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呼语折射出的作者心理

点赞:25476 浏览:11841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不同称呼语的使用能反映出交际双方的角色、地位等关系.同样,零称呼语的使用也可以达到一定的言外之力.本文以这一点入手,分析零称呼语在刘墉先生《肯定自己》这本书所折射出来的作者心理.

关 键 词 :称呼 零称呼语《肯定自己》心理

零呼语折射出的作者心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儿子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2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称呼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语言形式.它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大家平时的体验,我们可以意识到恰当的称呼能够使交际更加顺利地进行,而不恰当的称呼可能会导致交际的中断.

在中国,称呼语的种类可谓五花八门,非常丰富,祝畹瑾教授(1992[2](P151-157))把汉语称呼语分成六类:(1)亲属称呼语;(2)特殊亲属称呼语,指“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伯伯”、“伯母”等可用于非亲属关系的亲属称呼语;(3)姓名,包括全名、学名、小名、老/小/大+姓、别名等;(4)通用称呼语,指“同志”、“师傅”、“老师”等可广泛应用于同一社会范畴内各成员的称呼语;(5)职衔,即职位和头衔;(6)零称呼语,意指用“喂”、“劳驾”、“你好”等日常用语来打招呼,或者用指称听话人所从事的工作或正在进行的活动来呼唤对方,如“民警”、“骑自行车的”.对于前五类的称呼语,已经有不少学者潜心研究过.但第六类零称呼语,似乎还较少学者涉足.而本文所要小议的正是“零称呼语”这种形式.但这个零称呼语并不完全等同于祝教授讲到的这些,笔者把其范围扩大,认为按照一般的语言习惯,该使用称呼语地方没有出现称呼语,就是称呼语缺失,也是一种零称呼形式.

在写信的过程中,一般我们或多或少都会使用到称呼语.台湾作家刘墉先生的《肯定自己》这本书,相信有不少读者阅读过.这本书里的文章都是刘墉先生以一位父亲的身份写给自己儿子的信.这些信中的内容讲述的都是父子之间经历的事,其中还包括当时的一些对话.有对话就很有可能涉及到称呼,而且父子之间的信件,中间可能出现的称呼不外乎作者、儿子的姓名、英文名等,或者直接用”爸爸、爸、儿子、儿、孩子”等称呼.但利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相关知识查找,我们发现文中并没出现作者、儿子的姓名、英文名这些,在这本8万多字的书中,只是能作为称呼的“儿子”一词出现了18次,但真正用于称呼却只有 1 次;“孩子”一词出现了49 次,“爸爸”一词出现了5次,都没有用于称呼;单独一个“儿”或“爸”更是没有出现在文中.

说话者在交际的过程中,总会根据对方的职业、年龄、地位、身份,与自己的亲疏、情感关系,以及当时的情景等多种因素来选择恰当的称呼语.因此听话者可以根据说话者对自己的称呼来推测说话者的用意,旁观者也往往可以从称呼语上获悉交际双方的角色、地位和亲疏程度、交际主体的态度等信息.很有可能在信件所描述的事件发生时,作者与儿子之间的对话都是有称呼的,但作者在把这些内容写进书中时却省略了这些称呼.根据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一般同时实施了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而“言外行为”是语用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人们想通过说话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当然称呼作为语言的一部分,也同样有这样的作用.但称呼语的缺失是否也预示着某些言外行为呢?不管作者是有意还是无意省略了这些称呼语,我们可以利用语用学的相关理论,从这种零称呼形式中一探作者的心理在文章中的折射.

一、作者希望让所有跟儿子年龄相仿的孩子们都能成为书中的主角,感同身受去体会作者想要说明的道理:

(1)当你发现原来的计划行不通时,不要去想那计划花了多大工夫,或有多完美,因为不通就是不通,再完美的计划也没用.最重要的是:

你必须立刻找其他可行的路,愈快反应,愈能成功!

(2)不要犹豫,不要吝惜!抓住机会,露出笑容,说一声:“嗨!”

这世界会变得好大、好可爱!

(3)生在这个时代,你的眼光要远,胸怀要大.

“河殇”影辑里感叹中国人过去没有走向海洋,我则建议你:想要未来成功,你必须现在走向世界!


这三段文字都是父亲对儿子的一番建议,告诉孩子一些道理,无一例外,中间都不存在称呼.我们自己可以试着对比一下,如果在这些话中都加上对儿子的称呼,如儿子的“名、小名”或直接以“儿子”这类的称呼,那么书中的内容就完全成了作者与儿子两个人之间的事了,而读者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通过一位父亲的描述去了解这一对父子的生活,自然拉远了读者的距离.但把该有的称呼都省略,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更能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一番话,阅读起来就如自己的父亲在对自己说这番话,自然拉近了读者的距离,把读者带进文章中.正如作者在书的自序中提到:“这本《肯定自己》,与其说是我写给孩子的信,不如讲它是写给海外青年朋友的书.”可见作者的写作目的就是把这些信当作写给所有青年朋友的,而不是要大家来欣赏自己跟儿子的生活片断.一般来说,我们都认为在交际过程中,越是亲密的称呼越能体现交际主体的亲密关系,越能拉进双方的距离,但这通常也只限于只有两个人的对话中.检测如三个好朋友在一起聊天,其中两个之间称呼得很亲密,聊得很起劲,第三方自然会感到被忽略,被遗忘了.像在这里,除了交际双方外,还多了读者一方,那该怎么说话才不致于让读者感到置身事外呢?因此作者采用零称呼形式,这样的确比用任何称呼更拉进了读者这一方的距离.

