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教育如何突破创作瓶颈:英国留学感受

点赞:16779 浏览:7184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2008年下半年,我和俞挺两人被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派往伦敦艺术大学(UAL)圣马丁学院(C)学习《环境叙述的创意实践研究生课程》(MA Creative Practice forNarrative Environment)研究生课程.在我们就读研究生课程之前,被要求先进入伦敦大学的亚非学院(SOAS)学习6周语言.虽然我们研究生课程读的不是建筑系,但是我们在伦敦结识了不少读建筑的学生,在此工作的建筑师,加上对建筑行业的关心,RIBA的网站和书店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通过各种信息的汇集和比较,我们结合自身的经历产生了很多感想.

在国内做设计,尤其是创作这一块,大家的设计水平和成果越来越接近,无论手法,概念,技术还是表达方式,都已经程式化,“创新”天天提,可是如何创新,如何摆脱跟风和抄袭,可以说是我们,甚至是“中国制造”遇到的最难解决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山寨版本”不是最终的办法,实实在在地突破这个瓶颈才有尊严,否则就上不了正席.

得益于这次英国求学的机会,我从英国教育中发现了一些与我们所不同的东西,以下分别从五个方面的感受,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谈谈如何对我们目前的创作方式进行突破重视态度的客观性、重视对文脉的研究,重视对理论的研究、重视对叙述的研究,重视团队合作.

重视态度的客观性

我们在SOAS学习语言的时候,接触到英国的基础教育,即英国大学前教育,除了语言本身,我们从课程的内容中感受到很多语言以外的东西,比如通过基础教育的课程了解英国人的思维方式.英国学院派教育在写作与辩论方面非常强调客观性,注重论据的引用,在写作中喜欢引用各种观点,不急于抛售自己的想法,作者根据自己的潜在观点来安排正反两方的文字比例,在读者阅读两方面的观点以后,作者最后才明确自己的主见,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自然地接受作者的想法.同时也反映出英国教育中没有证据不妄下结论的严密思维方式.

另外,在语言表达方面,为了表现语言的客观性,语法上多用被动语态,有意识削弱观点提出者的身份,而突出观点本身.尤其避免个人化的或情绪化语言,比如“Ithink(我认为)”,“I believe(我相信)”,而大量使用“Itisconsidered(这被认为是)”,“It is believed(这被相信是)”.其实辩论一定有作者自己的想法存在,但英国的教育不希望发表言论者的观点是冲动的,没有充分论据的.这样出来的文章和叙述在表面上会比较公正,看似也不排斥反对的声音.

这种思维方式,是一种相对的思考和表达方法,它给人的印象是关注全体的想法,理性的分析和客观的结论.这种语言模式对中国人来说起初是比较别扭的,当我们努力使用这种模式时,也反思到,是否我们在国内太习惯把“我”当主语了呢表面上看,仅仅是主语的变化,其实,在训练成为习惯以后,在思考问题时会不自觉地减少“我”的武断以及对“它”的尊重.

在我们从事的建筑设计工作中,创作,好像是个很主观的范畴,但是,很多创作,尤其是建筑设计,最终的产品都是使用者的,而且绝大多数时候使用者并不是设计者,因此,创作思维的角度应该多元化,多听使用者的声音以及不同的声音,避免设计师闭门造车.客观心态的植入并不会减弱设计师的创作能力,反而会扩大设计师的视野,挑战自己的能力.无论在创作的开始还是对创作成果的陈述中,以一种相对客观的心态来从事,将会使自己获得更多的机会,设计师才可能跳出自己的框框,完成突破性的创作.

重视对文脉的研究(context)

英国教育体系中非常推崇对context的研究,也就是研究对象的生存环境,这是英国学院派做研究的习惯,文脉或环境(context)的含义非常广泛,在不同的领域都有它的特指.在语言学中,指的是上下文关系,在建筑学里面指的是建筑所处的城市环境;社会学中特指的是社会环境:金融领域中,所指的是市场金融环境;等等.研究的功课做得很细,挖得很深.

