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课改文教师

点赞:12490 浏览:5580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浙江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精神,按照省课改办提出的我省高中课改要积极稳妥地逐步深化,逐年推进的要求,结合我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特制定《浙江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实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坚持并切实贯彻思想政治课程的新理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全面掌握思想政治课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过程,并与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二、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

分类总目标具体目标知识知道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知道中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

○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理解当代中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获得正确选择人生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能力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面对实际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

○提高主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能力.

○提高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能力.

○培养为未来生活而自主学习,选择,探索的能力.

○增强依法办事,依法律己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发展采用多种方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筛选社会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态度,

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中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祖国命运,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

○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

○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倡导团结友善的精神.

○乐于学习,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热爱和平,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培养世界眼光.2.三维目标的关系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方面,它们各有不同的要求,体现了不同的层次性,其中知识目标是基础,能力目标是核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灵魂.因此,当我们把它们转化成内容目标时,不能相互混淆,更不能相互代替.另一方面,它们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知识这个基础,知识要在切实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发挥作用就必须上升为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能在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及相关能力的培养,提高过程中形成.因此,当我们把它们转化成内容目标时,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而应该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表示: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三个目标关系图

课程目标

图示所表达的关系,既反映了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又体现了本课程的特点.总而言之,其基本点是:内容选择由过去的学科概念决定知识点转到思想政治观点决定知识点,组织方式由过去的只遵循理论逻辑转到不违背理论逻辑,更合乎生活逻辑.

三、课程设置

1.新课程的设计思路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各课程模块内容相对独立,实行学分管理.

必修部分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它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分别设置3个模块,对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常识.它又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为主要内容,设置生活与哲学的模块.这4个模块成为本课程的重要内容,共8个学分.

选修部分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选修课程是基于必修课程教学的延伸和扩展,共12个学分,设6个课程模块:选修模块1-科学社会主义常识,选修模块2-经济学常识,选修模块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选修模块4-科学思维常识,选修模块5-生活中法律常识,选修模块6-公民道德与常识.以上各课程模块均为36学时,经考核合格,每个模块可获2个学分.

相对于原来的课程,新课程标准增加了文化,法律,道德,科学思维,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需要我们去熟识.

2.必修模块课程开设与学分安排

高中思想政治课共有4个必修模块,每个学期学习1个必修模块,每周开设2课时,开设时间为高一,高二两个学年.每个模块2个学分,共8个学分.

各个模块的开设时间和次序为:高一第一学期,开设必修模块1-经济生活,高一第二学期,开设必修模块2-政治生活,高二第一学期,开设必修模块3-文化生活,高二第二学期,开设必修模块4-哲学与生活.

3.选修模块课程开设与学分安排

高中思想政治课共有六个选修模块.考虑到现有师资状况和教学实际,对2006级侧文,侧理的学生分别提出以下课程开设与学分安排要求:

侧文的学生:分为限定选修和随意选修.限定选修:必须选修设定的1个选修模块,即选修模块2-经济学常识.开设时间为高三第一学期,每周2课时,共2个学分.随意选修:设置2个选修模块,学生可以不选修,可以选修其中的1个模块,也可以选修2个模块.各个模块的开设时间和次序为:高三第一学期的第一学段,开设选修模块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每周4课时,共2个学分,高三第一学期的第二学段,开设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每周4课时,共2个学分.

侧理的学生:设置2个选修模块,学生可以不选修,可以选修其中的1个模块,也可以选修2个模块.各个模块的开设时间和次序为:高三第一学期的第一学段,开设选修模块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每周4课时,共2个学分,高三第一学期的第二学段,开设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每周4课时,共2个学分.

附: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开设与学分安排指导意见

年级类型教学内容周学时总学时学分高一第一学期必修模块1-经济生活2362第二学期模块2-政治生活2362高二第一学期模块3-文化生活2362第二学期模块4-生活与哲学2362高三第一学期选修1模块2-经济学常识2362选修2模块3-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模块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0-40-720-4第二学期高考复习四,教学与评价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明确课程性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

《课程标准》对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性质作了明确的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切实提高参与现代化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在课程实验中,教师要依据思想政治学科性质的要求,针对高中学生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帮助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的价值标准.


