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隐藏的心理病

点赞:27482 浏览:12995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没食欲、睡不着觉、醒得早、不爱说话、喜欢在家安静地看书、老觉得手机响、吃饭也要刷微博等不管是年轻人、中年人还是老人,不论自己还是身边人,都可能有这些不起眼的小习惯、小“怪癖”.可你知道吗?这些表现背后其实可能隐藏着心理疾病.

年轻人

老刷微博,信息依赖

在外企工作的孙小姐忍不住时刻刷微博,总担心漏掉最新的信息,因此失眠、食欲下降;平时总觉得手机响,一旦忘带手机就坐立不安,感觉错过重要的事.

信息社会里,许多人认为掌握信息越多,离成功越近.许多白领不得不拼命获取各类信息,强迫自己更新知识储备,可大脑里的“仓库”装太满,让自己紧张、浮躁、焦虑,出现失眠、头痛、食欲下降、恶心等症状.信息依赖还衍生出各种心理障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发现,71.8%的受访者认为手机依赖现象很普遍,89.8%的人承认自己有“搜索依赖症”.这是因为手机和搜索引擎让信息来得更迅捷,但严重的信息依赖却可能转化成强迫症、焦虑症.

遗漏一些信息总难免,况且信息并非决定成败的唯一因素.感到累的人应适当放慢生活节奏,有计划、有规律地获取信息,有节制地消化新信息.休息时放松身心,告诉自己“休息是为了走得更远”.养成看报习惯,因为报刊经编辑筛选,阅读很省心,还可看到深度分析与评论.


中年人

凌晨早醒,心境障碍

54岁的老陈快退休了,工作压力却还很大.他最近总在凌晨三四点突然醒来,再也睡不着.中年人是睡眠障碍的高发群体,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医学研究所调查发现,45%的中年人经常失眠或早醒,多因心理压力大.

早醒常伴随醒后浮想联翩,回忆以往得失或反复思考、揣测某件事,脑子里乱糟糟一片,越想越烦.早醒除少数因疾病引起外,大多数都与压力大、忙于应酬、老加班、对前途过度担心有关.这些职场负性事件带来不安全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加上失眠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积累可能诱发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早醒又是抑郁症的伴随症状之一,若反复早醒,并有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悲观消沉等症状,需尽早找心理医生诊治.

身边隐藏的心理病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华中科技大学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治早醒应从抗抑郁入手.俗话说,一夜不睡,十夜不醒,说明治失眠有难度,需要耐心.患者首先要控制和调整自己的生活规律,有助减轻压力.其次应长期适度锻炼,最好每天晚饭后锻炼1-2小时,以身体微微出汗、不过分劳累为标准.

老年人

沉默少语,可能抑郁

郑先生的母亲72岁,近日反应变迟钝,跟她说话爱理不理.家人以为是认知障碍症,带她看神经内科,医生检查后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疑为老年抑郁症.

抑郁症是老人最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7%-10%的老人患抑郁症,患躯体疾病的老人抑郁症发生率高达50%.许多老人沉默少语,不愿诉说内心的痛苦,有意避免与人交流,类似认知障碍症,而抑郁症状往往被掩盖,容易造成等严重后果.老人适应能力差,加上不断出现退休、亲友去世、健康恶化等负性生活事件,压抑的心情得不到疏导,会产生抑郁情绪.宁波市心理卫生协会调查发现,负性生活事件是老年抑郁症的罪魁祸首,以晚年丧偶居首.研究显示,独居老人难以获得必要的照顾和心理支持,容易抑郁.

子女要关注父母的心理状况,当他们出现老怀疑自己有病、思维迟缓、不停发牢骚等表现时要警惕.老人要多与他人交流,和朋友一起打打牌、下下棋、练练书法;也可适度进行户外活动,如打太极、逛公园、慢跑等.参与集体的社会性活动,要比一个人在家里看电视更有利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社区要多开展老年活动,给老人们提供一个社交平台,走出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