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点赞:8540 浏览:3388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黄淮学院关于

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意见(讨论稿)

培养方案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文件,是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规范教学过程,实施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的基本依据.为了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人才培养规格多元化发展趋势,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以及我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结合我院2016年工作要点及2007,2016级本科培养方案执行情况,现就我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以拓宽专业口径,整合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为内容,系统改革,大胆创新,重点突破,稳步推进,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用,好用,管用"的合格人才打下基础.

二、基本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

进一步探索专业教学按类打通的教学模式,打破学科壁垒,同类或相近专业,按一级学科或科类开设共同的主要基础课,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在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的教学中,要注意安排系统性强,集成度高的课程,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基本面貌,基本结构,基本原理,基本趋势,形成较高的立足点和较广阔的视野.提倡基础课程综合化,实行选修课程模块化.要根据专业特点整合课程设置,根据培养目标科学构建课程体系,要防止"因人设课"和"因无人而不设课"的情况出现.

2,因材施教原则

在保持培养方案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刚性原则下,要注重发挥学分制弹性管理的特点和优势,全面实施学年学分制,积极探索推行弹性学制,弹性专业制,选课制等.根据学分制管理的总体要求,构建"主导模式与子模式群"相结合,个性发展和共性发展相统一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3,和谐发展原则

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都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专业教育的同时,在德育教育中要坚持政治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统一,贯彻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将德育渗透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在体,美教育中,要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具有终身学习的健康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顽强毅力,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素质,具有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4,突出特色原则

培养方案要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努力反映我校的办学特色,要根据目前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强调"注重技能,加强选修,适度超前,专业发展"的改革思路,科学设计专业教学课程平台,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要根据教育国际化和对外合作办学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外语和计算机教学,积极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加强双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建立四年连续和立体化,网络化,个性化的英语教学体系,改革公共计算机教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有效提高学生综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5,强化实践原则

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的构建应由实验教学模式,实践创新活动(包括科研训练),体现专业化发展的教育实习或具有特色的生产实习等部分组成.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加强教学,科研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于一体,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实现实践课程多样化,设计化,科研化.

7,适应社会原则

各系(院)要加大专业内涵改革和建设力度,培养方案要体现学校的整体办学定位和各学科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定位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要充分了解和把握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准确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确定合理的培养模式.

三、具体要求

1,强化基础拓宽口径

为了进一步增强毕业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础课,拓宽专业口径,建立校级(通识教育平台课程,跨系打通的学科基础平台课程),系级(本系开设的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教研室级(专业拓展平台课)课程体系.校级平台课程全校要打通,对部分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也要跨系打通,系(院)级平台课程在本系内也应尽量打通,教研室级课程根据学生选课程情况开设.对部分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和部分跨系打通的学科基础平台课程的教学内容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安排教学.

2,削枝强干精简学时

要认真做好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重新设计和调整工作,注重增强和改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环节,并融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培养方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要精选课程内容,加大课程内容的含金量,提高课程的综合程度.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达到既减少课程学时又保证教学质量的目的.各专业在压缩总学时和总学分时,应考虑开设一些有学分无学时的课程(如以第二课堂为主要载体的实践教学课程,其学习成果通过评审可获得相应的学分),给学生更大的自学空间,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课程整合整体优化

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整合课程设置,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打破课程之间的相互封闭性,并依据课程内容的逻辑关系构建融会贯通,相对开放,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

4,突出特色加大弹性

特色就是优势,学校要办出整体特色,各学科和专业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使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专业的特色.专业特色应主要体现在专业拓展平台课程的设置上.为了加大培养方案的弹性,课程体系应有较多的课程供选修,以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专业拓展平台课程模块应有一定数量的限选课和任选课,进一步扩大课程体系的弹性.

5,加强实践提高素质

①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探索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机结合,将其纳入整体实践教学体系之中.实践教学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严格管理,确保实践教学的时间,效果和质量.第二课堂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第一课堂的有机延伸.各教学系及相关部门要根据学校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切实加强对学生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

②培养方案的制定,要贯穿素质教育思想,特别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加强文理渗透,提高综合素质.以文化素质教育为主的全校性公选课要实行分类教学.公选课分为两大类: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理工类学生必须选修8学分的社会科学类课程,文科类学生必须选修8学分的自然科学类课程.

