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实现高效课堂

点赞:13106 浏览:57636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优化"主题图"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探索》

研究报告

目录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二、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一)研究内容

(二)概念界定

(三)理论依据

(四)研究方法

(五)主要做法和措施

三、主要创新表现及实践意义

(一)主要创新表现

1,提出了用主题图教学的"三部曲"

2,构建了四种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3,形成了校本高效课堂的评价方法

(二)课题的实践意义

四、课题研究的教育教学效益

(一)创新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二)激发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方式,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

(三)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学校整体数学成绩不断提升.

《优化"主题图"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探索》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主题图内容丰富,含义深切,凝结了众多编者对教育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它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其作用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主题图以"情景图"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功能价值仅仅简单定位情境创设怎么写作,只起到"敲门砖"的作用学生仅仅是在几分钟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剩余的三十多分钟还是脱离主题图学习单纯的数学知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2016年3月黄东琴《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数的计算2016年4月温育权《三角形的特性》空间与图形2016年5月刘富仔《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数的计算2016年10月黄红霞《观察物体》空间与图形2016年11月刘应桃《折扣》解决问题2016年12月杨奕平《对策问题》解决问题2016年4月黄东琴《口算乘法》数的计算2016年5月温育权《真分数与检测分数》数的认识下面是2016年3月进行的一次研讨活动的全过程:

①确定内容,个人设计.

按计划,2016年3月由黄东琴上试验课,在二年级开展研究活动.黄老师选定的授课内容是二年级下册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首先由她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初步的教学设计.

②集体备课,确定思路.

看了黄东琴老师的教学设计,课题组每个成员都有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

杨老师:我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优化主题图",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但这个教学设计中,主题图只起导入作用.如果在练习中和总结的时候适当运用主题图,让主题图的作用得以更好的发挥,这样能够更好地突出我们的研究主题.

温老师:这节课是计算内容的教学,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体现算法多样化的同时,不要忘了对算法进行优化,要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进行加法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刘老师: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一直到学完新知识的时候才提出太迟了,应该适当调整,在学生解决并比较"二⑴班,二⑵班能坐下吗"和"二⑶班,二⑷班合乘能坐下吗"这两个问题之后就可以提出来,突出课题.

刘老师:去掉练习第3题,使整个教学情境看起来更完整.

③组内听课,反思不足.

黄东琴老师根据大家所提的意见,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并在203班进行了教学实践,课题组所有成员参与听课,指出不足和修改意见.下面是各成员听课之后所提的意见和建议.

杨老师:基本上能够按照修改后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而且主题图在导入,新课教学,练习和总结各个教学环节多处得以应用,其作用得到很好的发挥,价值得以体现,但教学流程还不够熟悉,语言表达不流畅,各个环节过度不自然.

温老师:教学缺乏自信,缺乏,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刘老师: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渗透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黄老师:可以在练习"小鸟找家"中对学生进行保护小鸟的教育.

刘老师:小结的时候也可以对学生进行保护小鸟的教育:同学们,回家后告诉爸爸妈妈,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都来保护它,使它们快乐地生活在这美丽的鸟岛上!

④全校示范,成果推广.

黄东琴老师根据课题组老师所提意见又一次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并在202试验班进行了另一次教学实践.这次,我们邀请了学校教育科研办何主任,教导处汤主任光临指导,组织全校的数学老师观摩了这节试验课,并对这节课进行现场的观察记录和评分.课后立即进行包括课题组和非课题组老师在内的研讨活动.

下面是部分领导和老师的发言摘录:

何主任:我主要从课题这个角度去说这节课.这节课给我的感觉是主题图很直观,很容易让学生联想到生活实际,而且多个教学环节,多次地运用了主题图,它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从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力可以看出,这节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既然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那我们就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平时是怎样用"主题图"的今天又是怎样使用的只有善于对比,总结,我们才能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汤主任:本节课教者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主题图的内容,设计成完整的故事情节,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既重视算法多样化,也注意引导学生对算法进行优化,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需求,促进了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教学效果很好.

