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文本生产中的思维特征

点赞:30668 浏览:14340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从职业新闻活动的本质出发,深入探讨了新闻文本生产过程中的思维特征:价值考量的倒金字塔特征、发现过程的求证性特征、事实呈现的平衡性特征、内容陈述的具象化特征,指出了研究新闻思维特征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新闻文本;文本生产;新闻思维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时期新闻观念变革与新闻业发展关系研究”(2009D860007);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创新研究”(12XNL008)

作者简介:杨保军,男,新闻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南都讲座教授”(北京 100872);周世林,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3)02004905收稿日期:20121120

思维就是思维主体针对思维客体的一种信息处理过程.本文对思维特征的阐述主要着眼于新闻文本生产过程中的思维特征,通俗一点讲,主要探讨专业新闻工作者新闻采写过程中的思维特征.同时这里的新闻文本是指狭义的以事实报道为主的新闻文本,不包含新闻评论等文本.

在新闻实践中,新闻工作者有自己独特的思维习惯和特点,新闻思维作为一种职业思维,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关于新闻思维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这些代表性研究成果有: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一书中“新闻思维和新闻写作心理”部分谈到新闻写作思维,认为新闻思维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结合;系统思维和重点思维的结合;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结合;发散思维和聚拢思维的结合;循序思维和跳跃思维的结合.南长森著《新闻思维与主体运筹》一书将新闻思维界定为一种职业思维,认为新闻思维具有纪实性、选择性、创新性、探究性、限制性、灵活性等特征,并分别列单章对新闻思维在新闻教育、新闻策划、新闻编辑、独家报道、新闻标题制作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最新出版的李清栋《实用新闻思维学》一书梳理了新闻史上不同时期新闻思维的形式及主要特点,探讨了新闻采编业务和新闻思维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目前报业人员的新闻思维局限,并对目前新闻界存在的思维误区进行了剖析.除此之外, 还有许多期刊论文和新闻业务著作对新闻思维及其特征进行了研究..但这些研究大都是从实践操作的角度介入,经验感悟性的色彩较多,系统性和学理性有待进一步加强.本文试图从学理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来分析新闻思维的特征,以求找到新闻思维特征存在的学理根源.

一、价值考量的倒金字塔特征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由于技术原因,记者用电报传稿时时常中断,于是记者们想出一种新的发稿方法:把战况的结果写在最前面,然后按事实的重要性依次写下去,最重要的写在最前面,这种应急措施造就了一项伟大的发明——倒金字塔结构.人们在新闻写作中创立了倒金字塔结构,随着新闻实践活动的扩展和深入,这一结构不仅运用于新闻写作,还广泛地运用于事实选择、编排呈现和受众的选择等方面,它不仅是新闻写作的经典结构,而且是整个新闻活动选择和呈现的经典结构,它形象地描绘了新闻思维运作的轨迹特征,彰显了新闻思维的独特个性.新闻思维的倒金字塔特征主要体现了新闻思维的运行结构特征,而这一结构谋篇布局的依据是新闻思维客体相对于新闻思维主体价值考量的重要性.需要指出的是,倒金字塔特征虽然是新闻思维结果的结构特征,但倒金字塔作为一种思维操作意识和规范,是从新闻思维活动刚刚开始就发挥作用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倒金字塔思维贯穿于新闻活动的始终.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杨保军,等:新闻文本生产中的思维特征分析有学者曾撰文指出倒金字塔是新闻思维的规律性结构,论述了新闻内容的确定、传播方式的选择、新闻受众的定位均要遵守倒金字塔思维规律.“倒金字塔思维是展开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思维方式,是新闻传播思维的一种稳定模式等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之一.”\[1\]笔者在这里认为倒金字塔是新闻思维的规律性特征,解释了新闻活动是以倒金字塔规则为思维监控来展开的.在笔者的另一篇文章《报纸版面编排的倒金字塔结构》中,我们揭示了报纸版面编排倒金字塔思维结构的表现、特点及形成原因,对倒金字塔思维在报纸版面编辑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参见杨保军,陈刚:《报纸版面编排的倒金字塔结构》一文,载《中国编辑》2008年第5期..