学金融的学生会经常被老师要求看书看新闻写论文和评论建筑学学生会在做课程设计之前会做大量的背景研究,亲身体验、数据统计等工作.

我们在圣马丁做课程设计也同样,我曾经和其他5个人合作做了一个作业,题目是 “Rupert Street的童话故事”,旨在完成一条街道的振兴,Rupert Street是一条位于伦敦Soho区的不起眼的街道,街道大约200多m长,一头连接Soho的红灯区一头连接中国城.这条街道的街面上有一个小马路市场,靠近红灯区的一半经营刊物和成人用品,并有两个剧院,靠近中国城的一半是一些酒吧和一些东方风味的餐馆.这条街和旁边的街道相比,人气很弱,只是一条从Soho到中国城的近道.老师要求我们通过“童话故事”的植入,重新设计和改变这条街道,让它成为热闹的场所.我们有好几轮汇报,前半部分的汇报是资料收集和研究分析,后半部分的汇报是半成品以及最终成果的展示.

我们6个人一起去现场踏勘,我和另一个同学先是对基地进行分析,分析街道的环境以及空间,还有沿街店铺的统计.欧洲同学利用语言优势与当地居民攀谈并录音录像,收集有效的历史信息.这条街道虽然不算长但是我们先后去了5次,分别在不同的上午、下午、晚上,以及周末进行考察,我还从网站上收集与之相关的信息,包括街道中有历史记载建筑物,这一带酒吧曾经发生的故事;两所剧院发生的变迁,以及过去街道的照片等等.

英国教育如何突破创作瓶颈:英国留学感受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建筑设计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在对收集的成果进行归纳分析时,我们从一个当地居民的一句话中得到了启发,“ShaRsbury Avenue是一条河把Rupert Street分成两边,一边属于China town,一边属于Soho”,这句话比喻得非常形象,它既是一个调研的总结又是一个创作的开始,如果ShaRsbury Avenue是条“河”我们就可以建一座“桥”,把两边连起来l结果,我们在中期的汇报上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意味着我们对Rupert Street的文脉研究获得了成功.

在整个设计研究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结论本身可能是多样的,但是研究的步骤必须一步步来,繁杂和看似无用的工作必须一点点做,跳跃和忽略会错过最让结论站得住脚的机会,文脉整理得顺利会让结论产生得更加顺理成章.调研工作就是淘金的过程.

反省我们在国内受建筑教育时,似乎对文脉的调查和研究是不严谨或甚至不屑的,设计往往是一个主观的过程,而在英国教育里,客观依据一直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却是我们所不关心也不了解的事实.

我们做项目时常常是这样的状态:对项目本身关心得多,对城市和邻居关心得少:对开发商对领导关心得多,对最终的使用者关心得少:对形式关心的多,对使用关心得少;功利心多,责任心少.所谓的研究分析对我们来说,往往是在设计完成之后的补充,是各种连自己都不相信的 分析图纸,除了成为图纸的充数,没有谁会多看一眼.

仔细研究对象的生存环境,是改变对象自身的重要依据,虽然研究的过程是漫长的,非一语道破的,远不及领导一个要求来得直接,但是这一步的省略却让会我们难以跨越与严谨的思维方式之间的沟壑,也使我们的形式缺乏理论、理论缺乏根基.

重视对理论的研究

我们有个朋友叫肖扬,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刚刚获得伦敦UCL读城市设计的硕士学位,谈到在英国学习的体验时,他感觉在这里的建筑学研究生教育,老师比较强调个人的感受和体验,对设计任务书从来不加限定,对形式也不是特别看重,更不注重建筑学的专业技能,甚至不关心对诸如楼梯、卫生间等专业知识的应用.但是十分重视学生对项目的认识和分析,以及学生的解题方式(理论或方法论).他觉得这和国内的教育完全不同.国内教育比较现实,这里却突然没有约束.让国内来的学生比较难以短期适应.(通过后来的进一步了解,英国建筑教育并非不关心技术问题,而是在本科阶段已经解决,研究生的任务是关注于对特定课题的研究.)

