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课程改革的报告

点赞:34188 浏览:15761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问题的提出、目的及意义

1.问题的提出.现代社会是科技竞争、人才竞争的社会,面对社会的需要,高职院校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它为国家培养的是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人才.正由于社会对这类人才的迫切需要,使得一些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方面,过多注重的是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使得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单纯的“操作手”,成为了某一行业的“机器人”.随着这些学生逐渐走入社会后,一些问题开始暴露出来.比如学生知识面的狭窄,人文知识的贫乏,为人处世缺乏涵养,甚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出现错位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高职教育不得不反思,现行的教育思路是否出现了偏差,高职院校应该如何面对学生这种人文素养的缺失.在高职教育体系中,语文课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有它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其他专业课所欠缺的.然而以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及教授有它不合理之处,急需改革,从而充分利用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努力提升高职院校在校学生人文素养.这一客观背景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2.问题的目的及意义.人文精神不仅是国民文化素质的核心内容,也是国民文化素质的集中体现.呼唤人文精神是现代社会的必然需要,重视人文素养又是职业生涯的需要.然而现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专业素质的培养,忽略人文素养教育.致使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虽然专业技能扎实,但人文素养较低,对社会缺乏基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尤其像我们医学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高低直接影响了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语文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中国人自古就主张通过语文的学习懂得做人的道理乃至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到了现代,叶圣陶、朱自清、朱光潜等老一辈文学家也都强调工具性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只不过,多年来在我们升学率的牵引下,使得语文的工具性成为了考核的重点内容,也成为了学生们学习的重点内容.语文的人文性的失不是在高校语文教育中开始的,而是从小学教育就开始了.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会影响到我们整个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校如何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们当代社会关注的焦点,已经成为我们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了.而语文教育在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利用语文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应该研究的重点.

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课程改革的报告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课程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问题研究的内容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如何既有效提升在校学生人文素养又能兼顾为专业课提供扎实的语文技能,这是问题重点研究的内容.

1.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从而在教学中有所侧重.

2.进行语文课程改革,打破以往单纯的文学赏析为主的授课方式,而是进行两个模块并行的教学模式.课堂以专业语文授课为主,主要为了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技能基本功,比如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学生实用医学文写作能力等等,多采取实训课授课方式,切实有效的提升了学生们在未来职场中的工作能力.文学鉴赏课主要以选修课或讲座的形式开设,既丰富了学生们的业余生活,又有效地提升了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3.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改革的前提,是要改革现任语文教师的既有教学模式,使教师从思想上意识到当前学生人文素养的欠缺,未来职场应用能力的欠缺.从而在各方面提升现任语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平,能够贯彻执行语文教学改革.

三、问题研究的主要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任何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开发自己的潜能.课题研究要充分遵循主体性原则,学习中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情景和氛围,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自己悟出创造的途径,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养成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

2.创新性原则.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本课题实验的目的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课题进行中要时刻牢记这一原则,并时刻在教学中体现这一原则,即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动脑、动手、求新、求异,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于质疑,不唯命是听,不唯名家定论是从.

3.实践性原则.课题实验活动,除了教师理论研究和教学探索实践活动以外,最主要的实践者就是学生,要让他们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各种实训训练,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课外要亲历阅读名著的实践、思考评价名著的实践、书写论文的实践,在实践中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

4.鼓励性原则.实训课堂实践中,要充分体现鼓励性原则,即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胆质疑、大胆争辩;帮助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改进评估机制,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

5.发展性原则.强调对学生的终极关怀,以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目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为核心.实训课堂体现为不忽略任何一位学生,注重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价值,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重视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的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四、问题研究的思路

1.确立问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及研究步骤.

2.进行调查问卷,掌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3.分析学生的调查问卷,明确在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从而思考如何面对这种现状.

4.积极探索语文课程的改革,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五、问题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

1.理论意义在于:在当代,以追求实际经济利益为主要价值选择目标的商品社会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趋势下,高职院校过分注重强调学生技能培养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较为薄弱.本选题有助于人们关注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低下,从而在课程改革中,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实践价值在于:在高职院校,面对大学语文的尴尬境遇,两个模块并行的教学模式是改变现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切实可行的.

六、问题的研究方法

1.文献考察法.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从而获得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

2.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从而确定实施进度,及时调整实施方法或步骤.完成了《高职学校学生人文素养调查问卷》,并进行了汇总,为本问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资源归纳法.在资料查阅和调查中做了详细记录,收集并保存了大量撰写论文时所要引用的数据和证据等.

4.经验总结法.坚持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边修正、边引导等过程性研究,及时形成阶段性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