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心理词典

点赞:32145 浏览:153602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男性特质】

“男性特质”是人格心理学用语.它是一种人类共同的内心性别标准.我们都认为一般男性都具有的人格特质,称为“男性特质”,它包括强健、勇敢、坚毅、冲动、开朗等特质,我们常常会从一个男孩子很小时,就用这些标准去要求他.全人类都有性别角色清晰的潜在心理需要,尽管在这个越来越中性美的年代,我们依然对男性特质,有着强大的要求.

【安全行为】

“安全行为”是行为治疗中的用语.它指我们在面对焦虑时,为了避免焦虑,常常会做的一个“让自己感觉好一些”的行为.例如:当你担心自己参加长跑跑不下来时,你会蹲下来反复系鞋带;当你觉得自己当众讲话会脸红时,你会下意识的揉手指等这都属于“安全行为”,它们的发生往往是潜意识的,但却真的有效得帮我们分散了担心,降低了焦虑,让我们感到安全.

【知觉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是普通心理学的概念,指我们感受外界事物时,虽然接受的刺激在改变,但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变的、恒定的、稳定的.就像我们看一本书,纸是白色的,当我们在或红色的光源里看这本书时,纸的颜色却相应发生了改变,但是我们仍能知道纸是白色的.这种感知外部世界物体性质的恒定和稳定的能力对于我们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

【大小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是指在视网膜成像大小变化的情况下感知物体真实大小的能力.当我们看到两个一样的物体被分成不同远近放置的时候,虽然在距离的影响下,我们看远一点的物体会较小,但仍可知道这两个物体是一样大的.

【性别】

“性别”在发展心理学中,是指一种学习得来的,与性别有关的行为和态度的心理现象.在不同的文化中,性别角色与日常活动的联系紧密程度不同,对跨性别行为的容忍程度也不同.就像社会对女性男性化、男性女性化会根据包容度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对待方式.

【A型行为模式】

“A型行为模式”是认知心理学里提出的观点.这是一种复杂的行为和情绪模式,包括极端好胜、富有攻击性、缺乏耐心、有时间急迫感和怀有敌意.类型A的人通常对生活中的某些核心方面感到不满,极富竞争性且野心勃勃,而且通常是一个孤独者.A型行为模式的人较一般人群更容易换上冠心病.

【自恕效应】

“自恕效应”就是自己饶恕自己的过错,自己饶恕自己的罪过.明明办错了事,或者明明违犯了法律,自己不仅不谴责自己,反而找出各种合情合理的借口进行自我安慰,以求得心理平衡,这也是最原始的心理保健. 如,两个娃娃闹翻了,动手动脚打了起来,当老师批评他们的时候,甲会理直气壮地说,谁让他骂人呢!乙也会反唇相讥,是他打我,我才骂他呢.听他们那理由,好像谁都没有错.错,全在对方身上.这就是自恕效应在起作用.

【海格力斯效应】

“海格力斯效应”类似于“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指一对一的人际互动,这是一种人际间或群体间存在的怨怨相报、致使仇恨越来越深的社会心理效应.这是以希腊神话故事中的英雄大力士海格力斯命名的.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路上,看见脚边有个像鼓起的袋子样的丑东西,海格力斯便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被他一脚踩破,反而膨胀起来,并成倍地加大,这激怒了海格力斯.他顺手操起―根木棒砸向怪东西,那东西竟膨胀到把路也堵死了.海格力斯奈何不了他,一位圣者走到海格力斯面前对他说:“朋友.快别动它了,忘了它吧.它叫仇恨袋,你不惹它,它便会小如当初,你若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与你敌对到底.”仇恨正如海格力斯所遇到的这个袋子,开始很小,如果你忽略它,矛盾化解,它会自然消失,如果你与它过不去,加恨于它,它会加倍地报复.善待对手,这是心灵品质的高境界.

【目标效应】

“目标效应”指个体为达到一定目标而产生出意志力量,为目标效应.一个即将死亡的人,为盼儿子归来,与他见最后一面,其心理作用甚至可推迟死亡,这便是目标效应在起作用.中国古代有个射手纪昌,一心要将射艺练到炉火纯青,百发百中,老师让他眼盯飞虫,达到视飞虫如车轮的境界,方为高手.这个人坚持苦练果然成功.可见做事前内心坚定的目标会带给我们极大的力量.

【阅读障碍】

“阅读障碍”简单而言,就是不能正常的阅览和朗读书面语言.一般多发于9~10岁的儿童,成人也存在阅读障碍者.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表现为阅读习惯不良,例如,朗读时,摇头晃脑、情绪不安或读着读着不知读到何处,或用手指着字读,或捧书太近或太远,或头部歪斜、书本歪斜.二、表现为朗读声音过高或过低、音色单调、声调过高或过低、不能清晰地发音.三、表现朗读错误,朗读时添加字词、遗漏字词、重复字词、某些字词用其它字词代替、经常自己错了又纠正等.