在英国的教育体系中,学生首先要在学校学习如何建立一种学院派的思维方式,这个思维方式有很多严谨的思考程序,就如在英国学院里面特别强调的学术写作一样(academic writing),这种学术的思考模式,是操作项目的必经之路,比如调研、分析,感知以及自问.在得出结论之前,不能去设想结果,根据研究得出的自然结果才更有突破性和理论性.而在国内的建筑教育中,我们很容易用倒推法做设计,就是在接触到项目以后,迅速地找出形式,在找到自认为合适的形式以后,再往前面添加所谓的研究过程.这是倒置的过程,也是国内建筑学教育的问题所在.

肖扬说,在他进入UCL一年以后,直到毕业,他才认识到自己的思维方式确实和老师的不一致,每次做项目时,他总是难免会事先有朦胧的形态出现在脑海,然后根据脑海里面的形式去套想法和功能,把设计作业变成一个完善自己最初想法的过程.而老师每次讨论时最不关心的就是形式,这让他十分痛苦和别扭.他逐渐感觉到自己的设计就是从一个已知的形式到另一个已知的形式,无法超越自我,更无法超越大师.这时他意识到两种思维方式的抵触了.

这何尝不是我们所面临的结症呢我们在创作时很容易在接触到项目时就自然而然地画出好几种成套路的形式,这些形式来自建成的建筑或进口图书,有形象没理论,只是实用与好看的选择问题,这是我们的创作不够原创(original)的原因.

如果按照UCL建筑教育的思维模式,肖扬就应该放弃对形式事先的想象,从有关项目的信息和细节开始,搭建一个“思维模型”,然后往这个模型中输入需要的“参数”,最后生成一个自己未曾预见的形式,这样就到达自我的超越.自我超越的重点在于对过程的设计和对结果的无意识.这样的结果会出现两样东西理论――过程设计,新形式――无意识的结果.

我问肖扬在UCL,建筑设计(理论)的切入点是什么,他说可以说任何东西,体系相当开放,他曾经在一个城市设计的作业过程中,告诉老师他的切入点是城市人口交通流线等等,老师让他多关心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细节以及他自身的感受.他又举个例子,有一次他们课程设计的名字叫杜尚的住宅,一个学生以与杜尚发生关系的众多女人为切入点,制作了一个装置,据说他把所有女人的性格抽象地拼凑到这个装置里面,受到老师的欢迎.

访问UCL建筑学院的研究生学生作业网站,里面基本就是当代艺术作品展,难道学校和老师不知道这是一所建筑学院吗,当然知道,这种教育和鼓励,其实教授的是一种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创造理论,用独特的理论来完成建筑或城市设计.

理论的创造在我们所受到的教育中是非常稀缺的,我们从小习惯被灌输理论和公式,记住这些公式比理解为什么有这些公式更重要,就连电视广告也推销增强记忆力的保健品来提高考生高考成绩.可以看出,我们的创造力从小以来都是被疏于开发的,作为必须从事创作的建筑师我们除了呼吁对下一代教育得好点儿,自己也应该努力尝试从根本上去创作,从理论开始.对于项目来讲,理论也许不重要,但是对于创新的形式来说,没有理论就只剩抄袭了.

重视对叙述的研究

我们在伦敦艺术大学圣马丁学院学习《环境叙述的创意实践研究生课程》,首先了解什么是所谓的“叙述”.“叙述”(narrative)的含义就是“讲故事”,英国人很喜欢讲故事,很会讲故事,也很尊重故事.

好的故事可以让冷冰冰的物体变得有人味儿.叙述的实例在生活中经常遇到.比如对于建筑物,街区、集市、或者博物馆展品的叙述,叙述的内容十分丰富,角度可以非常广泛,目的就是让叙述的对象变得富有故事情节性,变得人性化和容易接受.

举一个例子,出于对集市的兴趣,我们参观过一个市场Smithfield Market.但是当我们到达这个市场时,除了几个连在一起的庞大的建筑群外,没有其它特别的东西.只有在门外看宣传栏上的介绍《ithfield Market 50 years》,才发现原来此处的历史是如此波澜起伏.

