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

点赞:5090 浏览:1807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高校贫困生中出现的心理贫困问题是目前颇受关注而且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贫困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容易产生认知的偏差,加之心理需求的严重缺失,进而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在关注贫困生物质贫困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关 键 词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4-0161-03

一般说来,高校贫困生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1].根据教育部相关统计数据得知,我国普通高校贫困生人数:2002年约18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9%;2004年约240万人左右,占在校生总数的20%;2007年约407.71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39%;2009年约527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2010年大约为745万人,占在校总人数的大约24%.对此,做出如下频次统计.

图1 高校贫困生频次统计图

从该统计图可以清楚直观地看出近几年我国大学贫困生人数及逐渐增长的趋势.贫困生经济困难,生活水平低下,构成了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前,外界的刺激更容易触发他们脆弱的心理防线,出现心理错位,滋生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健康成长,因此积极探索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2]、“消除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3]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

大多数贫困生能正视现实、接受现实,把苦难作为人生的财富,积极进取,全面发展自己.但也有部分贫困生精神和思想状态不好,心理贫困现象不断凸显.

(一)压力与焦虑心理

一般情况下,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知识匮乏,有的贫困大学生甚至在上大学之前从未见过电脑,这就使他们在学习某些课程上,与其他同学存在起点的差异,给学习带来很大压力.而且贫困生更看重大学学历,把取得大学学历作为日后提高就业水平,从而让家庭和自己摆脱贫困的唯一有效途径,因此他们在求学过程中承载着比非贫困生更大的期望和更大的心理压力.同时物质的贫困让他们不得不为了生活而到处找,面对学习和打工的矛盾,他们往往力不从心.学业上的压力、生活上的窘迫、情感上的压抑、对社会的困惑、对成功的急切追求、对未来的迷茫等使他们痛苦不堪.沉重的思想包袱、强烈的压力和焦虑感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

(二)自卑与依赖心理

自卑心理一般是高校贫困生最突出的心理问题.贫困生家境贫寒,地处偏远,上大学之前享受的教育资源有限,教育条件落后,导致自身许多方面与其他同学相差悬殊,感到自惭形秽,他们往往对周围的环境过分敏感,不愿意被人看不起,不愿意轻易与老师或同学谈及家庭经济状况,把更多的困难和压力埋藏在内心深处,慢慢地就失去了与人主动正常交往的勇气和信心,久而久之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在强烈的自卑心理的阴影下,他们变得敏感多疑,郁郁寡欢,情绪低落,对前途感到悲观失望.由于自我解困能力差,在困难面前彷徨和无力,有的贫困生干脆就摆出“等、靠、要”的姿态,把国家、学校为其解决经济困难的措施当成理所当然要享受的待遇,缺乏主动克服困难、自强自立的意识,强烈的依赖心理阻碍了他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健全人格的养成.

(三)自我封闭心理

具有自我封闭心理的人对别人怀有很强的戒备心理、不信任任何人.自我封闭心理在贫困大学生中比较严重.很多贫困生由于自卑而缺乏承受挫折的忍耐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从而不敢面对经济贫困的现实,更没有勇气接受现实和改变现实,从而采取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把自己封闭起来,离群索居.具体表现为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不愿积极主动与同学交流,不常参加集体活动,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抑郁孤僻.其实,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更渴望融洽的人际关系、温暖的友情、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但是物质的贫困无形中将他们与这些隔离开来,他们心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过着自我封闭的生活.这种自我封闭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之间的矛盾使他们的身心备受煎熬,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总之,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贫困生更容易出现焦虑、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趋于成熟的重要阶段,由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或自身素质的原因,个体的认知、情感、智力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极具可塑性[4].贫困生作为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其心理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极不稳定,社会认知、自我认知的偏差及心理需求的缺失是导致他们心理贫困的直接原因.

(一)社会认知的偏差

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认知对象展现在人们眼前时只是他们的外在形式,而本质属性和特征往往被其外在的形式掩盖,因而认知活动要经历一个从感官认识开始逐步深化的思维分析和判断过程[5].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的印象的过程中,由于认知者和被认知者总是处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状态,社会认知往往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偏差.贫困生既是认知者,又是被认知者,可能会面临着认知的偏差和被认知的偏差带来的双重困扰.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不良的心理和行为是由偏差的社会认知导致的.思想贫困背后潜藏的就是大学生们偏差的社会认知.作为认知者,物质贫困带来的沉重压力使贫困生太注意生活中的消极方面,更多地体验着寂寞和悲观,更容易引发心理问题;作为被认知者,生活中为数不少的“嫌贫爱富”的思想也使他们在客观上无法得到与非贫困生相等的尊重与认同,最常见的是以貌取人,这种只看表面不看实质的认知倾向容易造成对贫困生认知的失误,从而影响贫困生的人际交往,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二)自我知觉的迷失 所谓自我知觉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包括个体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性格、能力、身体等方面的认识和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评价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5].自我知觉迷失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极端认识与评价,可能是过高评价自己,孤芳自赏,也可能是自我评价过低,自轻自贱.心理贫困者一般属于后者.贫困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原有的教育条件相对落后以及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使他们发现自己在很多方面与其他同学存在差距.在学习方面,曾经的优越感消失了;在班级活动方面,也没有一技之长;在人际交往方面,更是感觉到自身风度、气质、家乡话、穿着服饰等方面有不足之处,因而一种无形的羞涩感油然而生.看不到自我的优点和价值,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觉得处处不如别人,进而产生自卑,丧失信心,从而导致一定的心理缺陷,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贫困生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三)心理需求的缺失