【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人格心理学用词.指以情绪、冲动常常难以调节为核心症状的人格障碍.这种人常常有强烈而不适当的愤怒、悲伤等情绪冲动,自我极其不稳定,也不能和他人保持稳定的关系,一旦冲动起来就不计后果,会有长期的空虚感,害怕被抛弃,有反复的自伤和行为,偶尔爆发短暂的神经症状.“边缘型人格障碍”是近些年心理治疗界研究的重点,诊断需要到专业的心理医疗机构.

【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人格心理学用词.指那种需要赞美的,在幻想和行为上都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的人,他们缺乏共情能力,无法换位思考他人的处境.只关注自己一个人.认为自己是特别的和唯一的,只能被和自己一样的人理解.要求别人的过度赞美,常常嫉妒他人,而且相信他人都嫉妒自己,在人际交往中老觉得自己是特权者,不顾后果.这种人格障碍是最难治疗的一种,常常开始于18~25岁,并持续一生.

【自我调节中枢】

“自我调节中枢”是我们每个人大脑中都存在的一个额叶区域,就是我们俗称的“脑门”.在“脑门”里隐藏的额叶是负责掌管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心理单位.我们醉酒后,往往变得大胆,平时不敢做的事都敢做了,就是因为酒精麻痹了额叶,导致自我调节能力的丧失;另外,青少年之所以冲动盲目和叛逆,也是因为14~16岁,正是额叶生长的最后阶段,还没有发展好,所以对自我的控制能力就会比较弱,而且会有些混乱.


【人格进化观点】

“人格进化观点”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人格学说.它认为,我们每个人的人格都和我们的物种一样,是经过千万年的进化而来的,我们的人格中潜伏着很多潜意识,包括血缘的认同和繁衍的最大化.例如,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舅舅与叔叔相比,似乎跟舅舅更亲.这是因为只有母亲是最能确定孩子的血缘的,所以舅舅和叔叔相比,舅舅能确定这个孩子跟自己绝对是有血缘关系的,而叔叔则不那么确定了,所以我们也就跟舅舅的人格更靠近一些.

【职业先天优势】

“职业先天优势”是职业心理学用词.指每一行每一业都有与其最吻合的人格特质,当你具有这些特质时,就等于拥有了“先天优势”.心理学家研究说,那些在各行各业最为出色的人,绝对不是100%勤奋努力的人,而是70%勤奋努力,30%天赋的人.也就是说,找到符合你“先天优势”的职业,能让你更有机会取得成功.例如一个做保险业的营业员,拥有世界上最动听,最亲切的嗓音,他所能成功签下的单,是同事的10倍――这就是先天优势起了作用.

【归因遗传】

“归因遗传”是认知心理学名词.它强调父母对事件的归因方式,会直接遗传给孩子.比如:一个总认为事情做不好,不是客观造成的,都是自己不好的母亲,她的孩子也很容易使用“向内归因”,总是认为是自己做错了等所以家长们要注意啊,你的说的每句话都在教会你的孩子看待世界的方式,尤其是总结原因的方式,而这些总结,往往直接影响到他对世界保有的乐观或悲观态度.

【蔡加尼克效应】

“蔡加尼克效应”是指,人们对未完成的工作的记忆会优于对已完成的工作的记忆.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时常会听到有人感慨说“考前熬夜背的那点东西,才刚一考完试就全忘光了”,这就是蔡加尼克效应的典型例子.

【认知失调效应】

“认知失调效应”是指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需要维持自己观点和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倘若在人们的观点或信念中表现出不一致就会产生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一旦出现人们就会感到紧张,也就会极力想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来获得新的平衡.心理学家曾经针对这个现象做过一个实验,在实验中他们让被试从事一项单调乏味的工作,然后再让他们撒谎告诉别人这项工作很有趣.为了这个谎言,他们中有的人会得到很多报酬,有的人得到很少的报酬,有的人则完全没有报酬.在实验的最后他们会问这些参加者是否喜欢这项工作,结果发现拿很少报酬的那一部分人会比其他人给这项工作更高的评价.也就是说,他们为了消除自己因为这么一点点钱就撒谎的不安而改变了态度,转而让自己相信他们真的喜欢这项工作.

【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的背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兴的时候天空看起来都格外的蓝”、“烦躁的时候连窗外的鸟叫听起来都像是在嘲笑我”,其实就都是心境在作怪.

【观察者偏差】

“观察者偏差”指因为观察者的个人动机或期望等导致认识过程出现偏差或失误的现象.一个人的文化背景、年龄、性别、与观察对象的利害关系等等,都可能导致这种偏差.如果一个男孩非常喜欢班里的一个女生,那么那个女生很随意的一个微笑和问候在他眼中都会变得格外特别,甚至会坚信那是对方对他也心存好感的证据,这就是由男孩的期望所导致的偏差.