6,规范课程前后均衡

为了便于教学管理,课程名称要准确,规范,不能随便更改课程名称.各教学单位要精选覆盖面较宽的专业主干课和选修课,以保证课程的相对稳定性.各学期的课程安排要尽可能衔接,均衡,避免出现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脱节现象.

四、学科专业设置

(按学科门类排序)

一级学科类二级科类序号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学位授

予门类1,经济学经济学类1021002国际贸易与经济经济学2,法学政治学类2030404思想政治教育法学3,教育学教育学类3040105教育技术学理学教育学类4040105小学教育(数学方向)教育学体育学类5040201体育教育教育学6040203社会体育教育学4,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7050101汉语言文学文学8050103对外汉语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9050201英语文学新闻传播学类10050302广播电视新闻学文学艺术类11050401音乐学文学12050406美术学文学13050408艺术设计文学14音乐表演文学5,文学艺术类15050418动画文学6,历史学历史学类16060101历史学历史学7,理学数学类17070101数学与应用数学理学数学类18070102信息与计算科学理学化学类19070301化学理学20070302应用化学理学物理学类21物理学理学8,工学交通运输类22080308W汽车怎么写作工程工学电气信息类23080603电子信息工程工学24080604通信工程工学2508060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26080606电子科学与技术工学27080611W软件工程工学28080613W网络工程工学29080623数字媒体技术工学土建类30080701建筑学工学31080703土木工程工学9,农学环境生态类32090401园林农学33园艺农学10,管理学工商管理类34110104工程管理管理学35110202市场营销管理学36110203会计学管理学37110206旅游管理管理学38110209W电子商务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类39110212物业管理管理学40110302公共事业管理管理学

五、基本框架

1,学制,学分,学时,教学周安排: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实践教学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9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①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项目文科理科备注总学时2400以内2600以内周学时20—2220—24总学分文≥170(理≥175)课堂教学周数126入学教育周数1第一学期第一周开设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10天第一学期开设公益劳动16天每学期安排2天就业指导课20学时第七学期同时开设社会调研,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等6由系(院)在第二至第七学期根据专业实际情况开设毕业实习(教育实习或专业实习)周数6第八学期第1-6周开设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周数(含论文答辩)﹡8第八学期第7-14周开设毕业教育周数1第八学期开设社会实践周数(第二课堂实践教学)2-4检测期②学分:原则上总学分为170学分.其中必修课文110学分(理108分),约占64%,选修课40学分,约占27%,第二课堂实践课15学分,约占9%.

③学时:文科类专业总学时原则上为2400学时以内,周学时18—22,理科类专业总学时原则上2600以内,周学时20—24.每学时按50分钟计算.

④教学周:139周.其中第一学期教学周为16周(不包括新生入学教育1周,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10天),第二,三,四,五,六,七学期课堂教学周均为17周.第八学期教学周为8周,用于安排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第二,三,四,五,六,七学期分别安排1周用于社会调研,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等,第八学期需安排专业实习(教育实习或生产实习)6周,毕业教育1周.具体安排如表1所示

表1:学时,学分和教学周的具体安排表

﹡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选题和指导教师的分配工作在第七学期期末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安排一周.

2,关于学分计算办法的说明:

(1)理论课教学原则上每17学时记1学分,特殊课程另行规定.

(2)实验课课堂教学原则上17学时记1学分.

(3)体育课共4学分.

(4)社会调研,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等每一周记1学分,共6学分.

(4)每一学年开设的学年论文记1个学分,共2学分.

(6)毕业实习(教育实习或生产实习)6学分,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各记8学分.

(7)单独到校外进行的实践课程每周记1个学分.

(8)第二课堂实践课按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培养方案有关规定执行,共计15学分.

3,学业成绩考核与要求:

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是各专业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进度,分学期修读课程的教学计划,也是学生毕业资格审核和获取学位的依据.本科毕业生必须获得本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方能毕业.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培养方案的核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中心环节.课程设置由必修课,选修课,实践性教学环节三部分组成.课程构成首先是由必修课,选修课和第二课堂实践课三大类组成,其次是由若干个平台课程和若干个模块课程组成.课程设置及学分构成如表2所示.

