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年度

点赞:15726 浏览:6893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摭谈

●郑春梅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其实质是要求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并从中获取探求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现从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的角度谈一些粗浅看法: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年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小学数学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一、探究性学习计划的设计

计划设计是整个学习活动的发端.它规定了数学活动的方向,引导着数学活动的流程,保证了数学活动的效果.就小学数学学习而言,并非所有学习内容都适合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究竟哪些内容让学生探究,开展哪些探究性活动,教者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坚持有计划,分层次,有区别地组织实施.具体地说:一是不同年级探究的层次应该有所不同.如低年级的学生尚不能自觉地对各种事物进行比较分析,抽象思维,找出规律,而中,高年级学生则完全可以尝试一般的分析论证.在教学"面积单位的认识"一课时,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测量教室中的物品,在具体,生动的实践中获得真知.二是不同学习内容探究的深度应该有所不同.如在教学"乘法应用题""求和"问题时,可设计要求用加法和不用加法两种不同深度的运算方法.对简单数学内容的探究,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引导学生找出规律后尝试简单的论证,面对比较难的教学内容,学生经过研究事例,提出猜想,检验猜想后就不必再进行深奥的理论论证.三是不同基础的学生探究的水平应该有所不同.《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也就是说要允许不同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掌握上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探究性学习活动也不能搞"一刀切",不能要求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达到同样的水平,教学设计时应该考虑有一个坡度,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探究性学习氛围的营造

课堂氛围直接影响学习的情绪,这已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反复印证.正如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是植物生长的基础一样,小学生探究性学习需要良好的环境,特别是良好的人际氛围的支撑.同样,营造,平等,和谐的探究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正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基础条件.宽松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使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记忆牢固,敢想敢说,勇于并乐于展现自我,从而保证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反之,在被动,紧张,低落的情绪状态下学习则会让学生思路阻塞,操作迟缓,无创造性可言.为了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利用生动鲜活的生活素材,创造有趣的问题情境,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引导学生投身于数学活动,在积极,愉快的状态中去探究问题.

教师在营造"探究"氛围时应关注以下几点:一是坚持放低身段,与学生平等对话.教师要走到学生中去,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如经常用商量的口吻与学生进行交流:"谁想说","谁愿意讲给大家听,""谁能教一教我吗","你真了不起,能解决这么难的问题!"等等.二是坚持主动与学生交友,充分信任学生.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和首创精神,敢于放手让他们自主探索,不要怕学生出错,允许学生出错,要善于把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当作重要的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冷静分析,及时反思,不断总结,最终找出解决问题正确方法.三是坚持激励为主,善于赏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动脑动手,自主发现,合作探究.要用欣赏的眼光去鼓励他们,用热情的语言去激励他们,真正成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激励者.

三、探究性学习需要的激活

"一切真知都应该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构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突破教材的局限,变传递结论为发现真知".这告诉我们:每位学生都有获取真知的需求,都有探索真知的潜质,这种求知探索的是与生俱来的.教育者要积极创设提供相关的条件,来唤醒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潜在需求,这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条件.学习的愿望和需求是探究新知的动力之源,兴趣与好奇则是探究新知的助燃之剂.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新奇,有趣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探究之需,点燃学生的"发现"之火,才能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先不是直接提供相应的结论,而是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试着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把圆转化成长方形"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探索"如何转化"的学习中,结果有不少学生能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总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合理处理教材,将课程定论式内容变为探究式内容,将封闭式内容变为开放性内容,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方向与方法,就能让学生的求知变成探究的实际行动.

四、探究性学习方式的选择

小学数学是数学学科的最基础部分,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是数学中最简单,最基础的知识,但是小学数学同样具有数学科学所具有的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它要求探究性学习方式要与此相适应.教师要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和《标准》中对各年龄段的学生的教学要求设计教学方案.教学必须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为背景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根据对探究性学习的理解及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探究性学习方式一般包括:①创设问题情境,明确探究目标,②自主探究,获得数学思维方法,③开展合作交流,获得数学真知,④加强实践运用,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⑤学会反思,提升探究性学习质量.在上述的各个环节中学生的探究活动是开放性的,环节与环节又是紧密相连和相互交差的.通过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充分展现,愉快合作,自我体验,自觉反思的时间和空间,在引导学生走向成功彼岸的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和教师的自我成长.

五、探究性学习乐趣的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和技巧就在于发挥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感到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学生学习的成功感是学生完成某项任务后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积极而愉悦的情绪状态.让学生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是学生的心理需求,有利于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保持足够的探究热情,产生强大的内驱力以争取更大的成功,并最终形成自我学习的内在机制.在探究性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全体学生创造机会,用激励性的语言给学生以鼓励和赞赏,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愉悦.但由于小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教师教学时应针对客观差异,精心设计,实行分类指导,分层评价.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点滴成绩,及时表扬鼓励,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探究性学习的成功体验,并且在学生获得成功后,教师要与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这样能促使他们增强再次追求成功的力量和信心.


总之,在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中,要把"学"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过程交给学生,把"成功"的机会留给学生,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郑春梅盐城市亭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