新闻文本生产思维呈现倒金字塔结构特征,这种特征的形成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它根植于新闻传播活动的实践本质.新闻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一种信息交流活动,一种精神交往活动.新闻这种认识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科学研究,它更多的不是为了新闻自身,而是为新闻之外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的交往等怎么写作,新闻这种认识活动本质上是手段性的,而不是目的性的.新闻活动的重要功能是为人们提供这个世界变动的最新信息,人们通过这种信息形成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新闻是形成人们观念中的“拟态环境”的重要工具.人们生存的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人们只有知道周遭环境的变化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新闻活动就要在第一时间将世界最重要事实的最新变动信息传递给公众.这就决定了新闻事实的选取和传播必须遵循“最重要优先原则”,即要从大千世界万千变化事实中选择最重要的事实,将最重要的事实的最新变动情况用最快的传递方式传送到最重要的目标受众那里,这样才能保证传受之间高质、高效的沟通,才有利于新闻活动本质功能效用的最大发挥.正是新闻实践活动“最重要优先原则”催生了新闻思维倒金字塔结构,使得这一结构特征成为新闻思维最本质的特征.当然新闻思维倒金字塔结构的形成也有着许多现实的原因,比如便于传播者的新闻编排制作、更适合受众的阅读心理和接受习惯、更适合传播技术发展的需要等等,关于这个问题很多学者都做了研究,在此不再赘述.

随着新闻实践的发展变化,尤其是网络信息社会的来临,也有人对新闻传播遵循的倒金字塔结构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一过于程式化的思维规则束缚了新闻文本的创作,使得新闻文本变得死板、平淡,认为倒金字塔结构文本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和审美需要,也不能全面地展示复杂变动的社会现实\[2\](P92).应该说这一质疑有一定的道理,主要是因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的便捷和信息海量特征使得立体化、全方位的新闻报道成为可能,很多网络媒体对新闻的报道采用多侧面、多角度的立体化呈现,这种呈现往往是并列的或者是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展开,表面看不再遵循倒金字塔思维结构原则.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目前受众面对网络海量信息时往往显得手足无措,只能采取浅读、跳读甚至拒读的态度,这已经显示了受众对传播者背离新闻选择倒金字塔结构之后的不适应,信息的海量增加加大了读者获取有效信息的难度.倒是遵循传统新闻倒金字塔结构布局的手机新闻、腾讯等大型商业网站的精编迷你版赢得了受众的青睐,点击率大幅上升,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再则,大型网站推出全方位立体化报道,它们在组构新闻文本群的时候也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新闻报道的倒金字塔结构,将重要的新闻稿群放在重要的页面上.总体上看,新闻思维的倒金字塔结构并没有过时,只不过使用的形式和载体发生了一些变化. 二、发现过程的求证性特征

倒金字塔结构思维特征主要描述了新闻思维运动结果所呈现的特征,但在具体的新闻实践活动中,新闻文本生产的思维活动过程也具有鲜明的个性.新闻活动主要围绕发现新闻事实、发现新闻事实中的新闻价值和寻求最佳新闻表达方式来进行的,这一过程中的思维呈现出较强的求证性特征.新闻思维的求证性特征决定了新闻文本生产思维不是一个线性思维过程,为了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围绕某一新闻事实的文本生产过程随时可能会停下来,借助其他的思维材料或者思维方式对原来的思维路径进行重新的审查与核实,使新闻思维的运行呈现出循环和反复的特点.一个新闻文本往往是经过思维的多次循环验证才得以生产出来,而这种验证不是思维的简单重复,而是加进了新的思维信息原料或者采用了新的思维验证方法.

具体到新闻文本的生产过程中,那就是要对新闻文本中涉及的事实元素进行反复的核实和求证.“对于重要的事实,需多方查证,即不仅了解对立双方的陈述,还要了解第三方,甚至第四方、第五方的说法.”\[3\](P132)“在新闻写作中,对于报道中涉及的每一个事实要素都需要经过核实.不仅要对构成新闻的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这些主要事实要素进行核实,而且要对新闻中出现的所有背景资料进行核实.”\[4\](P70)每增加一个新的思维元素,就应该对原来的思维活动进行重新的思维审查,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避免新闻报道失实,这种核实体现了新闻追求真相、追求真理的价值品质.

