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演奏过程中的心理控制

点赞:5046 浏览:1740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本文以钢琴演奏为基石,在对演奏者本身及受众心理、生理的研究下,来探讨钢琴演奏中如何对演奏者本人及心理因素进行有效的调控,从而达到使钢琴演奏发挥到最佳水平.由于受众的复杂性及人得个体差异性,钢琴演奏中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属于综合性问题,本人将对心理控制这个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使钢琴演奏达到切入灵魂的层面.

【关 键 词 】演奏;心理控制;调控能力;心理素质;个体差异性

钢琴演奏者的基本职责是把乐谱上所记载的谱符化为动人的音乐,传递给听众并引起听众的共鸣,这一过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音乐表现”.怎样才能使演奏具有震撼人心的表现力呢?我们通过一下分析来了解心理控制的情况.

一、钢琴演奏中的特点

素质因素素质是指每个人所具有的身心条件的综合表现.是心理条件生理条件及其机能特点的总和,其大脑特征最为重要.而演奏心理素质的先决条件是生理机制.它是指原始情绪在演奏活动中的反应程度及其变量.不同的人在音乐演奏中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就钢琴演奏者来说,演奏时对外部和内部环境作用下所形成的思维、睛绪和意志等态度和程度都直接影响演奏的成败.演奏者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对演奏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技术因素充分的技术准备也非常重要.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再好的心理素质也无济于事.充分的技术准备、练习的准确程度,以及对作品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是消除演奏者精神紧张,减少心理压力的重要前提.

1.演奏中的素质因素

素质是指每个人所具有的身心条件的综合表现,是心理条件、生理条件及其机能特点的总和,其大脑特征最为重要.而演奏心理素质的先决条件是生理机制,它是指原始情绪在演奏活动中的反应程度及其变量.不同的人在音乐演奏中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就钢琴演奏者来说,演奏时对外部和内部环境作用下所形成的思维、情绪和意志等态度和程度都直接影响演奏的成败.

2.演奏中的技术因素

如果说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强的意志力是“软件”的话,那么充分的技术准备就是“硬件”.在钢琴演奏中“硬件”比“软件”更为重要,没有扎实的基本功、音乐修养,再好的心理素质也无济于事,在演奏中只能是“滥竽充数”.由此可见,充分的技术准备、练习的准确程度,以及对作品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是消除演奏者精神紧张、减少心理压力的重要前提.在演奏的全过程看谱、双手触键、脚踩踏板、耳朵聆听中,要注意的问题很多:作品整体风格的把握,旋律的突出,又不能忽略伴奏部分,既有横向线条,又有纵向和声衬托,还要抓住低音进行,色彩性的变化音等这一切都是在流动的瞬间完成的.因此,演奏者必须在这流程中把握住各种细腻、复杂多变的瞬间,协调各种知觉,随时调整各部位的动作.

2.演奏中的临场经验

在演奏时,周围环境与平时练习时的环境不同是造成学生心理紧张和怯场的一个直接原因.因此,要多给学生艺术实践的机会,要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演出中去体会演出的过程与心得,让学生觉得演出与平时练习时的心态是一样的放松、自然.当然,演奏者要想排除演奏中的心理障碍,获得良好的心理素质、调控能力和顽强的学习毅力,首先取决于自身是否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心态和成功的信心.

二、钢琴演奏中的制约因素

钢琴演奏对于演奏者来说是一种二度创作,而对欣赏者来说,它恰恰是一种本体的展示,并且为欣赏者提供了一个鲜活的音乐本体.

个性与共性:由于我们不可能对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进行绝对明确的规定,因此也会各自表现出音乐审美理解中的个性化倾向,不同的演奏者对同一作品往往会引起不同的共鸣.任何人的理解都是站在自己所处的特定立场上,把作品作为一种多层次性、多风格性的东西来理解.每位演奏家的演奏都有着不可替代性,这种不可替代的东西就是个性.个性的形成是演奏家自身不断积累的结果,是演奏家艺术独创性形成的过程,所以个性必须与众不同,具有创新精神.

