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和后期编辑的

点赞:5445 浏览:20489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新闻时事也越发关注,现在消息的传播途径也特别广,随着腾讯微薄、手机、电视、广播等传媒工具的普片应用,社会大众对新闻及时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闻节目“现场性”这个概念也已经广为传播.新闻的竞争其实是新闻工作者所掌握能力的竞争,记者要不断的提升知识涵养、道德品质、职业操守,做好新闻的采访工作,为新闻的编辑提供好的素材;新闻编辑者则需要不断的创新,为观众提供更具可视性、价值性的新闻.本文就从新闻采访和后期编辑两个方面对新闻的制作进行探讨.

关 键 词 新闻采访;后期编辑;新闻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58-0012-02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新闻时事也越发关注,现在消息的传播途径也特别广,随着腾讯微博、手机、电视、广播等传媒工具的普遍应用,社会大众对新闻及时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闻节目“现场性”这个概念也已经广为传播.在新闻学的教科书上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对于新闻这样定义:新闻是指传媒工作者对新进发生的事情的报道,新闻是最近发生的并且能够引起人们兴趣的事件,新闻是利用现代传媒工具对近期发生的事情的报道.对于新闻的解释有很多,但是它们都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就是新闻的正在进行时.现如今新闻已经朝着现场直播的方式不断迈进,新闻的制作也逐渐进入了复杂的创作时代,新闻采访主要分为前期采访和后期编辑工作,只有这两个部分能够完美的结合,新闻才能及时的呈现在大众眼前.


1.如何做好新闻的前期采访

媒体不同,它们采访的方式也不同,但是各种采访方式也都有共性存在.通过对新闻采访基本规律的总结,再加上我自身在广播电视台的社会实践经验,我认为要做好新闻的采访工作应当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1 做好准备工作

记者应当具备的基本功中有一项就是访前准备,访前准备被称作是静态采访,在采访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新闻界喜欢把采访比作是和“敌人”面对面的兵戎相接,要想百战百胜就必须知己知彼,约翰布雷迪就曾说过:“宁愿准备过头,也不能准备不足”.采访前的准备包括有理论、政策、知识、心理等方面的内容:记者如果没有掌握与采访内容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就无法准确、客观的反映出事件的真实情况;记者如果不对相关政策法规有深入的了解,就无法确立正确的采访报道方向;记者如果对采访的事件、人物情况有相关了解,就很难找出采访的切入点;记者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采访中出现的意外事件就无法进行妥善的处理.当然不是每一条新闻都需要花费如此多的时间来做访前准备,因为新闻要讲究时效性,对于一些突发事件,记者根本就来不及准备,这就需要记者平时的积累.但是无论是初次涉及采访的新人还是有丰富经验的资深记者,都不能忽视访前准备这一环节.

1.2 要善于提问

保持新闻作品生动的关键就是注意细节,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细微的闪耀点,丰富素材.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没有具体的数据、目击者的证明等实际的材料,单单凭借一般的材料很难创作出好的新闻.记者的提问应当注意两点:目的性和针对性.在提问时记者应当要明确自己此次采访的目的,所提的问题应当根据任务设计来,不能漫无边际的泛泛而谈.提问的针对性一方面是针对报道思想,另外一方面则是针对关键人物,对于不同的人所提问题应当不同.例如全局性问题便可以针对这一区域的负责人或者是相关的工作人员,细微的要点便应当问基层工作者或者是群众,专业性的问题则应当请教相关的专家学者.记者所提的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要抓住事件的关键点,才能提高受访者的积极性和谈话的兴趣.

1.3 善于调节心理

受访者的身份地位、人格修养不同时,记者的心理状态也会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在采访中谦逊、内敛、紧张、反感等情绪都会对采访有很大的影响.采访是记者与受访者的双向交流活动,要想探讨到事情的最深处,记者就必须和对方建立良好的心理沟通桥梁,降低对方的心理防备,取得对方的信任.记者的言谈举止不仅会影响到采访的效果,更会影响受访者对记者的看法.曾今某电台记者就大学生就业问题到某个大学进行采访,相机还在摄影,采访还在进行中的时候,记者的手机响了,他便旁若无人的拿起独自离开了采访现场,这时受访者不仅思路被打断而且有不受尊重的感觉,对整个采访有很大的影响.现场采访实际上就是一场心理战,记者必须要学会根据环境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情绪,营造最佳的采访氛围.

新闻采访和后期编辑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新闻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从后期编辑上加强新闻的可视性

新闻节目的选题、内容、画面制作、声音等各个方面都能够反映新闻的严谨性还有真实性,在新闻产品的制作中,制作人如果能够采用多种手法并加入自己的创新意识,相信会为新闻增色不少.

2.1 做好策划和沟通工作

编辑工作千头万绪,策划组织则应当摆在编辑工作的首位.新闻追求最大限度的覆盖范围,多的信息流量,高的新闻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增大新闻的收视率,获得最大的效益.新闻通讯网络主要由记者和通讯员组成,编辑部应当及时和他们进行信息的传递工作,及时通报新闻的播报和发稿情况,并且适时的根据新闻编辑的要求指导他们进行信息的采集,有了好的素材编辑部才能做出好的新闻.编辑部也应当创建一个和观众沟通交流的平台,了解观众的需求和自身工作中的不足,便于有针对性的做出改进.

2.2 编辑内容的创新

新闻内容是对报道素材的确立,作为现代传媒的新闻应当着眼于传达时政、信息和知识.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较快,他们对新闻的要求主要是集中化、简单化,现代的新闻内容一定要顺应观众这方面的需求,让观众能够快速的获取新闻并掌握其精髓.同时在编辑新闻内容时一定要把新闻的新闻性和知识性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信息传递是新闻的本分,传递知识则应该作为新闻的拓展功能,以顺应现在的知识经济时代.

2.3 编辑形式的创新

新闻的形式不应当只是一成不变的模式复制,在新闻的编辑上应当作出不断的改进与创新,加大新闻的色彩性.例如;现在很多电视新闻都采用了多人情景播报形式,在新闻的播报中加入了很多的互动元素,这样不仅增大了新闻的直观性,也能增大新闻的传播速度,信息的反馈也更为及时;有的新闻则采用了滚动播报的形式,这种方式既弥补了少数新闻“稍纵即逝”的缺点,也增加了新闻的信息含量,强化了新闻的时效性和时新性.

3.结论

21世纪是知识主导的时期,新闻的竞争其实是新闻工作者所掌握能力的竞争,记者要不断的提升知识涵养、道德品质、职业操守,做好新闻的采访工作,为新闻的编辑提供好的素材;新闻编辑者则需要不断的创新,为观众提供更具可视性、价值性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