刘级长:这是一节优秀的课例,各方面都做得很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教学环节紧凑,教学思路很清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知识.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又运用鼓励评价,设计有趣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⑤案例反思,总结经验.

课后,黄东琴老师对自己所授的课进行深入的反思.内容如下:第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灵活运用主题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应该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主题图的内容,设计了"准备去鸟岛→乘船→检票→小鸟找家→购写纪念品→乘船回家"的故事情节,使要解决的问题包含在情节之中,同时,以"场景"的形式呈现主题图.主题图的呈现,如同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贴近儿童生活,变抽象枯燥的口算学习为富有儿童情趣的探索活动,且富有丰富的现实意义!第二,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地构建方法.可见,算法多样化是一种"求异","创新"的思想.在教学23+31时,我鼓励学生展开思路,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探索口算方法,让学生在交流,比较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想法,学习计算方法.在倡导算法多样化的同时,我还鼓励算法优化,算法"优化"的含义是要求寻找最简捷,最容易,速度快的方法.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比一比,练一练,在讨论,分析,交流,比较中"悟"出较好的方法.第三,渗透爱护环境的思想教育.我通过美丽的春天引入去鸟岛,给小鸟送房子,帮助小鸟找家等,让学生在情境中受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爱护小鸟的思想教育.

多媒体技术实现高效课堂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课堂教学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为了得到更好的效果,获取一定的经验,尝试运用主题图的新方法,推广优化主题图的教学模式,每次我们都这样开展研讨活动,以此形成积极向上,互相学习,相互沟通的良好氛围,促进课题研究的有序开展.

(3)与专家及兄弟学校教师开展交流活动.

课题研究如果只是局限在课题组内部独立的,相对封闭的状态下进行,缺乏课题组之间的交流,这不利于课题组之间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和提高.因此,课题研究开展以来,我们多次以课堂教学观摩,经验交流,资料展示等形式组织课题组教师与专家,外校课题组教师之间进行交流活动,为课题组教师搭建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①与专家座谈交流.邀请专家为我们解读教材,对课题研究进行把脉,指点谜精,给我们不断提供研究方法和方向的指导.如与广西柳州市教育局教育科研办主任廖先祥主任的交流中,我们课题组成员向他提出两个问题:第一,怎样才能更好地证明我们的课堂是一个有效,高效的课堂呢第二,我们采用表格观察,记录课堂的一些情况,一直这样做会不会显得太单调,无新意能不能给我们的课堂观察提一些建议廖主任的回答是:"第一,采用表格观察,记录课堂的实际情况,这种做法很有意思,也不会单调.如果你认为你们的课堂已经很有效,高效,这种情况可以做一个总结.第二,变换观察角度,从检查常规课和对比课题组与非课题组成员的课去检验你们的课是不是高效."在本课题的镇级研讨会上,东莞市科研指导小组成员孟胜奇老师给我们提出了更为具体的研究发展方向:第一,要把落脚点放在构建高效课堂的探索上,形成有校本特色的教学模式,第二,要在用图环节做工作,甚至变图,创造主题图,第三,要形成高效课堂的评价方式,第四,要对比研究前后各方面成绩,包括学生的自查成绩,教师的优质课比赛,论文获奖或发表情况,检验研究成效.专家在交流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给了我们课题组很大的启示.

②与兄弟学校教师交流.营造开放,多元的教研氛围,广泛开展校际间的学术交流,互动研讨,资源共享,提高了课题参与人员的教科研能力,促进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验模式的推广应用.本课题研究开展以来,先后有江西省乐平市教育考察团,东莞市凤岗镇油甘埔小学到我校进行参观与交流,我们还举办了全镇的课题推介会,邀请了全镇所有的公,民办学校课题组老师到我校进行观摩和交流.与兄弟学校教师的交流,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认识,促进了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扩大了课题的影响力,促进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验模式的推广应用.

(4)组织"优化主题图"优质课比赛活动.

