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培养提高的策略

点赞:9274 浏览:3463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知心人,高校辅导员需要从心理学理论学习、心理辅导技能的培训、以及辅导员心理素质的提高和自我调适能力的培养、建立健全心理辅导工作的长效机制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掘、全面培养与提高心理辅导能力,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

关 键 词 :心理辅导能力 培养 提高 策略

我国辅导员选聘制度决定了绝大部分辅导员未系统学习过心理学知识和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培训.目前为止鲜有高校对辅导员进行心理辅导方面的培训,但辅导员兼具学习上的导师、生活上的朋友、人生的引路人、心理健康的知心人等角色,因此,培养和提高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显的极其重要.

一、加强辅导员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心理辅导技能的培训,增强其心理辅导的角色意识

辅导员对心理辅导比较感兴趣,但是受到自身专业知识背景、高校用人制度的限制,很多辅导员对心理辅导的内涵和外延感到困惑,一般把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混为一谈.这就要求高校学工部门建立本校辅导员心理辅导培训的长效机制,组织本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对辅导员进行心理辅导基本技能的培训,并组织心理学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班.

心理辅导是一种特殊能力,其要求辅导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敏锐的洞察力、甄别问题的能力,还需要掌握辅导关系建立的能力、解决问题方案制定和实施的能力、辅导效果的评价和巩固的能力等.还应该重视辅导员心理辅导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心理辅导意识指导着辅导员参与心理辅导工作的全过程,不仅要关注全体同学平时细微的心理变化,还应该与大学生积极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最佳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加强辅导员心理素质的提高和自我调适能力的培养

心理健康包括两个方面:能够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能够较好适应社会环境;能够有效地发展、完善自我.因此辅导员心理素质方面的培训应该包括:良好的自我意识、明确的心理辅导的角色意识,较好地感知能力,热爱生活、积极地学习、生活、工作,具备符合社会规则的人际交往意识和技巧,能够进行适时的情绪调节,能够真实的社会感受力,能够正视过去、面对现在、谋划未来,同时,还应培养辅导员的责任、热忱、尊重、团队、正直、荣誉、意志等方面良好的品质特征.

三、辅导员认真学习心理学知识和理论,在工作中培养和锻炼心理辅导能力

辅导员应充分认识到学习心理学知识和理论不仅对心理辅导工作的作用,也应明白对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心理健康的维持也有重要的作用.

心理辅导的实践操作是培养和锻炼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最重要、最显著的途径和方法.首先,辅导员应加强自身的观察、调查研究能力,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其次,辅导员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事务管理、心理辅导等实践活动中强化心理辅导的角色意识.再者,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组织心理咨询中心的教师或者是知名的心理咨询师亲自指导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及时纠正其不恰当的认识和做法,努力提高辅导员的心理辅导实际工作的能力.最后,如有条件,辅导员可以参与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活动或者是接待有心理困惑的大学生,从而提高其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的能力.

四、建立健全心理辅导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利用网络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最普及的交流、沟通的方式,辅导员应该把握网络这个很好的交流的平台.首先,辅导员可以运用、MSN、、微博、人人网等网络交流工具和大学生进行实时互动,就学习、生活、就业、人际关系、情感等方面进行探讨,共同学习,这样有利于辅导员和大学生进行畅通无阻的交流沟通.其次,辅导员在与大学生进行网络交流或是心理辅导中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或案例,应及时请教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人士,以求得问题的及时有效的解决.再者,辅导员可以请心理咨询师参与到网上交流,这样可以提高心理辅导工作开展得效率,同时提高辅导员心理辅导的技能和实践经验.

(二)定期举办心理沙龙

在从事心理辅导工作过程中,辅导员必须消化大量的信息垃圾,这极大影响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另外,高校辅导员角色决定了其存在很多困惑甚至是心理问题,这就需要高校相关职能部门采取措施定期帮助辅导员清除心理垃圾,最好的形式就是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定期开展心理沙龙.学术沙龙不仅可以帮助辅导员缓解心理压力,接受专业心理咨询师的督导,解决其学习、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困惑或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还可以使辅导员之间面对面、平等的交流工作心得,共同探讨心理辅导工作的难点、重点,相互支持、相互支招,以此建立并健全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的支持系统.

(三)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在大学新生入学后,应及时了解每一个大学生,并根据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表现、谈心交流的实际情况以及周边同学的反映,并参考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健康测试(心理健康问卷测评)的结果,建立大学生详实、客观的心理健康档案.需要明确的是,心理健康档案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应不断充实和完善.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工作和升学后,心理健康档案不应随人事档案,应交由相关单位的心理健康中心,如没有,交由大学生自己保管.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护大学生的隐私不受侵犯,也不会影响大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升学等.


(四)建立班级、宿舍心理健康信息员制度

班级的心理健康信息员一般由班委担任,这可以利用班委与同学的接触比较多.另外,班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可以使大学生产生信赖感.宿舍心理健康信息员可以由舍长担任,这样可以责任到人.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心理健康信息员是为大家怎么写作的,应本着热情、关注的态度,如发现同学有不健康心理或者是异常行为表现,应及时报告给辅导员.更重要的一点是,心理健康信息员不是侦查员,不是地下工作者,原则上不能搬弄是非,不能打小报告.

(五)心理辅导培训的制度化

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培训应包括职前培训、在职培训、脱产进修等.目前,我国高校选聘辅导员时,一般都会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测试,这是一个很明显的进步.职前培训应侧重于心理学知识和理论及心理辅导技能的培训,最重要的是培养辅导员的心理辅导意识,让其明确心理辅导工作不仅仅是针对有心理困惑或是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更应该关注的是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强调心理辅导是为了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和人的全面发展.在职培训应侧重于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提升和辅导员心理素质的提高.脱产进修是为了培养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教师队伍,只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稳定辅导员队伍.

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培养提高的策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能力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六)开展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的考评工作

新时期,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已成为辅导员四大工作之一,即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核心,大学生日常管理、心理辅导工作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并存,因此,心理辅导能力是辅导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心理辅导能力纳入辅导员业绩考评的范畴.然而辅导员从事人的工作,很多工作成效具有滞后性和内隐性等特点,所以高校相关部门在制定考评标准和考核办法是应本着可操作性、科学性的原则,可以把辅导员之间互评、辅导员自评、学生评价、学院教师评价等纳入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业绩考评的范畴,这样评价不仅公正、客观,更重要的是提高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