有趣的心理词典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人格心理学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事件后信息】

“事件后信息”是指,在事件发生之后询问、传言、其他人陈述等,都有可能进入当事人的记忆当中与原先的记忆相混淆,进而成为其主观认定的“事实”的一种现象.例如一个人在街上跟人打了一架,同行的同伴在后来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提到“旁边有个女孩被吓得一直在尖叫”,而打架的那个人虽然不记得当时听到了叫声,见同伴说得那么肯定也会觉得“好像是有个女孩在叫”,于是在他的记忆中就被加进了这样一个原本不存在的“尖叫的少女”.

【认知不足】

“认知不足”指个体在强烈的情绪体验下认知、判断和评价能力下降的现象.在争吵中一个很小的口误可能被无限放大,以至最终导致一对恋人分手;在拍卖中一件拍品的可能会随着激烈的竞价一路攀升,乃至最后以远高于其价值的成交等在这类事件中,当事人的认知不足往往对事件的发展有着相当的影响.

【虚检测人才外荐】

有研究发现,一个明明在部门中最不能干的人却往往被人故意给予很好的评价,因而容易获得机会到其他部门任职.也就是说,有的部门会出于“甩包袱”的心态故意向外推荐不能干的人手,这种现象就被称为“虚检测人才外荐”.

【计划谬误】

“计划谬误”指的是人们总是过高估计自己在达到一个目标所花费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就像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也许我们早就做了读书计划,但我们还是直到快要期末考试了,才把书翻出来熬夜苦读.明明有几个月时间学习,但因为对自己的过高估计,认为自己几个星期就可搞定,于是前面的时间都被浪费掉了,而后面的学习时间则变得十分紧迫,往往是在最后期限的前一天勉强完成任务.打破这样的循环就是每天都去做一点.

【可得性策略】

“可得性策略”是社会认知心理学的概念,指根据头脑中能够想起一个例子的容易程度或者想起这样例子的多少,来评价一个事件的可能性和频率.检测如有人问你,滑冰的时候会摔断腿么?如果你能够回忆起有好几个人在滑冰过程中跌断了腿,你会觉得滑冰很危险,摔断腿的可能性很大;但如果你很难想起来有谁摔断过腿,你可能就会得出滑冰不危险的结论.这就是可得性策略的应用,它可以帮助我们回答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以及这样的事情是否经常发生.

【反现实推理】

“反现实推理”是指当一件不正常的或者期望之外的事情发生后,人们往往会想象按正常情况下会有的但和实际事件不一致的结果.例如,我们考试没有通过,这是一个我们不期望的事件,这时我们经常会有反现实推理的想法:“如果我前几个月认真学习,没有浪费时间,我肯定能够通过.”研究发现,人们在遭遇没有期望到的或是不好的结果时,就会产生反现实推理.这样的想法会让我们感觉好一些,我们可以安慰自己,考试成绩太差并不是自己太笨,而是没努力的缘故,以及让自己吸取教训,以防未来再一次将考试考砸.

【启动效应】

“启动效应”是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指先前的事件会影响后来不相关信息的解释.举例说,在一天上午的课上,由于大家没有完成作业,教授批评了大家.下课后,你看到自己的朋友小A兴冲冲的告诉你,他参加了啦啦队,你会怎么想呢?你或许会觉得他很肤浅,很不明智.但若你刚刚参加了一个如何让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的讨论,这时候你可能会认为这是小A参加课外活动的一个表现.因之前事物的影响,会让我们不自觉地就产生了两种观点,这是多么的不同啊.可见我们过去的经历会以我们意识不到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现在的思想、行为和情感.

【自我差距】

“自我差距”是指存在的真实自我和我们想要成为或认为应当成为的自我之间的差距.比如真实的自己是做事粗枝大叶的人,但我们希望自己能够细心谨慎,这就出现了差距.这也就出现了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失望、不满、焦虑,自尊水平也会有所下降.而真正的接纳自己才会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积极性偏差】

“积极性偏差”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更倾向于给出积极评价的一种评价偏差.比如,我们会在首次给我们上课的老师评价表上,打出高于其水准的评分;在向朋友介绍他人时,也会给与他人更高的评价.研究认为,如果周围都是好事情,好人、好天气、令人愉快的体验,人们的感觉会更好.其结果就是: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事件得到的评价都超过平均水平;好消息比坏消息得到更多的传播;甚至在词语中都能够发现正性词汇比负性词汇更为常见.

【原始情绪】

“原始情绪”是人类和动物所共同具有的情绪.这是心理学上的定义.这些情绪常常和本能活动有关,一共有四种:包括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