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初中学生的心理过渡工作

点赞:15974 浏览:6941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七年级学生刚进入初中读书,教师应准确考察、掌握学生的心理规律,针对学生心理,帮助学生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心理过渡,使其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中学生活.

初中生角色转换心理过渡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状态是:第一,陌生的师生、同学关系引发剧烈的心理变化.七年级新生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下课了,他们总爱找各自的小学同学一起玩,形成自发的小团体;在双休日,他们常常约小学的同学一起看望小学老师,以此来重温过去的师爱,表达对小学的眷恋.小学,与每个学生接触的教师较少,接触的次数多,管得细,学生对教师具有依赖感;中学,教师相对增多,学生在每天至多只有一两节课的班主任身上,找不到依靠,总觉得老师离自己很远.小学六年,没有改变环境的经历.

第二,学科增多,学习负担突然加大.进入初中,课程量猛增,学科增至近十门,如果学习方法不当,时间分配不合理,就会失去协调和自控能力,从而渐失信心,产生迷茫情绪.

第三,有的学生延续的盲目自信与自卑,易造成心理失衡.有些学生在小学一直是倍受宠爱的“佼佼者”,到了中学以后,他们一经挫折,如当不上班干部,或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易心灰意冷,找不到感觉,不知道如何应付.有些学生小学底子较薄,一直在班上充当“不起眼”的角色,进入中学后,仍背负着这种自卑的心理.

第三,在小学较长时间形成的思维模式易成为学生追求新知识的障碍.学生在小学六年形成的认知习惯,使他们常用怀疑的目光看待中学老师,或对老师说:“我们小学老师这样说的”,或对老师评头论足,他们有了心里话更愿意对同学讲.

第五,“特殊学生”的特殊心理.当今社会离婚率的提高以及市场经济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如贫富差距日益明显等),使得离异、单亲、下岗等特殊家庭的比重增加,这就给特殊家庭中的“特殊孩子”的心理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甚至是创伤,他们大多性格孤僻,自卑感强,学习较差,行为上缺乏自控能力.

针对七年级新生的以上特点,做好他们的心理过渡工作,使他们及时适应初中生活,对保证初中阶段良好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要学生的培养集体意识.培养集体意识是班集体建设的首要工作.班风正、学风浓、具有战斗力的良好集体能使每个学生受益,从而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精神也是及其重要的.根据以上分析,在开学初可设计系列班会活动.例如:

第一节课:《请你了解我》.先让学生站在教师外,铃声响后,学生排队安静地走进教室,做好后,教师告诉大家,我们的中学生活开始了,现在所以的同学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让我们放下过去,开始精彩的一段人生.然后,大家互相介绍自己.

第二节课:《风雨同舟》.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新同学,新朋友,增强了解和友谊,让同学认识到如今我们是同在一条船上,每个同学就是一名水手,只有齐心协力,才能经受住风雨的考验,驶向成功的彼岸.

开展“懂得爱,珍惜爱,回报爱”.让学生参与家庭劳动,做一周“家长”,从中体会父母的辛劳,从而学会如何孝敬父母,如何尊敬师长,如何对待同学的关爱.


开展评价与自我评价.开学两周后,让学生在班上对自己做一个全面、客观的自我评价,其他同学就他的发言作补充,肯定优点,指出缺点,让学生在评价与自我评价中正确认识自我,找出差距,及时改正缺点.

第二,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境界.根据七年级学生侧重形象思维的特点,应搞活课堂教学形式,丰富课堂内容,寓教于乐,切忌“满堂灌”.经常组织学习方法交流会,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计划,合理利用时间,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学之间可以就一些问题讨论,如怎样预习和复习,怎样记笔记,怎样在学习中思考,怎样准备考试,怎样积累学习资料,怎样选择和阅读参考书.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老师及时帮助,课余时间给他们补习,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一个班干部主动关心、帮助一名学习上暂时处于落后状态的同学,为他们讲解问题,帮他们听写单词,背诵课文,督促他们完成作业等.

第三,协调好同学关系.七年级学生有较强的依赖性,需要教师抚慰,实现师生交流的主动权在老师,可从三方面入手:

如何做好初中学生的心理过渡工作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学生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①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挤出时间创造与学生接触的条件.到教室转,与学生交流一两句,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谈心,了解学生的困难与心理,让学生有困难找老师,尽快让学生认可老师.

②短期内教师不可能与每一个学生面对面谈心,但也要把师爱平均分给每个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笑容,一个手势都可以传达师爱,都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以此缩短师生距离.

③充分利用日记、周记定期与学生交流.同学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中的难点,对女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男女同学交往的原则的引导更为重要.鼓励学生团结互助,做有修养的人,高雅的人,刹住歪风邪气,如传闲话,搞小帮派,起绰号,互相攻击等.

班主任在协调同学关系中起着微妙的作用.这里面需要爱心、耐心,还需要智慧.可通过《宽容,是一种美德》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学会包容,并指出这是一种健康的豁达的心态,是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人应该做的.

第四,正向激励,建立自信心.正向激励,就是以表扬为主.心理学讲,教师若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及时表扬,则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七年级新生总是想把自己最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这种愿望很强烈.如果教师想给学生来个下马威,想抓住某个毛病多的学生做典型,毫不顾及地进行批评,那么,这个学生就会想:反正我已经是老师心中的坏学生了,我就破罐子破摔,这样的教育显然是失败的.

学会表扬,首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做一个各方面都优秀的“完人”,但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另起一行,争做第一”,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优势,从而树立信心.老师对学生的口头禅应是:“这才像我们班的学生”.

第五,开展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全国优秀教师孙维刚在一生的教育生涯中,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特别重视家长的工作.1999年,孙维刚在接下他的第四轮实验班后,从6月20日到9月1日,先后召开了10次家长会,每次平均3个半小时.向家长灌输教育孩子的新理念: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评价学生要看综合素质,尊重学生人格,正确看待成绩,为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初中学习生活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