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修专业学士学位

点赞:19753 浏览:9202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辅修专业学士学位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中文):(黑体小三)

(英文):(TimesNewRoman四号)

辅修专业,年级2016级经济学(或财务管理)

主修专业,年级(宋体四号)

学生姓名(宋体四号)

学号(宋体四号原专业学号)

指导教师(宋体四号)

完成日期2016年6月 目录(黑体三号,居中)

上海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等等等等等等等Ⅰ

上海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登记表等等等等等等Ⅱ

上海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表等等等等等等Ⅳ

中文摘 要及关 键 词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Ⅴ

英文摘 要及关 键 词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Ⅵ

正文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1

1,我国收入分配问题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历史回顾等等等等等等1

1.1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2

1.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3

1.2.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克服平均主义等等等等等等等3

1.2.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更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等等等等等3

1.2.3多种所有制竞争要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等等等等等等等3

1.3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发展观所引发的问题等等等等等4

1.3.1透过基尼系数看我国当前的收入差距等等等等等等等4

1.3.2.城乡,地区,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等等等等等等等等5

2,我国现阶段提出"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原因等等等等等等等6

2.1经济体制转型因素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6

2.2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7

2.3"公平与效率并重"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等等等等等7

3,以"公平与效率并重"为原则建立和谐收入分配关系等等等等等8

3.1增加政府调控力度,保障劳动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加等等等8

3.2加大公平优先的二次分配力度,理顺分配关系等等等等等等9

3.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实现社会公平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等等等11

4,结论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12

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分配原则,从某个角度而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更是一种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分配发展观.

实践证明,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发展观,有利于冲破,消解平均主义式的畸形平等观,有助于在我国社会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的公正理念,能够鼓励和支持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和帮助后富,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正是因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处理经济效益问题和公平问题两者的关系时,将经济效益问题放在第一位,对公平问题只是予以适当的兼顾,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贫富差距已经形成并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1.3.1透过基尼系数看我国当前的收入差距.衡量收入差异状况最重要,最常用的指标是基尼系数.它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在20世纪初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洛伦茨曲线(见图1-1),实际收入分配曲线(曲线OM)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直线OM)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曲线OM)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折线OPM)之间的面积为B,A除以(A+B)的商表示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即为基尼系数.该系数的取值范围为零到1.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基尼系数也越大.[5]

图1洛伦茨曲线(宋体五号)

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前为0.161988年为0.23,2000年为0.32,2003年已经至0.458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到达危险的边缘2004年超过0.4652006年0.47.这一系列的数字表明改革开放前我国居民个人收入差距不大,比较平均,1988年以后居民个人收入差距开始拉开,到2000年居民个人收入差距逐步拉大.

1.3.2城乡,地区,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绝对差额1997年为3070.17元,到2002年就上升为5227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倍数也由1997年的2.47倍上升到2002年的3.11倍,2002年与1997年相比,农村人均纯收入仅增加385.87元,增幅为18.46%,而同期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额为2542.7元,增幅49.27%.

以上数据表明,1997~2002年期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相比,不仅绝对差距在扩大,相对差距也在扩大,而且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见表1)

表11997年以来农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对照(宋体五号)

年份农村人均纯收入(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差额

(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率19972099.135160.303070.171:2.4719982161.985425.103263.121:2.5119992210.345854.003643.661:2.6520002253.426280.004026.581:2.7920012366.406859.604493.201:2.9020022476.007703.005227.001:3.11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第254页.(宋体五号)


同时,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居民的收入差距在逐步扩大.

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在1985年为1.64:1.15:1,1990年扩大为1.79:1.1:1,2002年扩大到2.25:1.28:1.2002年收入最高的上海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1320元,农民纯收入是6212元,收入最低的贵州省则分别为5930元和1490元,二者之比为2.23:1和4.17:1.

改革以来,国家进行了多次改革,由于原材料和劳动力的上升而产品上不去只能微利甚至亏损经营这些部门的职工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部分行业金融,,等行业通过垄断经营业务量发展获取高额利润工资外收入行业间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中工资外收入名目繁多,比重越来越大,这种收入被称为隐性收入或灰色收入其收入的来源往往是在国家财政部门监督之外,而行业间收入差距往往体现在这部分收入上.[6]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人们整体收入水平显着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目前国正处于从人均1000美元到3000美元关键发展阶段只有切实解决收入差距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使我国顺利地度过这一关键的发展阶段进入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的轨道将公平与效率看作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概念,在这个相互对立的前提下争论两者谁轻谁重,谁先谁后,这就难免出现偏差和矛盾.效率与公平是互相关联而又分属不同层次的两个概念所包含的实际内容,对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只是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情势下,政府和公众对它们的强调有所偏重而已,体现公众和政党,政府的一种关注程度与决策倾向,而从根本上说,公平是效率的前提,效率是公平的体现,两者是共生共荣,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现在公平效率,是因为的分配原则引起了一系列矛盾和冲突在当前历史条件下,必须要重建一列新的分配原则,尽可能更多的人发展的蛋糕

2.3.2和谐社会是一个既讲效率又讲公平的社会.这也是对待收入分配问题应该遵循的价值取向.因此,现在不能再把公平与效率割裂开来,或者对立起来.对现阶段我国贫富差距的缩小和控制,实际上就是对"公平"与"效率"辩证关系的兼顾和协调.

