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点赞:18339 浏览:8267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R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451-01

【摘 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对社会支持和心理控制感的研究,提出现存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说明研究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影响模式

一、 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

1. 社会支持的定义

社会支持通常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父母、亲戚、朋友等给予个体的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的系统.社会支持作为一个普遍概念对人们来讲并不陌生,而且在同一文化背景下也无理解上的歧义.国内学者从三个角度归纳了对社会支持的定义:①是从社会互动关系来定义社会支持,典型的定义为:社会支持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关怀或帮助,它在多数情形下是一种社会交换,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互动关系;②是从社会行为性质来定义社会支持;③是从社会资源的作用来定义社会支持,如来自于社会关系的帮助、人们联系的方式以及支持网络中成员间的资源交换.

2. 社会支持的分类

社会支持分为六类,具体包括:①物质的帮助.②行为的援助,如分担体力劳动的工作.③亲密的交往行为,比如倾听、表示尊重、关心、理解等.④指导,如提供帮助、信息和指导.⑤反馈,如提供有关他们的行为、思想和感情的个人的反馈.⑥积极的社会交往,如参加娱乐和放松的社会交往.

国内学者把社会支持分为三个方面: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个体的利用度.从社会支持来源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的构成分为两大类:纵向来源(如父母、教师等)和横向来源(如同学、朋友等)总的来说,目前学术界对社会支持的理解大致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其一是客观、现实的可见的支持,实际社会支持(received social support),包括物质上的援助和直接怎么写作;其二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或情绪上的支持,领悟社会支持(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它指的是个体感到在社会中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以上两类有关社会支持的理解上的差异,实际上反映了研究者们的学科差异和出发点不同.

3. 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模型

关于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的研究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部分人认为,社会支持具有普遍的增益效果,无论个体是否面对压力情境,高水平的社会支持总伴随着良好的良心状况(主效果模型).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社会支持只是在人们面临较高的生活压力的情况下发挥作用,它使人们免受或较少地受压力事件的影响,保持和增进健康(缓冲器模型).在这两种理论的指导下,人们随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结果却莫衷一是.主效果模型(themain-effect model):社会支持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无论个体是否面对压力情景,高的社会支持总伴随着良好的身心状况;无论个体的个性因素如何,无论个体已有的社会支持水平如何,只要能够增加社会支持,就必然能够导致抵御心理压力的能力的提高,从而帮助其整体健康的提高.这一论点在社会孤独者与高社会支持者身上都得到了证实.

4. 未来研究方向

由于大多实证研究针对某一特定群体,尤其以大学生和老年人为主来揭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但不同研究群体的研究结果是否可以推广到一般城市居民,其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性,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兼顾各类社会群体来加以验证.其次,由于个体是社会关系中的个体,社会支持的来源是错综复杂的,而且,不同社会地位的不同群体其社会支持的来源也不尽相同.因此,相比社会支持的来源而言,个体所获得不同方式的社会支持更应该为探讨和分析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着眼点.最后,社会支持通过内部机制即自尊、抑郁、自我控制、孤独感等内部因素影响心里健康的,同时也作为重要的环境变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与心理健康之间扮演相似度检测作用,但三者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人口统计学变量、外在环境(如社会支持)、内部因素(如自尊、人格特质等)和心理健康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应成为以后心理健康研究的重点.同时,应建构内外因素影响心理健康的整合模型,并使其逐渐趋向中国本土化.

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二、 心理控制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

1. 心理控制感的定义

所谓心理控制,是指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会积极、愉快、主动地应付困难处境而同时另一些人则表现出消极态度的一种检测想的内心状态.在该理论中心理控制源被认为是有关个人性格及/或行动与事件结局关系泛化性期待.对有些人来说,事情的结果被认为是与付出的努力息息相关的,因此每当他们从事重要工作时,他们会尽力发挥自己的才能.

2. 心理控制感的分类

心理控制感分为内控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人相信凡事操之于己,成功源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失败因自己的疏忽或能力不足.因此内控倾型往往与积极地追求有价值的目标相联系,体现在社会活动、信息搜索、警觉及幸福感等方面.而有人却觉得自己是生活的俘虏,认为外界力量操控自己的命运,他们花很多的时间祈祷、或等救济,而不是积极地争取所期望的目标.这类人称为“外控型”,外控者相信凡事操之于人,成功是幸运,失败归因于社会、运气或他人等外部因素.这类人正性情感少,负性情感多,精神症状多,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

3. 心理控制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西方文献中关于控制感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大体上分为两条线索.一条线索集中在内在(自我)控制感,另一条线索着重于外在控制感.集中于内在(自我)控制感的许多研究认为,内在(自我)控制感是成功调节压力的决定性因素,“相信自己能控制”能够减低主观压力感,但也有不同发现.例如:有研究报告,高自我控制感并不总能减低压力,有时情况刚好相反.如果自我控制感高,但实际的控制能力低会导致更大的问题.那些平时认为世界是可以控制的人,当他们一旦遭遇不可控制事件时表现得更加脆弱;着重于外在控制感的研究认为,如果相信一切都有其命定的程序,一旦发生不可控失败,感觉也不会太好,因为一切都不是个人力量能够改变的.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外在控制感比内在控制感更有益于心理健康.还有研究认为,即使不面临不可控失败,相信个人控制的有限性有益于心理健康.对外在控制感的不同发现是:如果过于相信外在控制,可能会使一个人丧失努力的动力而坐失本来可能的控制机会,从而导致负面的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