二、体现作者在教育孩子上能够理性、平静、有节制的处理:

在当今社会,很多父母都把孩子当成上帝、掌上明珠,对子女的称呼可谓情深意切,有的直接就以“宝贝、小祖宗、小皇帝”相称,收敛一点的,或是孩子大一点的,就称“儿子、女儿”,如果孩子的名字为“王茵雪”,就称“雪雪”或“茵雪”.而当孩子不听话时,父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也表露无遗,“混小子、混蛋、不长进的、笨猪”此类贬义称呼经常脱口而出.我们对照一下作者的零称呼形式在这点上又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4)要搬家,作者总提醒儿子要早些收拾好自己的东西,但儿子不听,老认为还早着.到了只剩下两天时,儿子才急,因为自己的东西多,儿子不断问作者“怎么封箱底”,“不要的书是否要送给图书馆”诸如此类的问题,这时作者并没有好象逮住了一个绝好的机会一样数落儿子,用贬义的称呼教训儿子,而只留下一句话:“你自己决定吧!”

(5)吃完了晚饭,儿子一直在打,作者一遍遍地叫都不听,作者心中很是气愤,向儿子吼了一句:“你要打,就出去打!”在愤怒之时,作者依然没有使用任何带有贬义色彩的称呼骂儿子.

好话百听不厌,而坏话一句就够,对方可能就不愿再听你讲了.根据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保全论”,作者“你自己决定吧”、“你要打,就出去打”这两句话已经没有使用任何的礼貌补救策略,以最直截了当的方式表明作者的意图,这样必然公开实施了威胁儿子面子的行为.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还不加以克制,喊出带有贬义色彩的称呼,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根据Leech的礼貌原则,即使当我们要表示贬损他人、对他人表示分歧、厌恶时,也应该想法设法使他人“受损”的程度减到最小,否则付出的代价可能就是交际双方的彻底决裂.尤其对于孩子来说,反叛、逆反心理特别强烈,父母更应该采用理性的教育手段,不能总随自己的感情做事,尽量避免使用带有贬义色彩的称呼.

三、抛弃长辈的权威,与儿子建立平等关系的意识:

作者长期生活在美国,或多或少总会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在称呼方面,英美国家与中国有很大差异.中国文化强调家族观念,老幼尊卑,强调以“礼”相称,晚辈如果不称呼长辈或是只呼其名,是非常不礼貌的.而英美文化更崇尚个人主义,因此在称呼上也不像中国那么重视,夫妻、父子之间只呼其名也很平常.

(6)“去清天沟!这个工作算你的!你做外面!我管里面!”

“天沟里有马蜂!”你很不情愿地说.才登上梯子,往天沟里看一眼,又大叫:“哪里是树叶?根本都变成稀泥了!又臭又脏!”

我装作没听见,只是递给你一个塑料袋:“把清出来的东西丢进去!”就转身离开了.却又不放心,怕你梯子架不正,等还是不放心地出来帮忙.

(7)等我们都笑了!

“奇怪,从来没觉得流水的声音这么好听!”你说.

“因为它不再只是一条与你无关的天沟,而成为‘你的’天沟!那里你淋成落汤鸡,又弄得一身泥,换来的通畅!”

这两段都是父子之间的对话.顾曰国先生根据Leech的礼貌原则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礼貌的要求,度身定造了中国式的礼貌原则,其中就把“尊重他人”作为第一要素.这个“尊重他人”按照中国的传统,必然包括了尊重长辈的权威、社会地位这一点,因此在传统的国人眼中,儿子跟父亲讲话不带称呼是很不礼貌的.而这两段对话父子之间没有任何称呼.在文中其他地方出现的父子对话中,我们也都看不到彼此之间的称呼.其实这正反映了作者长期生活在美国,头脑中接受了当地的某些文化因素,父亲与儿子之间并不一定要建立界限分明的长辈、晚辈关系,而应该建立一种亲密无间、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式的平等关系.如果不看上下文,孤立地看这两段文字,我们根本感觉不出这是父子间的对话,倒好像是两个年纪相仿的人在交流.

结论

在语用学的研究中,我们通常都根据称呼的形式去推测说话人的意图、目的,以及交际双方的关系、地位等.而本文却从一般该使用称呼的地方省略称呼着手,探讨零称呼形式又蕴涵着写作者的什么意图.从语用学中这么一个小小的语言现象:零称呼形式入手,我们可以探视作者的心理,可见语言的运用潜藏着多大的学问.很多时候只是我们说话已经习以为常了,对很多语言现象也少了一种敏感.这篇文章以刘墉先生的《肯定自己》一书为例,以语用学的理论知识为用,也足以见得文学与语用学之间的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结合又并非我们语用学中的分支――文学语用学.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语用学研究更着重于宏观方面,比如关注由于社会文化因素以及个人认知差异而导致的读者之间的差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