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应对

点赞:3615 浏览:1023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既有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问题,有社会环境和大学生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底下等原因.我们要采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优化社会环境,强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等措施来消除大学生的逆反心理.

【关 键 词 】大学生;逆反心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心理素质

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是一种必须予以重视的心理障碍,指的是大学生在老师的思想政治教学行为中发生的反向于老师的主观愿望、相背于常规教学的逆向心理反应.这种逆反的心理现象在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十分常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分为对思想政治的学习不以为然,漠然视之,敬而远之,严重者表现为十分反感、厌恶甚至于十分的鄙夷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在心理和行为上与老师处于对立或者敌对状况.这种情况下的思想政治教学活动,老师和学生都将在心理上产生无形的障碍,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理论的学习,重要的是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大学生逆反心理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表现形式

(一)对思想政治教学进行反面思考,加以冷漠和排斥

持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十分冷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形式化的检测大空,远离自己的现实生活,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在课堂上他们翻阅看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书籍,做其他课程的作业,有的甚至无故旷课,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的是应付、抵制和消极对抗的态度.

(二)否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大学生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崇尚实际,讲求利益.他们在追求物质利益胜于精神利益,眼前 利益高于长远利益,重视显性利益忽略潜在利益.这就导致大学生看不到思想政治教育所蕴藏的政治价值和精神价值,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意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实际利用价值,不能给自己带来直接的利益,进而对学校的各种政治活动漠不关心.

(三)对校园里的不良倾向和恶性行为产生情感认同

在持有逆反心理的学生看来,打架斗殴拉帮结派是有胆量的举动,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是有本事有魄力的行为.学生之间信奉类似于黑社会的哥们义气等.他们对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纪校规的学生则加以怀疑、讽刺和挖苦,形成了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人赞,正气压不倒邪气的不良风气.

(四)无端否定榜样及先进人物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许多教育工作者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和感染大学生,唤起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令人失望.持有逆反心理的学生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榜样,说他们是沽名钓誉哗众取宠,进而鄙视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

二、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危害

首先,持有逆反心理的一些大学生,一般来说心理处于不规则的紊乱状态,对高校的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抵触情绪,排斥甚至与之对立.他们或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抱有成见,不加以信任,持有抗拒感,对施教者的教育、批评甚至帮助,也存有一定的反感,或是对教育内容不感兴趣,消极冷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讲大话讲空话,完完全全是照本宣科.并且约束了他们的个性发展,浪费了他们的时间.其次,持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容易感染其他人.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较强的批判性思维和逆向思维方式,虽然这些思维也是检验真理的一种方法,但由于大学生缺乏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加上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理论知识的限制,缺乏一定的理性思辨能力.他们容易受非常态的自我表现意识的驱使,产生强烈的寻人支持的,并从现实中搜罗反面事实支撑其逆反心理,向其他人进行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反的负面宣传,竭力扩大逆反心理效应的波及面.


三、分析大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问题

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和施教水平有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广博的知识面,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此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素质如观察能力、分析研究能力、探索创新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在教育实践中,不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陈旧、知识面窄,导致在教育工作中常常出现牵强附会和前后矛盾现象,更甚者有些教师作风败坏、言行不一致,不能为人师表.这样缺乏人格魅力和必要的能力素质的教育者必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

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应对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4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2. 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落后.有些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理论脱离实际,课程内容设置存在重复性和落后性.如中学与大学、大学与研究生阶段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内容重复.对于大学生们关心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缺乏足够的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有效解释社会现象,导致学生产生不信任感,难免产生逆反心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也存在着僵化,缺乏灵活性的问题.在教育活动中呈现出教育者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模式,老师与学生之间很少有交流沟通,这种强制性灌输的教学方法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参与意识.不少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十分的单一,仅仅局限于讲解理论知识、作报告、听报告、写思想汇报等单调乏味的形式,不注重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学生的实际开展工作,这就会毁灭了生动有趣的教育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吸引力和感染力,导致了学生不满情绪的日益增加,久而久之便会形成逆反心理.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时期,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平等观、思维方式和自我意识等产生了直接的巨大的影响.尤其是社会上层出不穷的不正之风,某些公共娱乐领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必然对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造成巨大的冲击力.这些不正之风和不良思潮必然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教育形成强烈的反差.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能量往往看起来承受不起现实社会负能量的冲击.大学生产生了对社会公正、腐败以及各种社会矛盾的焦虑,加深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怀疑,加速他们逆反心理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