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现状原因

点赞:15793 浏览:6904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当前中国高校贫困生因数量庞大和心理问题突出,引起了教育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这一群体身上,普遍存在着自尊与自卑并存、渴望交往与自我封闭并存、成就感与焦虑并存、学业与矛盾的心理.这种心理现状产生的原因,既有客观方面的,如贫困生家庭教育条件的限制及教育方式、社会环境的、学校教育及校园环境的影响;也有主观方面的,如部分贫困生对贫困缺乏正确的认知、自身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及尚未形成合理的心理防御机制.


关 键 词 :贫困生;心理现状;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0-0274-03

一、高校贫困生群体的界定

科学界定高校贫困生的范围,确定好研究的目标群体,是开展高校贫困生心理现状和原因分析研究的首要问题.

教育部、财政部在1993年《关于对高等学校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教财[1993] 51号)中首次将贫困生界定为:“在普通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就学期间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困难的学生.”很显然,这个定性的标准很模糊,对工作的指导性不强,难以操作.

在实践中,绝大多数高校主要参照教育部、财政部2007年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界定学生是否为贫困生:一是学生平均每月学习生活消费支出;二是学生家庭人均年收入占当地平均收入水平的比重;三是学生缴纳学杂费的情况.通过综合上述三个方面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将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学费和生活费,或支付学费和生活费困难的学生界定为一般贫困生;将缺乏家庭经济来源或经济状况较差,经助学贷款后仍无力支付必要的生活费和学杂费的学生界定为特困生.据此,本文将高校贫困生界定为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不能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以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大学生.

当前,随着中国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深入执行和高等教育成本的逐步提高,以及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总量的快速增长,高校在校贫困生总体数量和所占比例也呈明显上升趋势.据教育部于2010年8月12日举行的2010年第10次新闻通气会上《2009 年全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执行情况》中所显示,“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2 285.15 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527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人数166.1 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7.27%.” [1]

二、当前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现状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高校贫困生群体身心反应症状较非贫困生群体明显,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偏低.在这一群体身上,普遍存在着自尊与自卑并存、坚强与脆弱并存、渴望交往与自我封闭并存、成就感与焦虑并存、学业与矛盾的心理,并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及人格的健全,使其成为高校大学生中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

自尊与自卑并存.心理学认为,自尊与自卑都是个体的心理特征.自尊感体现的是个体对自我价值感的一种肯定和认可;自卑感则是指个体对自我价值感的否定与贬低.贫困生大多来自老、少、边、穷地区或者城市下岗职工家庭,状况普遍较差.很多贫困生在中学时就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但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终于和那些家境优越的同学一起迈进大学校门.这些经历带给了他们巨大的自尊,使他们对自我价值产生了肯定和认可,认为自己并不比别人差,甚至比别人更具有拼搏奋斗的精神.但是来到大学校园后,他们发现依然没有摆脱经济窘迫的困扰.因为贫困,他们在饮食、衣着、校园活动、学费缴纳等方面与其他同学存在明显差异,并不得不忍受来自周围人异样的眼光,自卑心理油然而生.另外,贫困生多缺乏文体特长,各种校园活动只能当看客,更加剧了不如他人的自卑意识.然而强烈的自尊心又使得他们总感觉别人在背后讥笑自己的寒酸,产生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维护自己的尊严.这种强烈的自尊又十分脆弱,一旦受到刺激或挫折,便有可能走向更强烈的自卑.他们想得到周围环境的支持,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逐渐形成了既自尊又自卑,既坚强又脆弱的双重性格.

渴望交往与自我封闭并存.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性.与人交往是人的心理需求,处于青春期的高校贫困生也不例外.而大学生活的特点,也使得社交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渴望与他人交往,渴望融入集体,希望在与他人的交流与沟通中获得肯定与认可.但贫困生多半性格内向,内心孤僻,不善言辞,他们中有些人不愿与他人交往,有些不知道怎样与他人交往.自卑心理更使他们过于敏感与脆弱,在交往中少了一些从容和自信,在遇到挫折时往往感到自己不被别人接纳,感情更易受到伤害.另外因为贫困他们不得不逃避参与一些与消费有关的交往活动,久而久之逐渐游离于集体之外,被边缘化.强烈的自尊又使其不愿他人知道自己的窘迫,更不愿与他人诉说自己内心的苦闷.这种矛盾心理往往使很多贫困生渐渐走向自我封闭,变得更加孤僻.

成就感与焦虑并存.焦虑是人由于外界的压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所感受到的忧虑、紧张与恐惧并存的心理状态.贫困生自身的经历使他们产生了巨大的自豪与成就感.但是,当他们带着自豪与成就回到大学校园中,又由于巨大的经济压力和沉重的思想负担被焦虑所包围.首先是经济焦虑.由于缺乏稳定的学习和生活费用的来源,许多贫困生不仅要为如何缴纳学费而发愁,还要为每天的伙食费而忧虑.其次是学业焦虑.部分贫困生因知识面较窄、动手能力较差、学习方法过于死板、信息时代应具备的一些知识技能如电脑、网络等知之甚少等,难以在学习上建立竞争优势,但他们又迫切希望以优异的成绩来证明自己及维持自尊,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也加剧了贫困生的焦虑情绪.再次是就业焦虑.一方面是贫困生内心迫切希望就业摆脱贫困改变命运的期望,另一方面是社会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再加上自卑及社会关系的匮乏,使得许多贫困生在内外多重压力下,非常担心无法找到理想工作而经常处于焦虑不安情绪之中. 学业与矛盾的心理.对于很多贫困生而言,学业是他们的骄傲,他们迫切希望通过骄人的学业成绩来获得他人的肯定认可;也需要通过优异的学业为自己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高昂的学费,每天的生活费,父母的操劳,兄弟姐妹的辍学,以及自己的成年都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不能再依赖他人,必须自食其力.因此需要大量来维持生计,同时也减轻对家人的愧疚.很多贫困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外勤工俭学,有的甚至放弃了部分上课时间来赚取更多的金钱,而这又影响了学业.在学业与的两难选择中,很多的贫困生矛盾心理严重,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

