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式下的时政新闻(专题)

点赞:25401 浏览:11767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编者按时政是读者最关心的新闻品种,也是主流媒体最重要的报道资源.随着时政新闻报道的发展和党务政务公开的加速推进,近年来时政新闻的内涵、外延、表现方式等都出现了新的特征.

对于在时政新闻方面具有传统优势的主流媒体来说,改革空间有多大,怎样才能更加全面、辩证、准确、深入浅出地报道时政新闻,如何通过时政新闻更有效地体现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使时政新闻能更好地引导舆论,指导实践工作,这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中国记者》本期推出“新形势下的时政新闻创新”专题.

探索新形势下时政报道的规律性

近年来,各类媒体在“三贴近”、突出新闻性、创新形式等方面下功夫,时政新闻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在日益多元化的信息时代,时政新闻报道同样大有可为.

新形势下时政新闻的内涵、特点和地位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蓝鸿文教授等人在分析我国自唐代以来盛行千余年的邸报的主要内容后指出的那样:政治报道从有报纸伊始,在各类报道中就是唱“主角”的.

放眼全球,从美国历次总统竞选到拉美、中亚等地区一些国家政权的更迭,从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到巴勒斯坦、以色列几十年摩擦造成的中东热点,激荡的国际政治风云始终是全球媒体最为关注的新闻.

回首国内,五年一次的中国代表大会、每年一次的全国、党和国家围绕重大问题召开的一系列重大会议、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相关考察、调研等重要活动,始终为中外新闻界高度关注.人们努力从中捕捉新信息,把握政策走向,预测中国发展的未来.

时政,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当时的政治情况”;时事,就是“最近期间的国内外大事”.所谓时政新闻,有狭义、广义两个层面.狭义的时政新闻是指党、政、人大、政协等政治性机构召开的重要会议、重要纪念活动或者重要政治性节日活动,以及领导人的活动,一般由于主题重大或者出席人员层次较高而引人注目,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广义的时政新闻包括党、政、军、工、青、妇、公、检、法、司、人大、政协、各党派,乃至民族、华侨、港澳台等领域新近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

时政新闻具有哪些内涵和特质?《专业采访报道学》一书指出,政治报道的主要特点包括:强烈的政治色彩、时效性强、没有行业地域的界限、没有等级界限.作为长期从事时政报道的新闻记者,我们认为时政报道面宽线长、对象多样、题材广泛,相对于其他报道领域而言,具有政治性和政策性强、权威性强、新闻性突出、信息含量丰富等特点.

政治性和政策性强,是时政新闻的首要特点.时政新闻涉及的不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活动,就是重要部门的会议,往往和重要法律法规、政策相关,因此具有极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正因为如此,解放战争乃至新中国成立以后,等老一辈革命家亲自动手,撰写评论、消息,留下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别了,司徒雷登》等新闻名篇.极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对从事时政报道的编辑记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政治水平、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严格遵守党的宣传纪律,坚持“政治家办报”,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时政报道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原则.

权威性强,是由于时政报道往往涉及党和国家最高层的重大活动,其发布的内容往往涉及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所披露、传递的信息无疑具有较高权威性,也因此受到海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

时政新闻的新闻性与信息含量丰富是密不可分的.时政新闻主题重大,内容重要,往往蕴涵着极为丰富的重要信息,“深藏”着十分重要的动向和趋势.这些资源经过转化和报道,往往成为轰动一时或者引人注目的新闻,引起外界的高度关注,因此具有极强的新闻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时政报道佳作在人们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如《一厘钱精神》《谁是最可爱的人》《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历史的审判》《北京市委宣布1976年天件完全是革命行动》《东方风来满眼春》《在大海中永生―同志骨灰撒放记》等.这些报道都是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审时度势,以深刻的洞察力对时事政治做剥丝抽茧的梳理,然后以特定形式播发,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各级各类媒体就时政新闻的规律性进行了不懈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程式化、面孔僵硬、行文刻板等现象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为时政新闻报道难题,探寻报道规律,新华社近年来做出了积极尝试,在成立新闻采访中心、实现新闻资源高效整合的基础上,力抓“三性”―时效性、还原感性和延伸性,努力提高时政报道的质量和水平,增强时政报道影响力.

