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现状

点赞:5518 浏览:2031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电视民生新闻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地方电视台的新闻播报形式,自其标志性栏目《南京零距离》开播至今,诸多业内期刊杂志对其的讨论从未消减过,之所以广受关注正是因为它有着不同于以往新闻播报形式的鲜明特色,但时至今日这些“特色”是推进其提升的动力还是束缚其发展的障碍,换言之,怎样运用“特色”趋利避害、使民生新闻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

关 键 词 :电视民生新闻 节目现状

中图分类号:G222

近几年,民生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课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党的十八大报告用了较大的篇幅阐述这个问题,奏响了幸福民生的时代最强音.这充分体现了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描绘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景.同样,电视民生新闻的迅猛发展,也已构成了电视新闻传播层面的一道冲击波,被誉为中国电视传播层面的第三次革命.

任何一种节目形态的产生和存在都有其必然性,但是作为某一档栏目是否能较长久地拥有受众以及能否在发展中不断提升、优化则关乎该栏目的命运,相似题材的栏目是在泛滥中走向落寞还是在精品中走向辉煌则决定了他们所代表的节目形态的存在价值和发展潜力.在新的媒体环境下,我们需要更加关注民生新闻节目在生存和发展中遇到哪些问题、解决问题有怎样的思路等相关问题.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现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新闻传播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自2002年元旦,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开播时至今日,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经过了不足十年的发展,从当初的一枝独秀到如今的遍地开花,尤其是在地方电视台开设多个频道、一个频道多档栏目都是民生新闻的现象日趋严重,在民生新闻节目看似繁荣发展、一派生机的背后,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弊端,使得近些年来有很多人开始关注民生新闻的现状和发展问题,本文通过各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对比,选取典型事例,经过调查分析和思考浅述了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现存问题

很多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曾红极一时,他们新鲜的视角和新颖的思路让大众眼前一亮,同时这些节目往往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出,在一段时间内颇受大家的喜爱,但随后会销声匿迹.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后果呢?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即对当前不同节目的对比以及同一档节目时间上的对比发现了一些问题.

1.盲目克隆,同质化竞争严重

传播的同质化主要表现为在同一传媒市场上大量信息产品风格接近、形式相仿、内容雷同.大量媒体拥挤在一个相对狭小的时段和区域内争相开发民生新闻资源,必然会使竞争恶化、导致传媒市场的混乱.

具体表现一是地方台各频道之间同题材竞争激烈,一方面造成新闻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导致电视新闻传播市场的结构性失调(大量定位、风格、内容雷同的民生新闻节目在同一时段内争夺受众、分摊广告);二是同一民生新闻节目报道题材狭窄且重复较多,容易使受众产生模式化影响,弱化了观众的收视期待.例如山东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民生直通车》栏目报道题为“济南:一男子吊死河边”,而公共频道的《拉呱》[1]栏目则称之“河岸惊现男尸 半夜上吊?”,同一则新闻在相近的播出时段,相仿的内容被两度搬上荧屏,这种事例在同一地方不同的民生新闻栏目中屡见不鲜.


古人云:“学我者死,似我者俗,叛我者生.”“零距离”的成功引起了全国范围内创办民生新闻栏目的浪潮.脱胎于新闻节目同质化竞争的泥淖,民生新闻迅速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脱颖而出,但民生新闻的诞生并不是新闻节目同质化竞争的终结,相反,同质化竞争在民生新闻领域更为激烈.

2.过于推崇本土化和市井化,忽略非本地和高层次观众群

广州电视台有一档民生新闻节目叫“新闻睇”[2],这一档节目可能是广州电视台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节目,创造了在短时间里以一个栏目带动一个频道飞跃的奇迹.但是从2006年开始,收视率已经下滑至不足8%,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个结果呢?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对本土化和市井化过于推崇,而忽略非了本地和高层次观众群.

新闻睇栏目曾在在广州各城区几个点做户外节日.在荔湾湖公园门日,所谓老广州聚集的西关,观众非常热情,前来打招呼、要签名、现场要求投诉的络绎不绝,在另外几条老街也很轰动.最后一站在天河区的天河城广场门日,栏目组感受到的气氛迥异,天河城门日人来人往,怎么拍都没有人注意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原来,在西关,当地居民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精通粤语,收看新闻睇的时候没有语言障碍,反倒觉得亲切.但天河不同,天河是外地人和精英的聚居地,对于倡导本上化川粤语播报的新闻睇不易理解,更别说产生共鸣.市井化、平民化风格浓厚,聚热生活琐事,这样的取材和风格,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白领”关注的兴趣不大.但随着外来人员的不断流入和白领阶层的扩张,这部分人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多,相对地新闻睇的市场也将越来越小.

3.节目流于世俗,娱乐化倾向明显

当电视文化由卖方市场转入写方市场,即电视进入以受众为中心的消费时代后,资讯、娱乐与媒介的互动和整合,使资讯娱乐化成为一股时尚的传媒潮流.目前,部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从新闻采集到制作、播报,都暗含着娱乐化的倾向.

这种娱乐化报道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首先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传播中理性的缺失,进而削弱了电视新闻的文化批判意味;其次这种娱乐化助长了信息的情绪化传播,消解了新闻记录社会真实的诚意性和客观性.长此以往,将导致新闻传播中“重美学传效、轻历史事实”的不良倾向.这从事实上颠倒了信息传播中真实与效果之间的主次关系,使电视媒介的资讯可能成为社会现实的“梦工厂”[3].

总之,民生新闻的产生、发展确实推动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大繁荣.在发展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同时民生新闻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只有我们新闻从业人员通过冷静思考,正视不足,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怎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