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刘姥姥的心理描写和心理

点赞:31659 浏览:14551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在小说这种文学样式初具规模的清代,作家曹雪芹已懂得用人物对白、动作、心理、景物衬托等多种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且把《红楼梦》中的大小人物刻画得个性鲜明、千差万别.从《红楼梦》中对刘姥姥的多种心理描查重复率法上,即可展现出曹雪芹刻画人物心理特征的功力和刘姥姥的心理特征.

《红楼梦》中刘姥姥的心理描写和心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关 键 词 :《红楼梦》 刘姥姥 心理描写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中国家族小说鼻祖的《红楼梦》,当之无愧地在文学史上占据着显赫的地位.《红楼梦》的伟大不仅表现在它所构建的宏大的历史场面、纵横交错的家族脉络、数以千计的出场人物上,更表现在其精到的刻画人物性格的功力上.在小说这种文学样式初具规模的清代,曹雪芹已懂得用人物对白、动作、服装、心理、景物衬托等手法去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且把《红楼梦》中的各式人物刻画得个性鲜明、千差万别.抛开《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不说,单就曹雪芹对一个串场人物刘姥姥的心理描写,就已是异彩纷呈、足以让人惊叹了.

所谓心理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的描写.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能反映出人物的性格,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心理描写要成为塑造人物形象的有效手段,首先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使心理描写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才能成为多方面展现人物性格并完成人物塑造的有机部分.心理描写的常用方式有语言描写式、内心独白式、神态显示式、行动表现式、环境衬托式.俄国文学家普列汉诺夫说:“艺术家必须是一个心理学家.”即写人物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而只有通过心理描写才能揭示出人物的灵魂,才能使人物更加丰满.而在《红楼梦》一书中,曹雪芹早已熟知这种创作手法,并将其运用的得心应手.的确,在《红楼梦》中出现的二百多个有名有姓的人物中,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确实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也让人见识了在清代文学中,心理描写、心理分析这种文学手法运用的成熟.为了表现刘姥姥这个次要的人物,曹雪芹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在充分地展示刘姥姥心理特征的同时,把一个贫穷的乡村老太太的个性形象写得鲜活无比.

刘姥姥是一个来自贫穷山村的穷苦老婆子,但从小说中对她的描写来看,她并不愚蠢,也不缺乏见识,而是一个处世圆滑、善于应对、并敢于大胆挑战生活的人,所以,本文仅就刘姥姥的心理描写方法进行分析,从《红楼梦》中对刘姥姥的语言对白式、行动表现式、直接式的心理描查重复率法,从而展现曹雪芹刻画人物心理特征的功力和刘姥姥的心理特征.

一语言对白式的心理描写

语言对白式的心理描写是指通过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手法,当人物产生了某种思想活动的时候,往往会通过语言把自己的想法流露出来,所以人物的对白就成了表现人物心理的最直接手段.

