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维立体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点赞:22312 浏览:9777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根据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必要性,本文提出了多维立体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新思路,旨在切实提高未成年人的心理素质.

【关 键 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多维立体;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2-0047-02

一、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蕴育有无尽发展潜力的广大群体.而当今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价值观纷纷涌现,冲击着未成年人的心理.而未成年人自身又处于青春期的心理剧变时期,生理的成熟和心理发展滞后的矛盾,造成未成年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比如孤独离群、骄傲自满、狭隘自私等,严重的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极端.

构建多维立体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未成年人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少年强则中国强”,提高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是党和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综合素质的提高须以心理素质的提高为相似度检测,心理素质的提高又取决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开情况,必须重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

二、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必要性

(一)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新模式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从发展的角度看,心理素质是个体整体素质的归宿.人的社会素质只有转化为心理素质后才会具有稳定的特质,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都有赖于心理素质的提升.[1]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达到全面的发展,依赖于以心理素质的提升为载体.

但现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存在不足,满足不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总体来讲,现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还是一种将学生看作是病人的医学模式,过于重视心理治疗技术,也过于强调心理疾病的普遍性.[2]心理健康应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指个体无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第二层指个体有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无心理疾病不等于心理健康,现有的医学模式只重视未成年人心理消极的一面,以“问题”的视角看待未成年个体,显然是不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新模式还应包括关注未成人心理积极的一面,以“发展”的视角看待他们,教育对象面向全体未成年人,而不是仅仅有心理问题的个别未成年人.

(二)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新模式是符合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的需要

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对其一生都有重要影响,面临着各种心理危机,按照艾里克森的观点,未成年人处于自我同一性时期,思考着“我是谁”、“我将走向何方”的两大问题,不是每个未成年人都能顺利渡过危机.但很遗憾,目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且发展不均衡,教师本身素质堪忧等问题.因此,急需确立一种合理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3]现有模式途径单一,简单的心理咨询加治疗不能满足不同未成年人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的心理需要,期待着新的模式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三)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新模式是顺应新课程改革背景的需要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提出的目标理念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启发.首先,新课改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也应调动未成年人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其中;其次,关注课堂的开放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帮助未成年人在教育过程中自我感悟;最后,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心理健康教育也应使全体未成年人都获得健康发展,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顺应课程改革的背景,有必要构建新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三、多维立体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构建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应置于一定的环境背景加以考虑,而不是着眼于局部症状的解除,这样有利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

(二)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在课堂上教授一些理论知识,更要联系实际,这就需要社区对未成年人提供心理锻炼的机会.

(三)特殊性和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对存在心理问题的特殊个体进行帮助,更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教育的普及性,教会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获得积极向上的心态.

四、多维立体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内涵解析

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是指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构、活动形式相对规范、稳定的标准样式.[4]具体地说,多维立体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是指“一个中心”、“五条途径”、“三种结合”的操作模式.

(一)新模式的“一个中心”

所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紧紧围绕培养未成年人健全人格和提高心理素质这个中心.在这个中心下,下设两个分目标.从积极角度看,设发展性目标,面向全体学生,解决他们学习、生活、社会适应等方面问题.从消极角度看,设预防性目标,对个别出现心理问题的未成年人及早预防、及时诊治.

(二)新模式的“五条途径”

1. 心理活动课程.在学校中广泛开设心理活动课程是进行集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将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进行规范教学,将有效保障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在中小学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程度远远不够,有些地方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课程做了一些探索,如安徽省由姚本先教授担任总主编,组织全省专家、学者和教师编写了一套从小学到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全套教材.

2. 心理专题讲座.心理活动课程是对未成年人一个“面”的指导,具有系统性,心理专题讲座则是对未成年人一个“点”的指导.在内容上,心理专题讲座应结合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做具体的指导,使未成年人能够将课堂上所的心理学一般原理运用到实际,解决如学习压力、怎样处理和同伴及父母的关系等问题.在形式上,心理专题讲座力求多元,可以是专门的心理教师开设,也可以是专门的心理专家组织,甚至可以请未成年人自己来讲.


3. 心理咨询.广泛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师坚守职业道德,完善心理档案,对来访未成年人及时提供心理援助.这是个别辅导的典型形式,针对每个来访个体,帮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

4. 学科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结合所教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每个老师同时肩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和专职老师同心协力,共同帮助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

5. 网络支持系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接触到网络,如果心理健康教育能够采用网络的形式,更容易被未成年所接受.大力加强网站建设,开辟相应栏目,提供在线咨询怎么写作,利用网络的互动性,提供一个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困扰答起到答疑解惑作用的网络平台.

(三)新模式的“三种结合”

实现家庭、学校、社会的结合,形成合力,构建立体网络.政府要起主导作用,提供政策支持,宏观调控这三种结合的运作.学校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将家长请到学校,教会对子女教育的正确方法,怎样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大力加强社区心理怎么写作的建设,使社区成为连接学校和家庭的纽带.各个综合性医院、卫生保健协会、居委会积极参与社区心理建设中来,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