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儿童静脉输液的运用体会

点赞:6378 浏览:2159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门诊输液常见的治疗手段,然而较之成人穿刺难度更大,这与小儿的生理特点及不配合有直接的关系,这也是儿科护理人员所关注的问题,心理护理通过从全新的视角来探讨这一问题,通过对不同患儿的心理分析,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并指出心理护理在静脉输液中的重要作用.


【关 键 词 】心理护理;静脉输液;儿科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339―01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常见的治疗方法,也是护理操作的基本功,因其年龄原因具有血管小而细、生理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护患配合较差等特点,为患儿的治疗带来了诸多不便.如何有效取得患儿的合作,顺利的完成静脉穿刺,提高穿刺成功率,是众多儿科护士一直关注的问题.现就患儿在接受静脉穿刺时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依据工作中所总结的护理经验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心理护理在儿童静脉输液的运用体会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静脉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1.静脉输液患儿的心理特点

根据与家属的沟通了解患儿的个性特点及患儿在接受治疗时的行为模式分析,将患儿大致分为3种类型:勇敢型、胆怯型、不合作型.

1.1勇敢型,此类患儿往往很活泼自信,对治疗充满好奇,对疼痛满不在乎,会主动伸出手臂和护士配合.

1.2胆怯型,此类患儿寡言少语、害怕、躲闪、精神紧张,表现为哭泣,并对家属产生强烈的依赖性.

1.3不合作型,此类患儿性格倔强,在输液前大哭大闹,拳打脚踢,难以取得配合,甚至有对护士敌对、攻击、以及逃跑.

2.护理心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的应用

2.1营造舒适温馨的就诊环境

儿科门诊输液等候室,安静、舒适、整洁,区别于成人诊室的白色墙体,用贴有孩子喜欢的卡通画的墙壁取代,患儿通过观察周围的卡通画,以暂时消除等待输液中的恐惧感.

2.2做好与家属的有效沟通

由于小儿这一特殊性,家属对静脉输液的期望值过高,如果穿刺失败家属会情绪紧张,甚至失控,某些患儿对家属有强烈的依赖性,见自己的依赖对象焦躁不安,情绪会更加紧张.因此穿刺前需告知家属小儿静脉输液相较于成人穿刺难度大,穿刺时只能尽力提高成功率,告知家属的情绪会对患儿造成影响,以取得家属的理解与配合,并可以减少护患纠纷.

2.3患儿的心理护理[1-2]

根据患儿不同的心理反应类型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

2.3.1先让勇敢型的患儿输液,在穿刺的过程中询问其他话题转移患儿的注意力,穿刺完毕后及时奖励一个笑脸贴图,并让他们谈谈输液的感觉,让他们鼓励内向或胆小的孩子.

2.3.2胆怯型小儿更需要沟通,不能急于操作,采取积极的语言技术进行心理干预,采取奖励式“诱导”,告知如果认真配合,将会得到小玩具,笑脸贴图等奖励,并在穿刺的过程中与患儿交谈,使用表扬性语言,比如表扬“衣服很漂亮,辫子编得好,长得漂亮,很勇敢”等,分散其注意力.

2.3.3不合作型患儿,首先与患儿认真沟通,与其拉进距离,采取循序善诱的方法鼓励患儿获得奖励,对个别性格倔强、沟通诱导无效的患儿,需告知家属正确的约束方法,取得配合后强行输液,在穿刺时保持心态平和,尽量保证一针见血,避免再一次给患儿造成身心痛苦.

3.体会

通过进行表扬谈,以及奖励性诱导的心理干预,在静脉穿刺中各种类型的小儿配合率均有明显提高,充分说明在患儿进行静脉输液时进行心理干预的必要性.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理解力和自制力差,心理因素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我们应该运用自己所学的心理知识对患儿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这不但可提高患儿输液穿刺的成功率,也可以避免反复穿刺带来的护患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