2.3.3和谐社会是一个在不断解放,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要达到共同富裕,就必须消除两极分化,即缩小贫富差距,这是一个有关社会公平的问题,解放,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力目标,实际上就是一个效率问题.因此,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构成要素.[8]

现在,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但尚处于完善中,生产力发展水平仍然较低.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一方面还不能忽视效率,人为地抹平差距,然而,注重效率,正视差距,不等于忽视公平,甚至不要公平.我们必须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既重视维护社会公平又重视追求效率,做到公平与效率并重.

3,以"公平与效率并重"为原则建立和谐收入分配关系

在此,有关在收入分配过程中如何做到"公平与效率并重"的问题,即指如何缩小收入差距或贫富差距以建立和谐收入分配关系的问题.相应的对策如下:

3.1增加政府调控力度,保障劳动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加

收入分配过程包含不同的环节和手段,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相应地,收入分配格局也可以划分为初次分配格局和再分配格局.从收入分配的次序来看,首先是收入的初次分配,即生产成果在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其分配原则是根据生产要素对产品生产所作贡献的大小来分配,以体现效率原则,分配结果形成初次收入分配格局,其次是收入的再分配,即对初次分配收入进行调节,以保证低收入者或没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有生存的权利,从而体现公平原则,分配结果形成再收入分配格局.由于初次分配在前,再分配在后,因此,解决目前初次收入分配中的不合理之处,对和谐收入分配关系的确立具有决定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企业改革不规范,导致企业内部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例如,在推行年薪制的过程中,管理层的年薪往往是一线的工人年薪的20倍以上.其次,由于改革的滞后和对电信,电力,金融等行业所实行的垄断经营等政策措施,使这些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比其他行业高出很多,造成不同行业间职工贫富差距扩大.再者,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经济基础较好,自然条件优越的东部及沿海地区实行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给东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而中西部地区只能作为支持东部地区发展的原材料基地,不仅牺牲了自己的环境和消耗了有限的资源,还"无偿"地向东部地区提供其发展所需的原材料,使东部地区用不到20年的时间就基本实现了工业化.这就导致东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逐步拉大.除此之外,城乡二元结构也是造成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之一.[9]

以上在初次分配方面呈现出的一系列问题,可归结为劳动者与企业管理层之间,地区和地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拉大.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并保障劳动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加,就应该增加政府的调控力度.

切实推进企业改革制度,加大政府在初次分配中的调控,并利用税收制度有效地缩小劳动者与企业管理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推进市场化改革,以保证再分配中社会公平的真正实现.

3.2加大公平优先的二次分配力度,理顺分配关系

在理论上,我们一般认为初次分配属微观分配层次,主要解决效率问题,再分配属宏观分配层次,主要解决公平问题.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理顺分配关系,就是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3.2.1"提低,扩中,调高".经济学上推崇"纺锤形"或"橄榄形"收入分配结构,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纺锤形"或"橄榄形"收入分配结构,[10]

3.2.2保护合法收入.合法收入包括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所以,只要是合法致富,就应该保护.对已经合法富起来的私营企业者及其他人员,应鼓励他们大胆投资,积极创业.凡能创造出效益的企业,就有权利增加收入,提高企业整体的收入水平,凡能创造出效益的个人就应给以重奖,真正贯彻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

3.2.3取缔非法收入.非法收入包括通过权钱交易,贪污受贿,偷税漏税,贩私,制检测售检测等非法手段获得的收入,对这样的非法收入要予以打击,取缔和清缴.尤其要加大败斗争的力度,依法严惩,贩毒,黑社会势力,权钱交易等违法犯罪活动.要坚决没收黑色富有阶层的非法收入,坚决取缔各种形式的权力经济,违法经济和犯罪经济.惟有如此,才能真正体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的稳定.

3.2.4整顿不合理收入.要尽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堵塞制度漏洞和政策漏洞,使灰色收入不再有形成的土壤.要保证社会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必须堵塞组织资源和公共权力可以生财的渠道,防止党政高级官员利用手中的组织资源和公共权力成为最富有的阶层.惟有如此,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将贫富差距控制在广大人民群众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3.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实现社会公平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社会保障各个有机构成部分系统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总体.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这几项社会保障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的"安全网",它对社会稳定,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已经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态势,仅仅局限于城镇公有单位正式职工的社会保障覆盖面窄而且保障水平也低,难以体现社会各个阶层平等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因此,必须积极创造条件,扩大基本生活保障,失业,医疗,社会福利救济等保障方面的社会覆盖面,特别是要尽快通过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扶贫工程等途径解决农村贫困群体的问题和通过完善失业保障来解决由于经济结构升级所造成的失业,下岗群体的相关问题,使最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享由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物质文明成果,为实现社会公平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建立起"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和谐收入分配关系,以确保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11]

4,结论

综上所述,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经济观念逐渐地为全社会所接受.现在人们普遍关注的是如何缩小贫富差距问题,对政府提出的迫切要求是怎样实现社会公平.自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以来,人们对于追求社会公平以及和建立和谐收入分配关系的愿望愈来愈强烈.从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来看,若继续过分强调效率而对公平重视不够的话,不仅会助长畸形的经济行为,而且会加重而不是缓解目前所面临的贫富差距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它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相悖.因此,新形势下我国收入分配政策必须更多地体现机会均等和社会公平,建立"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和谐收入分配关系,并以"公平与效率并重"作为我国新时期收入分配的全新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