把握导向,尊重规律,提高时效性

加强和改进时政新闻已经提上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议程.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对加强和改进新闻报道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原则,特别是对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作出了一系列具体部署.2003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实施办法》.不久前,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实施办法〉的补充规定》.办法和规定对一些重要会议和主要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字数、篇幅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明确提出“领导同志题词、作序、写贺信、发贺电,一般不作公开报道.”

截至2006年6月15日,新华社当年共报道重要会议和领导人活动1070多场次.有关报道严格执行规定,准确把握报道篇幅和发稿字数,同时注意改进文风,突出群众关心的问题和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在增强报道的生动性、可读性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字数变少、篇幅变短、时段缩减、形式更加活泼、语言更加生动等时政报道出现的新气象赢得了人们的赞誉.

重要会议和领导人活动报道一般发稿数量大,报道节奏快,政治要求高.在严格遵守宣传纪律的同时,新华社近年来遵循新闻规律,努力提高时效性.

时效是新闻的生命.伴随网络时代的到来和新闻竞争的加剧,时政新闻的时效问题日显重要―这不仅体现了新闻媒体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是衡量一家新闻媒体价值的重要指标,而且往往和一个政党、组织的开放度、透明化,和一个国家的形象密切相关.

新华社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消息总汇、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既要为报纸、电台、电视台等传统用户提供新闻,也要为网站、手机短信等新兴用户提供怎么写作,这就要求新闻不仅要及时,还要“即时”甚至接近“实时”.近年来,每逢党、国务院重大会议,新华社都会在播发快讯的同时采写晚报稿,赶在上午播发,以满足广大晚报都市报、电台、电视台以及网络用户的需求.

如今,播发快讯和简讯已经成为新华社重要报道的一条准则.增强时效性,也成为许多新华社记者的自觉行动.

而在“遭遇”举世瞩目的重大活动时,成立前方发稿中心,组建报道班子,通过“井喷式”播发快讯的方式进行“文字直播”,成为新华社的一条成功秘诀.如“神六”发射时,新华社在6天时间内连续播发快讯1163条;青藏铁路全线通车36小时内,新华社播发快讯1260条.语句简短、信息密集、发稿快捷等这些连续播发的快讯,契合了新闻发布规律,深受媒体用户和读者的好评.一些“报道点”往往连电视直播都无法体现,被网络、电视大量滚动采用,显示了通讯社滚动快讯的优越性,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超越电视直播”的预定目标,西方三大通讯社也纷纷转发新华社的稿件.

再现现场,还原感性,增强感染力

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一些时政报道往往严谨有余、活泼不足.

2005年4月4日,刘云山同志在主要新闻单位贯彻落实《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座谈会上指出:“要培育清新活泼的文风,多运用群众的生动语言,多联系群众的身边事例,多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多采用新的报道形式和报道手法,努力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新华社领导同志2005年8月也撰文倡导:“为了增强新闻作品的感染力,从哲学角度来思考,我认为应该积极倡导‘还原感性’.”


近年来,新华社记者努力按照“还原感性”的要求改进时政报道,收到良好效果.如反映总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深入基层调研或者出席重要活动的《“我想直接听听大家的心里话”―总书记陕南农村问农情》《“让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吴邦国委员长上海廊下农村考察侧记》《“我们一定能战胜这场灾害”―温家宝总理慰问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群众纪实》等一系列侧记或者纪实,以白描、纪实等手法,描述了领导人和群众互动的细节,语言生动,现场感强,富有人情味,体现了领导人的亲民形象和务实作风,成为成功的时政新闻作品.

