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绑架”新闻与新闻媒介公信力

点赞:5992 浏览:1979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把道德凌驾于新闻报道之上,用道德“绑架”新闻导致新闻报道片面甚至背离事实的事件层出不穷.这种现状很可能造成新闻媒介公信力的不断丧失,最终“透支”.而当这种结果出现之时,新闻媒介再想重新构建这种公信力,将非常之难.

关 键 词 :道德“绑架”, 新闻客观, 新闻真实, 把关人, 公信力

一、道德“绑架”相关讨论的起源

所谓的道德“绑架”是指以道德为砝码,要求个人或众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道德“绑架”现象在当今社会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但是相关的深刻讨论来源于今年10月16日《羊城晚报》的一则新闻报道《教材有谎言美德怎传承》,文章列举出语文教材中“最后一课”、“爱迪生救妈妈”、“达芬奇画鸡蛋”、“贺龙同志草帽计”、“陈毅探母”等经典故事中与史实不符的地方.文中引用一段网友的留言称:“课本的谎言,实在太多了,我们从小就这么被骗过来的!” 并表示“谈及语文教材的真实性,不少人都很无奈.翻开中小学语文课本,类似的课文比比皆是,学生被感动的同时却被欺骗着.”

关于教材被“绑架”一事,许多老师认为:语文教材毕竟只是一些文学创作,虽说创作要尊重历史,但有时为了表现主题,会有善意的谎言,讲清楚后让学生自己去评判.有人反驳说:如果美德的教育是建立在谎言之上,又叫孩子们长大以后如何去相信美德?我认为如果中国的语文课本教出来的学生长大以后连善意的谎言都不能抱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的话,我想中国的教育肯定是失败的.再者许多人也仅仅喜欢找茬而提不出合理的替代方案.正如网友笑称:“从文章来讲,我觉得希特勒的《我的奋斗》随便一个章节都要强过《最后一课》,无论是感染力还是文学价值.你敢把它放教材里边么?”

道德“绑架”新闻与新闻媒介公信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新闻记者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当然我们讨论的核心不是教材被道德所“绑架”这件事本身,而是由此引发的关于新闻报道被道德所“绑架”这个议题.

二、新闻报道被道德所“绑架”

道德“绑架”新闻是指在新闻报道中,意识形态挂帅,理念先行,以“道德”的名义压制甚至颠覆新闻报道本身应遵循的新闻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客观、真实等.当然这里所说的“道德”实际是更多指的我国社会主义语境下的道德观价值观,而不是单单为生活中的道德.

(一)新闻客观被“绑架”

客观的报道要求传播者运用客观报道方法来传播新闻事实,做到不偏不倚、公正平衡地报道事实.换言之,“新闻是单纯的纪事,意见必须与新闻明确地分开.” 作为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事实时,必须严格控制个人意志和主观评价,反之就很有可能出现道德“绑架”新闻客观的现象.道德“绑架”新闻客观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媒介审判”.“媒介审判”(trial by media)“就是不依据法律程序对被告或犯罪嫌疑人实施的非法的道义上的裁判.其实我国早在1996年就下达关于法治新闻的意见要求:“不对正在审理的案件做有倾向性的报道.”“媒介审判”损害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形象,是新闻媒体的职能错位,有悖于法治精神,但这种现象却一直不绝于耳.

案例:2001年4月16上海《文汇报》的新闻报道《重庆满街声讨“魔头”》

2000年9月1日傍晚,张君等4名蒙面劫匪持抢劫银行运钞车,当场打死3名武装经警.《文汇报》在法庭审判前,率先以《重庆满街声讨“魔头”》一文,把张君作为“该杀”“早就该毙”的罪犯来报道;还抢在法院判决之先,对张君的量刑作了太多的渲染,“不杀,天理、国法不容”,“这种恶魔该杀”,“杀一儆百”等,甚至提出不止是张君,他那“一伙”都“该杀”,这是违背“未经法院判决,任何人不得认为有罪”的无罪推定原则的.甚至扬言“张君犯罪事实已经这么清楚,哪里还要审三天”的说法,直接同进行中的审判唱反调.这种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审判”很明显违背了新闻报道客观原则.结果立刻引发了《人民网》、《新闻采编》等一大批媒体和学者关于“司法工作的媒体应对”的讨论.

新闻真实被“绑架”

新闻真实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新闻真实被道德“绑架”主要是指为了让报道的事件或者人物达到一种道德高度而不惜更改事件真实的情况.

案例:关于抗震小英雄林浩的报道.

