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消除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

点赞:23176 浏览:10610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英语教师在一线的教学中,往往会体会到学生学英语有这样的变化过程:好奇--感兴趣--失去兴趣--失去信心--厌烦--反感.这种变化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学习心理的一种正常现象.如何防止英语学习的这种分化现象?作为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改革教学方法;从实际情况出发,努力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研究学生学习外语的心理过程;及时有的放矢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精心矫正,消除学生学习外语的心理障碍.

怎样消除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生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学生存在着哪些引起心理障碍的原因呢?

1、存在矛盾心理:部分学生有学好的愿望,决心要努力学习.一旦短期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便丧失继续进取的信心,形成了矛盾心理.2、存在怕羞心理:有的同学怕读错、怕讲错,因而不愿意开口.有的羞于向老师提问,久而久之,造成知识脱节,学习上障碍重重.3、存在畏难心理: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学生会碰到许多困难,一旦遇到困难,或考试受挫,就会退阵下来,灰心丧气,便萌发放弃学习外语的念头.4、存在自卑心理:由于学习基础差,即使努力了,也收效甚微,成绩不能提高;有时甚至还遭到同学的嘲笑、老师的批评,形成自卑心理.5、存在逆反心理:由于对学生缺乏了解和关心,不尊重学生自尊心,或者由于教师不能公正地处理某些事造成学生心理创伤.使他们对老师有恐惧、厌恶感,并在心理和行为上采取反抗态度,由此转而对外语产生“反感”.6、存在着骄傲的心理:刚开始学习时,比较简单,兴趣又高,故而成绩比较好,容易得到老师的表扬,产生骄傲轻视的心理.当难度不断加大,成绩不大理想,得不到老师的表扬时,有“失宠”之感,失去了学习兴趣.

对教师来说,必须认真研究心理学,采用适当的方法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下面着重谈谈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点来设计、组织和进行教学的体会.

一、相信学生并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B.S.布卢姆说过,“学校学习中的许多个别差异是人为的、偶然的,而不是个体所固有的.只在提供适当的先前与现时的条件,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个在世上所能学会的东西.”因此,即使是对成绩、表现双差的学生也不要动摇.教师的职责和工作的重点应主要体现在对数量最多,智力条件一般的学生的教育上.如果能持之以恒对这些学生施以严格的训练和正确的鼓励,他们当中有很多会取得突出的成绩.


二、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在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同时,还必须承认每个具体学生的差异性.所谓差异性,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是指人们之间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如性格、兴趣或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反映在外语教学上,即每个人的吸收与反应能力总有快有慢,理解与记忆总有强有弱,表达与创造能力总有高有低.因此,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以同样的速度取得一样的成绩.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特点,尽量给予不同的指导,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学生反应快,掌握得也牢固;有的学生开始学得慢、很吃力,后来却能突飞猛进.切忌简单地用强迫手段去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进度.

三、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

这是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环节.教师有权威性,学生有向师性,这两种心理状态决定了教师对学生有重大的影响.在具体的教学工作实践中可以发现,有些学生对一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往往源于对任课教师的人格、学识等方面的热爱和崇敬,这种‘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现象,在中小学生尤为突出.要坚持以表扬为主,不讽刺或叽笑差生.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现在和自己的过去比.努力创造条件使得各种不同才能的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的关键,是教师的模范作用.

四、加大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习的兴趣,是产生学习自觉性最好的动力.当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时,才能取得最佳效果.现代教育心理学非常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发展.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志,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杠杆:既是教改的重点,也是备课的重点.正如(心理学)(伍棠棣等编)所指出:“对学科内容本身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特别大的.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学科本身感到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去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什么是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就是指“学生有选择地、愉快地力求接近或探究某些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成为激发学生兴趣、保持学生持久的兴趣、帮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1.加强备课,尽力挖掘课文内容中的文化因素,即知识因素,增进课堂的趣味性.“学生学习外语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是否把语言因素和文化因素结合起来学习,外语材料是否有趣.

2.坚决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充分发挥青少年获得“成就感”的心理特点.大部分学生在开始学习外语时,目的性并不十分明确,只是出于一般好奇心.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和难度的增大,这种好奇心便会随之而去.而要保持这种好奇心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学生利用课文对话在教师的指导下创设新的情景,做有指导的复述和写作,组织英语节目演出等.当他们真的感到英语有用,有成效,有“用武之地”时,于是就更主动自觉地学习.随着学生自信心增强,学习效果也就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负担逐渐减轻,学习兴趣也就自然能得以持久.

3.根据初起始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尽量采用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课堂教学轻松活泼;认真设计每一个教学步骤和教学过程,想方设法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争取做到当堂巩固、消化,无形中逐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英语学习中来,使他们感到上英语课不是苦差事,而是乐于上英语课、爱学英语,并能主动积极地参加课堂实践.

总之,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必须使教学双方、师生双方在心理上和谐一致,围绕培养学生兴趣和交际能力来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把教学与教育紧密结合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使因形势发展和变化所带来的新问题迎刃而解,从而也才能提高整个中学英语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