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点赞:21101 浏览:9421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展开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在对普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前提下,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针对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高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学生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5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关 键 词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为201本、专科新生为调查对象,共计7843人,进行网上测评.研究方法采用王征宇翻译的SCL-90中文版量表.该量表共有90个条目,具有容量大、反映症状丰富、准确描述被试自觉症状特点.概括为9个因子和1个附加项.每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制:1-5分别表示“从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分数越高,表示该项目测评结果越差.内容涉及感觉、情绪、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除附加项外,SCL-90的九个分量表分别是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 SCL-90同质性信度(α系数)为0.97,分半信度(s)为0.94,各个因子分的相关在0.55-0.71之间,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7-0.92之间,表明SCL-90在本研究中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阳性检出率

根据SCL-90量表的特点和国内对此量表的筛选标准,把各因子维度得分≥70分作为心理问题的检出标准.结果发现7843名被试中有2105名大学生存在一项及以上症状的心理问题,占被调查人数的26.8%;其中有焦虑、强迫、恐怖、人际关系敏感四项因子分均≥70为中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有79人,占总人数的1.01%,见表1.

(二)大学生不同症状心理问题的检出率

从表1可以看出:被调查学生在多维度症状上存在中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的检出率在1.01%以下;总体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从大到小依次是焦虑、强迫、恐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躯体化、精神病性、偏执、睡眠、敌对,其中焦虑、强迫、恐怖、人际关系敏感的总体检出率较高,都在40%以上.

调查显示存在一项及一项以上不同症状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26.8%,其中,存在中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发生率为1.01%.由于区域分布和实验控制不同,不同的调查统计显示出大学生在SCL-90不同症状上存在中度及以上心理问题学生的检出率差别较大.但从总体上看,存在不同类型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发生比率比国内许多研究结果要低,另外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上的心理健康状况都比全国大学生群体常模要好.但是,也需要强调的是,一般的国内外研究结果和我们的心理普查的具体情境不一样,科学研究主要是探索科学规律,调查对象是匿名的,被调查学生会没有任何顾虑认真作答,而我们的心理普查是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会留下学生的姓名、班级等基本信息,所以有一些学生具有掩饰性,故意降低自己的心理问题.

心理正常与异常是一个相对概念,没有非常明确的界线,并且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没有绝对正常和异常的个体.心理健康的个体也很有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不适,心理异常的个体也存在许多健康的心理因素.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对于本次筛选存在不同维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只能说这段时间在某个心理健康维度上状态不好,今后需要给予积极关注.

三、干预措施

对于此次测试筛选出来的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特别是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症状容易产生倾向的学生)名单,及时直接送达各院系相关责任人,以便各院系相关责任人及时掌握学生心理状况,做到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早调适,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院学生工作人员重点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危机干预;对于问题严重的学生,学院及时通知其家长,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辅导员共同做好工作,具体包括:

一是采用适合方式包括、信函、网络等与筛选出的需要心理帮助的学生沟通.同时建立电子、纸质心理健康档案.二是通过入学教育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自我保健,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心理咨询,采取委婉的方式督促已筛选出需要心理帮助的学生到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做心理咨询.三是有针对性地分组对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症状严重的容易或其他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

4.学生工作人员平时要多关注预警学生的饮食起居,及时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并且保持信息反馈渠道畅通,建立有效预警机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及时解决.

5.在做好心理辅导、与所有预警学生面谈的基础上,对接受了心理辅导的学生进行跟踪和回访,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长效机制.

四、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及分析,关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需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和改进:


1.为学生营造良好、宽松的心理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文艺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情绪能够得到合理宣泄,学会人际交往的技巧,进而缓解心理压力,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

2.加强学生对具体相关事件的心理减压工作.比如说新生开学初心理转变和新环境适应、专业选择、考前的心理减压和复习方法指导工作、人际交往指导等.

3.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除开设专题的心理讲座外,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研讨课,以及开设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课.同时,发挥各学院学生咨询室的作用,扩大学生接受心理咨询的面,更便于学院及时发现问题.

4.设立班级心理辅导委员,充分发挥朋辈心理辅导的功用,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理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助人自助.

5.学生工作部门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测试前的宣传发动和准备工作,充分重视测试工作,比如,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测试的意义、了解做测试题时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等,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测试的信度和效度.

6.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需要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知识.认识到筛查出来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以,不要因为一次测试就给学生贴标签,认为筛查显阳性的学生就是心理异常学生.

7.对于学校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不能处理的个案,及时会诊或予以转介,并到医院做相关的医学检查,保障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在短时期内得到处理.

[责任编辑:王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