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由低至高一共可分为五种,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6].用该理论来分析贫困生的需求状况,我们发现贫困生有着比非贫困生“更强烈”的心理需求.经济的贫困使贫困生很难支付学费和生活费,更别说其他的消费了.他们对于物质的需求远远大于自己拥有的,因此,他们不愿意与人接触,有意回避各种活动,甚至遇到心仪的异性也不敢积极争取,潜意识中对自我价值感的认同和肯定有着更强烈的期望.他们也因此更渴望通过毕业后找份好工作来摆脱贫困,提高地位,获得尊重,最终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总之,从低级生理需求到高级的自我实现需求他们都更难满足,呈现出“需求”与满足不了需求的“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需求慢慢升级,满足感慢慢降低,正是这些无法调和的矛盾,导致了不少贫困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因此,心理需求缺失,并不是说缺少心理需求,而是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

三、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的对策

对于贫困生这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不仅要做好各种帮困助学工作,最大限度地给予他们物质层面的扶持,而且更应该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应对措施,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实现“心理脱贫”,促进他们真正地健康成长.

(一)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首先,在教育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7].以人为本就是要全面地、发展地、辩证地看待贫困生,消除对贫困生的认知偏差,承认他们客观的差异.以尊重人、理解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为每个贫困生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尊重贫困生的尊严和价值,注重对贫困生隐私权、自由权的保护,使贫困生在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中得到心理的有效调节.其次,要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基础环节.作为构建大学生健康心理,实现大学生自身、大学生之间、大学生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基础环节,心理健康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而且要有针对性,要讲求成效.这就要求我们遵循教育规律,掌握贫困生心理发展特点,认真积极地对他们进行调试和心理干预,不断提高贫困生的心理素质,为贫困生健康成长、构建和谐校园打下坚实基础.

(二)营造贫困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要倡导全社会关心爱护贫困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贫困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首先,要利用榜样的力量来影响贫困生.新闻媒体应该发挥媒介传播的优势,正面报道贫困生的社会化过程,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角度出发,对优秀贫困大学生先进事例进行跟踪报告,树立良好的社会导向,使更多的人关注贫困生问题,也使贫困生能从榜样的身上得到启迪,以健康和上进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挑战.其次,要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注重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宿舍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良好风气,让贫困生不仅得到经济和生活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得到心理上的支持,最终实现心理问题的解决.第三,要提高贫困生的社会参与的积极性.积极鼓励贫困生积极参加丰富的集体活动或以体力、知识为特征的社会怎么写作和志愿者活动,并在活动中积极注意发现和肯定他们的积极上进能吃苦的优点,使他们在社会参与的过程中找回自信,增强价值感、归属感,获得尊重,进而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不断提高自我排解能力,实现心理健康发展.

(三)提高贫困生自我调适的能力

“人贵有自知之明”,说明了自我认知的难度和重要性,自知、自鉴是自勉、自励、自控的基础.自我调适就是要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接纳自我,走出自我认知误区.贫困生要么在分析自我的过程中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要么在与别人的比较中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要么从别人的议论、态度中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认知的偏差很容易导致他们产生自卑心理.研究表明,自卑感强的人对自己持否定的态度,不能正确接纳自己.有一位启蒙家曾认为幸福有三个要素,而第一个要素就是能接纳自己.贫困生一旦出现自卑心理,就很难正确认识和接纳自己,也就没有幸福可言.作为贫困生要明白这种对自己的接纳态度并不取决于个人财富的多少,地位的高低,生活的好坏,而更多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理状态.接纳自我就是要接纳自我的独特性,既接纳长处,也接纳短处,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只有不完美的才是真实的,不要苛求完美,也不要抱怨身世,坦然面对现实,接纳自己,然后才会感到快乐和幸福.因此,只有做好自我调适,从认知的偏差和迷失中找到方向,才能实现“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统一,才能从错误的、消极的发展转变为正确的、积极的发展.

总之,我们不仅要关注贫困生的物质贫困问题,同时更应当关注贫困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心理状况,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奉献我们的爱心,设身处地为贫困生考虑,发动学校、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采取有针对性、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帮助他们摆脱心理贫困,战胜经济贫困,成为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