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心理压力应略

点赞:3375 浏览:1083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要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不仅应具有现代教育知识、创新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近年来国内外众多的调查研究发现,教师普遍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不能改善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必将危及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探讨了教师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关 键 词 :教师 心理压力 健康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060

尽管“教师”在这个崇尚的职业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向往的职业,然而医学专家却认为,目前在教师中有不少人或多或少存在心理隐疾,这是由心理压力造成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受到情绪的困扰,出现睡眠障碍和心理障碍,甚至有些教师因为没能及时排解心理压力,导致引起抑郁性心理障碍,另有一部分人会出现情感性精神疾病或精神分裂症.本文将从教师心理压力产生的机制,原因及应对策略三方面来作浅要分析.

1.心理压力产生的机制

心理压力是指个体在生活中对威胁性事件或情境反映而形成的、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变化的一种身心持续紧张状态.它包含着三方面的涵义:首先,心理压力是一种心理状态;其次,心理压力是对威胁性事件或情境的反映而形成的;最后,心理压力表现为认知、情绪、行为的有机结合.当个体为了顺应社会环境的要求或者感受到威胁性的生活事件时,就会体验到心理压力,压力产生使机体整体平衡状态被打破,并且伴随有生理上、心理上、行为上的相应变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心理压力能成为人们活动的动力,对活动起激励作用.教师在适当的心理压力的激励下,有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更好地在教育工作上发挥作用.但是,如果心理压力过大,来自于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的因素都对教师造成压力,引起教师过度的情绪紧张,导致教师体内活动失衡,从而带来一系列行为紊乱现象,如注意和知觉范围变得狭窄,正常的思维活动受到干扰和限制,活动效率降低,最终导致活动失败.教师如果长期心理压力过大则引起持续的情绪紧张,必将引发一系列的心身疾病.

2.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

2.1 社会要求加大

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引起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师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同时还是学校集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父母的写作技巧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等.各行各业对人才规格的高要求使得社会期望教师胜任每一种角色,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而社会竞争的激烈则使得家长把家庭的幸福和孩子的未来寄希望于教师.当教育质量不高,学生出现问题时,社会、学校、家长就将责任归因于教师.而多种期望和教育对象本身的复杂性、多样性,使教师在多重角色中不堪重负.社会大众对教师教育价值与功能的过高期望导致了教师不得不超负荷工作,产生角色压力.

2.2 工作压力

一项对3712名教师的调查表明,31.5%的教师认为工作负荷非常重,46%的教师认为很重,23%的认为一般,只有不足1%的教师认为较轻.教师的课时量大,教学任务重,教学班级多,作业批改量大,已经让教师工作与生活无法分离.此外,由于教师数量有限,每年学生数量又在不断增多,很多教师的周课时量达到18节甚至20节以上,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还必须保证教学质量,因此高强度的教学压力成为造成教师心理压力的一大因素.

2.3 职教职务晋升压力

教师的职教职务晋升压力主要表现在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劳等方面.对教师进行科学、客观、规范的考核与评估,这些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督促教师自觉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保障.但在具体评审工作中,由于的各种现实因素干扰的原因,导致评审工作失去了公平、公正、公信,与初衷背道而驰.

2.4 学历知识更新压力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学校招收的人才规格和质量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进而对教师的学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因此,教师无论是为了自身的生存考虑,还是为了符合国家对教师的要求,都必须为自己的学历提升而努力奋斗.为了使自己能在教师队伍中立足,不至于有朝一日因为学历知识而被教师队伍淘汰,大量教师在工作之余,开始埋头苦读,考取各类证书或者是相关专业在职硕士,利用周末或是寒暑检测的时间进行研修学习,

2.5 经济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虽然为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一直在努力,教师的经济待遇也确实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相对于其它行业,教师劳动的复杂性、繁重度、紧张度都比一般职业劳动者大,教师的经济收入与其他行业相比,却相距甚远.甚至某些地方侵犯教师权益,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仍然存在.

3.心理压力的应对策略

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是教育能力的核心,加强对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面对诸多心理压力,中职教师将如何应对?有效调节压力,保持健康的心态,积极乐观的品质是教师从事教育的前提条件.

3.1 认清影响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教师的心理压力应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教师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心理学家把社会支持比作是一个缓冲器,可降低我们对压力严重的感受性,减轻各种应激性事件对身心健康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作用.教师职业无论是组织形式、工作形态还是工作内容,相比于其它知识分子从事的职业而言,都是比较封闭的,这就需要教师为自己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以缓和工作带来的压力.教师通过建立自己交际圈中的良好人际关系,不仅能够不断掌握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知识、技能以及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并且在交际中主动地调节自己的行为.有着良好人际关系的教师很少会出现心理压力. 3.2 爱岗敬业,不怕压力,积极进取

教书育人是社会和历史赋予每位教师的神圣使命.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施教行为,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为人师表就要从根本上要求每一位教师具有严格自律的心理品质,不仅要有高超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要有蜡烛般的美德,甘于奉献.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时俱进,找到能发挥自己潜能的、应有的位置.一方面,加强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真正以先进的思想和人生观树立起在三尺讲台做奉献的思想,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袭.另一方面,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孜孜不倦地专研业务,不断充实心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新的方法,既要继承传统知识,又要勇于创新,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和业务领域,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这样才能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3.3 改变非理性认知,培养积极思维

教师的认知是教师对待事物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思维与方法.教师不合理的认知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心理健康,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要改变非理性认知.任何事物都有正负两方面,更应该积极地看待一切事物,客观地进行评价.教师要更多地站在高处看待自己从事的是一份崇高的职业,是在培养祖国未来的建设者,通过精神上的满足来代替物质上的满足.

3.4 正确认识自我,建立合理的专业期望

教师的职业是一个默默无闻、不求回报的职业,因此,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合理地接受自我,不为所从事职业的平凡而叹息,不跟默默无闻的付出而计较.此外,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职业的特殊性:具有华丽“高帽”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确实有着崇高而重要的社会意义.要认识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不现实的,学生学习的好坏、发展的快慢与他的成长环境、社会环境有着必不可分的联系,不是教师一人的力量就可以随意改变的,尤其是人格塑造的时期.因此,教师要建立合理的专业期望,不要一味地强调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不要因为无论自己如何努力、如何感化,班级有些学生就是没有任何改变这种教育现实而产生无助感.要接受教师本身也是一个血肉之躯,不是圣人,自己能力有限.

再者,社会的多元化必然导致学生在接受教育时,性格、人品、兴趣、爱好等方面也呈现多元化趋向,学生身上的优缺点来自方方面面的因素,教师没有理由也不应该将学生看成是自己独立完成的“作品”,或喜或悲.确立合理的专业观念和专业期望的教师,才不会轻易被一时的挫折和逆境所扰,产生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