需要大家齐动手."着名教育家周弘教育女儿的故事足以印证这一点.因为孩子的教育其实很简单,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难. 只要我们像苏联着名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说的"十分关切的对待孩子的内心世界,不可粗暴地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他们,要耐心地听取他们的意见,以平等待人的态度参加他们的争论." 家长只有与孩子相互交流,广开各种言论,情感渠道,让孩子把心里话都说出来,把各种问题暴露发泄出来,才能达到相互了解,正确引导,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目的.否则,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以成人的思维模式去衡量小孩子的行为,用"堵"和"压"的方法管教子女,那么就必然抹杀孩子的个性,阻其自然,健康地发展.比如,当一个孩子走到妈妈面前说:"爸爸骂我.我恨爸爸!"这时,妈妈就可以先用自己的语言,将孩子的感受说出来:"爸爸骂了你,你一定很不开心,所以不喜欢爸爸,是吧"将孩子心里话由妈妈讲出来,就有如一面镜子,把孩子的感受反射出来,证明妈妈明白了孩子的感受,达到了母子心理沟通,母亲了解孩子的真实思想和情感.在此基础上在给孩子做些解释,讲讲道理,加上爸爸做点自我批评,就可以化解矛盾,密切亲子关系. 我过去在孩子教育上,也常常和老伴争吵不休,互推责任,结果当然不好.后来在孙子教育上我独自承担责任,付诸努力,效果却好多了. 六,一定要教孩子做人格健全的人. 着名教育家张伯岑说:"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有一天,我在公共汽车上遇到了一个孩子家长趾高气扬地大谈自己教育孩子的经验.他说:"我对孩子教育从来都很严格,经常打骂孩子,采取高压手段让他接受我的观点.这一招很见效,孩子虽然不乐意,但表现很不错,学习成绩优秀."他的得意洋洋,不由我想起了药家鑫.药家鑫的父母从小就对孩子教育抓的很紧,也采取了近乎相同的不择手段的教育方式.家长的教育成功了,药家鑫成了音乐上的天才,父母的骄傲.可由于这种教育是建立在"自私自利和不择手段上",造就了药家鑫扭曲的人格心理. 做人,就要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着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 我希望那些持有同样心里,不择手段教育孩子的家长能从药家鑫事件中引起足够的警觉. 七.一定要教会孩子学会负责. 英国教育家维克多.费兰克说:"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

深圳市学生家庭教育调查问卷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家庭教育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多么美妙的旋律

多么稚嫩的声音

多么动人的画面

多么珍贵的心灵

让我们记着孩子的感谢

让我们记着孩子稚嫩的期望

让我们从这一刻起成为

最爱孩子,最懂教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