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围城2016年第10期

点赞:20125 浏览:9318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在国内的人天天想着出国留洋,而在国外的留学生却梦想着回故乡.很多留学生像是站在围城的城墙上,看看城里,再看看城外,却不知道哪里是自己的家.每日,徘徊在城墙上,忧虑,伤感等”如今,在世界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中国,随着“海归”、“海带”甚至“海豚”的增加,有关“留学围城”的感慨也越来越多.

城外的人:“铆足了劲”,想冲出去 .

“我就是想出去看看”.一句简单的话,包含了刘颖对于留学生活的所有热切向往.

刘颖在国内某高校读新闻专业,她的许多中学同学已提前走出国门,每次看到他们在“人人网”上晒的照片,刘颖的神经就受一次挑动.蓝天白云,红砖小楼,碧绿草坪等这是刘颖心目中国外大学的经典形象,而国外大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更让她心驰神往.

为备战雅思,每天清早室友们还在沉睡,她就夹着书本跑到小湖边开始练习口语,别人打开电脑不是偷菜就是聊天,而她不是看《六人行》,就是听BBC,她还把自己所有数码产品的系统语言都由汉字改成了英语.“全天候浸泡在英文里,才能顺利走出去,适应那边的生活.”刘颖笑着说.

刘颖本科成绩不错,她认真权衡过是加入考研大军,还是申请出国的问题.“在国内,研究生要读3年,而英国只需1年,虽然英国的学费要15万元人民币,生活费近8万元,但英国工资也高,留学期间可以打工等”

在金融专业的张晓峰眼里,出国读研也势在必行.张晓峰没有考上国内一流大学,于是把“宝”压在了出国留学上.为送儿子出国深造,工薪阶层的父母已决定卖掉市中心120多平方米的新房.晓峰的爷爷、姥爷也准备资助一笔,一辈子省吃俭用的他们说:“晓峰出国,相当于代替我们出去看一看了.”

为什么一定要留学张晓峰总结了几点:首先可以开阔眼界,培养国际视野.“一些去国外念大学的高中同学,回来后像换了个人,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自由的大学氛围,以及不同国家学生的思想碰撞,能给人一个与在国内不同的成长路径.”

其次,留学易于换专业.“不需要多么资深的专业背景,只要PS(自我陈述)通过校方审核就可以了.”

再次,和刘颖的观点一样,晓峰认为出国读研可以节约时间成本.“相比国内要读3年的研究生,美国只要两年,时间就是金钱,不想把青春岁月悉数蹉跎在塔中.”

从上大学那天起,张晓峰就把视线锁定在了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一面努力把自己的GPA(学分绩点)搞上去,一面准备GRE考试.但对他而言,前方仍路漫漫其修远兮:“我粗略算过一笔账:这几年,为备考英语已花费近两万元,而这才刚刚开始,找相似度检测做个人陈述和办各种手续,大概要1万元.一年学费大概3万美元―4万美元,生活费一年1万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两年就要将近70万元了.”

不过,对国外大学的由衷向往、对异域风情的热切想像,留学之旅在晓峰脑海里早就被勾勒得美不胜收.“教育也是一种投资嘛!”他的宏伟蓝图是:在美国名校读两年研究生,毕业后找个好工作,拿着高薪,过几年再将父母接去等

留学围城2016年第10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留学生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城里的人:缺乏归属感,感觉像民工.

当初踌躇满志到加拿大念书的吴昀,今年即将大学毕业,概括自己的留学生活,他用了4个字:不过如此.

“一开始什么都新鲜刺激,小组讨论、泡图书馆写论文,都极具挑战性.久而久之,就习以为常了.倒是国内司空见惯的一些东西,显得那样珍贵.”两年没回家的吴昀,不明白当今国人为何看不惯春晚,“在我们这些留学生眼里,春晚确实是一顿精神大餐,思乡、激动、感动等有些心情说不出道不明.漂泊感,是心头最大的寂寞.”

吴昀家并不阔绰,留学第二年,他就主要靠打工赚生活费了.他每天至少要做5个小时零工才够支付生活费,“课程紧张,在麦当劳干通宵,第二天返校上课,不稀奇”.