新闻发现思维呈现出求证性特征根源于人们对新闻真实性的要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是实现新闻传播目标的基础,新闻传播活动承担着为人们提供有关世界环境变动的信息,构建人们认知世界图景的重任,它提供的信息和构建的图景要尽可能地和现实世界相一致.但现实情况是,记者往往是在新闻事件发生之后才获得事实线索,很多事件都不是记者能亲身看到的,都是通过见证人等第三者的转述获得的;在一些涉及利益集团的监督报道中,受利益驱使的报道对象往往会设置很多的虚检测现象来掩饰事物的本来面目;受到新闻时效性的限制,记者对事实的观察也不可能那么周到和全面,现实世界的复杂变动性与新闻工作者知识视野精力的有限性构成了一对矛盾,这种矛盾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发生新闻报道失实.现实世界变动的无限性和复杂性使事物本质呈现出扑朔迷离的状态,记者通过这些扑朔迷离的现象去探究事物的本质、挖掘事情的真相就必须不断地求证与核实,这样就使得新闻文本生产思维呈现出反复求证的特征.

这里有必要将新闻思维求证性特征和科学思维的求证性做一下比较.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科学思维主要指自然科学的思维,尤其是科学实验中的求证性思维.童兵教授在《科学和人文的新闻观》一文中指出,正确新闻观的形成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指引,“同人文精神一起,科学精神像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共同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科学精神坚持尊重实践,以实验证明为定夺和以实用为价值取向的传统,对科学新闻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5\]新闻的求证和科学的求证都是为了揭示真相,发现本质,新闻报道和科学实验得出的结论都要通过实践来验证,从新闻发展史上看,客观新闻运动的发起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科学实证主义的影响,从这个角度上看,二者具有相通性.但二者又具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时效性不同.新闻的时效性要求比科学实验高得多,为了一个新的科学发现,可以持续很长时间,重复做很多次实验,但新闻报道不同,受发稿时间的限制,它对求证的时效性要求很高.其次求证目的不同.新闻思维求证是追求新闻报道与客观事实相符合,更多地追求事实的本质真实和整体真实,而科学求证更多的是寻求一种新的发现,寻求某种客观的规律,创立一种学说,追求的层次更高.其三,求证的约束机理不同.新闻思维的求证更多地靠新闻工作者自发完成,当然新闻机构也要把关,新闻职业技术规范也会起作用,但更多地依靠自律来完成;而科学的求证有系统的科学理论来规范,有科学严谨的实验方法,有一套严格的程序.

新闻文本生产中的思维特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新闻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1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三、事实呈现的平衡性特征

新闻在报道双方或者多方有争议的事实或观点时,应给各方提供公平的展示平台,追求报道的平衡性,这使得新闻思维活动成果呈现出平衡性的结构特征.新闻事实呈现思维的平衡性是指新闻文本中事实呈现的平衡状态,这一平衡性特征与新闻思维的倒金字塔结构特征类似,都是思维成果的结构特征.

新闻思维的成果——新闻文本呈现出平衡性特征,这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一方面从认识论上看,新闻文本从根本上是新闻工作者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认识和反映,它同样要遵循辩证的认识逻辑,看待一个事物不仅要看到正的一面,同时要看到相反的方面,新闻报道不能走极端,不平衡、片面地报道就会造成新闻报道的失实.另一方面现实世界是一个动态系统平衡的系统,新闻报道追求平衡也是源于对世界这一本质特性的追求.从这个角度上讲,新闻报道的平衡有两方面的含义,如果新闻报道对象的事实世界本身是多元平衡的,新闻应如实地报道和反映这种平衡.但如果事实世界结构本身是不平衡的,新闻要将这种不平衡揭示出来,发挥新闻传播系统在社会或者世界大系统中的纠偏功能,使失衡的现实世界重新恢复平衡.

