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要文育人(等)

点赞:7723 浏览:3180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新闻媒体要以文育人

新闻媒体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充当着真正意义上的主力军,承担着重要的使命.要想完成这一使命,核心是要把握八个字“以文育人,以文化人”.

媒体的职责是育人.媒体人要做到想老百姓之所想,急老百姓之所需,说老百姓想听爱听的话,采取他们能够接受的传输形式,这里有个准则要把握,即导向是根本,真实是生命,特色是活力,文化是前提.作为文化传播工作者,要能够准确把握文化美的内涵,将更多的美传播于众,同时要掌握比较的方法,通过知识的积累,文化的积累,阅历的积累,社会实践的积累还有自身勤奋的积累,做到以文育人.


媒体的职责是“化人”.如何更好地实现以文“化人”,其实就是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当前,媒体正在广泛而深入地开展“走转改”活动,就是要新闻人真正沉下去,到民间去,到基层去,到老百姓当中去,去寻找真正的美,去寻找底蕴和根脉.

新闻媒体要文育人(等)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新闻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3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翟惠生/《传媒》)

办好党报时评的“五字诀”

稳,是指舆论导向要正确、稳妥.重点体现在“把关”能力上,就是要始终注意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热,即选题要热,要选围绕大多数人关注点的评论作品.选取影响大的新闻热点,是做好新闻时评的重要前提.新闻时评写作要有一种敢于碰硬的精气神,要敢于写热点问题.因为时评存在的意义,就是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敢碰热点问题,评论将失之于空泛.

快,是时评的新闻属性决定的.新闻时评,属于新闻评论,必须坚持最基本的新闻规律,必须姓“新”,要快字当头,快论快评.好的新闻时评,应该是当日新闻次日见评,这就要求时评作者保持足够的新闻敏感,反应要快.遇到新闻事实和新闻事件,要反应敏捷,有一种迅速判断的能力,善于在新闻出现的一刹那,迅速形成一种观点.这就要求时评编辑和评论员,平时有深厚的积淀,这样,关键时刻才能有较强的观察力、洞察力和判断力.

准,是指看问题要准.时评作者写文章其实和医生诊断疾病相似,时评作者看问题如果出现偏差,所写所论,就是在做无用功.

狠,就是党报新闻时评要有一种深度,能“入木三分”,绝不“蜻蜓点水”.新闻时评,必须在“准”头之外有“狠”度.当今许多社会问题,大家并非不明白其“因”,要害在于找到化“因”的方式方法.

(周学泽/《青年记者》)

化解媒体“眼球情结”

我们今天所处的新媒体时代,堪称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媒体来说,谁抓住了受众的眼球谁就赢得了生存的基础,但这并不是说媒体就要被受众的“眼球”所左右.如果媒体都染上“眼球情结”,唯“眼球”是从,舆论生态就会在人为的“拔苗助长”和“乱砍滥伐”中不断被破坏.

“8毛钱治好10万元的病”、“产妇疑因少送红包肛门被缝”、“妻子遭联防队员毒打,丈夫躲隔壁‘忍辱’一小时”,这样的新闻曾经紧紧抓住了社会的眼球,引起强烈关注.尽管它们最后都被查证为不实,但医院、执法人员等受到公众的强烈质疑,他们的形象和公信力受到较大损害,社会对他们的负向舆论情绪也已形成.

媒体的影响不可低估,在网络时代,尤其如此.一条新闻,一个观点,一处看似不起眼的新闻细节,只要切中大众关切,就可能迅速形成强大声势和影响,从而促进一些问题的解决、推动社会的进步.但如果滥用舆论法则,甚至违反新闻传播规律,则可能对公众和社会造成较大伤害和损失.因此,媒体从业者不能“捕风捉影”、“哗众取宠”,要坚持新闻专业守则,不轻信、不盲从,清醒、理性、冷静、踏踏实实做新闻.

(《人民日报》)

民生新闻深度化的途径

1、眼界要高,眼睛要低.做好民生新闻,要放低眼睛、多关注弱势群体.但是如何在低处看到有意义的东西,寻找最贴近的角度,即要写出高眼界的新闻,却很难做到.因此,要搞好民生新闻,就必须具有升上去俯瞰、沉下去打捞的能力.

2、采访有方,监督有力.民生新闻有很大一部分是舆论监督报道,这类报道的选题只有具备了对更广泛公众利益的切身相关性,才具有展开批评调查的基础,报道也才会具有较高程度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报道中,特别要注意牢牢把握监督的主动权,对监督报道尽可能地做到问题有提出、有反馈、有解决.

3、学会跟踪,善于捕捉.民生新闻要更多地关注新闻背后的新闻,要尽可能地分析这些事件与相关事件的联系,以及这些事件可能对读者产生的重要影响,及时组织跟踪报道.在进行具体的报道时,要注意多利用新闻的背景材料,学会用背景材料多角度揭示新闻的意义.

4、亲身体验,真情报道.有许多可供民生新闻采访借鉴的方法,如体验式报道、实地试验等,有助于采访者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事件的真相,不但能细节性地表现“是什么”,清晰地解释“为什么”,还能用真情实感去关怀民生.

(孙晓娟/《新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