表2:课程设置及学分构成表

课程结构(学分)学分开课单位备注必修课

(106±5)通识教育平台课程39学校及相关教学单位学科基础平台课程30-37专业基础平台课程30-37系(院)选修课

(47±5)限制性

选修

课程

(33-35)专业拓展平台课程6或20系(院)师范生限修6学分,非师范生限修学分公共艺术类课程2艺术系在校生均限选2学分英语分层次教学课程3外语系在校生均限选3学分大学语文2中文系非文学类专业限选社会调研,课程设计,科研训练等6相关教

学单位由相关教学单位

根据专业特点开设教师教育平台课程I14学校及相关

教学单位师范生必修任意性选修课程14教师教育平台课程Ⅱ14

学校及相关教学单位含文理科

跨系(院)修读6学分素质拓展平台课程(包括校级公选课和系院级课程)第二课堂实践课(15)

学期实践教学平台课程9学校及相关教学单位在校生均限选15学分检测期实践教学平台课程6

必修课

必修课是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基本培养规格,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所确定的该专业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或教学环节,分为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①通识教育平台课程是指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体育,计算机.

②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基础平台课程要包含《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教育部1998年颁布)》中的11个一级学科门类或下设的71个二级科类进行设置的课程,即《目录》中规定的专业主要课程.

③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指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各系(院)为学生安排的学科,专业必修课.

选修课

选修课是指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面,反映专业方向要求,学生根据本人的兴趣爱好可在全校范围内选修的课程,分为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性选修课.各专业设置的限制性选修课的总门数和学分数应为学生修读课程门数和学分数的2倍以上,任意性选修课的总门数和学分数应为学生修读课程门数和学分数的4倍以上(含教师教育2个模块课程),以备学生有较大的选修范围.学生跨系(院)修读的课程学分必须达到8学分,其中在公共艺术类课程中限选修2学分,在全校公选课中文理交叉选修6学分.

限制性选修课

限制性选修课是指各专业学生为获得所学专业毕业就业和继续深造的知识,素质,能力而限定选择修读的专业方向课程,包括专业拓展平台课程和教师教育平台课程Ⅰ.

专业拓展平台课程是指在专业框架下,为学生毕业时选择职业及日后发展而设立的专业课程模块,每一课程模块均应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专业领域知识结构.

教师教育平台课程是学生为获得教师资格而必须修读或选择修读的课程.其中,教师教育平台课程I包括教育理论课,教育技能课和教育实践课3个课程模块,为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②任意性选修课

任意性选修课是指各专业学生为辅助,提高所学专业的技能和满足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和爱好等发展而非限定选择修读的综合教育课程.包括教师教育平台课程Ⅱ和素质拓展平台课程.

教师教育平台课程II包括教育管理,教育基础2个课程模块,是为非师范类专业学生从事教育工作而提供的应选课程模块.

素质拓展平台课程是指为拓宽学生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所开设的课程.其中,学生跨系在全校性公选课中选修6学分,在教师教育平台课Ⅱ或各系(院)自主设置的素质拓展平台课中选修8学分.全校性公选课单独设置.

3.第二课堂实践课

第二课堂实践课主要指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活动,它是第一课堂的有机延伸,是实施和完成相关实践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学团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是保证第二课堂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组织形式.要积极探索教学工作与学团工作协调配合的新途径,新方法,做到学团工作与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通过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加强学生专业技能与通用技能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充分体现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学科交融,特色生存的办学理念,真正体现人才培养要"实用,管用,好用"的要求.

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内容由学期实践教学平台和检测期实践教学平台构成.学期实践教学平台包括通用技能,专业技能两个模块.检测期实践教学平台包括专业实践,志愿怎么写作,社会认知三个模块.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第二课堂实践教学获得实践创新学分,实践创新学分为15学分.学生在完成第二课堂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分外,所获得的超过专业技能模块的学分,可替代任意选修课的学分.但最多替代3学分.

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按《黄淮学院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实施.

六、课程安排

1,通识教育平台课程

(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按照和教育部有关规定进行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应围绕提高教学效果,着力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要增加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多种形式,使读书,讲课,研讨和实践运用相结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原则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每门课程除理论讲授外,都应有一定比例的课外教学和实践活动.具体安排如表3所示.

