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孤独感心理干预

点赞:12576 浏览:5569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作者简介:梁捷芬(1991-),女,汉族,福建人,福建工程学院管理学院10级公共事业管理

摘 要 :根据近年来有关研究,孤独感在人群中具有普遍性已经被证实.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个体对社会性和情感性的需求极其强烈,以从中获得激励、自信和归属感.他们的心理状况尤其值得关注.

关 键 词 :大学生孤独感 现状 产生原因 危害 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1.前言

由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全国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课题组,对北京地区133名学生进行的一对一的访谈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的人格心理问题并不严重;高中虽是问题高发阶段,但因高考被掩盖,而进入大学则表现明显:六成大学生觉得孤独;有八成认为社会不平等,他们中还有的已发展成愤怒情绪.研究大学生的孤独心理,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相关的心理状况,并进有效的干预,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2.孤独感的含义

国内外至今对孤独感的概念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百度百科词条中将孤独感定义为:孤独感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出来的孤伶苦闷的情感.一般而言,短暂的或偶然的孤独不会造成心理行为紊乱,但长期或严重的孤独可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孤独感还会增加与他人和社会的隔膜与疏离,而隔膜与疏离又会强化人的孤独感,久之势必导致疏离的个人体格失常.

3.当前对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现状

在大学生的孤独感与性别、学历层次、年级、学科门类、生源地、消费水平、人格、宿舍亲密度、家庭教养方式、主观幸福、依恋类型、是否独生子女、网络使用情况、及手机短信行为方面都有相关研究,并且研究成果丰硕,但在某些方面并未能形成一致结论.如,在大学生性别与孤独感研究中,蒋艳菊、李艺敏、李新旺(2005)[1]的研究表明,在性别变量上,大学男生在人际孤独感、社会孤独感以及孤独感总分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大学女生;在自我孤独感维度上的得分却显著低于大学女生;男、女大学生在发展孤独感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这一研究结果与陈海燕(2009)[2]等的大学生的孤独感在性别维度上差异不显著的研究结果相矛盾;在大学生的生源地与孤独感研究中,陈海燕(2009)[3]用UCLA量表测量结果显示生源地在人际孤独感因素上非常显著,这与李艺敏(2005)[4]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而在比较农村和城市孤独感上,陈海燕(2009)[5]的研究发现两者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邓丽芳(2007)[6]、李艺敏(2005)[7]、李传银(2000)[8]的研究结论“农村生源地的大学生体验到更强烈的人际孤独感”矛盾.


4.大学生孤独感产生的因素

4.1个人因素

4.1.1大学新生入学环境易使学生产生外在的孤独感.曾经是中学时的尖子的大学新生发现大学是群英荟萃的新集体,自己原有的优势消失,没有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在陌生的环境中自己独自处理可能来临的矛盾、责任、人际关系等.缺乏对新环境的理解、预测和控制感会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苦闷和孤独感随之而来.

4.1.2不能合理安排在校闲暇时间.学生在高中虽是问题高发阶段,但因高考被掩盖,而进入大学因为有更多自主安排的时间则表现更明显的孤独感.如果不能合理安排自己在学校的闲暇时光,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爱好单一,对社团活动、兴趣小组及课余打工持消极态度,加上自己的经济不能独立,不能随意消费而内心常感到空虚、无聊,产生孤独感.

4.1.3自卑产生孤独.一些大学生对激烈竞争的大学生活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骤然减少的成功体验和过多的挫折使其自我成就感降低,因自卑而减少与他人相处.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也可能会因所处地域和经济消费能力以及成长体验的缺乏而自卑,产生孤独感.

4.2家庭因素

大学生孤独感心理干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6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4.2.1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能降低大学生的孤独感.而来自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消极,则易增加大学生的孤独体验.

4.2.2独生子女家庭的情感支持系统减弱.现时代,多数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这与我国传统的多子女家庭相比,孩子的情感支持系统相对减弱.家庭环境使孩子在年龄较小时就不得不学会在精神与经验上的独立,感受孤独便成为独生子女所面临的最大发展性课题.

4.3学校教育问题

学校的教育体制存在的缺陷增加了大学生对孤独感的体验.学校心理健康课程设置的缺乏,忽略了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与教育.

4.4社会因素

在浮躁、冷漠的社会风气影响下,大学生难以维持稳定长久的双方关系,对周围漠不关心,增加了孤独感.

5.孤独感的干预措施

5.1从外在原因出发.赵鹏提出了以下的几个防治策略,一是认同角色,调整自我.通过自我心理训练、理智训练和道德规范训练,增强自我调控能力,把孤独心理在形成之前就化解消除.二是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第一要改变社交观念;第二扩大社交范围;第三多渠道交往;第四注意对交往对象的筛选,注意与各类对象交往.三是培养大学生广泛的兴趣.四是开展心理咨询.大学生在参加各种交往和第二课堂活动以外,还应主动开展一些必要的心理咨询活动,以期治愈心理性的孤独感.

5.2从家长和学校的角度出发,张雪琴提出了家长和学校帮助大学生调适孤独感的方法.从家庭来讲父母首先应给子女更多关心、温暖和理解,增加沟通时间,注重家庭的亲密度,帮助子女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心境,增强环境适应性,从而减少孤独感.其次要有正确的沟通方式,父母要多以鼓励、理解、尊重的方式与子女谈心,即使惩罚也要富于情感性,要伴随合理的解释.

5.3从学校来讲,首先,学校应及早对新生进行“适应环境”教育.学校应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在前面,防患于未然.其次学校应发挥班级和社团的作用,培养大学生心理归属感.再次,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新生找准自己在新集体中的位置,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利于新生扬长避短,合理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使之更充实.

5.4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出发.马瑞清认为大学生应该通过确立一个实际有效的目标,正视学习生活的压力;转移注意力,学会自我宜泄;上网有度,积极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朋友,而不应沉迷于网上交友和网恋;正确对待情感问题等等方法来调整自己,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吉林大学心理学系博士丁建略对相关问题的建议大学新生多跟优秀的学长交流,树立目标,第一个寒检测参加同学聚会等.

6.关于孤独感研究的展望

6.1孤独感的治疗或改善研究.

6.2孤独感量表的中国化.

6.3孤独感与网络使用的研究的深入,如网络的各个方面网络使用的时间长短、网络上进行的内容、网络游戏(个人游戏与集体游戏)等对孤独感的影响的研究.

6.4统计样本量的普遍性和代表性.今统计样本,不具普遍性,统计得出的结论也不能统一.

6.5定性研究的深入.

6.6在影响因素的探讨上对生物、文化因素缺乏分析和研究.

6.7跨文化研究的比较范围的扩大.如今的研究尚未能了解不同文化模式与大学生孤独感之间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