与个性对立的是共性的问题,我们说共性寓于个性之中,钢琴演奏当中也同样如此,脱离了个性的共性是不存在的.共性就是所有演奏者演奏同一作品的共同基本特点.这是因为受作品本身的约束和限制,我们知道在浩瀚的钢琴艺术海洋里,蕴含着各种各样的风格作品,一位作曲家就是一种风格,一位作曲家的不同创作时期也代表了不同的风格,这些个性汇成了一种共有的风格.所以在发挥个性处理的同时,还是不能逾越基本风格的限制.

另一方面,存在决定意识,意识是存在的反映.只有在有了钢琴音乐艺术美的存在,才可能有音乐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作为演奏者的一种主体能力,需要演奏者不断实践,不断对钢琴演奏艺术进行探索,反复吟味;只有具备这样的审美素质和能力,才有可能真正表现钢琴演奏美的存在,只有在“那一瞬间”,我们才真正感受到了这份音乐的存在.

以上的种种情况都决定了钢琴演奏中的制约因素:

受众体的差异性;演奏者的差异性;乐器的差异性;环境的差异性等等.

三、钢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功能

1.良好心理素质对钢琴演奏的重要性.钢琴的演奏是一种美妙音乐传播和情感流露的艺术情操,钢琴演奏者若在演奏过程中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乐曲所表达的艺术情感中去,这样的演奏效果可想而知,同时也更加能引起听者的共鸣.

2.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创新意识的激发. 3.平和的心态是准确把握技巧的关键. 4.身体健康是良好心理因素的保障.一味多练,放开速度快弹,连续不断地多次排练,使思想一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不注意保持体力,以至于在正式演出中反而让身体处于疲劳、麻木、心浮气躁的低潮,这样不仅达不到平时练习的水平,而且还会造成精神紧张,加大心理的压力.所以健康的身体是保证演奏中减少心理压力的因素.

四、培养和调节良好演奏心态的方法

钢琴演奏要达到很高的境界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学习过程.像巴赫、莫扎特、贝多芬、霍尔绍斯基、刘诗昆、朗朗等等这些钢琴演奏大师,没有一位其演奏生涯是一帆风顺,不费吹灰之力而一举而成名的.这些就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顽强的毅力面对反复的训练. 2.认真对待每一次小型表演.3.平和心向强者请教.所谓“科学无国界”,艺术也是如此,我们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要有一颗虚心请教的平和心态,积极向技能比自己强的人请教.4.演出前充分准备,缓减心理负担.所谓“艺高人胆大”,熟练的技能技巧和流畅自由的演奏,是表现作品的起码要求,也是减少心理压力的基本保证.把握好上场演奏前的几分钟.上场前,应安静下来,使呼吸均匀流畅,获得一种平和、镇定的感觉;也可有意识地通过手指肌肉的运动来刺激大脑,使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恢复正常.如用加大手指动作和力度的深触键方法,增强触键感的准确性和控制力,减缓大脑的兴奋度,恢复正常的反射功能.逐渐加快速度,让手指自然、放松地跑动,用以提高灵敏和放松度,使神经系统保持与演奏相适应的兴奋程度和调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心理压力,缓解心理紧张,从而在演奏时可以更好地发挥.5.不可过分看重演奏结果.钢琴演奏者参加各种大大小小的演奏活动时,认真对待是必须的,但是,我们不应该过于去在乎演奏完毕后的结果和成绩,因为钢琴演奏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每一次结束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五、钢琴演奏中的心理控制成效

不管是针对学生的教学钢琴演奏还是针对文艺表演方面的演奏,对于演奏者来说受众的感受就是钢琴演奏的综合素质的体现,其间心理控制的对于演奏来说就像杠杆一样,效果不同了.我们知道心理的素质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坚持长期磨练自己的耐力、意志力、受挫力以及个性化的创新能力.钢琴是一种艺术情感的表达,演奏者只有投入全身心的情感,才能使听众产生共鸣,从而得到认可.培养一种安静、平和的心理,可以使拥有扎实技巧的演奏者如虎添翼,可以让演奏者更加深入地体会钢琴作品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韵味.所以,我们要用一种顽强、坚韧的心态做出每一次努力,用一种勇敢、自信的心态对待每一场演奏,用一种平和、洒脱的心态看待每一次结果,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努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为自己的演奏生涯增添风采.

钢琴演奏过程中的心理控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素质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