表3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安排表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讲授学时

(实践学时)周学时开课

学期考核备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32(16)2+11实践教学随

第二课堂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5132中国近代史纲要23423形势与政策234次

以讲座

形式进行

思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668(34)4+24实践教学随

第二课堂进行(2)大学英语课程

一,二年级的大学英语实行分级教学,每学期周学时是4节,为全校学生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三,四年级,学校开设提高英语水平的限制性选修课程,在五,六,七学期每周开设2节,仍采用分层次教学.大学英语课程总学分22,总学时336学时.在高年级,各专业开设专业英语或双语教学的课程,实现英语教学四年不断线的教学要求.具体安排如表4所示.

表4英语课程安排表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周学时开课学期考核备注大学英语I36441大学英语Ⅱ36842大学英语Ⅲ36843大学英语IV36844(3)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分为大学计算机基础I,计算机基础Ⅱ两个层次,其中计算机基础Ⅱ主要开设程序设计的相关课程,为全校学生必修课,计6个学分,总学时为136学时.

表5计算机多层次教学基础课程安排表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讲授

学时实验

学时周学时开课

学期考核备注大学计算机基础I46432322+21必修大学计算机基础Ⅱ(程序设计相关课程)46834342+22必修

(4)体育课程如表6所示.

表6体育课程安排表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周学时开课学期考核备注大学体育I1321+11大学体育Ⅱ1341+12大学体育Ⅲ1341+13大学体育IV1341+14

(5)为了加强文理渗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理,工等相关专业开设大学语文,全校各专业按层次开设高等数学.具体安排见表7,表8

表7大学语文课程安排表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周学时开课学期考核备注大学语文13221理工农林

专业开设

表8高等数学课程安排表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周学时开课学期考核备注高等数学Ⅰ69661理工高等数学Ⅱ46842高等数学Ⅲ46441文微积分Ⅰ46441管理类微积分Ⅱ46842线性代数4/368/514/3由系(院)自

主确定开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4/368/514/3

(6)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在入学教育期间安排一次,作为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在第七学期安排一次,作为专题讲座在第二至六学期各安排一次.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课列入素质拓展平台课程供全校学生选修.

3,公共艺术类课程

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课程设置如下表所示.

表9公共艺术类课程设表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周学时开课学期备注音乐鉴赏1171秋自主选修美术鉴赏1171春自主选修艺术导论1171秋自主选修影视鉴赏1171春自主选修戏曲鉴赏1171秋自主选修舞蹈鉴赏1171春自主选修书法鉴赏1171秋自主选修戏剧鉴赏1171春自主选修

4,教师教育平台课程

教师教育平台类课程分为两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教师教育专业必修课,包括教育理论,教育技能,教育科研方法,教育实践基础和教师专业发展五个模块,第二部分为选修课,包括教育管理和基础教育二个模块.具体课程设置如表9所示:表8

课程结构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分配周学时开课学期讲授实践教师教育平台课程Ⅰ教育理论心理学228625教育学228626学科课程与教学论228626教育技能教师口语11611现代教育技术317341+27教育实践教育实习66周8注:教师教育平台课程Ⅰ为师范类专业限选课程,计16学分教师教育平台课程Ⅱ教育管理管理学原理23425心理学23425教育学23426学科课程与教学论234627基础教育心理学23425教育学23426学科课程与教学论228627基础教育研究23427注:教育管理,基础教育课程为各专业任选课程

5,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应涵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专业技能.可采用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论文),入学教育和军训(含军事理论)等实践教学环节来完成.列入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的15%,理工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的25%(《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入学教育和军训(含军事理论),记学分.每门课程原则上应开设至少一个项目的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对于专业主干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比例,要求达到100%,其他课程也应努力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各系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应占有实验课程的70%以上(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要求含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验课程在所有实验课程中应占有一定的比例,达到60%为合格,80%为优秀).14

学分教师教育平台课程

II教育

管理041000132管理学原理2343425031000632心理学2343425031000732教育学2343426(由各系按专业进行编号)学科课程与教学论23434627教育基础031000632心理学2343425031000732教育学2343426(由各系按专业进行编号)学科课程与教学论23434627031001532基础教育研究2343427素质拓展平台课程