以下为宣传栏中的一部分的翻译

“在中世纪,这个集市充满了危险和兴奋,绞刑、焚烧和殉道者是这里的常事.其中最著名的一次事件是苏格兰起义者William Wallace在1305年被马拖在后面从伦敦塔桥拖到这个市场,最后在这里绞死并被掏空内脏分尸成4块.这里还是拦路抢劫和小偷众多的地方.19世纪早期,卖妻开始普遍,因为离婚极其困难,不想要妻子的丈夫就在这个集市将妻子与他们普通的商品在这个肉类市场卖掉.

1852年间,维多利亚时期,Smithfield Market“去除行动’执行,重新选址设计,1868年工程结束,成为如今市场的雏形.铸铁结构的连接设计让光线和空气进入室内,屋顶的百叶设计让阳光挡在外面,同时选址在山丘的山顶有良好的通风,这些意味着市场的建筑设计希望室内比室外更凉快一些.在没有发明冰箱的年代,对于肉类的保鲜来说这是非常优秀的设计.与建筑设计一起,当时新建造的地铁“都市线”成就了Smithfield Market的成功.1873年后又进行了加建.

Smithfield Market的鼎盛时期在世界大战以前,这里是大英帝国的肉类交易中心,这个市场以及相关的行业雇用了大量的工人从事准备、烟熏、屠宰和销售工作.

二战期间,市场关闭政府不希望人们聚集在容易被从空中认出的建筑物里.分散的肉类储存结束了这里的交易,这里只储藏了一小部分肉类,同时还提供空间给一所军队的屠宰学校.1942年其中一个市场被德军炸弹炸毁.1945年,Smithfield地区遭到德军的打击,第二枚V2火箭弹在此着陆,造成160人死亡,伦敦市场的鱼肉、水果和蔬菜市场被毁.等 看了这些介绍后不由得不对这些建筑心生敬畏.这是一类较为直接的叙述,在英国这类文字很多,除了在历史建筑现场,相关网站和游客中心都有大量的叙述,不遗余力地介绍相关信息,包括各种发生的事件和著名人物.人们对故事的兴趣也远大于场所本身.


还有种叙述,是通过多种手段对事物进行介绍,比如展览.介绍一下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恐龙展览,在这里,除了我们能想到的按生存年代和恐龙种类叙述之外 它还对恐龙做了解剖学分析,除了图片解说,还有真实比例的外科解剖学模型充分展示了肌肉组织,循环系统,皮肤组织,内脏器官等等.另外还脱离开对恐龙本身的介绍,介绍了由考古衍生的恐龙文化,展示了各种恐龙仿真模型和玩具包括变形恐龙等等,反映出人们对神秘远古生物的好奇心与想象力.除此外还有考古学家的考古发掘工具以及修复工具的介绍,包括化学药品.然后是对著名的考古学家的介绍.叙述的开放度很大很全面.

这些细腻和开放性的叙述在国内是不多见的,而恰恰是这些可能显得“罗唆”的叙述,把原本沉闷的事件演绎得栩栩如生.

以上所述的“叙述”是对已经发生事情的讲述,通过描述贴近生活的故事来介绍一个环境或一个事物.

接下来,介绍我们所学习的“叙述”――在我们课堂上特指通过“在空间中植入有故事的活动来提升空间的活力,激活空间”,因此“叙述”是从编故事开始的,其实也就是策划.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

“场所”没有“生活”(故事),仅仅是一个空地几座建筑物,没有生命的.以伦敦一个著名的集市Covernt Garden为例,我们第一次在不知其名气的情况下路过了一回,集市没有开放,空有一组维多利亚式的建筑和空荡荡的半室内场地,黄砖房、铸铁加玻璃的大空间,这种建筑风格满大街都是,我们拍了几张照片就疾走而过.

后来在周末时间再来,赶上集市开放,杂耍的,拉琴的,魔术的,各种艺人散落在市场各个角落,围观的,购物的、喝酒的.各种游人拥挤在市场的每个空间.前后两次比较,最大的差别就是人的活动,没有生活,再辉煌的空间也没有意义,反之,则寻常巷陌也令人留连忘返.

