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读者占座的心理

点赞:23038 浏览:10594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高校图书馆存在不合理的占座行为.从心理效应角度分析,图书馆的占座行为主要涉及定位效应、从众效应和破窗效应,可以依此对读者占座行为进行引导和管理.

关 键 词 : 图书馆管理 占座行为 心理分析

一、高校图书馆读者占座现象

高校图书馆已经普遍向读者开放,读者可以携带书包等个人物品进入馆内各个库室进行借阅或其他学习活动.高校图书馆在各库室中根据不同功能和规划设有座位供读者使用.便利、舒适的条件和高雅的文化环境,使高校图书馆成为大学生最喜爱的学习和活动场所.不过,由于图书馆内设置的座位有限,馆内座位常常供不应求,致使高校图书馆常常存在读者占座现象.

高校图书馆存在的不合理、不文明的占座行为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一些读者占用提供给借阅者专用的座位.图书馆的书库中一般设有数量不等的座位供需要借书的读者使用,读者从开放的书架上选取图书后,可以到座位上坐下来翻看,然后决定是否外借;在阅览室中,由于室内的书刊不外借,室内所设的座位是专门提供给读者阅读该室的书刊的.但是,有部分读者将这些有特定用途的座位占用进行自习或做其他事务,使这些座位的正常功能不能发挥,构成了占座行为.第二种是一些读者使用各种物品进行占座.这些读者在本人长时间离开座位甚至已经离开图书馆的情况下,将书本等物品放置在座位或桌面上标示该座位已经有人使用,达到长时间占用座位的目的,以方便自己随时回来使用该座位;甚至一些读者会利用书本等物品“霸占”多个座位供自己或他人使用.

这些占座行为尽管不是严重违纪,也不会造成很大危害,却造成需要使用座位的读者的不便,导致座位功能无法实现或座位利用率不高,人为地影响高校图书馆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良好怎么写作.对于占座行为,目前高校图书馆还没找到一个能彻底解决该问题的办法[1].实际上,占座问题的根源是座位资源供应不足,因此,在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尚无法提供充足座位资源的情况下是难以彻底解决占座问题的.高校图书馆必然长期面临占座问题,应当不断探索和实践长效的读者管理方法和措施,防止公共资源的浪费.应对占座问题,既要使座位资源尽可能得到合理利用,又要简化管理方式以节约管理资源[2].笔者认为,对读者占座行为的心理动因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是解决占座问题的有益尝试.

高校图书馆读者占座的心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座位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二、高校图书馆读者占座心理效应分析

图书馆读者心理分析是应用普通心理学原理,分析研究读者阅读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规律,了解读者的阅读类型、需求、能力等心理现象,揭示在图书馆这个特定环境里读者心理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以及读者从事阅读活动的心理机制[3].心理效应是一种规律性心理现象,指由于社会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的作用,使人在社会认识过程中,对于相同情景下的某种相同刺激产生相同或相似心理反应的现象.从心理效应角度进行读者心理分析对完善图书馆管理具有重要作用[4].笔者认为,图书馆读者占座行为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心理效应:

1.定位效应.

所谓定位效应是指一个人自己选定的角色位置不会因其他因素而发生太大变化的心理现象.社会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在召开会议时先让参加会议的人自由选择座位,之后会议中止让参加会议的人到室外休息片刻再进入室内入座,如此反复,发现大多数人在重新进入会场后都选择他们第一次坐过的座位.这个实验印证了定位效应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正是在定位效应的影响下,人们通常喜欢在一个相对熟悉、固定的环境中活动.高校的部分学生已经习惯到图书馆学习,甚至有不少学生已养成固定在图书馆某一楼层或某一区域的某个座位学习的习惯.不过,由于图书馆的座位是公用的,任何读者都可以使用这些座位,对座位有固定需求的读者有时难以实现其需求.因此,部分读者可能会采取占座方式实现其对固定座位的需求.这种行为从动机看,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进行阅读或自习,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图书馆可以在馆内资源许可的情况下设置一些专门提供给特定读者使用的座位.例如,设立自习室,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提出使用申请,经批准后学生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固定使用自习室内的座位.这样,避免读者因“合理需求”而占座的无奈,满足这部分读者的学习需求,也切实提升图书馆怎么写作的品质[5].

2.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引导或施加的压力时,容易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随大流”.从众效应是高校图书馆读者占座的重要因素,很多大学生对待占座的看法是“大家都占,所以我也占”.由于高校在教室、图书馆等场所设置的座位一般属于公用性质,如果发生供不应求的情况,一般按照先到先得的“先占”惯例进行分配.例如,在教室上课时,学生喜欢与伙伴坐在一起,常常由先到的人帮伙伴占座位,由于上课教室的座位能够保障每个学生都有座位,这种占座并不会妨害其他上课同学的基本需求.这种占座行为因其具有合理性、无害性而被普遍认可,被认为是高校中座位使用分配的一种“先占”惯例.不过,这种惯例一般没有具体的操作细则,处于潜规则状态,因此,这种“先占”惯例往往会在不同情况下形成不同的解释和做法,甚至会被曲解或滥用,从而丧失其合理性.例如,有些人以“先占”为由,占用有特定用途的座位用于自习或做其他事务,导致他人无法正常使用;利用个人物品长时间占座,导致座位长时间空置.由于这些占座行为与合理的“先占”之间缺乏明确的划分规则,容易混淆,不少占座者认为自己的占座就是“先占”,是合理、有效的,而其他人在没有深究的情况下,也就想当然地认为占座是合理的行为,因此,占座者往往“理直气壮”.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不占座就不可能得到好座位,甚至没有座位.目前,高校占座流行,大学生纷纷讨论交流“到哪里占座”和“怎样占座”等问题,占座成为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在一些高校甚至已经形成一种“占座文化”.从图书馆管理角度看,要改变读者从众跟风的占座现象,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及时对违反规则的占座行为进行纠正,减少错误的占座行为的示范作用,使违规占座行为者成为少数派,从而使从众而为的占座失去基础.

3.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人们就可能受到这种示范性的影响打烂更多窗户.破窗效应中蕴含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可能传递着一种影响他人的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扩展,因此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行为.如果对这种不良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人“打烂更多窗户玻璃”,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高校图书馆中的占座现象泛滥与破窗效应有密切联系.从图书馆管理基本规则看,占座行为是违反管理规定的,但是由于占座行为十分零散、危害性不大和查处不便,因此工作人员对此种违规行为的管理并不到位,很多情况下处于“没人管”的状态.部分读者正是在这种状态下产生了“占座没人管,不占白不占”的想法,导致了本来是不合理的、违规的行为却不断有人故意效仿的局面.如果,从众效应中的占座者主要是基于无知和盲目而占座的话,那么破窗效应中的占座者是明知违规而为之,带有明显的恶意,如果任其发展,可能导致图书馆管理失控.所以,要预防破窗效应带来的不良后果,高校图书馆一方面要合理建设、利用图书馆的馆舍环境,营造和谐的人文氛围,让读者心情舒畅地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使读者形成“遵章有益,违规有责”的意识,从而自觉维护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对违规占座行为及时纠正或处罚,维持正常的座位使用秩序,确保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执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