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现状其改革的

点赞:5132 浏览:1911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时政新闻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纸媒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时政新闻存在粗制滥造,读者不感兴趣,稿件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笔者从时政新闻的定义出发,探讨了时政新闻报道的现状,时政新闻改革的重点,并提出了提高时政新闻报道可读性的策略方法.

【关 键 词 】时政新闻 改革 对策

一、时政新闻定义

《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对“政治新闻”所下的定义是:报道国家、政党、社会团体、知名人士在国内、国际方面的政治主张、言论、行为与活动,以及社会上的政治思潮、政治事件、政要人物更迭等方面的新闻.①有学者直接为“时政新闻”下定义:时政新闻是有关国家、政党的最新方针、政策、国内政治生活以及涉及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报道.它包括国务活动报道、政党活动报道、外事报道、工青妇报道、宗教报道、统战报道、法制报道、军事报道.②也有人认为,时政新闻是指反映我国国内政治活动包括外交在内的新闻的总称,时政新闻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会见、外交、会议、领导活动、宣传、公告等6类.③还有人直接把时政新闻定义为关于时事、政治的新闻报道.

二、时政新闻具有重要作用

时政新闻在对党和政府重大路线、方针、政策,重要法律法规、重要会议进行报道的同时,责无旁贷的承担了宣传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任务.

时政新闻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对老百姓的影响也是最大的,时政新闻的权威发布,体现着国家的声音和意志.各级党政部门在发布新闻时,不仅仅是新闻的发布者,也是新闻内容的组织者、执行者和了解者.如一个文件的制定,它是由一个领导办公室牵头,联合多个部门共同制定的,期间,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对老百姓的生活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正是这样,时政新闻在报纸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三、时政新闻报道的现状

1.时政新闻报道单一

目前,在时政新闻报道中,笔者发现,记者在新闻报道内容上拘谨,报道形式上单一,报道文字显得化,报道效果不够明显.读者面对“硬新闻”、“硬报道”不感兴趣,关注度不高.从深层次原因来说,涉及时政新闻发布的文字过硬,官腔太重,给予媒体记者的新闻素材过少,以及透露的信息不对称,很多大量材料仅仅是数据信息的呈现,鲜活的实例太少.还包括新闻政治体制、媒体经营等理念上的问题.报道程序化、化味道太浓.

2.时政新闻报道思维方式僵化

笔者在统计时发现,很多的时政新闻报道,在文字上显得公式化、概念化,语言生硬,公文套路明显.如某报道中,文字中反复出现,“某某领导指出,某某领导强调,进一步强化等”这样的文字生硬,在各大媒体上,反复出现,读者也会出现厌倦感.④

3.时政新闻的会议和领导活动过多

当前,通过阅读报纸可以发现,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在时政新闻当中的分量依然很大.可以看出,当前的时政新闻中,领导的报道是按照职位的高低排序,领导们参与一个又一个庆典,主持一个又一个会议,做出某某重要的讲话,时时刻刻影响着时政新闻正常的报道.事实上,公务员作为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勤务员,不能作为新闻报道的主角.而广大的老百姓才是新闻报道的主体.

四、时政新闻报道的改革对策

报纸是面向广大读者的,读者才是报纸生存下来的生命线.为老百姓办报,办老百姓爱看的报纸,是近年来报纸媒体的主导思想.对此,笔者对时政新闻的报道提出以下策略,以期能够对时政新闻报道的记者有所启发.

1.报道时政新闻要有所取舍

及时、准确地报道好时政新闻,能够扩大报纸的影响面,也真正能够给老百姓带来利益,从老百姓的兴趣和所关心的问题出发,找好落脚点,是记者在写稿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在报道过程中,记者要对时政新闻的报道有所取舍,不能仅仅把报道放在会议的本身上面,不能把着眼点仅放在领导的级别,领导的行程,会议的规模上,而忽略了会议本身所要传达的实质信息.

记者在参与时政新闻报道的同时,要有正确的判断.不能违背新闻规律,不能忽略老百姓关注的新闻点,否则写出的稿件会显得内容枯燥,乏味.

2.采访报道要转变思维方式

媒体记者在采访时,不能将注意力放在领导身上,而应将着眼点放在老百姓所关心、关注的地方.记者在报道时,应该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选择新闻要素.

就老百姓而言,所关注的问题重点在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这些涉及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在时政新闻中,究竟政府部门为老百姓解决了哪些问题,办了哪些实事,政府出台了哪些惠民政策,这些都是时政新闻报道的要点所在.

其次,报道时政新闻的思维方式要从单一型转向发散型.记者在采访报道时,要善于从多角度、多方面去理解事物的本质,从事物的不同侧面,去了解客观事物的发展.从事物的前因后果,来正确、客观的报道事物.

再次,报道时政新闻要从静态的类型找到矛盾的切入点.在变化的新闻当中,发现矛盾所在,从变化、发展中,寻找到切入点.在报道时,要具有前瞻性,要用联系、发展的眼光,将新闻的当天和昨天、明天相联系,从而揭示新闻的本质内容,做出更深层次的思考,使读者对于新闻的了解更加全面.

3.新闻报道形式可以多样化

媒体在新闻改革的探索中,不可避免地要面临几种风险,政治风险、社会风险、市场风险.这里首当其冲的就是政治风险,因为在当代中国语境下,媒体头顶着的是国家意志,政治安全是媒体生存发展的底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保军也提出,当代新闻传播业是在意识形态属性和一般产业属性这两种基本属性中运行,在宣传和新闻两种主要功能中传播,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多元力量制约中发展.面对这样的情况,时政新闻必须保证政治安全的底线,在这个基础上,稳中求变,变中求活,报道出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时政新闻来.

时政新闻现状其改革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时政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4.做好时政新闻报道要具备策划意识

千篇一律的时政新闻,程序性的时政新闻,不仅语言枯燥,内容缺乏可读性,而且关键在于没有好的视角.为了克服这种弊病,提高记者的业务素质,可以通过策划来强化时政新闻的报道质量.如五一劳动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国庆节等节日的报道,如果是常态新闻,会写得仅仅流于形式,稿件必然生硬.但是,提前做好策划,则会起到很好的效果.