课题研究开展以后,我们每隔一个学期就举办一次以"优化主题图"为主题的校内优质课比赛,每次都有课题组及非课题组的老师参加比赛,以此来检验课题组成员的教学功底和成果推广情况(如下表).对比每次比赛的结果,可以看出:课题组老师由于参与了课题研究,掌握并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取得的成绩要比非课题组老师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各个教师越来越重视主题图在教学中的作用,主题图运用得越好,越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构建有效的课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赛教师课题获奖等级课题组成员

(是/否)第一次(2016年5月)刘应桃《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整理与复习》一等奖是刘富仔《分数的基本性质》二等奖是黄东琴《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二等奖是刘淑贞《小数的初步认识》三等奖否翟智飞《三角形的分类》三等奖否胡转弟《时间的认识》三等奖否第二次(2016年3月)刘富仔《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等奖是李秀珍《三角形的特性》一等奖否刘淑贞《找规律》二等奖否刘玉寿《年,月,日》二等奖否翟智飞《最大公因数》三等奖否林训娟《1000以内数的认识》三等奖否3,总结反思,积聚研究成果.

研究的现实土壤是实践,研究的阳光便是教师的理性反思.我们要求课题组成员在深入理解教材,研究教材和尊重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恰当地处理教材,设计学生需要的,乐于探究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活动,从而不断探索和完善相关课堂教学模式.要求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自觉进行反思,主动撰写课题研究随笔,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总结研究实践的经验,积聚成果.

三、主要创新表现及实践意义

我们课题组成员积极投入本课题的研究,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数学课题标准》和主题图教学的现有理论,向领导,专家请教,与同行交流,用新的理论和方法指导课题的研究,做到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充实理论,理论研究和实践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现已提出了用主题图教学的"三部曲",构建了四种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且形成了校本高效课堂的评价方法.

(一)主要创新表现

1,提出了用主题图教学的"三部曲"

针对以往数学教师教学中运用主题图出现的种种弊端,我们课题组经过借监,摸索,实践和创新,进行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把课堂教学中有效处理与呈现主题图的方法归纳为"主题图处理的三部曲".所谓的三部曲,即理解领会内涵,选择呈现方式和把握呈现时机.三者相互依存,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将直接影响主题图的教育,教学价值的发挥.

第一部:理解领会主题图的"内涵"

(1)正确认识主题图的生活素材."主题图"意欲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很多题材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他们喜闻乐见的事物,有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具有比较强的人文性和教育意义.

(2)发现主题图隐含的数学问题."理解主题图的编写意图是教师把握教学目标,有效实施教学的前提,而让学生发现主题情境中隐含的数学问题则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教材提供的主题图,有很多只是一个"场景",数字和问题没有直接给出,隐含在其中,学生可能不容易发现,但教师要心中有数.当学生对着主题图提一些与课题内容毫不相关的问题的时候,教师才能够适当加以引导,较快地切入到数学的中心问题中来.

(3)挖掘主题图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宜逐步深入."作为数学知识本质的数学思想方法是隐形的.看到知识背后负载的方法,蕴含的思想,并具体环节点化学生领悟这些思想和方法,学生掌握的知识是生动的,可迁移的,学生的数学素质才能得到质的飞跃.教师走进教材,领悟主题图的内涵之后,跳出教材,对主题图进行创造性合理,使其发挥更大的价值.人教版三下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材所提供的一幅主题图,从图中只能引出本课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一个算式,信息量比较小,主题图利用率不高.如果对此进行增补两个人和3个问题的信息量,主题图的内容就显得充实了,实际情境不只是一个问题,而是多元的整合,使课堂变得更加和谐.当教师问及你能列式解决谁的问题时,华华:24×3等于72(元),欢欢:24×8等于192(元),阿姨:24×10等于240(元),妮妮:24×12等于228(元)学生在一幅图中同时解决了四个问题,其中前三个问题的计算起到复习知识技能和了解学习起点的作用,后一个问题引出了新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为学生探究新知打下了基础,这是主题图的一次运用.同时,当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初步掌握计算技能,联系实际问题时还可对增补后的主题图进行二度开发.如:华华和阿姨共用了查重华华和欢欢共用了查重欢欢和阿姨共用了查重学生在同一现实背景之下,不断地提出了类似的问题,同时也不断地用竖式进行了计算.使学生悟出了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内在联系,同时,也知道了竖式计算的方法即是求两积之和.这种练习形式提高了练习密度,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训练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有的主题图纷繁复杂,对符合教学目标的内容取而用之,不符合者则舍而弃之.如《乘法的初步认识》呈现的游乐场情境图信息量大,图中事物总数量少(用数数就能直接得出结果),致使问题的指向性不明确,学生在不理解乘法含义的前提下很难找到相同加数,凸显不出用乘法计算的必要性.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媒体制作,先让体观察动态化的游乐场,然后重点呈现过山车场景:一排3人,排数增至9排甚至更多.这样就利于学生产生知识冲突,引出乘法的作用.如一年级上册第2~3页"数一数"主题图教学,由于学生刚刚入学,对校园环境比较陌生,但又感到新奇,因此,为了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本的主题图制作成动态演示的多媒体课件,伴随轻松的音乐,依次出现美丽校园中的场景:迎风飘扬的国旗,正在跳绳的同学,运动场上踢足球的同学等等画面,最后把画面定格在全部场景,让学生观察以上的画面,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说说画面上有些什么小组交流之后进行全班汇报,然后提问:校园里有这么多东西,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当学生数到那一种的时候,教师点击课件并闪烁.


