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

点赞:5643 浏览:2072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信息技术与素质教育的探索

商丘市第一中学徐小森

摘 要: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科学,身体健康,审美,劳动技术等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强调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关 键 词:信息技术,学生,素质,培养

当今,我国应试教育在向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改革.尤其在广大中小学校当中.这场变革,涉及到教育主张,教育方向以及教育运行机制,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变革.具体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改革.由于信息技术作为当今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它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课程,信息技术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的设置成为必需,而且由于信息技术教育贴近现实,并且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时效性.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信息技术教育在素质教育当中正凸现其极重要的地位.

随着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的不断研究和实践的深化,我们教育部门越来越认识到诸如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智力开发和人的成长,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所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始终在不断探索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的有效途径.尽管如此,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当中,不但要注意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还要重视非智力因素,要注意两者的协调.

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认识就快,如果毫无兴趣,认识就慢,或者不予接受.就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一般说来,对他们学习兴趣起主导作用的是直接兴趣,作用时间也较长.教师应帮助他们形成直接兴趣,并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适时地帮助他们把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相对而言,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往往对直接接触的兴趣很大,愿意动手操作,而对于学习计算机原理,兴趣就小多了.有鉴于此,不妨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机器来学习新知识.这样,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就会感到轻松,愉快,并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内容上,也应力求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中学阶段,可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意识地介绍一些游戏软件,工具软件,优秀的辅助教学软件和作图方法等,让他们在比较轻松的学习情境中了解信息技术知识,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程序.

事实上,在一些学校中,信息技术教学缺乏明确的目的,课程内容的安排不适宜学生的接受能力,没能体现出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区别,如开设程序设计教学等.这就使得不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望而生畏,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这种状况亟待改变.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学阶段亦应避免简单化的教学倾向.如果仅仅进行文字输入的教学和趣味程序的设计,也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从而丧失学习兴趣.为此,应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知识的深度特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稳定和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

适度严格要求,培养良好的意志

非智力因素是意志力的一个重要表现,它能使人自觉地确定目标并克服困难,努力实现预定目标.意志力是在克服困难的不断实践中磨练出来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可以得到这方面的锻炼.比如,在计算机操作等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自己要动手操作,需要集中注意力,如果错按一个键,有时会影响到操作的执行,甚或前功尽弃.又如,在文字输入练习中,要达到既快速又准确,就要求学生反复练习,坚持不懈.特别是在实现从初学到"盲打"的过程中,更需下一番苦功夫.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学生利用课程软件进行学习,实际上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索和实践,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运用,组合已有的知识,保持脑力和体力的适度紧张,并且有强烈的好奇心,足够的耐心与恒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达到编制程序和解题的正确,完美,就要求学习者能够不断探索,不断进取,百折不挠.

上述教学过程对学生意志力都是很好的磨练,但它并非自然而然就能实现,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创设适宜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产生创造思维.另外,在软件编制上还需要更加精细.如有的学校计算机硬件设备不错,却没有很好地开发软件.例如,在语文辅助教学中,只是简单地做一些选择,填空等练习,即使是电脑作文,也只是在电脑上进行打印,缺乏"人机对话"机制,反馈不及时,使本可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的教学过程,变成为学生机械的应答.特别是有的中学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因编排不当,使本应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变得不那么难解,学生只要在电脑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即可,甚至有时靠连续不断地瞎蒙也能解题.这就失去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意义,而且对学生意志力等学习品质的培养也是不利的.这里既有认识的问题,也有不容忽视的教学软件编制技术的问题.所以,这方面,优秀教师与软件专家共同协作,各取所长,联合开发,是十分必要的.

中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计算机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培养科学的观念,丰富学生情感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坐在计算机前,他们所面对的是既可以动手实验,又可以动脑思考,还可以发挥主动性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学习工具.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迅速开发,已经逐渐形成友好的人——机界面.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及时反馈信息.学生在计算机上面做题答对时,计算机给予奖励,答错时,则给出是否需要帮助等信息提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构造一种愉快的教学情境.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是有促进作用的,特别是对那些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可使他们免于在其他同学面前产生窘迫感,进而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难怪不少学生把计算机称为"循循善诱的老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结合声,画功能,使学习者更加感到亲切,愉快,计算机便成了学习者的"知心朋友".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引导他们热爱科学,与计算机交朋友.事实上,只有学生对计算机原理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才会真正与计算机交朋友,才能认识到计算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进而激发起对真理和科学的追求和向往.但单纯地讲授计算机原理和语言,对于中学生来说往往事倍功半.据一些学生反映,计算机用于学科知识的学习,比单纯学习计算机语言更有助于提高对计算机作用的认识,更能激发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热情.从这个意义上讲,计算机科学技术越发达,越有利于计算机的普及,越有利于信息技术教育的深入开展.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计算机等科技成果的情感时,不能忽视计算机普及所带来的有关社会问题.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对学生道德,理想的培育.

中学信息技术实施素质教育,更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不仅仅是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今后适应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良好素质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利用好这一现代化的课程工具,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重视计算机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高宝立

[2]《信息技术,营造创新能力的情景》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李峰

[3]《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小学信息素养的培养》中国电化教育王永固彭立

信息技术与素质教育的探索

商丘市第一中学

徐小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