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动机对人才的影响

点赞:15334 浏览:6917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1.引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激烈竞争的世纪,是高新技术不断涌现的世纪.高新技术人才的竞争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发达国家的科技发展如此迅猛,与他们拥有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素质人才密切相关.我国要想在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就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而在高素质科技人才的成长过程中心理的因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的,重视高科技人才的心理影响对整个国家的竞争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4.2 心理动机对成长的影响

心理动机:是指引起个体行为、维护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动力.心理动机可概括为三个层次:即主动性、附和性、被动性.从目前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状况分析,高校高科技人才,不管哪个层次,它的目的性相对较强,是一种有设想、有实施,同时又要求有相应结果的思维过程.而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又是把它落到每个行动上的.因而,在实际教学与科研活动中,这三种层次的对象心理因素对教学与科研活动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他们心理动机的主动性方面,往往由于他们自己在教学与科研活动中所处的地位、承担的责任、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周围环境条件、个体兴趣、爱好、特长等,表现出对工作的积极主动.接受任务愉快,能对任务的要求、目标做深入的了解、探讨,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出主意、想办法,利用自身的条件,克服因难,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并努力创造良好的科研成果.

心理动机对人才的影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科技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这种主动性,尤其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常表现出一种创造力,更多的是不计较个人报酬,以集体荣誉、集体利益为重,加班加点,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可以说,这种心理动机的主动性是成长正常进行,并提高学习与研究能力的有力保证.

另外心理动机的附和性,这一点在实际工作中占的比例相对较大,在平均主义现象、干好干坏一个样现象、奖罚不明现象、激励约束措施不明确现象的影响下,导致个体的附和性,即是“跟形势”、缺乏主动完成任务的热情,等、要、靠意识比较严重,

这当中,很多时候带有附和性心理动机的员工,出于对得起工资、对得起领导者的角度出发,能够在督促中完成本职工作,往往情绪化比较严重,顺心情、效益好就热情高,反之就差.近年来,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使这部分人过分强调自己的利益,对他们的主人翁地位认识较差,在等待中过日子.如果各方面管理严格,附和性就会向主动性转化,变成积极因素,促进科研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进一步提高效益.如果要求低一些,这种附和性就要影响正常工作,造成效率低,任务的完成就缺乏保障.

心理动机的被动性:被动性的产生,有可能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工作中产生误解,或对某种工作兴趣不高而思想落后,也有个别人思想道德败坏,无论什么条件,什么环境,什么岗位上的工作都不想完成,而只图享受安逸不劳而获.这种被动性在工作中的表现是工作的不配合.这点在员工中占的比例虽然很小,但它造成的影响却较大.有这种心理动机的人有时出现对科研教学活动的抵制,或潜意识的抵制.它不同于意见不一致,表现出找客观理由不完成任务,拖拉推诿现象严重,不寻求与大多数职工的一致,有的甚至故意出难题,不正确使用工作机具、设备,牢骚满腹等等,对科研教学造成严重影响.

看来我国中部地区高校高科技人才还是以主动性的动机占主导的,附和性的动机为少数的.在我国中部地区高校有着许多被动接受工作的人在其科研上缺少积极性、创新性这必然对其以后的个人成长有着极大的反作用.

2.4.3 心理情绪对成长的影响

心理情绪,是指个体在从事某项活动中融合的心理状态,一般在教学与科研中表现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两种形式.

个体心理情绪往往因言语、态度、家庭、人际关系而产生,每个职工都有自己的行为方式,也都有自己的交谈处事的特点,而且又存在许多与众不同的想法,因而在教学与科研中,总要按自己的特点去工作.这样在外界条件有所变化后,或表现异常高兴,或表现马上不适应.特别是在不愿意接受的变化面前,很容易产生心理情绪,这种情绪的偶然发生性较大,持续的时间一般也较短,从而对他们的工作或者说是教学有着一定的影响进而对其以后的个人发展的好坏有着一定的影响.

在教学科研中,个体心理的积极情绪,是保证工作任务完成的良好条件.他们在切身利益得到保证,或感受到某一激动人心场合时,就很容易产生一种冲动的热情,做出平日难以完成的事情.虽然这种心理情绪缺乏一定的目的性、创造性,一般情况下容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干扰,产生的快、消失的也快.但通过正确的引导,不断激励,这种积极性会表现为持久的热情.从而对提高效率,顺利完成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个体心理的消极情绪,就产生而言,常因一人一事,在实际工作中,它是不利因素.个体在劳动时精力不集中,不执行操作规程,忽视自身责任,有时可能无意识地造成一些失误或者事故.消极情绪对教学科研或者个人的成长构成了较大隐患,对完成经常性的工作任务,提高效率常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责任性后果.