《红楼梦》中的刘姥姥来自于“芥末之微,小小一个人家”,“是个积年的老寡妇,膝下又无儿女,只靠两亩薄田度日”,女婿狗儿的家境也是“一家四口,仍以务农为业”,以致“秋尽冬初,天气冷将上来,家中冬事未办”.至于他们与荣国府的关系,那更是微乎其微:刘姥姥的女婿狗儿“乃本地人氏,姓王,祖上曾作过小小的一个京官,昔年与凤姐之祖王夫人之父认识.因贪王家的势利,便连了宗认作侄儿.”这种所谓的亲属关系,用现在的话说,其实不过只是一般的同事关系罢了,而且事情已过去了三代,当事人早已过世,后代们也多数不记得这件事情,所以狗儿家与王熙凤娘家的关系应当早已中止.但刘姥姥却不这样认为,她的想法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看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刘姥姥所说的机会就是狗儿祖上与王家这点转弯抹角的关系,而“谁知狗儿利名心最重,听如此一说,心下便有些活动起来”.狗儿的“心下这一活动”,倒引出了刘姥姥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她开始分析金陵王家的形势,分析王家的人物性格及有无对他们接济的可能性:“如今(王夫人)现是荣国府贾二老爷的夫人.听得说,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最爱斋僧敬道,舍米舍钱的.你何不去走动走动,或者他念旧,有些好处,也未可知.要是他发一点好心,拔一根寒毛比咱们的腰还粗呢.”刘姥姥的这番话中,道出王夫人的特征是“怜贫恤老”、“舍米舍钱”之人,也就是说王夫人原本就有着爱接济穷人的习惯,而此时的刘姥姥发现王夫人的“怜贫恤老”的爱好正好对应着她自身的条件――“贫”与“老”.她马上把自己归入到王夫人最容易接济的那一类人之中,所以她要借助于她的“贫”与“老”去接近王夫人,以博得王夫人的同情,借助王夫人的同情心去荣国府里打打秋风:“果然有些好处,大家都有益,便是没银子来,我也到那公府侯门见一见世面,也不枉我一生.”基于这种心理活动,刘姥姥真的闯进了荣国府,得到了王熙凤的第一次资助,也找到了她二次进入荣国府的借口:“好容易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菜蔬也丰盛.这是头一起摘下来的,并没敢卖呢,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这个吃个野意儿,也算是我们的穷心.”在刘姥姥得到了贾母的欢心,并可以与贾母逛园子时,刘姥姥的应对同样机智,讨好的话说了一堆:“(贾母)又说与他这是什么树,这是什么石,这是什么花.刘姥姥一一的领会,又向贾母道:‘谁知城里不但人尊贵,连雀儿也是尊贵的.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也变俊了,也会说话了.’”在这段语言对白式的心理描写之中,刘姥姥的心理活动得以表现,她以自己丰富的阅历对贾家人有了独特的认知和判断,并且产生了大胆的设想.后来的事实充分证明,刘姥姥对王夫人的分析和判断是准确的,她闯入荣国府的行动得到了胜算.


二行动表现式的心理描写

行动表现式心理描写是指通过人物的行动来显示人物内心活动的手法.人物在特定环境下产生某种内心活动时,往往会在行动上表现出来,所以人的动作、行为、表情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

虽说刘姥姥下了决心要去荣国府打秋风,但毕竟“侯门深似海”,像刘姥姥这样的人想进去谈何容易,刘姥姥心里还是非常惧怕的.她的这种心理活动,已充分在其行动上表现了出来:“次日天未明,刘姥姥便起来梳洗了,又将板儿教训了几句等来至荣府大门石狮子前,只见簇簇轿马,刘姥姥便不敢过去,且掸了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蹭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板凳上,说东谈西呢.刘姥姥只得蹭上来问:‘太爷们纳福.’”在这段刘姥姥初闯荣国府的描写中,作者用了两次“蹭”字,两次“将板儿教训了几句”,这个“蹭”字,表现的是刘姥姥对豪门大户的畏惧心理,她之所以两次教训板儿,也是担心板儿不懂得豪门大户的规矩,说错了话,做错了事,会导致自己想到富人家得些好处的愿望落空.而刘姥姥自己,在进入豪门之前也做了准备,她特意“次日天未明便起来梳洗”和来到“荣府大门石狮子”前,先要“掸了掸衣服”,才敢“蹭上来”的举动,也表现出她对荣国府的敬畏心理.但敬畏归敬畏,刘姥姥并没有被这种豪门大户和门前的那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的气派所吓倒,她克服了心底的畏惧上去与人搭讪的做法,正说明刘姥姥的胆识和决心,她认准了结识王家才是她改变命运的惟一出路,所以不管有多少困难,也要与荣国府里的太太小姐们面对面地沟通一番,也要为自己和儿女们讨回一点点利益,从这一点来看,刘姥姥又是勇敢无畏的.