三、高校贫困生心理现状的客观原因分析

高校贫困生的存在是一个社会性问题,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影响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就客观原因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及教育方式的影响.贫困生大多来自老、少、边、穷地区,因当地教育条件和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从小不能像城市同龄孩子一样去开阔自己的视野,也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接受良好的教育,文体活动能力比较差,知识面相对较窄,综合素质也相对缺乏.迫于生活压力,很多贫困生的父母外出务工,把子女交给年迈的父母照料.有的即使在家也是终日操劳,无暇顾及与子女的交流沟通和情感教育.很多父母即便和子女交流,也仅仅局限于学习情况的了解和求学费用的支付.“生活上不能与别人比,学习上就一定要比别人强”是很多父母激励子女努力学习的最常用语言.这种教育方式对于一元化评价标准的小学与中学而言能使子女因成绩优异而在与其他同学的比较中维持心理平衡,但对于评价标准多元化的大学则未免显得应对乏力.而家庭结构的变化如单亲家庭、重新组合家庭等必然会对子女产生巨大的影响.家庭生活的变迁,如父母下岗、生病以及意外事故、自然灾害等也影响着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其次,社会环境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有的人一掷千金,有的人却温饱无以为继.因为个人能力不同所导致的贫富差距在贫困生看来尚可理解,但面对各种媒体及身边所出现的那些因权力寻租、道德失范而迅速暴富的现实,贫困生心理极度失衡,给其人生观、价值观带来消极影响,严重冲击着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在这种客观背景下实施的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更使没有任何社会资源的贫困生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无助无望感.他们在观察、思考、了解、适应的过程中产生了焦虑、彷徨甚至无所适从的消极心理.

再次,学校教育及校园环境的影响.中国中学的应试教育及心理辅导师资力量的缺乏导致一些贫困生在进入大学前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个别贫困生甚至存在心理障碍.这一点从高校新生入学后的心理健康普查结果就可得知.进入大学,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使贫困生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自己与周围人在经济、着装、文体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别.“如果说这种贫富差距对贫困生在生活上、精神上的影响是浅层的话,那对其心理上精神上的影响则是深层的.”[2] 校园里有的同学穿名牌服装、带时尚饰品、手提笔记本电脑、甚至开私家车上学,有的同学则节衣缩食为生计而四处奔波,这种落差给贫困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和巨大的精神压力,无形中加重了他们的自卑感,从而产生压抑、烦躁、嫉妒、悲观等心理状况.

最后,社会或学校对贫困生的资助大多是物质上和经济上的,而很少有人对其精神表示关注,从而忽略了这些贫困生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在接受别人的帮助过程中,他们感到自己是在接受施舍,自尊心受挫,从而加重了自卑心理.

四、高校贫困生心理现状的主观原因分析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心是变化的根据,任何的外在因素都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因此,客观因素对(下转281页)(上接275页)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产生的负面影响必然要通过贫困生自身主观方面的原因来起作用.

首先,部分贫困生对贫困缺乏正确的认知.心理学认为,使一个人产生心理困扰的不是客观事物自身,而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不合理认知.贫困生之所以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是由于其对贫困认知上的偏差.如有的贫困生认为,人生苦短,世事难料,从而悲观宿命,放弃抗争;有的贫困生则认为,别人能拥有的自己为什么不能拥有?从而产生虚荣心和畸形的消费;而有的贫困生认为,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被贫困所打倒,只要自己满怀信心,不怕挫折,努力奋斗,未来一定是美好的!最后这类贫困生的前途不用多说,结果肯定是光明的和富有的.有的贫困生把来自于社会和他人的真心关爱与帮助看做是施舍,还有的把人际交往中产生的不愉快都归因于贫困及因贫困对方对自己的不尊重.

其次,贫困生自身性格内向,缺乏自信.据山西财经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贫困生中性格内向和孤僻者偏多,沉默寡言者占49.6%[3] .这些学生往往做事谨小慎微,自我评价偏低,难以正确评价和认识自我,平时交往中怯懦自卑、离群索居.长此以往,易产生孤独、郁闷等情绪.另外,大学生情感情绪体验丰富,但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很小的事情都会引起情绪的波动,这也是诱发不良心理症状的原因之一.

再次,贫困生尚未形成合理的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心理防御机制积极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主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消极的意义在于使主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贫困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心理上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真正成熟的过度阶段,尚未形成合理的心理防御机制.面对生活中出现的种种自感无力面对的困难和挫折,很多贫困生采取了过度压抑、否定、幻想、退行等不合理的防御机制,而不是升华、幽默、补偿等积极合理的防御机制.这些不合理心理防御机制的使用导致了他们心理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