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频道问题探析和建议

点赞:28298 浏览:13100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作为中国新闻改革的领跑者,央视新闻频道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国式新闻改革.自开播以来,央视新闻频道从基本理念、管理体制、具体运作等方面完成了频道的专业化转型.在央视新闻频道成立十周年之际,回顾其发展历程,分析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深化对新闻频道的理解,探索出适合新闻频道的发展之路.

发展历程回顾

2003年7月1日,央视新闻频道正式开播,实现了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建立了“整点新闻+现场直播+字幕新闻”的播报模式.在频道开播后不久,相继发生了美国总统布什驾驶飞机“林肯号”、伊拉克战事基本结束、土耳其地震等事件,新闻频道抓住时机翔实地报道.通过不间断直播、信息随时更新及专题报道等,央视新闻频道的收视率节节攀升.

随着央视新闻频道的不断发展,在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2004年,频道裁撤了《亚洲报道》、《文化报道》、《声音》等收视不佳的栏目,同时调整了《社会记录》、《新闻会客厅》、《国际观察》的播出时间,以放大优势栏目的收视效果.

经过三年的市场培育,新闻频道于2006年完成第四次改版,此次改版以完成收视任务、推出主打栏目、提升晚间黄金时段竞争力为目标,旨在扩大频道影响力,提升频道品牌价值.①

2008年是多事之年,央视新闻频道在重重考验面前,实现了飞速发展.频道进行大幅度架构调整,各档新闻节目在第一时间内发布报道,扩大了主流舆论的覆盖面.同时建立了大编辑部模式,完善了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了频道快速反应能力、大规模直播能力和宏大专题新闻报道能力,给受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9年8月17日,央视新闻频道完成第六次改版,强化动态新闻、国际化改革路线、建立新闻保鲜制度和特约评论员机制,日益显现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此后,央视新闻频道参与热点事件解读,保障公众知情权,开展舆论引导,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传播层面的问题

1.缺乏品牌栏目,改版流于形式

新闻频道信息量与一定时间内新闻条数的多寡密切相关.央视新闻频道在创办初期,由于自身力量不足和对电视媒体整体利益考虑,把原先央视一套的节目直接放在新闻频道中播出,这就导致新闻频道的信息并非自身独有,无法体现节目的差异性.同时这些节目在黄金时段并机播出,造成央视新闻频道既缺乏原创性内容又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段资源.将独具特色的新闻节目用“新闻资讯”同一模板打造,忽视电视传媒多维度的深度报道优势,就等于放弃了吸引受众眼球的频道品牌栏目乃至传媒立足之本,②频道改版流于形式而缺乏竞争力.

2.电视直播“现场感”不足,整体能力有待提高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使受众最大程度地接近新闻本原,在直播状态下,新闻的不可控性、不可重复性可以极大地满足观众的求知欲.国外电视新闻频道追求“直播常态化”,注重直播画面的真实感和现场感.而央视新闻频道在现场直播中仍以演播室直播为主,节目主体大多是事先录制好的新闻消息或短片,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多采用连线形式,这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更为明显.


央视新闻频道采取大批量新闻滚动播出的形式,但是直播节目中信息量偏少,深度不够,缺乏整体力度,现场感不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一,缺乏必要的技术设备支持;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并不完善;三,新闻从业人员能力欠缺;四,新闻编辑理念尚未同国际接轨.

3.评论节目缺位,民生新闻欠缺

目前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评论节目处于起步阶段,只有《新闻1+1》和《环球视线》两档评论节目,评论节目缺乏深度,评论分量不足,整体上评论机制并不完善.

民生新闻节目具有天然的“三贴近”特性,对民生新闻的关注是新闻本位理念的回归.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民生问题频繁出现,民众对于这类新闻有着迫切的需求.然而,央视新闻频道对这股来势汹涌的民生新闻大潮熟视无睹,在节目架构中只设置了一档专门报道国内民生新闻的节目《共同关注》,每天55分钟的节目容量根本不能满足受众对于民生新闻的需求.

(二)尚未形成频道整体化运作

央视新闻频道借鉴CNN的经验,实行大编辑部模式,由编辑部门主导新闻生产.但由于编辑并没有直接管理记者的权限,于是各自为战,难以协调.在CNN等电视新闻机构中,记者传回的素材由画面编辑剪辑,撰稿人编写导语、提要,制片人根据节目定位指导剪辑、编辑、美工的工作.央视新闻频道各档节目之间缺乏相互协作,好像散兵游勇一般,各自为战,缺乏必要的互动和沟通.在遭遇重大突发事件时,央视新闻频道不能高效整合资源,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开展迅速高效的报道.