新闻报道要追求真实,而这种真实很多时候是通过新闻报道的客观平衡来实现的.从事实学的角度看,保证新闻报道平衡是保证新闻真实的重要保障,新闻的真实首先表现在事实陈述的真实,要保证陈述的事实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就必须保证陈述的平衡性和全面性.从价值论的角度看,保证新闻报道平衡是实现新闻公平正义价值的基础.新闻舆论监督功能很多时候是通过让弱势群体发声,为弱者或者弱势群体争取一个和强势群体平等对话或者展示的机会,进而通过这一行为匡扶社会正义.平衡是保证报道公正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4\](P79).无论从事实层面还是从价值层面来讲,保证新闻的客观真实,都要保证新闻报道的平衡性,事实层面的平衡要求报道是全面的,对事实要素的呈现要平衡;价值层面上的平衡要求陈述的中立和非党派性,要让被忽略的一方、弱势的一方发声,取得和强势一方相同的展示机会.从政治和社会治理的角度看,新闻报道的平衡客观可以培塑现代所需要的理性公民,可以有效地防止极端观点和极端情绪的蔓延和破坏,维护和谐的社会秩序,进而推动新闻传播事业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发挥更大的功能.正是新闻报道对事实世界系统平衡性的追求和新闻传播业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品格决定了新闻思维运作的平衡性特征. 网络传播时代,尤其是自媒体传播时代的到来,赋予新闻思维平衡性更加丰富的内涵.从微观上讲,它要求在具体某一篇新闻文本生产中要注重平衡性,注重事实呈现的平衡性.从宏观上讲,如何保证新闻报道的平衡是一个复杂的课题,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网络化时代新闻平衡重点需要关注报道主体数量和结构的平衡,关注专业新闻工作者和非专业的网络领袖、网民等观点数量和结构的平衡,这种平衡思维是构建健康有序新闻传播秩序必不可少的.网络一方面为实现新闻平衡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网络的泛在传播也增添了实现平衡的难度.作为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文本的生产过程中一定要谨记新闻思维平衡性原则,避免新闻报道的偏颇失实,避免新闻传媒公信力和影响力的丧失.


四、内容陈述的具象化特征

新闻内容陈述的具象特征是从思维所依据的相似度检测来探讨新闻思维的特征的.学者杨钢元认为,形象是与符号并列的两种基本信息传播形式,形象包含了具象和抽象,具象是形象的构成单位,“具象建构的是对应于感性经验的认知单位,而抽象建构对应于感性要素的系统集合.”\[6\](P142)具体来讲,具象不包括抽象视知觉部分,但包含事物实像视知觉部分,还包含文学等符号系统塑造的非直接视知觉形象,其突出的特征就是与客观实在具有某种感性上的联系,这是其与抽象的最大区别.思维按照所借助的相似度检测不同,可以划分不同的类型,具象思维就是以具象为思维相似度检测的思维,“具象思维是个体对其意识中的物象资料进行有目的加工(构建、运演、判别)的操作活动”;“抽象思维以词语符号为媒介,是意识操作词语的思维活动”\[7\].

新闻传播活动是面向大众的,新闻文本的创制和生产必须符合大众的接受和阅读习惯.晦涩的哲学思辨,术语满篇的科学推论,即便他们的逻辑非常严密,得出的结论也很正确,但这种抽象式逻辑思维让普通大众接受起来会非常困难,不利于新闻文本的快速传播和有效解读.新闻内容陈述更倾向于借助具象思维来进行,这一过程更多地呈现具象化特征.李希光认为新闻学是一门采集和讲述故事的学问,“新闻稿件应该是最精炼,最具故事性的.等能让读者看到、听到、闻到,甚至能触摸到,这就是活的新闻.”\[8\](P202)虽然新闻报道完全故事化的观点有失偏颇,但它至少说明新闻在内容陈述时更倾向于选择具象化的思维相似度检测,新闻内容陈述的具象化是新闻思维的重要特征.之所以采用具象化的思维相似度检测,因为形象具体的新闻文本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取得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新闻写作面对的是事实,反映的是事实,它必须用形象思维,善于把事实再现出来.所以,对从事写作的记者来说,他的形象思维是很重要的.”\[9\](P274)

