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哈林的社会心理思想与当代

点赞:3273 浏览:8116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布哈林在1921年写作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一书中阐述了关于社会心理的思想,他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给社会心理下了定义,分析了统治阶级心理,用形象化的语言表明了社会心理与意识心态的关系.布哈林这一思想对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有着重要启示.一方面,要准确把握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的契合点, 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力;另一方面,要搭建新媒体时代网络交互平台,促进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交流互动.

[关 键 词 ]布哈林;社会心理;当代启示

一、引言

布哈林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苏联的领导人,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他担任苏共政治局委员、党的机关报――《真理报》主编一职,长期分管苏联意识形态工作.他在1921年写作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教材)》一书,这本书原是要向广大干部和群众系统介绍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通俗教材,但是,“在某些相当重要的地方,作者没有采用对问题的通常解释;在另一些地方,作者认为可以不局限于人所共知的一些原理,而是把他们进一步加以发挥.”[1]2在布哈林看来,理论的停滞不前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是一件十分奇怪的事.那么,布哈林究竟在什么方面加以发挥,又是如何对问题做出“不寻常”的解释呢?其中一条就是社会心理,这是布哈林对历史唯物主义做出的理论贡献.马克思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时对社会心理有过论述,他认为社会心理是低层次的社会意识,具有零散的、不系统、非理论化的特征.他肯定社会心理作为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对社会存在、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恩格斯始终没有系统研究过社会心理,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心理’的概念,只是将社会心理思想包含于唯物史观的有机框架之中”.[2]76这个观点符合事实.然而,布哈林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下阐发了较为完整的社会心理思想,这个事实也曾经被我们所忽视.研究布哈林社会心理思想,有助于抓住社会心理的内核,加深对唯物史观体系中社会心理的认识,对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有所启示.

二、布哈林社会心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布哈林是第一个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明确地给社会心理下定义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他分析了社会心理的特点,研究了社会心理的显著形式――阶级心理,用形象化的语言说明了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

1.社会心理的内涵及其特征

布哈林认为,社会心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心理是指不论何种心理意识只要形成一定的社会规模就可称之为社会心理.这种社会心理又称为集体心理或社会上的心理.狭义的社会心理是指占统治地位的、以单个人相互影响、交互作用的方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没有系统化的思想、观念、情感和生活习惯等.

社会心理具有两大显著特征:第一,社会心理具有未系统化的特征.布哈林指出,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系统化的程度.社会心理未经人们深思熟虑过、没有经过任何加工整理的一种思想、情感、情绪、生活习惯,以杂乱无章、闪念的、片断的方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因此,也称“日常思维”.第二,社会心理具有复杂性的特征.这种复杂性表现在:一是社会意识种类繁多,如阶级心理、集团心理、职业心理等.二是属于同一个社会集团的人们会有不同的社会心理.比如在工人阶级内部就存在掌握高度技能的工人贵族、受过普通训练的工人和完全没有受过训练的工人(壮工)等,他们的社会心理就存在差异.三是一些内容完全不同的社会心理可能会在形式上相同或相近.比如在激烈的阶级斗争情况下,敌对的两个阶级有着完全不同的理想、愿望、情感、诉求等,“而它们的心理的形式――异常的、急躁性、斗争狂热、甚至英雄心理的特殊形式,又可能相当近似.”[1]249

2.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心理

布哈林指出,社会心理在狭义上是指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心理.“在每个特定的时期,都存在某种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感情、情绪的潮流,占统治地位的心理”.[1]246这种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心理有两大要素:一是具有共同的心理特征,二是统治阶级的心理.

(1)共同的心理特征.共同的心理特征是指不论任何阶级都具有共同的心理特征.布哈林举例说明,在封建社会,地主和农民尽管是处境极其不同、甚至是对立的两大阶级,但是,他们可以具有共同的心理特征,如“崇尚古风、因循守旧、讲求传统、崇拜权威、‘畏惧神灵’、思想停滞、不喜欢一切新事物,等等.”[1]246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地主和农民都生活在发展缓慢、人口流动很小的社会里;另一方面,地主阶级在封建生产关系中处于统治地位,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封建生产方式里,农民又处在家庭生产单位中的统治地位.因此,不难理解,两个完全不同的阶级会有诸多共同的心理特征.可见,共同的社会环境和相似的经济组织是形成共同心理特征的重要条件.

(2)统治阶级的心理.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心理往往就是统治阶级的心理.在探究统治阶级心理时,布哈林首先分析了阶级心理的形成.阶级心理是社会心理中最主要、最鲜明、最凸出的一种心理形式.无论统治阶级心理还是非统治阶级心理,都是建立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生活条件总和的基础之上.在众多条件和因素之中,经济因素特别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在形成阶级心理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阶级心理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布哈林指出,“统治阶级拥有在其他阶级中形成、‘制造’心理的强大手段.”[1]247统治阶级的心理“对整个社会生活显然起着定调子的作用,使其他阶级也受自己的影响.”[1]246

3.社会心理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布哈林指出,社会心理与意识形态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首先,社会心理与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系统化的程度.“意识形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各种要素即思想、感情、感觉、形象等等更具系统性.”[1]252其次,社会心理可以转化为意识形态.社会心理是意识形态的贮存器.社会心理是制作意识形态的材料,经过加工制作、系统化了的社会心理就是意识形态.布哈林形象地指出:可以把社会心理“比之为食言溶液,从中渐渐沉淀出意识形态的结晶”,“意识形态就是社会心理的凝聚物.”[1]252最后,社会心理的变化会影响到意识形态的改变.实际上,随时都在发生社会心理凝聚或凝结为意识形态的连续过程.所以,这就不难理解,随着社会心理的变化,意识形态也会发生变化. 三、布哈林社会心理思想的当代启示

随着时代变换,人们的社会心理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工业时代加速向信息时代转变,人们面临全新的社会环境,影响和制约社会心理的因素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布哈林虽然是在一个世纪前提出了社会心理思想,但是,他的思想抓住了社会心理的内核,可以无惧时光流转,以其理论光辉依然照耀当前.

