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在心理学中的应用

点赞:22895 浏览:10610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禅修,作为佛教修习的基本法门,越来越受到心理学界的关注.佛教禅修在心理学中的应用是从心理治疗领域开始的.卡巴金博士和吉木伊信是其先锋者.卡巴金博士从南传佛教的毗婆舍那禅修传统中得到启发创立了正念减压疗法,继而研究者们又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正念认知疗法和辨证行为疗法.而日本心理学家吉木伊信创立的内观疗法则是吸收了佛教净土宗的思想.

关 键 词 :止观禅修 正念禅修 内观禅修

1.引言

禅修,在6世纪由印度传到中国,12世纪又东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及至近现代,禅学西进,引来不同领域学者的研讨.有人将其喻之为“东方人的心理学”.其实,禅学可以说是现代心理学的一个源头,精神分析的许多理论都是来源于佛教.两者都关乎人对自身的认识,而在调解人的心理过程中方法各有侧重.所以说,两者可谓渊源相同,学理相通,方法相容.现代心理学家不断从佛学中汲取养分,其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就是“禅修”.禅修作为佛教的重要修习法门,可“转识成智”,解决内心冲突,减缓心理危机,去除烦恼,填补心灵空虚,最终进入悦志悦神的境界.[1]那么,禅修是如何融合于心理学中的呢?对此,本文略陈己见.

2.禅修

禅,古印度语“禅那”的略语,意译为“静虑”“思维修”,最早由印度婆罗门教正式提出.《辞海》[2]释:禅,梵语Dhyanam的音译(禅那)的略陈,意译为“思维修”“弃虑”,常译作“静虑”,安静而止息杂虑.佛教认为敛心,专注一境,久之可达身心轻松,观照明净的状态,即成禅定,依程度深浅有四禅(色界定)和四无色定等分别.

止观双运是佛教禅定修习的基本方法和指导原则,又作止观双修、定慧等持等.佛教禅修包含了“止”和“观”两大部分.“止”,梵文Samatha,音译奢摩他或三摩地,即心一境性,指心持续专注一境而寂然不动.“观”,梵文Vipasyna,音译毗婆奢那,即正观察力,指用如实的智慧观析真实.止为息内,就是内心平息,不受杂念的干扰,如同平静水面的波纹.观则有两种,一是“慧观”,即用佛陀教导的知见观察分析,也就是用缘起性空的道理破除我执;二是“胜观”,即在慧观的基础上产生轻安.

止和观是佛教禅定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在佛教修习中,“止”“观”必须兼顾,如果只修“止”不修“观”,就不能得到断灭无明的智慧而得究竟圆满;如果只修“观”不修“止”,不仅已经修得的“止”容易退失,遇到烦恼的时候,无从对峙,观就无法成就.因此佛教禅修,一定离不了“止”和“观”,否则就会偏向外道.

3.禅修在心理学中的应用

现代心理治疗首先发现了禅修对人类心理的作用,并将其引入了心理治疗领域.Kabat-Zinn博士从南传佛教的毗婆舍那禅修传统中得到启发创立了正念减压疗法;而日本心理学家吉木伊信的内观疗法则是吸收了佛教净土宗的思想.

3.1正念禅修

正念禅修来源于南传佛教中的毗婆舍那禅修传统,即通过对各种感受仅仅是单纯的观察与觉知(即正念训练,Mindfulness Training),发展起对一切感受毫无贪嗔完全接纳的平等心,通过日益微细和敏锐的觉知力与日益扩展的平等心,使人达到最终的觉悟与解脱.自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压力治疗中心的Kabat-Zinn博士[3]开始运用正念训练让病人进行疼痛和压力管理,并于1982年发表了第一篇关于正念疗法与长期慢性疼痛的临床研究报告.此后,正念禅修(Mindfulness Meditation)在心理咨询与治疗和身心健康的各种实证研究日益增多.

Kabat-Zin博士自从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正念减压疗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后,在1980年~1990年,研究者们还开发出正念认知疗法与辨证行为疗法.

3.1.1正念减压疗法(MBSR)

MBSR是当前得到应用和研究最多的正念疗法.它采取的是连续8-10周,每周1次的团体训练课程形式,每个团体不超过30人,每次2.5-3小时.具体练习有45分钟的身体感受扫描、坐禅、行禅等等.MBSR受到病患们的广泛欢迎,在治疗慢性疼痛、压力管理等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

312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MBCT)

Segal,Willams和Teasdale等人将认知疗法引入MBSR,创立了主要用于抑郁症和抑郁症复发治疗的MBCT.MBCT同样采用8周的集体治疗方式,包括冥想和行禅、身体扫描、三分钟呼吸空间、认知记录等练习.

3.1.3辩证行为疗法[6](Dialectical Behior Therapy,DBT)

Linehan认为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对情感有病态恐惧(也即嗔心),他们因为太过害怕自己的消极情感,而常常急于采用一些适应不良的方式加以避免.正念禅修正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对消极感受的耐受力,从而减少逃避的冲动,提升有效应对能力.

除此之外,正念训练在焦虑障碍、药物滥用、、创伤、成瘾行为、进食障碍等相关问题的治疗中,都有很好的效果,可以作为创伤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禅修在心理学中的应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现代心理学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3.2内观禅修

内观疗法(naikan therapy,introspective therapy)是日本心理学家吉木伊信于1937年所创造的心理治疗方法.“内观”又称内省,有“观察自身的内心”、“了解自己”、“凝视心中的自我”之意,故“内观疗法”也可称为“洞察自我法”.“内观”来源于佛教净土真宗一派.在佛教中,“内观”指的是观察事物的本来的面目,是一种如实觉察自心的实相而达到净化心灵的过程.从观察自己的呼吸开始,使心专注,而后用这种敏锐的觉知,去观察身上的感受,体验无常、苦、无我的真谛.吉木伊信将这种思想运用在了心理治疗领域,并创造了内观疗法. 内观疗法的治疗机制是通过内观使患者“对人生的再体验”、“对恩情的再体验”、“对人生的再定义”,使患者在内观的过程中通过对自己过去的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理解和反省,产生健康人应该有的做错事后的罪恶感和羞耻感,与亲人朋友之间的连带感,对世界和他人的信任感,通过患者对自我形象和他人形象的调整,提高同他人的共鸣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使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变得稳定,各种精神症状减轻.

内观疗法能够从根本上改善人格的成熟,但并非对每一个患者都有效.进行内观的人首先要有分辨自我内心和他人心理(也即自我与他人分离)的能力,并建立自我保护的机制.

起初内观疗法在日本主要应用于失眠,后来逐渐应用于精神科,临床证明内观疗法在治疗心身疾病、神经症、酒或药物滥用等成瘾行为、久治不愈的抑郁症和婚姻危机等均有很好的效果.另外,内观疗法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工作、从业人员工作中亦具有一定的潜力.

4.展望与结语

佛教认为,“止”与“观”缺一不可,但现代心理学却抛却了“止”,独独发展了“观”.而且,禅修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均是从临床入手,缺乏理论的支持,虽然正念的心理机制和脑机制的研究如火如荼,但是未来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