新闻内容陈述的具象化主要通过画面和语言这两种手段来实现.画面具象化手段主要采用照片、图画、图像视频等手段直接诉诸于受众的视觉感官系统,使受众能够直接地参与传播者的感性观察过程.但画面具象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无法再现具有抽象深度的新闻要素或者主题,语言具象是新闻传播中不可取代的主要手段.新闻报道中实现语言具象的主要方法有:(1)类比具象,对于一些抽象程度较高的概念或比较专业化的术语,通过类比、“换个说法”或其他通俗化方法,把抽象的概念或者主题与人们熟知的具象或者经验联系起来,从而实现抽象问题的通俗化表达;(2)举例具象,通过人们熟知的具体例子来揭示抽象主题;(3)造型具象,在报道中用具体、生动的语词复现事件的状况和人物风貌,用语言造型,以突出概念的感性特征.这一点和影视剧本的写作很相似,“影视剧本要讲故事,而它又是运用造型性的画面来讲故事的,所以它是叙事和造型的结合”\[10\](P3).两者都是通过文字来塑造具体形象,通过这种形象来推动叙事的发展.

不同媒体新闻内容陈述的具象化手段是不一样的.平面纸质媒体新闻内容陈述的具象化一方面通过语言具象化来实现,另一方面是通过语言和图片的配合使用来实现,即在语言具象的同时采用画面具象.除却传统的纸质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具象化传播特征就更加明显了,这些新闻文本的表达虽然有文字符号的参与,但更多的是借助于图片、视频、音频等具象生动的传播符号来进行的,这种具象化的传播符号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感官需要,因而更容易被受众接受.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到来,形象传播正越来越多地取代原来抽象的文字符号传播.杨钢元认为,伴随人类从文字-印刷时代步入以广电-网络为平台的图像时代,形象传播将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传统语言、文字对传播的垄断位置将会在具象化的声色狂欢中受到排挤\[11\](P25).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新闻内容陈述对具象化思维的依赖越来越重,新闻内容陈述的具象化思维特征越来越明显.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探讨新闻内容陈述的具象特征只是新闻内容陈述的一个主流趋势特征,不代表所有的新闻内容陈述都是通过讲故事来实现的,也不代表新闻文本创制就没有抽象思维的参与.新闻内容陈述的具象化特征,主要针对新闻文本生产陈述和表达阶段,但它并不排斥抽象思维,相反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判断更多地还是依靠抽象思维.探讨新闻思维的特征不能走极端,新闻内容陈述从深层次上讲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结合,以逻辑思维为内在指导,以具象思维为体现形式.

五、结语

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可以得出关于新闻文本生产过程中思维特征的不同结论.如有的学者从思维创新的角度探讨新闻思维的创新性特征,有的学者从思维方向的角度探讨新闻思维的发散性特征和逆向特征,不同的出发点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种探讨不能说没有道理,相反在技术操作层面上可能还非常实用.但笔者以为,新闻思维特征应该从新闻活动的本质出发,探讨新闻思维本质性、规律性特征,而不能流于一般的经验漫谈和感悟.本文对新闻思维的倒金字塔特征和事实呈现的平衡性特征主要是从新闻思维成果的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对发现过程的求证性特征主要是从新闻文本生产思维过程的运行轨迹的角度进行分析,对内容陈述的具象化特征主要是从新闻内容陈述所依据的思维相似度检测的角度进行分析.

对新闻文本生产思维共性的和本质的特征的探讨,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揭示新闻生产的本质规律,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新闻人才的培养找到新的通路.长期经受新闻实践锻炼的人,往往会呈现出简洁高效、平衡理性、求真务实的独特气质,从某种意义上,这些气质的形成源于独特新闻思维训练的熏陶和磨练:倒金字塔思维和具象思维让人们的表达形象而高效;求证和平衡的思维特征,培养了人们重视事实、平衡理性的品质.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不同的职业塑造了不同的思维品格,让职场中的人们呈现出鲜明的职业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