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内容和机制创新

1.内容创新

目前,电视新闻节目普遍存在形式老化、报道模式单一的问题,内容多为领导活动、会议报道、主题宣传等,新闻性和可看性不强.央视新闻频道必须转变视角,关注百姓民生,增强贴近性和感染力.同时,同质化竞争也是严重困扰新闻频道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进行内容创新迫在眉睫.

央视新闻频道在未来的内容改革中,除了常规的主持人和节目包装改革外,可以通过减少同质节目数量、互换频道间节目、品牌栏目重新定位、推出新节目、深化频道化等手段,打通所有资源,整合为更强大、差异化的平台,同时在报道角度和报道方式上注意贴近性和感染力,成功完成电视新闻从宣传本位向新闻本位的回归.③

2.完善大编辑部模式

国外电视新闻频道采用集约化的大编辑部管理模式,强调频道整体意识,反对新闻栏目化,以统一的标准整合新闻.为了适应电视新闻频道化运营要求,央视新闻频道应该在大编辑部统筹管理之下进行新闻采集、生产与加工.新闻频道所属的各个部门和栏目要在频道编辑部统一协调和指挥下,把记者采集来的素材归中心编辑统一调配,各部门编辑(科教、财经、文化、体育)等各取所需,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节目制作成本.真正实现大编辑部模式,对于整合频道资源,提升频道品牌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走以受众为中心和以舆论为中心相结合的道路

1.树立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视角

大众媒体要在信息传播活动中以受众为中心,最大程度维护受众的根本利益.受众本位理念的逐渐强化,表现之一就是民生新闻逐步拓展和主流化.央视新闻频道作为国家级电视新闻频道,除了承担政治宣传的职能外,应当“弯下腰”制作专门的民生新闻节目,优化节目形式和节目质量,更多地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审视新闻、选择新闻、解读新闻,力争做到以受众为中心,从国家的高度对民生问题给予关注.

央视新闻频道问题探析和建议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新闻频道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2.信息的开放化和国际化

从媒体的社会功能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业对于受众知情权的保障是其职能所在.社会发展到今天,整个社会环境已经不是微观层面的选择,而是中观体制的变革,这是一种动向.因此,以央视新闻频道为代表的主流资讯领域的开放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在保证受众知情权,实现信息透明的基础上,一定也要求权利与资源的社会分享.④

另外,央视新闻频道应尽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国外记者站建设,健全全球新闻采集系统,扩大国外驻站记者队伍,提高国际新闻采集能力、增加报道数量和范围.同时,还应该加强国内新闻的对外传播能力,首先要加快央视新闻频道在海外的落地;其次,内容制作要符合国际编辑理念,满足国外受众的信息需求.

3.坚持“新闻立台”理念,注重新闻的深度

新闻是广电媒体的立台之本,同时也是媒体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央视新闻频道确立“新闻立台”的理念,是掌握新闻话语权、保持主流媒体强势地位的保证.数字技术极大改善了观众获取信息的时效性和范围,新闻节目的影响力更多地体现在对海量信息的整理能力和深度挖掘能力方面.⑤央视新闻频道要高度重视所制播的电视新闻节目的形式、内容、品质,有效整合信息;同时要注重新闻解读的及时性和深度性,在关键时刻敢于亮出自己负责任的观点,避免资讯缺失和出现意见真空.

当今时代,针对某一新闻事件角度独特、鞭辟入里的新闻评论才是真正的稀缺资源,央视新闻频道需要的是分析、比较、论证,在周密思考后发表独到、深刻的思想见解和体现文化内涵.⑥因此,新闻频道在保证新闻资讯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上,更要注重评论的深度.

4.展示传统优势,借力新媒体

央视新闻频道应该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紧紧围绕目标受众,提供最新、最快、最全面、最有深度的新闻报道,在思想深度、文化层次、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上提供受众认同的新闻.此外,还要敢于在重大突发新闻事件特别是国际新闻事件报道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让观众感受到频道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

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央视新闻频道可以在专业制作上取胜,立足直播节目,在深度报道和大制作节目上借助央视专业的团队和资金支持,以此来对抗新媒体的冲击.同时,还要借助新媒体的先进理念和技术优势,增强节目的时效性、互动性,优化节目编排,整合媒体资源,开展网台互动,为新闻频道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注释:

①汤天甜:《CCTV新闻改革历程探析》[J],《现代视听》,2009年第10期

②段鹏:《电视品牌战略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38页

③朱玲:《地方电视新闻节目发展困境与突围》[J],《新闻记者》,2012年第3期

④喻国明:《别无选择:一个传媒学人的理论告白》[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⑤左翰颖 郑维东:《电视新闻节目播出收视现状与新闻立台》[J],《电视研究》,2011年第4期

⑥樊蓉:《解析第六次改版后的央视新闻频道》[D],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