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爱老人心理需求

点赞:3337 浏览:1086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目前大多数家庭,子女对老人的衣食住行较为关心,基本能从物质上满足老人的需求,不过,如果认为老人吃饱喝足了就无忧无虑了,那就错了.因为,老年人也有自己的心理需要,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年青人更为迫切.他们特别需要别人,尤其是子女的尊重和关怀,感情上需要得到满足和宣泄.这些心理上的需要往往比物质上的需要更为重要.

而此时如果社会、家庭对老年人的关注和照顾未能得到相应加强,一些老年人就会产生以下几种不良心态:

孤独心理34%的老人有孤独感.他们脱离了多年熟悉的工作,休闲在家,见子女和周围人整日忙忙碌碌,而自己却无所事事,易产生孤单、空虚甚至被冷落、被遗弃的心理感觉.居住状况与孤独心理的产生密切有关.与子女住在一起的老人.产生孤独心理的较少,与子女分开住或无子女的老人,易感到孤单、冷清;老伴健在的,孤独感少些,配偶已无者,孤独心理明显些;居住大杂院、棚户区的老年人,邻里往来密切,孤独感少,居住在单元楼房,邻里互不往来,便很容易产生孤独心理.此外,如果子女不孝顺,不关心老人,即使住在一起,老年人也会感到孤独,而有些老年人,虽然单独居住,却与邻里关系和睦,兴趣广泛,生活充实,又乐意为他人做份外事的,孤独之感并不明显.

怀旧心理实际上也是回归心理.这些老年人往往多愁善感,留恋过去,沉湎于回顾当年.有过戎马生涯的老年人,常对过去的峥嵘岁月追思不已,逢人便滔滔不绝地讲述;有过坎坷经历的老年人,其思绪常会集中于过去不幸的生活,怀故忆旧,睹物思人.由于老年人记忆力减退,自己的经历讲过后很容易忘记,而又不厌其烦地讲给年轻人听,从而使年轻人产生厌烦心理,认为“树老根多,人老话多.”

牵挂心理对子女、儿孙过份牵肠挂肚,虽然子女已长大成人,也当上了爸爸、妈妈,可老人对他们还是像小时候那样事事处处关心,为他们出谋划策,甚至主观臆断,要子女按他们的意思去办事.

忧虑心理实际上也是悲观心理的反映.认为自己已是“人老珠黄”、“风烛残年”、“半截身子进黄土的人了”,尤其是当身体不好,或见到至爱亲朋一个个相继仙逝时,这种心理尤为明显.他们常哀叹青春一去不复返,健康已去不再来,从而抑郁寡欢,坐以待毙.刚离退休时,这种心理不太突出,离退休时间越长,这种心理越明显;身体尚健壮的老年人,这种心理不突出,多疾多病的老年人,忧虑心理较为明显.

急躁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占调查者的61%.在这些老年人中,有些人年轻时脾气较好,有耐心,可进入老年后,却成了急性子;也有的老年人,年轻时性情就急躁,年纪一大,就更厉害了.老年人性情急躁,大多数是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孤独感、自卑感增长,感到自己的社会地位越来越差,不再像离退休以前受重视,加之不顺心、不如意之事接踵而来,便会促成情绪波动.老年人机体器官趋于老化,自我克制能力差,耐受力低,于是,遇事便会急躁,爱动肝火.不过,有一点需引起警惕: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大动肝火的老年人,很有可能是动脉硬化的早期表现.

请关爱老人心理需求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老年人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忧郁心理一般地说,老年人离退休后,离开了工作岗位,经济收入相应减少,社会地位和社会交往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尤其是离退休以前担任一定职位的老年人,此时感到的反差更大,常常会睹物思旧,留恋过去,回顾当年,多愁善感.如此均会导致老年人忧郁心态的产生和发展.


多疑心理生理状态的改变,认知能力的下降,不能正确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喜欢想当然,任意猜测他人的动机、目的,疑神疑鬼,以致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多疑既表现为怀疑他人不怀好意,也表现为对别人不信任.老年人的多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对自己健康状况的过份关注,对体内感觉的过度敏感,都是老年人产生疑病心理的基础.

以上几种不良心态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尤为有害.所以作为晚辈平日里一定要多抽出空闲时间与老年人一起聊聊,了解他们患有的是属于哪种不良心态,然后对症下药,努力帮助他们克服,引导他们摒弃不良心态,使他们过一个快乐幸福的晚年.

作为老年人,离退休以后,应该多接触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工作,要多接触些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尤其是比自己年轻的人.从他们身上汲取青春的活力,使自己多一些朝气,少一些暮气沉沉,从心理上年轻起来.此外,参加锻炼,定期体检,也有助于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