2008年5月20日,《电视台》和各大地方电视台播出了《九岁救灾小英雄林浩》的专题采访报导,林浩遂一夜成名.据《电视台》为首的媒体报道,是因为“这个9岁半的小学生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和勇敢,不仅在废墟下组织同学们唱歌增加勇气,而且还救出两名同学.”1

所谓林浩“英雄”行为其实漏洞百出,当时关于小林浩的报道被证实为检测新闻,被冠之以道德“绑架”新闻真实的典型案例.曾有记者去四川采访过林浩同学的父亲,他说:“林浩哪救了人啊,他还是我挖出来的.”有很多民众看到地震发生后,房屋倒塌,在短暂的平静中,林浩被人救了出来,左腿被压伤.而且,据林浩的同学反映,他根本就不是什么班长.此外据《新京报》深度报道部主编刘炳路也就该事件的查重性质作过阐述.该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媒体及其记者为了衬托抗震救灾的大主题,宣传大灾中的大爱,而无意忽略或者有意篡改新闻事实,酿成新闻真实被绑架的后果,最终在难看中收场.


三、造成道德“绑架”新闻的原因

传播本身的“协调”功能被放大

在施拉姆把传播的社会功能归结为四项:探测、协调、教导、娱乐.相应的,在法理学领域,帕森斯也曾将法的主要社会功能概括为“模式维持”、“整合和协调”、“求达目的”和“适应调节”等四项2.其中传播和法都具备一个社会“协调”功能.对于传播的“协调”功能是通过业已经形成的社会“共识”,影响并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其中重在引导性.法律则是通过成文的法律条文,强制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其中重在强制性.从理论上讲,传播和法应各自凭借自己的“协调”系统,相辅相成维护社会和谐.但现实中,由于道德等各种因素影响,传播本身的社会“协调”功能时常性被放大,甚至取代法的部分“协调”功能,最终造成了“媒介审判”等道德“绑架”新闻的现象.

(二)中国“特色”的媒介职业道德影响

中国新闻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其本身的职业道德也别具特色,与国外一些记者协会和报纸编辑协会制定的职业道德不同.在中国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首先和其次要遵循的职业道德分别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怎么写作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再次才是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在这种道德体系下,很多记者或者新闻媒体就可能为追求前两条职业道德而不惜以牺牲新闻真实性为代价.

(三)40年代延安新闻报道遗风

40年代初延安整风,《解放日报》随之改版.同志曾经强调新闻报道应该追求的是一种“讲老实话,不多报一”的新闻报道理念.但是新闻记者为迎合类似于当时南泥湾大生产那种积极的精神状态,追求对典型人物、典型集体和典型事件的大幅报道.最后越演越练,甚至一味的拔高原有的现实状态,最终导致报道内容再次与改版后报道思想中追求客观真实的理念脱离,甚至背道而驰.而这种现象就是典型的用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观去“绑架”新闻的现象.

(四)“职业把关人”对新闻信息的片面删选

新闻记者和媒体作为新闻信息的把关人,理应保持公正客观中立的态度,对新闻事件进行全面真实的报道,竭力做到新闻真实.事实上,新闻工作者或者新闻媒体往往会有意无意的依据自身的一些道德倾向去采写编排新闻内容.

(五)“最终把关人”对新闻报道的干预

作为最终把关人的政府总是最重要和有力的控制者和把关人.有别于一些西方国家,我国现行的新闻体制,来源于革命根据地时期品种单一而又分级别的党政机关报体制.在这种独特的新闻体制下,党和政府,必然把一些观念置于新闻报道之上,最终导致道德“绑架”新闻的结果.

四、道德“绑架”新闻可能导致新闻媒介公信力的透支

马克思说:“需要不神圣手段的目的,就不是神圣的目的”.以道德的名义进行新闻“绑架”很多情况下被描述成善意的,但是这种目的是否能够为手段进行辩护,应该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刻板的从中追求一个对与错的答案可能太过牵强.但是这种“绑架”现象一直持续下去,很可能产生一个结果――新闻媒介公信力的透支.

媒介公信力指的是“媒介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形成,在社会中有广泛的权威和信誉度,在受众中有深远影响的媒介自身魅力,”3

是媒介与公众的相互作用关系中,媒介赢得公众信任的能力.就新闻媒介而言,受众对其公信力进行评价时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便是新闻报道是否客观真实.按照范长江对新闻的定义,新闻应该具备为受众“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类似寓言故事《狼来了》中的哲理,如果新闻报道一味的被道德所“绑架”,不断为受众提供片面甚至虚检测的新闻信息,受众在面对反复被骗的情况下,最终选择放弃对新闻媒介的信任,进而导致新闻媒介公信力的透支.新闻媒介公信力“伤不起”,它是一个长期积累而成的内在“魅力”.当这种结果到来之时,再试图去重新构建这种公信力将非常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