2.准确把握并切实执行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对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目标及内容标准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各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并切实执行.第一,要明确课程标准增加了文化,法律,道德,科学思维,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第二,要正确认识新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必修课程对学生来说具有强制性,是普通高中阶段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选修课程是基于必修课程教学的延伸,是体现课程选择性的主要环节.必修课程的内容及结构与选修课程的内容及结构有明显的区别,其要求也不同.第三,"内容标准"里的"内容目标"是对学生的要求,它采用不同的行为动词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表现,表达内容标准的过程性和结果性两种要求,"提示与建议"是对教师的建议,它针对"内容目标"的实施,提供相应的内容和路径,是可选择,供参照的建议.第四,要正确认识知识和活动的关系.加强实践活动是时怎么发表展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课程标准中强化了活动的设计与安排,体现了教育理念的转变.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把有关教学内容活动化.第五,通过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用新课程的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质量观指导教学工作,努力构建平等,和谐,互动,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社区文化的共建者,能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和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时间,加强时事政策教育和其他专题教育.

3.改变教学方式,推进教学创新

(1)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要以生活为基础,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努力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等学科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融入生活题材之中,全面落实课程目标.要注意"内容目标"中有关过程性目标与结果性目标的陈述,在教学中准确把握"内容标准"的要求.

(2)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必须根据学生认知特点灵活运用教学策略.要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要根据课程的内容和教材的呈现方式,尝试和确定教学方法,如,基于案例教学的方法,基于问题教学的方法,基于情境教学的方法等.

(3)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怎么写作,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使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高中思想政治课应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从而使课程的实施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形成网络式的教学系统,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社会参与和社会认知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加强活动环节.

(4)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根据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特别是要大力倡导有利于掌握科学方法,孕育创新精神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在明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要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让学生能够从各自的特长和关注的问题出发,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利于培养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评价建议

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课程评价要贯彻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及《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基本精神,对课程的组织实施和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监控,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1.评价的基本要求

(1)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根据学科指导思想的要求,新课程评价既要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创新精神和各种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更要突出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要全面,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注重考查学生的行为,特别关注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表现.

(2)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应重视学生参与评价,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要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发展自我评价能力,通过自我评价,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如对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的各种表现,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效果,都可提供相应的自我评价的机会和要求.

(3)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一方面,要尊重学生智力潜能的差异,帮助学生挖掘潜能,提高能力.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各种能力(如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与他人沟通合作能力,收集筛选多种社会信息,辨析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等能力)都要从积极的方面,用发展的眼光给予评价,并在评价过程中予以指导.通过评价给学生以激励,促进学生不断地进步,使评价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

(4)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学业的完成,需要经历必要的过程,思想政治素质的状况,要在一定的过程中表现.通过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各种信息,调整教学,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终结性评价应建立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要加强对思想政治学科终结评价的研究,特别要重视考试命题改革研究,提高试题的质量,并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以保证评价的真实,准确,全面.

2.评价的主要内容

(1)对学生的评价.主要评价高中学生通过学习是否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全面分析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情况.

知识掌握.评价内容既包括理论观点和原理,又包括应用性知识及其操作规范.既注意评价学生对《课程标准》中有关概念,原理,观点,方法等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更注重评价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实际理解和运用.

能力发展.评价主要伴随着相应的活动展开,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动态的,综合的,有侧重的评价.评价内容既包括学习能力的评价,又包括实践能力的评价,既要注重对理论观点,原理的运用能力进行考评,又要强调对"动脑"思维,"动手"操作的能力进行评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标准,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关注学生情感和态度变化的趋向.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参与各类活动的行为表现,以及学生对当前社会现象和问题所表达的关切,所持有的观点.

(2)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可采用开放的教学评价方式,评价要有利于激发教师不断进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促使教师做出良好的行为表现,保持对本课程教学工作的热情和信心.

(3)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在教学中对课程标准,新教材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意见.

3.评价的主要方式

(1)对学生的学习评价采用考试与考查相结合的方式.考试,包括模块考试,结业和升学考试,作为高中学习成绩的重要评价方式,应注重考评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真实能力,在提供多种题型的同时,倡导综合的,开放的题型.

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和思想政治素质的考核主要由学校组织.要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考核,如谈话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议,学生自评与互评,个人成长记录等.要通过个人成长记录,如实反映学生在课堂学习,课外实践活动,撰写小论文等方面的成果,如实反映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表现,以及高中三年来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动态过程.

(2)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要采取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学生,同事,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开放式评价方式.特别要关注教师是否认同并完成本课程教学目标,是否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人格完善,而不能简单地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惟一标准.