(2)现实——体验主题图

有些主题图描摹真实生活场景,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堂再现主题图实际情境,让学生在现实环境中观察,体验,搜集信息,自然抽象出数学知识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数学学习中,联系得越密切,越是记得牢,学得快.也就是说:数学联系要注重内部联系,也要注重外部联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把主题图和本节课后续的学习贯穿起来,不仅使课堂更加连贯,也能使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记忆.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给主题图编个故事.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童话故事无疑是他们的最爱,以童话故事的形式演绎"主题图"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积极,喜悦,参与的学习心态.游戏表演适合小学生爱动好玩的特点,一做游戏学们,注意力久.将主题图游戏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学习,能让学生的创造性在游戏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主题图作为一种练习的材料使对新知识进行充分思维加工更充分理解新知识.教学模式只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教学活动框架,并不是可供教师机械模仿的样板.在选择与运用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发挥创造才能,善于依据不同的教学任务,不同的班级学生和自己的教学特长,大胆地进行改造进一步优化.理论依据概念是知识的细胞,它是形成数学知识结构的基本材料也是判断,推理的依据,是正确合理运算的基本保证概念的获得与应用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课题.目标通过概念教学,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牢固掌握数学概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引创设情境,激发思维,引入概念.概念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引入概念.概念如何引入,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接受.小学生学习概念一般以感知具体事物,获得感性认知开始的.重视问题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的心向训练.探究直观操作,深化思维,理解概念.概念的理解是概念教学的中心环节,概念的获得是学生经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结果.在概念引入之后,引导学生自己主动探索,激发,深化学生思维,才能理解概念.发现分析归纳,强化思维,形成概念.概念的抽象与概括要注意多层次地进行,概念的形成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过一个反复的过程,经过多层次的比较,分析与综合,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思维结构,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内化巧设练习,扩展思维,应用概念.问题明白了,概念抽象概括了,并不等于牢固掌握,切实理解,此时须有一个知识内化过程.使学生在认识数学概念过程中得发展.拓宽质疑问难,系统思维,发展概念.除在概念的熟练运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外,还要注意找出概念间纵向和横向联系,组成概念系统,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③操作流程与方法:

此模式给主题图赋予现实生活情境,贯穿整节课始终,主题图主要起"激趣"作用.

(Ⅰ)复习旧知,情境激趣.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对与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如根据课题的内容教师准备形式多样的口算训练,提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定义,规律等.通过前提补偿和思维定向,帮助学生作好迁移前的知识准备和技能准备.

(Ⅱ)巧用迁移,自主探索.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呈现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主题图",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有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同点,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同时抓住新旧知识的本质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区别.

(Ⅲ)引导归纳,明确方法.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探索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计算方法和理解算理的过程,并且要充分体现算法多样化.在这个基础上老师启发,诱导学生归纳正确的多样的计算方法.