我们的课题就是研究如何创造性地制造故事,引入生活,激活空间.我们所参与的课程作业大都是对各种城市空间的重新设计和定义.这些城市空间包括咖啡馆.街道,博物馆、商场,待改进的穷人社区、甚至一条BUS线路,等等.我们的同学来自各个国家,也来自各行各业,包括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广告设计,艺术家,展览策划,以及考古学者,音乐家、记者,和品牌营销等等.除了自己熟悉的方式之外,我们可以接触到不同的叙述方式和思考方式,在相互学习中尝试从更多的角度来创作和设计.

引用讲义的一部分叙述过程分为以下几步骤

“(1)研究,故事的研究,脚本的研究、故事如何叙述.如何展开,谁是叙述者、谁是听众.

(2)概念发展,通过洞察和理解来发展一个故事,使用演员、事件,冲突,决定等概念.

(3)叠加故事于空间之上,组合各种表述方式,包括地图或模型,描述使用者体验的图板.可能的话制作原型或现场测试.

(4)建造环境,使用砖、石、木头、声音、动态图象,灯光、电脑,使用者本身,等等.”

在英国,出于对历史的尊重,建筑保护做得很好,但是不等于不可以对它们进行改造,毕竟建筑是要为人怎么写作的.套用“叙述”的理论,我在英国看见很多很好的“叙述”成果为不再有生命的老建筑改造,创造性地改换新的功能,使它们焕发活力.比如把一个卡的夫小剧场改造成酒吧,舞台上空加隔层,气氛怀旧,生意兴隆;再比如把一个爱丁堡的教堂改造成青年旅社,给人全新的体验,还比如把牛津一所古代监狱改造成一座精品酒店,不菲;等等、等等.这些糟彩的“叙述”在陈旧的躯壳中植入了崭新的活动,强烈的反差给人们带来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上的成功.

“叙述”给我在建筑创作上的启发是,叙述(策划)比建筑设计更关心生活本身,而不局限于空间设计,如果建筑师设计的出发点从人的生活开始,我们就可能让自己设计的空间更有意义,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以人为本”的口号也落到了实处.

重视团队合作

在英国的大学里面,除非是写论文,课程设计往往是团队合作完成.在合作同一个项目时个人思考、集体讨论、妥协与分工是合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教育中很强调团队合作,老师会在合作的过程中给予适当帮助,并不直接在团队中树立一个领袖,这同样是重视的一个衍生物.虽然合作对于学生们来说并非易事,磕磕碰碰甚至政治斗争都在所难免,矛盾涉及到语言、思想、生活甚至经济等各个方面,但是,学生之间大量的合作训练,一方面有益于学生适应社会生活,一方面也帮助学生们互相学习.

在国内的教育中这种训练比较少,学生毕业到工作岗位后对合作的自觉性会比较弱,更愿意各自做各自的事情,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互相之间的交流,工作效率随之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流学习的减少,员工的创造力也逐渐丧失.因此,我们虽然不缺乏团队合作,但是团队合作的有效性还不够高,默契程度和自觉性也不够,这是为什么经常看见国外建筑师比我们更敬业的原因之一.

最后

以上的几个发现是我在英国半年留学的主要感悟,这些感悟都与提升“创新能力”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其实感受还远不止以上这些,比如英国教育重视对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提问活跃课堂气氛等等.这些出现在教育领域的区别,让我感觉到问题应该是深层次的,“根子里的”,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方面,我们的教育体制应该向他们学习,吸收利于培养创新精神的教学办法,另一方面,对于已经毕业的广大建筑师们,我们也能够从以上的介绍中自省,有意识改变已经形成的急功近利的思考和工作习惯,在提笔画图之前多看、多听、多聊,多想,为一个既“土生土长 的、又独一无二的、充满生活的设计做好准备.

衷心希望本文的介绍和分析能够找出为什么我们”创新能力“不够的原因,并且挖掘出如何提升.创新能力’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