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要求剖宫产的心理

点赞:12942 浏览:57312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关 键 词 ] 剖宫产;心理因素;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a)-166-01

统计资料表明,剖宫产率有逐年增高之趋势.原因之一与产妇要求剖宫产的心理有密切关系.笔者从事妇产专业十余年,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探讨,因症施“药”针对具体不同的心理因素,给出相应的对策,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1资料分析

要求剖宫产的产妇301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根据不同的心理原因,分列为以下几种:

一怕分娩遭罪型,共82例(27.24%).因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现在产妇多为第一胎,心理紧张自然难免,属正常现象.关键在于产科医生的解释与劝导.产妇分娩时,难免要消耗一定的体力.由于分娩时子宫收缩和胎儿压迫使子宫壁神经受压,子宫肌缺血乏氧,由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娩痛,产妇称之“遭罪”.其实,产妇没有把痛和痛苦割开.自然分娩会有痛,但痛中有甜.剖宫产由于麻醉药的止痛作用,分娩痛是减轻了,但在某种程度上包含了一定风险,如少数产妇局麻或硬膜外麻醉,会发生麻醉意外;剖宫产术中若膀胱或肠道充盈,术者稍不慎便会伤及之,术中原因种种所致少数病例尚会发生羊水栓塞.术后产妇出血和产后感染率亦高;还会引起术后肠粘连等.鉴于上述,产妇要权衡利弊,能自然分娩者切莫强求剖腹者.经引导后,56例产妇放弃剖宫产要求(68.29%).

二怕吃二遍苦型,共76例(25.25%).有的产妇怕到时生不出来,再开刀,吃二遍苦.其实,这种想法是多余的.产妇采取何种分娩方式,医生会根据产力(子宫收缩)、产道(以骨盆为主)和胎儿(大小、胎位、是否畸形)等条件来决定.如果产妇在产前检查中,预测可以从自然分娩,而在分娩中出现了异常,如子宫乏力或子宫破裂、软产道发生异常(如宫颈水肿)、胎儿异位或胎儿发生窘迫症等.此时,医生决定另选分娩方式――剖宫产,虽说是遭了二遍罪,但也值得,何况这种情况临床上并不多见,产妇不要因噎废食.经疏导,41例产妇放弃剖宫产(53.95%).

产妇要求剖宫产的心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产妇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2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三怕小儿低智型,共81例(26.91%).有的产妇惟恐胎儿在分娩时,头部受挤压而影响小儿的智商.事实上恰恰相反,自然分娩不会造成对胎头的影响,因为胎儿在经过产道时,颅骨会自然重叠以适应产道环境,防止脑组织受压.相反,剖宫产因胎儿从宫腔中直接取出,受到气压骤变的影响而可能会产生脑损伤.这是因为剖腹时,胎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磷脂产生不足,小儿出生后肺泡张力不足,小儿容易发生呼吸窘迫,大脑乏氧而影响智商.其剖宫产的小儿胸部未受挤压,呼吸道的黏液均滞潴于肺,易发生小儿吸入性肺炎和新生儿湿肺.婴儿乏氧有损小儿大脑发育,影响小儿智商.经解释,58例产妇放弃剖宫产(71.61%).

四是怕影响型,共41例(13.62%).部分产妇怕分娩致使的紧张度降低,由此会引起性能度的降低而影响.固然,一部分由分娩的产妇,产后可能出现性低下.这是由以下几个因素所为:其一,分娩后体内性激素(动情素)水平骤降,从而唤不起性欲;其二,分娩时壁神经受压,对性刺激敏感度降低;其三,产后产妇由于哺乳、照顾婴儿所致精力不足.产后性低下多发生在产褥期,此期恰恰是禁止性生活期.度过产褥期后,产妇随着身体复原,性激素水平回升,性低下随之恢复.值得提出的是,从结构上看,其壁有黏膜层、肌肉层和纤维层构成,壁有许多横纹皱折,又外覆弹性纤维,有很大的伸缩性,不会因分娩对扩张而失去原有弹性和紧缩性.临床实践证明,产后加强保健,尤其注意肛肌和产后体操锻炼,弹力与分娩前无任何差异,不会因此而影响性和谐.经劝导,26例产妇放弃剖宫产(63.41%).

五怕有损于健美型,共21例(6.98%).有一部分产妇怕自然分娩会损害体形美.但事实上恰恰相反,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经分娩,非但不会损害体形美, 而且还会增强体形美.经过以理服人,15例产妇放弃剖宫产(71.43%).

2讨论


剖宫产率在逐年上升,其原因有技术进步的一面,主要是以上所述五种的心理因素的影响.通过更新医务人员怎么写作观念,提高医院产科整体质量,积极开展无痛分娩术,加强医患沟通及宣传教育,通过对产妇进行产前心理疏导等策略,可控制心理因素所造成的剖宫产率上升.

[参考文献]

[1]董健.产妇要求剖腹产的心理探讨[J].家庭医学杂志,1998,12(1):7.

[2]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9.

[3]范玲,吴连方.产妇分娩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5):276-278.

[4]王元华,马跃玲.剖宫产术病人的心理状态调查及护理措施[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9):96.

(收稿日期:2008-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