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点赞:6466 浏览:2149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往往会承受着比以往沉重得多的心理压力.而青少年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身体、心理等方面的急剧变化,社会、家庭对他们同时提出那么多的要求,因此,必须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

[关 键 词 ]心理健康 师生关系 情感交流

目前在校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因为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和不健康的社会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养成自私,我行我素,唯我独尊的不良性格.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而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减轻学生学习心理负担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这一精辟见解不仅强调了师生交往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师怎样才能善于与学生交往.教师应重视师生交往中的情感因素,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促成师生情感交融,以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教学效果.这一点,我觉得相当重要.学生心理负担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学习上的、生活上的,光学习上的就有很多方面,胆怯引起的,学习遇到困难造成的等等.因此,为人师者就应付出自己的爱,以多种身份,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缓解学生的压力,减轻负担,让其适应学习环境,更好地学习.

以朋友的身份,真诚面对学生,消除顾虑情绪.试想:一位摆着架子,整天板着脸不与学生沟通的教师,怎能让孩子们没有心理负担地与你接触?又怎会使他们学会与人交往呢?小学生心理状态还不成熟,遇事容易受挫折,便会产生心理压力,这时,就更需要教师做他们的知心人,耐心倾听他们倾诉,敞开心扉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减轻压力.那样,他们才能逐渐学会与人沟通,敢于面对挑战,适应社会.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如若建立起了、平等的关系,学生发言必将积极许多,因为他们没有太多顾虑.

二、坚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人经常处在某种情感状态之中,受环境的影响,受他人情感的感染.因此,教学活动中,情感状态的创设就显得十分重要.其中,教材实例与教师的情感都将起相当大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小学语文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小学语文教材涵盖的内容广泛,既有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也有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教材中一篇篇课文便是一个个生动的例子,例子参照得好,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小语十册《晏子使楚》一文固然为了体现晏子的聪明才智,但也可结合当时晏子身处的环境、面对的人物来评评晏子勇敢面对挑战、承受挫折甚至侮辱,这种不屈不挠的心理品质.我想也不失为一个好材料.《孔融让梨》一文教育孩子学会谦虚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树立榜样的力量.如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的科学家;保卫祖国,忠贞不屈,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勤勤恳恳的农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总理等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树立在心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操得到了陶冶,逐渐形成了健全的人格.例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教师启发学生理解人民为什么如此尊敬和爱戴周总理.理解周总理一心为公,为祖国、为人民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等崇高品格.让学生把这一形象作为榜样牢固树立于心中.将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从众多的教育内容中提取出来,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小学语文教材的理解,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三、正确实施评价提高学生心理水平

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教师与学生最直接的交流和对话,也是对学生的心理具有极大影响的一个过程.

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怎么写作的,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和保证.因此,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内容和方式可以不拘一格.如:对缺乏自信的学生以鼓励性评价为主,采用“你朗读的声音真响亮”、“你的字写得很端正”等语句;对自我意识过强、缺少合作精神的学生以期待性评价为主,采用“你要是能与组里的同学讨论一下,相信你的回答会更精彩”等语句;对喜欢随声附和、缺少独立性的学生将鼓励性评价与期待性评价相结合.

总之,学生正处于似懂非懂的特殊时期,也是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对学生平等相待,尊重每个学生,尤其要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教师应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那种积极的、融洽的情感交流.在这种情感交流中,学生表现出对教师充满期望和信任感,学生就较容易把这种潜在的情感意识转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内容上,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产生一种自觉进取的健康心态,个性品质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青年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