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教育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

点赞:33540 浏览:156540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任课教师作为学校教学计划的具体践行者和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无可推卸地负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联系最密切的莫过于生物学,生物学任课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试着对心理健康教育在生物学科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作出总结.

【关 键 词 】生物学 心理健康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学科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中心环节,是学校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任课教师作为学校教学计划的具体执行人,都负有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课任教师既要给中学生提供应有的学科知识与相应的素养,也可以借学科教学培养中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教师应灵活地借助多种方式来借助于学科教学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生物学是学科中与心理健康教育联系最密切的,借助学科优势,我尝试着在生物教学中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涵盖内容很广,在学科教学中开展的时间却又相对较短,为力求在课堂上从多方面尝试实施,对同行的做法作了一些参考和借鉴,现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把一些具体做法呈现给大家,以求共同研究和商榷.

一、挖掘课本知识,学习心理理论,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生物学课本中隐含了一定的心理学内容,教师可以做一个有心人,有意识的对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挖掘和引导,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困扰部分学生的是,为什么同在一个班,一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行为异于常人?为什么男女生在生理上差别那么大?在教学中,可以重点选取如“脑的结构和功能”和“人体的生殖和发育”这样的教学内容来给学生解疑答惑.在“脑的结构和功能”这一教学内容中,让学生了解人的行为是由人脑和心理品质共同决定的,而人脑是人的心理品质的具体支持器官.一般而言,人脑的先天发育情况基本相同,人的心理品质之所以不同,和后天接受的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有很大关系.通过这样的教学渗透,不仅有利于提高一部分学生们眼中的“行为异常”同学们的自信心,自觉地变“心理健康教育”为“我要心理健康”,而且让广大同学们对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训练产生了迫切的愿望.再如人体“生殖和发育”的教学,是对中学生进行性心理教育的绝佳时机,初中生对自己和异性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同时也很容易对产生不合适的认识.适当的性心理教育,有利于同学们形成正确性心理,悦纳自己的性身份,从而对保持纯洁的同窗友谊产生正面效应.

二、进行心理教育,激发学生兴趣,锻炼意志品质

(一)重树学生自我意识,增强进取心

帮助学生重树自我意识是心理教育的重点内容,因为只有当学生真正自觉的树立起正确的自我意识时,学生才可以成为教育的主体,教育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只有当一个人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时,才能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才会产生改正与提高的意愿;只有这样的自我提高意识地确立,才可以帮助学生有意识地清楚自己的潜力,进而产生自我奋斗的动力.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制定有针对性学习计划,比如期中、期末计划等阶段性的学习计划,课外活动、野外参观、野外实习等实践性计划,提高学生成功感,从而达到进行自我意识的重建并增强学生的进取心的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控制和有效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合理的自我修正中提升学习效果.通过这些做法,使同学们正确认识自己、实现“自我悦纳”,增强学生的进取心.

(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学研究认为在未建立起自觉动机系统之前,人性趋向完善的过程是天然的以兴趣、探究为先导.新课程标准下的生物课程包含着相当多具有的探索性强、易激发学生兴趣的生物实验,利用生物学科教材设置的特点,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如增设一些辅助实验、开设专题讲座、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等,让学生对生物学充满了好奇、神秘,使他们能在有兴趣的、主动的学习生物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必备的心理健康素质,激发他们去积极探索,不断地去丰富自己的人格和发展他们的智慧,从而走上成才之路.

在生物教育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三)培养和锻炼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学实践中像实验教学、第二课堂活动等最易激发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此类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也最多,因此这些活动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耐挫力的训练和坚韧意志的培养.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经常有一些同学在实验中会因为某些原因而失败,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再试一次,让他们面对失败不急不躁,沉着耐心,反复操作,直到实验成功.这样做,就可能使学生的意志力得到锻炼,心理上能逐步接受和正确对待来自生活中的压力,有利于培养出心理健康的、适合未来社会需求的建设者.


在生物学教学活动中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不但丰富了学科教学内容,而且健全了学生的人格,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培养培养了学生的智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了学生的正常的情绪反应力、心理适应力、心理耐受力和心理控制力.使学生具有健康的情绪、积极的意志品质、适度的反应能力和统一的人格,并能够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麻城市张家畈中心学校 卢世高;浅析“犟学生”的心理行为及对策[N];黄冈日报;2011年

[2]邢淑兰;;改变评价方法,消除学生自卑心理[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卢士强;;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4]李东升,陶芳标;中学生生活事件评定及其与焦虑、抑郁之间关系的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