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康复

点赞:10112 浏览:4330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很高,幸存者中的3/4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给病人的心理、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方面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也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我科应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介入与心理康复相互结合的模式,正确认识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对减少残疾的发生,促进身心功能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许多科学研究证明,早期开展包括心理康复治疗在内的综合康复疗法的应用,能大大提高脑卒中病人的治疗效果[1,2].

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康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患者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关 键 词 】脑卒中 心理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23-02

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及神经外科2009年6月~2010年8月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8例,其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32~81岁,平均年龄67岁,脑出血5例,脑梗死63例,除了均有肢体偏瘫外,其中伴有不同程度失语19例,伴吞咽功能障碍的27例,伴中枢性面舌瘫的25例.

2.心理因素

脑卒中患者多数由于突然患病,出现肢体偏瘫,吞咽及言语功能障碍,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别人照顾,于是容易产生烦躁、焦虑、自卑甚至悲观厌世的心理.在治疗上采取抗拒态度,对生活失去信心,也有的情绪容易激动,因小事哭泣、伤感等行为.

3.心理康复措施

3.1 建立优良环境 人的心理与环境是一致的,良好的环境可使患者获得心理上的美感和生理上的满足感.病房合理的布局和规范化的陈设, 能影响患者的情绪, 较快适应新环境.

3.2 根据患者的各类型心理特点, 灵活采取不同的心理康复措施.

3.2.1烦躁型当患者出现精神紧张、情绪急躁、敏感多疑、求愈心切等心理状态时, 此时我们应该重视患者的主诉, 帮助患者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将要遇到的困难, 及时采取必要的解决措施, 在进行各种操作检查时, 应向患者解释清楚, 取得配合. 当患者情绪不稳定, 遇小事易发怒激动时,此时我们应该充分理解, 并细心地与之交谈, 找出其易怒激动的原因.如失语症患者, 其面对的最大问题是语言交流障碍, 此时作为一名康复师应耐心开导, 帮助其适应非语言方式, 如: 指导患者要“大便”伸大拇指, 要“小便”伸小指的肢体语言及用笔记录等方式进行交流.告诉患者失语症状是暂时的, 只要遵照康复师制定的语言康复计划, 定时练习, 大胆发音、读报,强化训练,语言功能的恢复是有可能的.日常工作中, 我们语言要温和、态度和蔼, 尽量消除一切会引起患者激动的因素, 使患者心情舒畅.对一些性情粗暴、蛮横无理, 拒绝配合治疗的患者, 我们生活上多给予照顾, 经常和他们谈心, 尽量多说一些安慰性的语言, 并采用非语言性安慰, 如拉患者的手等, 增加患者的亲切感, 多征求意见,尽量满足他们生活上的各种需要.在治疗期间对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 不要纠缠, 可稍迁就, 使患者情绪保持在最佳状态, 尽早积极配合治疗, 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3.2.2焦虑型多数患者年龄在60 岁以下, 由于生活工作紧张, 突然发病, 没有思想准备, 一时难于接受现实, 表现为紧张、担心、疑虑、求医心切.这时我们应给予同情、关心和支持, 且积极主动介绍早期康复好处, 耐心解答患者的提问,使患者担心的情绪放松, 安心住院, 并针对患者文化程度不同, 进行不同程度的宣传教育, 告知其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治疗及预后, 特别是要让患者明白积极主动的康复功能锻炼是恢复肢体功能最为有效手段.鼓励与病情重但功能恢复好的患者相互交流, 让其明白病情稳定, 肢体恢复良好后一样可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使其消除顾虑.同时取得家属配合, 鼓励儿女、单位同事及其亲朋好友多来探视, 共同开导安慰患者并在精神和物质上给关心和照顾, 使患者感受到发病后仍然被需要和被尊重.利用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暗示患者只要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早日康复.

3.2.3自卑感型患者因担心自己的病情给家庭带来不便和经济上更重的负担, 感到十分内疚, 产生自卑心理, 对自身的治疗抱无所谓态度, 甚至拒绝临床治疗及康复训练.此时我们要多接触患者, 主动和患者谈心拉家常, 了解患者的各种思想状态和心理活动, 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 认真倾听其诉说, 在取得患者信任的基础上, 与其推心置腹地交谈, 告其疾病的转归、预后, 使患者承认和接受患病的现实, 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如有一位男性患者脑梗死后, 出现肢体偏瘫、失语, 整日情绪低落, 烦躁,家属对他很关心, 但患者还是不配合治疗.看到这些情景, 我们一面开导患者, 一面讲解疾病的早期康复知识, 经过我们的耐心疏导及家属的关心和鼓励最后患者对康复充满信心.患者以超常的毅力坚持功能锻炼,2个月后偏瘫肢体恢复到接近正常肌力.

如急性期时床上良肢位的摆放,告诉其床上良肢位是一种临时性的治疗体位,并根据病情需要帮助患者在床上做肩、肘、碗和髋、膝、踝的被动活动, 预防肩关节脱位、关节挛缩、肌肉萎缩等各种并发症.待病情稳定后, 进行康复运动治疗, 告其肢体锻炼不能操之过急, 量由小到大, 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并让相同疾病正处于恢复期的患者现身说法, 这样其它患者就看到了希望, 很快振作起来, 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4讨论

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心理状态, 可促进疾病的恢复, 同时心理康复也是促进机体康复的重要保证.相反, 心理状态不佳, 则会起到付作用.因此,对一个具有不良心理或心理障碍的患者,欲恢复其躯体、语言即认知功能,就必须首先使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3].如急性期时床上良肢位的摆放,告诉其床上良肢位是一种临时性的治疗体位,并根据病情需要帮助患者在床上做肩、肘、碗和髋、膝、踝的被动活动, 预防肩关节脱位、关节挛缩、肌肉萎缩等各种并发症.待病情稳定后, 进行康复运动治疗, 告知患者肢体锻炼不能操之过急, 量由小到大, 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并让相同疾病正处于恢复期的患者现身说法, 这样他就看到了希望, 很快振作起来, 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对家属也要进行积极的健康教育,发挥家属对患者的社会支持作用.要求家属在患者面前多使用美好的语言,多给予劝说、安慰和鼓励,使患者的情绪稳定.我们通过对患者的心理分型, 并针对性进行康复治疗与训练, 调整患者的心理因素,促使其有正确认识,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以达到早日回归家庭与社会的目的.

总之,对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能够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其生存质量,远期效果更为明显.参考文献

[1] Smith LN, Lawrence M, Kerr , et al. Informal careers’ experience of caring for stroke survivors[J]. J Adv Nurs , 2004,46(3):235-244.

[2] 陈冬素. 心理治疗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中的作用[J].现代康复,2001,10,5(10):113.

[3] 郭克锋,关菊香,朱银星,等.脑卒中后的心理康复[J].现代康复,2001, 1,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