甚至在消息体中,也出现了散文化的细节描写,如2006年春节新华社播发的《同延安老区人民共迎新春》一稿,虽是消息,却通过生动的文字将读者带到了陕北―“村边一座座山头积雪皑皑,村里一孔孔窑洞装饰一新,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红灯笼,贴上了吉祥的春联和鲜艳的窗花.村口,穿着节日盛装的村民吹起唢呐,打起安塞腰鼓,扭起了欢快的陕北秧歌,载歌载舞,喜迎新年等”

文字和图片是传统报道形式中的“两翼”.近年来,人们不仅在时政新闻领域的文字报道中能够感受到“还原感性”的魅力,从图片报道上也能充分感受到这一点.2003年非典期间,《四川日报》记者拍摄并刊登的一幅《祝愿全国人民安康》的照片,捕捉到了总书记在非典防治一线不顾个人安危、双手合十“祝愿全国人民安康”的瞬间.新华社记者在2003年拍摄的图片《总理为农民追工钱》,抓住了温家宝紧紧握住因手脏往后躲的熊德明的手,画面中,总理抿紧嘴唇、目光慈祥,熊德明开心大笑,激动不已,图片凸现了总理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之情.

还原现场,还原感性,更是对外时政报道中经常运用的形式.新华社于2004年11月30日播发的英文消息《中国国家主席与艾滋病人握手》就是一例,稿件以对话和场景切入,现场和背景相互穿插,加上滚动发稿,使这次报道成为新华社在重要政治事件报道中有效引导国际舆论的成功实践.

加强解读,释疑解惑,增强亲和力

时政报道具有新闻性强、信息含量丰富等特点.如何将这些特点释放出来?新华社近年来进行了不懈探索.

2006年,在授权新闻方面,新华社准确发布了出台的各项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包括一号文件、“十一五”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文件等,并大力加强相关解读性报道、延续报道,对有关文件和法规的要点、亮点及其对群众生活的影响进行深度剖析,起到了贴近受众、释疑解惑的作用.

围绕重大会议新闻,按会前、会中、会后三个阶段制定报道计划,对会议主题进行展望、预测和解读,成为新华社在重大战役性报道时组织报道的模式.以2006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为例,新华社抓住会议召开前、召开之际、闭幕当天、闭幕后等四个关节点,第一时间推出了不同特色的报道:

1.全会召开前,针对海外受众关注点,陆续播发《将疏通和增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渠道》等一批对外稿,分析全会可能的热点,为会议召开进行预热.

2.全会召开之际,对内对外同时播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写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之际》,高屋建瓴地作深度前瞻,被200多家报纸采用.

3.全会闭幕当天,在“新华视点”专栏播发《从六中全会看和谐社会建设》一稿,第一时间解读会议精神,被277家报纸采用,创“新华视点”采用率新纪录.

4.全会闭幕后,继续播发解读稿件.授权新华社播发全会《决定》第二天,播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诞生记》一稿,详细披露《决定》的起草过程、主要亮点和精神实质,被《人民日报》等各大报在头版重要位置采用.

一年一度的全国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多年前,人们往往认为报道的都是枯燥的时政新闻,没有人爱看.就连一直和百姓联系密切的都市报也因此不喜欢刊登新闻.然而,近年来局面发生了喜人变化,地方、全国已成为每年时政新闻重头戏,往往引发媒体间的新闻战.在这种变化过程中,新华社近年来做出了一定努力:

新形式下的时政新闻(专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时政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1.组织代表委员和会外专家,就政府工作报告、计划和预算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两高”报告以及各种法律草案、重要议案等上的重要文件进行详细解读,注意贴近性和新闻性.

2.改进程序性报道,在力保万无一失的情况下突出新闻性,尽量采写特写、侧记等多种形式的报道,如2005年新华社采写的《向共同的目标进发―写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开幕之前》,就生动记述了6路政协委员从驻地向着共同的目标―人民大会堂进发,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言,形式新颖,角度独特.

3.从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与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当中寻找契合点,播发大量和民生有关的热点报道.

在日常报道中,人大常委会报道成为新华社近年来时政新闻改革的一个突破口.2006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在京举行,在6天时间里,新华社共播发对内稿件180多条,对外中文稿55条、英文稿54条,对会议内容作了全方位的解读.

在领导人活动报道中,记者也往往通过“趁热打铁”,增加报道的延伸性.一些领导人活动报道除了播发消息、特写或通讯外,利用评论、追踪报道等多种手段进行延伸.2003年10月新华社在播发《总理为农民追工钱》后的第二天又播发了“新华时评”稿件《有感于总理为农民追工钱》,追踪报道,深化意义,对后来在全国兴起的农民工热起到了助推作用.

(作者单位:新华社国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