如表5对被调查者的结果数据统计,我们可以看出对消极情绪对自己工作科研的影响有大多数人同意、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积极的情绪可以对自己的工作有着促进的作用,而对于对外界的影响不关心或者说外界的影响不会对自己的工作造成影响的这一项得分则最低(144).因此,情绪的好坏对工作学习的影响,对个人的成长发展的影响显而易见的.

2.4.4 心理压力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心理压力:是指个体在群体工作环境中,同群体规范、群体氛围产生的约束性心理.因为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从某种意义上分析,个体都希望工作环境有压力,而淡忘一些与工作不相干的事情.压力有两种形式:一是有形的,一是无形的.

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责任制与岗位规范等约束是造成高科技人才心理压力的有形性原因.产生这种压力后,个体产生的从众心理比较突出,对自身的发展顺利进行,是一种保证.这种压力能保证制度、规范的正确执行,带有强迫性,时间长久这种压力就会变成自觉自愿的行为.这种行为包含许多积极的意识,会使大多数人们把它变成牢固的思想观念,使之在自我发展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不需他人经常性地检查、督促.

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工作环境形成的氛围,是对高校人才心理的无形压力.它的特点是无形压力处理得当,会对教学科研活动起有益的推动作用. 个体往往因他人的关心、鼓励,周围人的帮助,而产生无形的压力,由此相应产生一种责任感.但是,这种责任感较为朴素,有时也很狭隘,这种情况往往使人们的切身利益得到了较好的照顾.由于传统观念,高校人才的报恩思想普遍较重,有意识要把教学任务与科研项目完成好,这样就会自觉地去工作,达到预定的工作目标.一旦目标完成,这种压力就很快减小,对无形压力产生的情绪要及时分析,正确引导,使之向有利于自身成长的方向发展.

2.4.5心理需要对科技人才成长的影响

所谓心理需要:是指个体对工作中某处目标的渴求或.需要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心理现象.同时个体的心理需要也是正常的.青年人才首先是作为“人”而存在,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是他们从事科研活动的前提,基本的精神需求是从事科研教学的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作年限的延伸,他们心理需要也逐步提高并不断增加新的内容,这种需要势必由对整个社会的需要具体化到这个实体上来.他们心理需要是个体的主观状态,是对客观条件需求的反映.根据主观个体在工作学习中体现需要的情况和对科研教学的影响,可把个体心理需要划分成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两个范围.

个体心理的物质需要常表现为对工作环境、条件、劳动报酬、劳动安全保护等方面的要求.物质需要的满足与否,对工作科研顺利与否,效率的高低产生的影响比较直接,因为个体可以因条件好、报酬高而表现出对完成任务的足够信心,确保有良好的工作效率.相反,如果条件差,缺乏安全感,报酬低,那么个体会直接拒绝从这项活动.这其中,对环境、条件、报酬、劳动安全的需要往往也是有侧重的,比如说,在几方面不能同时达到的情况下,就可能只要求一点:要么好环境,报酬低;要么报酬高,条件差,都能认可.

个体心理的精神需要往往从文化知识、成就、荣誉、地位方面体现出来.他们经过一个时期的工作后,都希望别人对自己、对自己的工作有认可的心理,并渴望有得到学习培训、表彰奖励、晋升职务、工资奖励等机会,当这些方面得到满足后,就会很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的原动力,促进科研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提高工作效率.当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体的积极的原动力就得不到发挥,长此以往,容易出现消极心理,使自我的成长有着一定的影响.


而从心理精神需求来看,兴趣与成就感这方面基本上所有的员工都感觉到十分的满意,而能力是否充分发挥这方面则相反.不同意也不反对的人员很少则可以看出对于心理精神需求被调查者还是十分看中的. --!>

结论与建议

这心理的四个方面因素对完成教学与科研任务,提高工作效率都有积极与消极的影响,在本次调查中的发现可以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从本次调查问卷结果统计来看我国中部地区高校人才在心理素质方面总体是好的,但也有极个别方面的不足从而导致了对调查对象以后的成长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如在心理动机方面有着绝大多数的人觉得自己的工作无法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发挥与施展还有人是以一种无兴趣的完成任务似的工作针对这方面我的观点是1、在传统化管理不再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条件下,学校领导者、管理者要在传统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上探索出融合人们心理,掌握调节人情化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使管理走向深化、细化.2、在实际学习工作中注意引导青年人才心理区分层次和特点,掌握健康向上的心理,使之成为提高效率,保证生产顺利完成的可靠条件.3、认真分析他们心理的惰性因素,了解它们产生、变化的原因和条件,更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它们对学习科研与教学活动的不利影响. 4、营造良好的适合他们以后发展的好氛围.

通过这次的调查使我们更加注意到了心理因素对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人才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以后应更加重视对高科技人才心理方面的培养使之可以为以后的发展做好铺垫起到促进的作用.(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