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恋物”是孩子的心理需求

点赞:3434 浏览:840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有些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走到哪里都喜欢抱着他的玩具,吃饭的时候需要熊孩子陪着他,甚至睡觉的时候也要抱着她的小被子,否则就会哭闹不止.孩子“恋物”反映了其怎样的心理特点?过度“恋物”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影响吗?妈妈有什么方法帮助孩子调控“恋物”呢?

正常“恋物”是孩子的一种心理需求

“恋物”,就是所谓的移情别恋,孩子“恋物”就是孩子把依恋转移到了身边的物体之上,与身边的玩具建立起一种亲密的关系.由于这些玩具天天跟孩子接触,孩子们的心理逐渐产生与之接触的需要,在与这些玩具接触的时候,孩子的心理将会得到一种放松.所以,孩子们会自然地“恋”上布娃娃、熊孩子、枕头、被子等物品.

一般情况下,孩子正常的“恋物”并不是病态,这些情况将会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渐渐消失的,如果孩子各个方面发育都很正常,妈妈们无需过度担心.

哪些孩子会“恋物” 单独入睡的孩子

如果孩子入园早,幼儿园的陌生环境常常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刺激;另外有些家庭的妈妈很早就让孩子一个人单独入睡,孩子一时得不到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就以“恋物”作为一种心理需求,安抚自身的情绪.

保姆带大的孩子

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对妈妈形成一种依恋情感,很想得到妈妈的抚摸和疼爱.如果这个时候妈妈经常离开孩子或者由保姆带养,以及动画片陪伴成长,这样在孩子的生活环境中,缺少母爱,缺乏安全感,常常会使孩子以某些玩具当做妈妈的象征或替代物,把自己的依恋之情便朝着物品上发展.

缺少亲密接触的孩子

一般情况下,孩子嬉戏的需求往往在跟妈妈的亲密接触中,这样的直接接触,孩子不仅得到了感官上的认知,而且还使心理得到有效的放松,减少孩子的紧张和拘束感.可是有些妈妈认为跟孩子接触浪费了时间,这样孩子只能移情“恋物”,生活中柔软的小物件便成了孩子钟情的伙伴.

几个妙招帮助孩子转移“恋物”

一般来说,孩子恋物没有到痴迷的程度,妈妈无需过度担心.然而一旦孩子依恋行为十分严重,到了无法分离的地步,那可要引起高度重视了.为此妈妈要想方设法把对孩子“恋物”的情绪转化为生活的乐趣,让孩子与父母建立十分稳定的依恋关系.下面几个妙招可以帮你解决难题:

经常拥抱孩子

孩子跟妈妈的感情是无法分割的,就算有时候孩子做错了事情也无关紧要,你不妨多多拥抱他.你的行为在暗示着:妈妈在你身边;孩子别怕,妈妈在你身边保护你;失败不算什么等经常被父母拥抱的孩子,不会将任何小物品当作他的精神依托的.

正常“恋物”是孩子的心理需求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孩子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1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睡前养成好习惯

有些父母为了不让孩子缠着自己,常常对孩子说:“你抱着自己喜欢的洋娃娃去睡觉吧.”这样父母在不知不觉中为孩子提供了不良的习惯,父母不妨鼓励孩子睡觉时什么都不要做,好好休息,安心睡觉.

陪孩子一段时间

很多孩子入睡前可能情绪激动,在不安的时候不自觉地染上物品.如果妈妈们在睡前多陪一会孩子,给他讲个故事啦、唱一首催眠曲啦等等,孩子自然而然地就睡着了,等孩子入眠了再离开,这样孩子就不会依恋物品了.


情境转移

妈妈想办法帮助孩子设置情境,让孩子心甘情愿地的将依恋物送给别人.比如,孩子很喜欢手里的熊娃娃,可是阿姨怀里的小弟弟十分可爱,于是妈妈可以引导孩子把喜爱的依恋物主动送给小弟弟,做一个有爱心的孩子.

给孩子更多鼓励

孩子恋物自有他的原因,妈妈们不能使用过激的方式,如发怒、扔掉小枕头等,这种方式会让孩子产生恐惧,有时候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你可以转移孩子对物品的依赖,而无需要求他立即改掉这些习惯.任何时候强迫孩子,往往都是适得其反.

开阔孩子的视野

孩子跟成人一样也需要扩大朋友圈,妈妈不妨带孩子出门多交几个小朋友;不要认为孩子太小,他们不会欣赏大自然,经常带孩子出门看看外面的风景,欣赏自然景观,这样既开阔了孩子的眼界,也让孩子的性格开朗多了,孩子的恋物自然转化为生活的乐趣,减少了其恋物的表现.

纠正孩子“恋物”的习惯,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妈妈切忌强迫,审视自己跟孩子的关系,给孩子更多的爱与关心,孩子的“恋物”情结会自然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