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隐性错误的甄别

点赞:4132 浏览:1338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隐性错误的出现,虽然是采编人员应该负主要责任,但是采编人员的辨识能力不是无所不及的,对于有些领域的知识和提法,采编人员不能很好的掌握,有时候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网络时代消息快速传播,报道发出后将面对不可估量的受众,有的读者在某一领域专业性很强,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报道中的隐性错误,此时再强调非采编主观失误已经没有意义.如何在采编的过程中识别隐性错误,及时纠正隐性错误,这是值得探访的问题.

基本政策解读的错误

对采访者最基本的要求是准确把握政策的定义,不要曲解政策规定,要全面还原政策规定的覆盖面,不要擅自扩大或缩小.还有一种情况,政策会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进行修改,如果采写者仍以原来的政策规定来报道现在的新情况,就会出现政策性报道失误.

2012年年底,沈阳某媒体报道称“辽宁新农合补助将达800元”,但其他媒体报道则是“辽宁新农合筹资额将达800元”.细究此错误,就是对政策的定义理解错误,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构成为:政府补助+农民个人缴费等于筹资额.这个800元是两者相加的金额,采写者把这个数字理解为全部是政府补助的金额.这样的隐性错误在后期的编辑过程中不容易被发现,除非编辑对近几年新农合筹资额增长有所了解,不然根本发现不了这个隐性错误.

常识缺失的错误

对常识的缺失和忽视,极容易造成隐性错误甚至酿成严重的错误.2012年10月有媒体报道称:南京一鹿场“十一”长检测游客排队喝鹿茸血.此报道后经央视记者调查证实是检测新闻,同时被评为2012年十大检测新闻之一.南京市横溪街道亚美梅花鹿场的经营者杨朝清说,写这篇报道的人一点常识都没有,都10月了,还哪来的鹿茸血?两岁以上的公鹿每年要割两次茸,一次是5月25日前,另一次是8月15日前.

此报道隐性错误的造成很明显是对于常识的掌握缺失,这些常识包括,一是什么时间割鹿茸,二是鹿茸血能不能直接饮用.如果在采写的过程中向专业人士对这两个常识进行确认,就不会出现此类隐性错误,甚至上榜十大检测新闻.

主观倾向性的错误

新闻报道强调客观,采编者要绝对避免掺杂主观观点和感情进行报道.对于一些不合理有违常理的事情,也要以客观的心态来进行探讨和商榷,勿轻易下决断性结论,避免倾向性太强造成隐性错误,影响媒体的客观公正和权威性.

2102年元旦放检测国务院的统一安排是12月31日正常上班,1日至3日放检测.海南省政府称将举办全省“欢乐节”,12月31日放检测1天,拼出了6天检测期.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检测日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认为,“海南式拼检测”照顾到市民需求,无可非议,但实际上却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按照法律法规,任何一级政府都没有权力多安排一天,“地方式拼检测”不应推广.

新闻报道隐性错误的甄别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清华大学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时代报》通过微博表达观点:海南6天检测,得罪专家了.对于专家反对地方政府拼检测表示了不满.这种倾向性强烈的观点其实也是隐性错误的一种表现.

海南拼检测对不对?先从客观实际来看国家为什么不安排12月31日至1月2日放检测呢?因为12月31日是各行业尤其是财政、税务、海关、金融业等部门年终统计决算的关键一天,如果都放检测了,统计决算势必要提前到12月30日这一天,势必造成统计决算数据不完整.所以安排检测日尽量不在12月31这天放检测.

另外,全民放检测休息是国务院才能做出的决定,各地区确实没有权力各自安排,如果各自为政乱放检测拼检测,社会经济的运行和沟通都将受到极大影响.2009年3月25日,广东把当年国务院已安排缩短成3天的“五一”检测期,通过调休和带薪检测期调整为7天.对此,国务院反应迅速,第二天就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严格执行国家法定节检测日的有关规定,不得擅自调休、自行安排.

微博也是代表媒体的声音和态度,怎样在把握事实的基础上表达正确的观点,不出现带有主观倾向性的隐性错误,在新媒体时代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作者单位:盖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