(一)准确把握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的契合点,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力

当前,主流意识形态要不断增强引导力,必须准确把握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的契合点,它不仅是两者的交汇点,更是意识形态的着力点.这个契合点必须符合三个基本条件:一是不能脱离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与意识形态本身处于交叉融合的状态,正如布哈林所说:“从心理到意识形态之间并没有一块界碑上面刻着‘严禁入内’的字样.”“这里并不一定能指出明确的界限.”[1]253如果我们的意识形态成为脱离群众心理接受能力和范围的形而上的东西,那么,它只能束之高阁、成为供在塔里的“精神贵族”.要想增强意识形态的引导力,意识形态本身必须要“接地气”,即贴近群众生活、联系群众实际、反映群众愿望、表现群众情感,深深植入社会心理,“通过对社会心理的回应、吸纳,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的契合度,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3]6二是必须克服社会心理的缺点.布哈林指出,社会心理与科学思维相对立,“这是一些知识的片断、杂乱无章的思想,其中存在大量的矛盾、闪念和古怪想法.”[1]244如果人民群众这种非理性、不科学的思想、愿望、情绪放任自流、不加引导,可能成为一团不符合社会整体价值的火焰最终吞噬社会本身.意识形态的职责就在于将统治阶级的观念道德和行为规范内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布哈林强调,社会心理“应当加工整理,经过剖析、检验、排除矛盾,只有这样,才能变为科学.”[1]244三是适当高于社会心理.意识形态的引导力来源于理性的光辉,所谓理论化、系统化就是不断揭示规律、抓住事物根本的接续过程.这正是意识形态的魅力所在.“意识形态要在社会主体的实践活动中体现凝聚力、吸引力,就需要等将实践中有利于社会整合、凝聚的一切积极有益的思想内化其中.”[4]55所以,仅仅停留在社会心理阶段不可能引导社会心理.意识形态必须在科学性上高于社会心理,凭借理论的彻底性吸引和说服民众按照意识形态提出的规范和要求自觉实践.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5]9


(二)搭建新媒体时代网络交互平台,促进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之间交流互动

当前,要加快建立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的交互平台.究其原因,第一,社会心理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马克思指出,社会心理由于未系统化、非理论化,所以是低级层次的社会意识.布哈林也指出社会心理在科学性上与意识形态相差甚远.意识形态往往反映或统治阶级的意志,通过国家权力强制推行和灌输.社会心理则不同,它本身是非理性的、片面的、矛盾的、甚至是不科学的,更多地代表着平民的意志,是普通民众思想、情感的真实流露.因此,无论在内容上还是思想地位上,社会心理与意识形态相比都处于一种当然的劣等.然而,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普通公民的意识日益觉醒,从而使得社会心理日益带有强大的民意力量.这种“裹挟”民意力量的社会心理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能量,表现出要与意识形态“平起平坐”的强烈愿望.第二,社会心理与意识形态天然地存在交互关系.布哈林在论述两者的辩证关系时,已经表明了社会心理与意识形态的交互性:一方面,社会心理是意识形态的贮存器,意识形态是凝聚的社会心理.社会心理随时都处在凝结或凝聚为意识形态的连续过程.另一方面,社会心理与意识形态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社会心理的变化会引起意识形态的变化.基于上述两点原因,促进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的平等对话、双向流动是大势所趋.新媒体时代为实现这一目标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我们要主动搭建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交流互动的网络平台.新媒体(New Media)是指与传统媒体如杂志、报纸、电视、广播等相对应的新的媒体形态,典型代表就是网络.网络为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的交流互动搭建重要平台,实现传统交互向现代交互的三个转变:一是地位转变.在传统媒体时代,哲学或意识形态掌握话语权,民众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社会心理很少有机会在传统媒体上“发声”.传统媒体扮演着意识形态向民众单向灌输的“传音筒”.在新媒体时代,无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什么样的社会身份,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都具有身份和地位的平等,因此,社会心理也取得了与意识形态平等交流的资格,并且与意识形态一起共享话语权.二是制作的转变.在传统媒体时代,精神产品的制作过程复杂严格,所需的技术高端、设备成本高昂,社会心理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不符合传统媒体的制作要求,天然地被排斥在主流媒体的门槛之外.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只需进入特定的软件和界面,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将自己的作品哪怕只是一个表情、几行文字、无厘头的情绪宣泄都可以立即传送到网络.低门槛、零成本、发表快、随意性等优势使得社会心理实现了“华丽的转身”.三是形式的转变.在传统媒体时代,意识形态以理论性和系统性著称,在形式上往往长篇大论,理论性强.在新媒体时代,社会心理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任意表现,往往获得超高的点击率,受到网民特别是年轻人的追捧.然而,“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大量沿用了程式化、概念化、说教式的叙述方式,常常引起人们的厌倦和疏远,以致形式‘拖累’了内容.”[3]7社会心理第一次取得了相较于意识形态的明显优势.这种发展情形却是始料未及的.这也促使意识形态加快实现身份、内容、形式上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