等进到贾府里面,坐在凤姐的女儿大姐的房里,乡下来的刘姥姥眼花缭乱:“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但她并没有乱了方寸,仍在礼数上表现得非常周全,她在凤姐面前“拜了数拜,问姑奶奶安”,她在贾母面前“忙上来陪着笑,福了几福,口里说:‘请老寿星安’”,又“坐在贾母榻前,又搜寻些话出来说.彼时宝玉姊妹们也都在这里坐着,他们何曾听见过这些话,自觉比那些瞽目先生说的书还好听”.当贾母带着刘姥姥去大观园里时,“刘姥姥让出路来与贾母众人走,自己却走土地.琥珀拉着他说道:‘姥姥,你上来走,仔细苍苔滑了.’刘姥姥道:‘不相干的,我们走熟了的,姑娘们只管走罢.可惜你们的那绣鞋,别沾脏了.’”在大观园里“省亲别墅”的牌坊底下,刘姥姥“爬下磕头”.从这些举动上面,都表现出刘姥姥进到豪门大户之中、面对他们锦衣玉食的生活时所产生的卑微感,她小心从事,处处察言观色,处处认输服软地讨好贾府里包括丫环在内的所有的人,而她的这种讨好和卑微并不愚蠢,却正是她以退为进、为自己争取生存空间的一种策略.当她看明白贾母才是贾家的中心,连王熙凤都要竭力地讨好她时,她便暗中用心,“搜寻些话出来说”,“没了说的也编出些话来讲”,“把些乡村中所见所闻的事情说与贾母”,直说得“贾母益发得了趣味”,“将自己的菜拣了几样,命人送过去与刘姥姥吃”.她还在大观园里的酒席宴上故意装疯卖傻地“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这种装痴做傻、讨好卖乖的做法,其心理活动就是一个:想从贾家得到更大的实惠.刘姥姥的这种做法果然奏效了,当她数日后从荣国府离开时,带走的是一大车财物和上百两的银子,还有上上下下的极好的人际关系.用刘姥姥自己的话说:是“把古往今来没见过的,没吃过的,没听过的,都经验了.难得老太太和姑奶奶并那些小姐们,连各房里的姑娘们,都这样怜贫惜老照看我.我这一回去后没别的报答,惟有请些高香天天给你们念佛,保佑你们长命百岁的,就算我的心了”.

三直接式的心理描写

直接式的心理描写是通过直接的心理活动的描绘,让人物倾吐衷肠、透露心思的一种手段,它往往通过内心独白的方法把人物的心理活动揭示出来,这种手法比起前两种语言对白式和行动表现式的心理描写来说,更直接更细致地表现着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在《红楼梦》第六回里,刘姥姥坐在王熙凤对面,周瑞家的使眼色催着她赶快和凤姐提要求时,“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的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说道:‘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老这里来,也少不的说了.’”直到顺利地从凤姐那里讨到了二十两银子.刘姥姥简直喜出望外:“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有,心里便突突的,后来听见给他二十两,喜的又浑身发痒起来.”而在贾母的房里,刘姥姥同样表现得四处逢迎,察言观色:“那刘姥姥虽是个村野人,却生来的有些见识,况且年纪老了,世情上经历过的,见头一个贾母高兴,第二见这些哥儿姐儿们都爱听,便没了说的也编出些话来讲.”就在王熙凤病危时,刘姥姥一边急着要替凤姐出城求神许愿,一边心里还在想着“落得叫青儿住几天,又省了家里的嚼吃”.这些直接式的心理描写,展示给读者的是她圆滑、老于世故的性格特征,她知道自己张口求借的作法很羞愧,但又怕错过了机会,所以才“未语先飞红了脸”,“忍耻”开口;她要讨好贾母,就得“没了说的也编出些话”来;当她想帮助凤姐时,心里却有着让孙女青儿留在贾家“省了家里的嚼吃”的小算盘.这些心理活动都十分符合刘姥姥的身份,因为她毕竟是一个生长于贫困农家的人,她的眼界只有这么大,她对生活的理解也就这么多,她全部的生活希望也都寄托于贾家的施舍上,所以她的这种心理活动,又是非常真实的.

于是,出现在曹雪芹笔下的这个刘姥姥,就成了一个老于世故、善于应对、狡猾又不失善良的人,而曹雪芹运用一系列的心理描查重复率法,将刘姥姥的心理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将这个小人物刻画成了流传至今的红学“大人物”.

参考文献:

[1] 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 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

[3] 马瑞芳、左振坤主编:《红楼梦奥秘解读》,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

[4] 马瑞芳、左振坤:《红楼梦人物形象解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简介:李春杰,女,1966―,辽宁辽阳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单位:吉林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