“一出国,就感到人走茶凉,视野开阔了,朋友却冷落了.”对于毕业后的打算,吴昀很矛盾,“国内读大学的同学积累了4年的人脉资源,自己却几乎白纸一张.何况国内大学毕业生千军万马,好工作就好比一个萝卜一个坑,‘20年前出国留学尚为镀金,如今海归已不再‘金光闪闪’,归国求职碰壁的例子屡见不鲜,万一沦为‘海带’,如何对得起父母的血汗钱可要是不回去,即使苦熬几年能够拿到移民身份,也很难进入当地主流社会.”

与吴昀的犹豫相比,即将研究生毕业的张旭很坚定:“人总要落叶归根.”留学期间,他几乎将自己全部的课余时间贡献给了实验室.尽管实验室面对蔚蓝的大海,可“将自己归零,一切从头开始”的他,毫无欣赏海景的心情,反而不知道人生的方向在何处.

“缺乏归属感,感觉自己像民工,尽管语言已经不是什么障碍,但还是很难融入当地人的世界.”靠实验室的工资,张旭不需要家里负担,可透过实验室的窗,看到海上惬意漂荡的私家游轮和白色帆船,再想想附近天价一般的豪宅别墅,张旭感叹,“这里不属于我!”

墨尔本大学金融系毕业生李莉,在国外工作近3年后也打算回国.“在国外没有归属感,未来的脸色是苍白的.”李莉想回国,还有一个具体原因:24岁的她,担心自己会成为“剩女”.

6年前出国念大学时,母亲特地向李莉强调了“情感问题”,清规戒律如下:一不许找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二不许找纨绔子弟式的留学生,但可以考虑优秀的公费留学生或者是当地优秀华裔青年.

然而,用李莉的话来说,“在这个大众留学时代,打着灯笼都很难找到公费留学生”.尽管几年来,李莉在学习上勤勤恳恳,生活上自由自在,但谨遵老妈的叮嘱,她始终没有找到情感归宿.

“家是最温暖的港湾,父母年龄也大了,我是独女,他们离不开我.”即使对回国后的生活十分迷茫,李莉也已然下定决心.可提起回国后的“相亲”,李莉一脸无奈:“很难想像我能看中什么样的男人,也很难想像什么样的男人乐意娶一个习惯用名牌化妆品、写东西从来不讲价、白天讲话会夹杂英语,晚上梦话没有中文的老婆.”

“去”还是“留”移民还是回国对很多留学生来说,这确实是个问题.据统计,过去这30年间,我国有62.3%的留学人员学成后回国,尤其近两年,回国人员数量增速更加明显,增长率超过50%.

实至名归:对海归们来说,是最重要的.

“不走进围城,永远不知道它是围城.有了这样的经历,才可以作出自己的选择.”一位网友这样说.

对于留学生来说,不可否认,国外求学的收获还是颇多的.“比起国内样样帮你安排好,这里更多的是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什么东西都要自己去了解,课程自己排,问题自己解决,学习也很具有挑战性,辛苦过后如果有了成果,并且发现自己在自理方面的进步,真的是很欣慰.”留学悉尼的Carrow说.

学会了感恩,也是很多“80后”、“90后”的共同感受.“过去在家都是宝贝,出国后凡事要自己料理,还要辛苦打工,这才体会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含义,对父母有了更多的理解与感激.在国内时,常常看这不满意,看那不顺心,出国了,感受到祖国繁荣昌盛给自己带来的荣耀,才对祖国有了更多惦念、更多回报之心.”

不过,海归的身价正普遍下跌,让一些人开始怀疑耗重金自费留学“值不值”.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的一项调查显示:“出国前无工作经历以及取得本科学历的海归,近一半将月薪定在3000元-5000元,出国前拥有少量工作经验并在海外取得硕士或以上学位的海归,大部分将月薪定位在5000元-8000元的水平.”这与以前动辄几十万元的年薪无法同日而语.

“其实,海归还是有优势的.相对于国内人才来说,他们视野更开阔.不过,对大批海归而言,最重要是实至名归,当前国内用人单位对海归的态度日趋理性,洋文凭与高薪、高职之间再没有必然联系了.”长春博明人力资源管理公司经理陈泽亮说.

“所谓值不值,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一段留学经历对青年学子的人生道路、学术思想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这不是可以用价值来计算的.”吉林省凯瑞安人才技术怎么写作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尹宾认为,作出留学决定前,一定要先掂量一下自身有无能力成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海归,如果有,就义无反顾,如果没有,趁早放弃,“与其花巨资出去镀一层越来越不值钱的金箔,不如在国内多学些实际有用的东西,熟悉市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