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新闻给国人解心病?

点赞:22911 浏览:10547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作者简介: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1947年生,达斡尔族,主要研究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学.社会职务有:内蒙古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内蒙古反邪教协会常务理事,内蒙古达斡尔族学会秘书长,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应急办公室专家组成员,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栏目评论员等.

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业绩如何评估,当然,不能只凭稿件的数量,更要看重新闻报道的效应.新闻报道在时速上要求显然是不言自明的,信息过时则不成其为新闻.而新闻的社会效应如何,常常被媒体主办人和记者所忽略或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现在,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期引发的文化震荡是前所未有的.新旧观念交织共存,中西方价值观的碰撞与交融,传统观念顽强地挤占与现代意识日益深入人心,使得人们价值选择由过去的单一走向多元.当今的新闻工作者遇到了不可回避的选择:对新闻事件只作录像或录音的纯客观报道,还是站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的立场上发挥代表作用.当今的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人们的价值取向上有3个基本变化:1.群体本位取向向个体本位取向偏移,2.单一取向向多元取向偏移,3.理想主义取向向物质性价值目标偏移.在人们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偏移中,领导和群众的关系、领导和领导的关系、群众和群众的关系正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变化,各自为维护其利益而产生的矛盾与冲突不可避免.有的处于显性状态,有的处于隐性状态,不时一触即发.我们常说的社会突发事件,就是矛盾由隐性向显性的转变.有社会良知的新闻工作者不能等恶性突发事件发生了,满足于作一些振聋发聩的“生动”报道.广大群众需要听到和看到的不只是事件的真相,人民想听、想看的是新闻媒体能否反映他们的呼声和愿望,而不是他们的无奈的绝望.这些是我们用新闻给国人解心病的前提.

如何用新闻给国人解心病?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病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一、

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新闻工作者,尤其是战斗在第一线的新闻记者是社会生活的实践者和反映者,每日每时,他们面临着大量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凭借新闻记者的专业知识,在繁多复杂的社会问题上已不够用了.“书到用时方恨少”,要用新闻给国人解心病,这是社会转型期新闻工作的新气象、新要求、新举措.但是,也要看到新闻工作者毕竟不是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科的医生,不可能具有较全面、完备的心理学知识.这里须强调的是,新闻工作者既然是社会工作者就应该学点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有为国人解心病的愿望,就要学点心理学、心理咨询学.我们曾说过,要象重视自然科学那样重视社会科学,只有新闻媒体认识到了才有可能引导全社会重视.“磨刀不误砍柴功”,新闻工作者应经常性学习社会科学知识,通过专家的主题讲座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承担起“为国人解心病”的新任务.


二、

现代社会中,事物发展日趋复杂,且瞬息万变,信息已成为一切工作和生活的依据.新闻工作者在开发、选择和掌握信息源方面,要围绕解“心病”来进行.要了解工作所在地区的心理咨询机构和较高水平的咨询人员,着重了解咨询单位成立的时间,哪些人组成,工作人员的资历和特色,他们常给哪些人咨询,咨询哪些问题,咨询效果如何等等.新闻工作者要充当“伯乐”的角色,伯乐善于寻找千里马,编辑记者应找一些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交朋友.

新闻工作者要经常组写一些心理咨询师咨询成功的报道.了解典型性的“心病”,及其产生的原因、表现和调适方法.电视台、电台和报社可主办相应的专栏,定期或不定期的报道人民群众的一些热点、焦点话题,构建主持人、专家和群众代表热议“心病”的氛围.新闻工作要使自己的思维处于开放状态,做到思维与时代同步,这样,新闻工作才会有活力和生机,用新闻帮国人解心病才能成为现实可能.

三、

新闻工作者对群众的“心病”要如同身受.当今的中国,发展是迅猛的,在深入改革的进程中,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矛盾.生活水平的不断追求、工作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激烈,人们在心态上比以往更显得躁动不安.子女上学、毕业生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住房、看病及养老等问题一起向人们扑来.这与过去计划经济年代相比,区别明显增大.在计划经济下,社会的流动与变迁是非常有限的.人们对自己生活的环境以至对未来都比较容易熟悉和把握,群众生活水平尽管不高,但,彼此之间差别不大,人们心态较稳定,人际关系也朴实、单一.然而,现在不同了,一个人或一个家庭要操心的事情繁多.职业的种类、工作的地点、结婚及生孩子的条件和时间、人际关系和人际行为的复杂多变,常令今天生活中相当多的人力不从心,无法驾驭.特别是社会各阶层已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变化,贫富差距的拉大,各自利益的维护和碰撞,某些领导层的不作为或腐败,使得有的地区社会问题和矛盾出现扩大或激烈的趋势.“凡事予则立,不予则废”,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第一时间的报道.居安思危,什么人、会选择什么时间、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方式、在什么问题上引发事件,这些,新闻工作者必须有预先的考虑和把握.

四、

社会舆论是民心民意的传达器,借助它可以发现社会发展的障碍,调整权力运行的方向,从而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新闻工作者面对群众的“心病”,要像中医看病号脉了解病情那样,十分重视社会舆论.社会舆论是群众性的社会心理现象,一旦形成就会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社会舆论往往会让群众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新闻工作者一定要给予充分的关注.由于舆论涉及最多的是有关人们切身利益的问题,如住房、就业、子女上学、看病、养老等,人们的议论范围同事件的利害程度成正比.新闻工作者要了解社会动向,把握群众的思绪,不能忽视生活中舆论的动向,认识社会的舆论环境和舆论趋势.

人是社会动物,好集群,人们集结在一起,集结的密度越大,越能构成人们交流信息的条件.社会心病能在这样的条件下滋生、蔓延.这样的交流场所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因为在这里,舆论产生、形成的机会较多,问题表现得鲜明、强烈,我们发现和了解人们的心病也较准确.

党十分重视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以推进各项决策的科学化、化.当今社会纷繁复杂,面对社会的一些突发事件,尤其是恶性突发事件,我们还存在着一些“信息盲区”,由于眼看不到,耳听不见,常使我们的工作处于被动状态.新闻工作者要用新闻的力量为国人解心病,一定要走出盲区,由被动转为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