(Ⅳ)练习深化,内化新知.根据主题情境,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习题让学生尝试计算方法的运用,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熟练,强化方法.练习的设计要重视体现针对性,层次性和形式多样性等原则.

(Ⅴ)总结回顾,自我评价.指导学生对全课进行系统回忆,确保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结合"主题"小结提高.同时要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我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等.

(3)"空间与图形"教学模式

①理论依据:"空间与图形"较其他的数学模型更加直观,形象,更易于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和课程目标是:突出"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现实背景,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融洽,注重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过程,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以真正体现"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

②模式目标:第一,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第二,培养学生独立探究与合作的意识.第三,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第四,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③操作流程与方法:

此模式主题图主要起引导动手实践与操作的作用.

(Ⅰ)新课引入,初步感知.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发现一些与数学相关的生活现象,并且通过观察大量的几何形体,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表象,为后面概念的形成或规律的发现作铺垫.

(Ⅱ)操作发现,体验乐趣.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主题图引导的操作方式,选择不同的操作材料(模型,实物或教具等),让学生在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量一量,叠一叠,画一画,移一移的过程中,通过眼睛,耳朵,手指等多种感官的协同合作及其它同学的相互配合去发现几何形体的特征,把由观察获得的初步的感性认识推向深入.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操作去发现规律,并在发现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主探究的信心.

(Ⅲ)练习运用,形成技能.主要是用刚学到的知识和发现的规律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培养并发展他们思维的敏捷性,简洁性,批判性与深刻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

(Ⅳ)总结知识,评价激励.把前几个环节用过的主题图按顺序再次呈现,让学生回忆全课内容,串起知识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激励是必不可少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他们认识自我,肯定自我.

(4)"解决问题"教学模式

①理论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巩固学生数学知识技能,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组织实施有目的活动.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技能上,从静态观察到动手操作,从单一活动到合作交流,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知,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并最大限度地挖掘主题图的作用,让其更好地为构建高效课堂怎么写作.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让数学走向生活,走近人本,使学生有目的地学习乐于学习,独创性地学习科研是新知识的源泉,是教学质量的推器.把科研中获得的成果及时融入到教学中,,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对比课题研究前后每个学期期末全校的数学教学质量自查成绩,可以明显地看出,课题研究开展以来,学校整体的合格率,优秀率和平均分几项指标都不断在提升,这与教师参与科研及教学水平的提高密不可分.

数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达标数超镇

平均数达标数超镇

平均数达标数超镇

平均数研究前06—07第一学期3125530423406—07第二学期31267306253研究后07—08第一学期3330933726607—08第二学期3330833925808—09第一学期333193311301208—09第二学期3331223312311309—10第一学期3331223315311509—10第二学期3332243316311610—11第一学期3333263320311810—11第二学期33332633213118结语:在《》课题的引领下,我们学校的数学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在欣喜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许多亟待改进的不足之处研究与解决的问题后我们还将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求取得更好的效果.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being../theory/constructivisom.

4.斯苗儿《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5.浙江省建德市教育局教研室关于《"高效课堂"评价办法》教学环节引入新课探索新知巩固提高总结评价合计利用次数呈现方式呈现层次呈现特点评价

附表2:学生参与情况记录表

授课内容:_____________授课老师: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

观察内容数据记录学生参与度⑴学生独立思考与回答问题的时间⑵学生小组讨论和动手操作的时间⑶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动手操作的人次⑷学生回答问题和示范的人次学生参与水平⑴学生根据主题图获得数学信息数⑵学生根据主题图提问的次数⑶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有创造性问题的次数⑷学生个人回答问题的次数⑸学生回答问题和示范正确次数⑹学生回答问题有创意的次数⑺学生集体回答问题的次数开展情况学生参与形式⑴小组讨论⑵动手操作⑶回答问题⑷问题辩论评析

附表3:教学时间分配记录表

授课内容:_____________授课老师: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

教学环节引入新课探索新知巩固提高总结评价总计时间百分比评析

表4:练习设计及完成情况记录表

授课内容:_____________授课老师: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

观察内容题量正确人次所占百分比练习的题型口算填空选择判断改错笔算动手操作其它练习的类型纯知识性练习操作性练习生活化练习趣味性练习练习的层次基础练习提高练习开放练习评析