14第二课堂实践教学课程(15)学期实践教学平台课程9在校生均限选15学分检测期实践教学平台课程6合计

附件3黄淮学院课程编号规则

学校统一规定每门课程的编号为9位数,具体如下: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教学单位及专业代号课程序号课程类别号学分号

说明:

(1)教学单位及专业代号前两位代号表明开设课程教师所属的教学单位.第三位代号表示培养层次,1代表本科,2代表专科,3代表其他.第四位代号表示专业.学校规定各教学单位及专业代号如下:

单位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与代码中国语言文学系01汉语言文学1广播电视新闻学2外国语言文学系02英语1社会科学系03思想政治教育1公共事业管理2历史学3经济管理系04会计学1国际经济与贸易2旅游管理3物业管理4市场营销5艺术系05艺术设计1音乐学2美术学3音乐表演4体育系06体育教育1数学科学系07数学与应用数学1信息与计算科学2小学教育(数学方向)3电子科学与工程系08电子科学与技术1汽车怎么写作工程2物理学3化学化工系09化学1建筑工程系10土木工程1建筑学2工程管理3计算机科学系1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电子商务2软件工程3网络工程4信息工程系12电子信息工程1教育技术学2多媒体动画3数字媒体技术4通信工程5农林科学系13园林1园艺2护理学系14国际学院15注:上表列出的专业为学院现有本科专业,专科专业及以后新增本科专业的代码,根据此编码原则顺延.

(2)课程序号课程序号是指该门课程在开课单位所开出的所有课程(包括面向本单位和面向全校学生的课程)中的序号.同名称但内容,学分,要求不同的课程应编写不同的序号,同名称的连续课程也要有不同的序号.

(3)课程类别号各单位所开设出的课程按其怎么写作的对象分为三类.第一类课程是指为本单位学生的主修和外单位学生的第二专业开设,编号为1,第二类课程是指主要为外单位学生开设(院系间互开课),编号为2,第三类课程是指为全校学生开设,编号为3.

(4)学分号表明该课程的学分数.

关于启动《本科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通知

为了落实《黄淮学院2016年工作要点》提出的相关要求,根据2007版《本科培养方案》执行情况,决定自2016年3月开始启动《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主要目的

在2007年版《本科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以强化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用人单位的要求为标准,以提高体素质为根本,针对教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社会对毕业生素质的基本要求,通过课程整合,模块优化,把"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学科交融,特色取胜"的办学理念固化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使我校的《本科培养方案》更加科学,为培养出"实用,好用,管用"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主要任务

以修订《本科培养方案》为主线,做到《课程简介》的修订及《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并重,建立一套完整的课程管理体系.

3,实施步骤及时间要求

《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共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建立组织.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修订工作领导小组及修订工作办公室,各相关系(院)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修订工作领导小组及修订工作办工室,为修订工作提供组织保障.2,广泛开展调研,充分征求教职工意见,集思广益,为修定工作提供依据.3,出台修订方案,确定新方案的整体框架.

第二阶段:各系(院)按照方案要求开展修订工作,形成初稿,

第三阶段:教务处对各系(院)的初稿进行审核,

第四阶段:打印清样,系(院)校对修改,

第五阶段:排版印刷.

4,时间安排

2016年4月10日至2016年5月12日完成第一阶段工作,

2016年5月12日至2016年6月12日完成第二阶段工作,

2016年6月13日至2016年6月22日完成第三阶段工作,

2016年6月23日至7月13日完成第四阶段工作,

2016年7月14日至8月下旬完成第五阶段工作.

黄淮学院关于成立《本科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为了加强对《本科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领导,保证《本科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顺利实施,经研究,决定成立黄淮学院关于成立《本科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领导小组.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组长: 副组长:路琳张前中王冰张新艳 成员:张红运牛耀堂曹丹岳莉莉冯明臣张霞潘庆才耿红琴汪新民杨建国李纪周张世卿张建华郑景华谭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张红运兼任办公室主任,任办公室副主任.工作人员从教务处,教学督导组及有关系(院)抽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