(3)对课程和教材的评价,可由各级教研部门深入学校听课调研,召开师生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统计,组织专题研讨等方式进行,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五、保障措施

1.思想保障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因此,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把加大学习,宣传力度作为实验的首要工作来抓,做到"教育内外结合,形式手段多样,宣传不留死角,重在宣传效果".一方面,立足教育内部,面向广大教育行政干部,教研人员,学校领导和教师宣传思想政治新课程实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既要澄清对思想政治课的种种模糊认识,又要消除对新课程实施的疑虑与担心.另一方面,要利用各种渠道面向社会,广泛宣传,让社会各界,学生家长了解,支持,配合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实施,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初中政治课改文教师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思想政治课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7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机制保障

⑴成立专家组,建立课程指导制度

成立省,市,县(区)各级思想政治学科专家指导组,对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教材的使用,课程改革的师资培训,课堂教学的改革进行指导,组织开展相应的思想政治学科教研活动,负责收集,分析,研究与总结思想政治学科教材的试验情况等,帮助教师更快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教学.

⑵建立适应新课程的教研制度

教学实施离不开教研工作的有序开展.保障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顺利推进和健康发展,要求我们改进和完善各级各类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更好地发挥"研究,指导,怎么写作"的作用,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如,各级教科研部门要积极组织思想政治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新课程专题研讨活动,促使教师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要积极发挥思想政治课学术团体的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性教学研究.要组织开展新课程优质课评比,教学设计评比,课件制作评比,教学案例分析评比,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科评优活动对教师学习研究的激励,导向作用.再如,针对目前新课程实验教学课程资源不足和开发利用不够的实际,注意加强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网络教研平台和资源库的建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要建立有效的校本教研机制.健全并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把基于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课例研讨活动制度化,强调授课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强调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等.

加强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注意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教师要注重基于问题,基于实践的行动研究,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善于把教学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用课题研究的成果推进实验教学,在教研活动中展示,推广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让更多同伴分享经验,分担困惑.

⑶建立教师培训制度,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教师是新课程教学实施成败的关键,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教师培训机构必须根据新课程对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规划,建立既分工明确,又相互衔接的培训网络.一定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边上岗,边培训"的原则,系统扎实地做好师资队伍的培训工作.

各地各校要在资金投入,时间安排上大力支持教师参加省,市,县(区)级的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学校要着力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特长,富有教学特色的思想政治课骨干教师.

⑷开发和利用监测信息,加强学校教学质量监测

充分发挥质量监测对高中教学的指导和调控作用,开发和利用监测信息,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科学,翔实,便捷的统计数据和分析资料,促使学校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⑸建立健全保障和激励机制

思想政治课是加强和改进高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加强和改进高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高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组织保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确保他们安心本职工作,使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行家.

对在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该通过多种方式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广大教师探索思想政治新课程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3.资源保障

课程资源是指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学校要根据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增加资金投入,配备涉及社会科学,时事政治的报刊,书籍,图片,录音,录像,影视作品等文字与音像资源.除完善原有课程资源外,特别要注重开发教师,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等方面的人力课程资源,善于发现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聚集各方面积极力量,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要发挥主体作用,应根据实际情况有效选择和利用课程资源,并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进行课程资源的自主开发,特色开发和共同开发,以更好地完成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六、研究专题

《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的总趋势.要科学准确把握这些理念并转化成教师自觉的教学行动,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课题研究则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就实际教育工作者而言,课题的选择要来自与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要与日常教学工作紧密联系,通过课题研究以解决课程实施中面临的一些具体,实际问题.因此,课题研究的题目宜小不宜大,宜专不宜泛.考虑到目前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处于起始阶段,特提出以下研究专题,供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选择参考.

专题一: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课前后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比较研究

如何实现课程目标与内容目标的关系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在教材中的表达方式研究

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专题二,新课程的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研究

思想政治课程理念行为化的有效性研究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达成"三维"教学目标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正确处理生活与知识的关系

如何把握思想政治课必修模块中知识的教学要求

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

思想政治课"综合探究"活动策略的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中如何有效开发与整合教学资源

教学媒体优化组合促进思想政治课课堂学生活动的研究

思想政治课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和实践

学生对思想政治新课程认同情况的调查和研究

专题三新课程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研究

思想政治课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评价研究

模块学分认定方法研究

专题四教师专业发展及学科组建设研究

新课程下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素质研究

新课程下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定位研究

思想政治课校本教研的内容和方式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学科组建设和教研方式的研究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强化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专题研究意识,提高专题研究能力,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遭遇与发现的各种教育教学问题,实现教师与新课程的共同成长.

能力目标

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发展,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的主导.

知识目标

支撑全部课程实施的基础,服从并怎么写作于能力目标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思想政治观点是主体,优先设置和实施的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