表5:课堂教学总评价表

项目具体内容得分学生学习状态评价

60%参与状态20学习心理状态20⑴情绪状态:学生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好奇心与求知欲,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愉悦,学习意愿不断得以增强.⑵注意状态:学生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始终追随发言者(教师和学生)一举一动,学生的倾听全神贯注,回答具有针对性.⑶交往状态:课堂气氛,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友好分工与合作,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遇到困难时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⑷思维状态:学生围绕讨论的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回答问题语言流畅,有条理,善于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善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开展争论,学生的回答或见解有自己的思考或创意.知识的生成状态20更喜欢老师,更沉醉于课堂.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30%教学策略评价10标明确⑵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课堂管理行为均以学生为主体,并有效指向教学目标.⑶科学地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开发和利用生成性的资源⑷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度适中,深浅有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练习设计有梯度,体现学法指导,课堂信息反馈及时,知识讲授正确,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体现应用与创新意识.⑸教法灵活,多元互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知识的运用和技能训练,注重能力培养.评价中肯且有激励作用,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不放弃每一名学生.教学效益评价10⑵教师能够提供学习平台,学生的情境,实现因材施教⑶教师能够合理地布置和安排作业,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调节,控制和总结,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反思意识评价10教师能够为学生营造的课堂气氛,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平静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热情更加高涨,把学生的困难,问题和经验当作课堂教学的生长点,同时给学生自尊,自信,能否以平等的参与者身份,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能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能通过教学反思及时调整策略,提升自我.课堂教学数据测评

10%学生5举手人数发言人数受表扬人数发言正确率小组活动次数学生提问次数教师5呈示行为(板书,使用等),对话指导批评课堂管理应急(偶发事件处理及其教学机智).综合9刘富仔《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镇一等奖教学设计10徐文君《三角形的面积》镇一等奖教学设计11杨奕平《课已尽,意犹存》镇一等奖论文12黄东琴《加减混合》镇一等奖教学设计13杨奕平《圆环的面积》镇小学组二等奖课例14刘富仔《等可能性》镇二等奖教学设计15刘富仔《等可能性》镇二等奖课例16黄东琴《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镇二等奖论文17杨奕平《对策问题》镇二等奖教学设计18温育权《三角形的特性》镇二等奖课例19黄东琴《开发"主题图",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镇二等奖论文20黄红霞《平行四边形与梯形》镇二等奖教学设计21刘富仔《生活中的折扣问题》镇二等奖教学设计22刘富仔《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镇二等奖教学设计23刘富仔《常被忽略的练习》镇二等奖论文24刘应桃《利率》镇二等奖教学设计25刘应桃《列方程解决问题》镇二等奖教学设计26林训娟《9加几》镇二等奖教学设计27杨奕平《从优秀案例看小学计算教学的实施》镇小学组三等奖论文28黄东琴《2,3,4的乘法口诀》镇三等奖教学设计29陈伟莲《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镇三等奖教学设计30杨奕平《解决问题》镇三等奖课件31黄红霞《数学课堂中有效运用主题图的探索》镇三等奖论文32刘应桃《联系生活,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镇三等奖论文33杨奕平《依托科研集体研讨共同提高》年度优秀教研案例34黄东琴《口算乘法》优秀公开课课例

-1-

正确认识主题图的生活素材

发现主题图隐含的数学问题

适当改变主题图

(替换,增补,取舍)

1,理解领会内涵

挖掘主题图的数学思想方法

游戏:激活主题图

故事:串起主题图

操作:实践主题图

现实:体验主题图

本镇兄弟学校老师到我校参观交流

课件:动化主题图

2,选择呈现方式

3,把握呈现时机

课末:拓展延伸,内化新知

课中:解决问题,深化理解

教学目标

获2016度第11届东莞市普教科研成果二等奖

课始:获取信息,激发兴趣

主持人与油甘埔小学数学科长交流

江西乐平市教育考察团查阅课题材料

用主题图教学的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